德赛西威(002920)

搜索文档
德赛西威:接受长城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3:14
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至26日接受长城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证券事务代表林洵沛参与接待并回应问题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汽车电子业务 占比达100% [1] - 公司当前市值达796亿元人民币 [2] 行业关注焦点 - 新型保险品类市场近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规模扩张33倍 吸引超30家险企积极布局 [2]
德赛西威(002920) - 2025年9月25日-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6 12:54
业务进展与客户合作 - 第四代智能座舱已在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规模化量产 [5] - 第四代旗舰级智能座舱域控产品已在奇瑞汽车配套量产 [5] - 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已获得理想汽车新项目订单 [5] - 多款旗舰级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已为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广汽丰田、吉利汽车、广汽埃安等多家知名车企规模化量产 [5] - 已获取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埃安、东风乘用车等客户新辅助驾驶项目订单 [5] - 轻量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获得广汽丰田、奇瑞汽车、TOYOTA等主流客户新项目定点 [5] 法规应对与技术策略 - 新法规要求辅助驾驶系统需处理复杂特殊场景,对算力、算法和传感器提出更高要求 [6] - 公司通过规模化降本、高性能支撑和安全体系保障三个维度应对新规 [7] - 高速NOA场景可用8775舱驾一体增加4D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解决 [7] - 4D高性能雷达点云与图像前融合,AI感知能力解决特殊场景 [7]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扩张 - 已完成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海外分支机构战略布局 [7] - 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为欧洲提供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产品 [7] - 建立"强协同、共成长、共布局"机制赋能核心伙伴协同出海 [7] - 培育全球化与本地化融合的供应链网络,引入区域本土优质供应商 [7] 无人车业务进展 - 车规级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已获取客户订单 [8] - 无人车爬坡高度从20%提升至25%,实现全场景适配 [8] - 自研车规级"远行"电池通过2倍国标时长震动试验,正常运行可达6年30万公里以上 [8] - 采用L4自动驾驶端到端算法,自建数据中心,支持全场景全天候运行 [8] 全栈技术能力 - 发布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覆盖高端性能到普惠应用多元场景需求 [8] - 硬件集成通过单颗芯片实现座舱与辅助驾驶功能一体化集成 [8] - 系统融合实现"一芯双系统"高效协同与资源复用 [8] - 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模式,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法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8]
德赛西威跌2.00%,成交额10.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85.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44.19元/股 成交额10.85亿元 换手率1.34% 总市值800.1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85.2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16%和17.1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93%和25.71% [1] - 年内累计涨幅32.3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7.38%、13.42%和41.8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4亿元 同比增长25.2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 同比增长45.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3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3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90万户 较上期增加20.92% [2] - 人均流通股9374股 较上期减少17.3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81.28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51.06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507.57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7.20万股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座舱64.59% 智能驾驶28.32% 网联服务及其他7.0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1] - 概念板块涵盖智能座舱、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汽车电子及理想汽车概念等 [1]
德赛西威、佑驾创新“躬身入局” “车规级”无人配送车的产业链机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行业趋势:末端物流无人车车规级技术升级 - 末端物流领域正迎来以车规级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变革 行业对无人配送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满足车规级要求成为行业共识 [2] - 车规级标准源于汽车行业 是针对车载零部件设定的严格质量认证体系 要求零部件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 车规级发展是当前无人车行业的薄弱项 [6] - 车规级无人配送产品的推广 意味着行业正从试验阶段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迈进 [5] 公司产品发布与规格 -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T5和T8车型 T5货箱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驶里程180km T8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驶里程240km [3] - 德赛西威推出川行致远S6系列产品 容积6m³ 采用车规级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 满足80多项汽车国家标准和110多项无人车地方标准 [3] - S6系列车架弯曲刚度达3000N/mm 扭转刚度达6000N·m/° 箱门开闭设计寿命按3万次循环进行耐久试验 电子电器系统可在-40℃至85℃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4] 技术配置与供应链协同 - S6系列采用自研车规级"远行"电池 满足2025年M1类乘用车和N1类商用车电池标准 电芯70% SOH 4000次循环寿命 质保6年或30万公里 [4] - S6系列配备2颗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 前向毫米波及2颗角毫米波雷达 11颗摄像头 12颗超声波雷达 [4] - 小竹无人车智驾关键零部件可完全复用公司前装量产项目选型 共享供应链资源 BOM成本实现最大化摊薄 [3] - 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 速腾聚创EMX激光雷达 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 [9] 市场前景与商业驱动 - 2025年中国末端物流无人车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应用场景从快递配送拓展到生鲜商超、医药冷链等领域 [8] - 截至2024年 快递物流无人车已为100多个细分场景交付上亿件订单 全行业日均配送量显著增加 有效弥补快递物流人员缺口 [8] - 一辆无人配送车事故停运将导致日均300单配送损失 巨大的运营风险成本使车规级硬件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9] - 车规级零部件应用初期投入较高 但长远看带来更低维护成本、更高运营效率和更可靠配送服务 [6] 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无人配送车未纳入工信部机动车目录 处于车与装备之间的模糊地带 相关制造规范未形成共识 暂无国家标准可供遵循 [6][7] - 真正的车规级需遵循汽车行业开发流程进行正向开发 从零部件到整车坚持车规级标准并经严格测试验证 [7] - 产业链上下游应携手推动行业发展 以车企成熟车辆平台为基础 复用成熟生产线和生产工艺 实现真正车规级质量和规模化降本 [9]
Meta发布联名智能眼镜!消费电子ETF上涨0.50%,华勤技术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5: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5% [1] - 综合类 通信设备 电脑硬件等板块涨幅靠前 [1] - 消费电子ETF(159732)上涨0.50% [1] 个股表现 - 晶合集成上涨13.29% [1] - 华勤技术上涨10.00% [1] - 歌尔股份上涨5.57% [1] - 德赛西威上涨4.63% [1] - 环旭电子上涨4.57% [1] 产品动态 - Meta正式推出与Ray-Ban联名的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1] - 同步发布通过肌电信号操控的神经腕带Neural Band [1] 行业趋势 - Meta引领AI+AR眼镜加速渗透 带动供应链持续升级 [1] - AI眼镜新品密集推出 AI+AR智能眼镜出货量持续增长 [1] - Meta新品发布有望带动AI+AR眼镜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1] 基金信息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2] - 投资于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上市公司 [2] - 行业分布于电子制造 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传感器方面有多款摄像头、雷达等产品,已获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车企新项目订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40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智能驾驶传感器产品线包括多款摄像头、雷达和智能天线产品 可满足不同车企在辅助驾驶等级、车型定位及成本考量下的多样化需求 [2] - 产品覆盖不同辅助驾驶等级和车型定位 具备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技术能力 [2] 客户合作与订单情况 - 报告期内获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大众等国内车企新项目订单 [2] - 获得RENAULT、HONDA、东风日产等海外领先车企新项目订单 体现国际化合作能力 [2] 行业应用领域 - 激光雷达产品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实现应用 未提及机器人产业的具体合作项目或订单 [2]
德赛西威完成43.99亿元定增发行 深化汽车智能化战略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7:40
定增发行概况 - 公司完成上市以来首次再融资 募集资金总额43.99亿元[1] - 发行价格定为每股105.00元 共有21家投资者成功获配[1] - 总申购金额达65.75亿元 总体认购倍数达预计募集金额的1.49倍[1] 投资者结构 - 吸引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产业投资机构 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及保险资管公司等多元化投资者群体参与[1] - 市场对业务布局和发展潜力展现坚定信心[1] 资金用途 - 资金主要用于中西部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和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惠南二期)[1] - 通过项目推进完善区域产能布局 强化运营效能和核心竞争力[1] - 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本地化服务效率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1] 技术研发投入 - 成都智算中心建设将为高阶智能化产品研发提供关键算力支持[2] - 舱驾融合平台研发项目聚焦软硬件融合 高阶智能化功能集成及舱行泊一体化等前瞻技术[2] - 持续构建技术壁垒 推动业务生态向高附加值 多元化方向发展[2] 战略意义 - 体现资本市场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成长性的高度认可[1] - 优化资本结构 增强资金实力的关键举措[2] - 加速推进技术升级和产业布局 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2] - 把握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战略机遇[2]
无人物流车火了!上市公司纷纷入局
证券时报· 2025-09-24 04:31
行业驱动因素 - 末端配送成本占物流总成本比例超过30%且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推动无人配送需求[3][6]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无人物流车发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2023年政策打破上路壁垒[6] - 全国3600个区县中超1900个已支持无人车上路占比过半政策支持范围持续扩大[6]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扩大加剧运力缺口医药和重物配送领域存在明确痛点如全国70万个水站配送成本高且从业者老龄化[6] 成本与技术进展 - 无人车售价从2018年上百万降至目前最低2万元以下进入价格快速下降通道[7] - 激光雷达单价从2021年10万元下降至2024年4000元未来有望降至千元级别[7] - 车规摄像头价格从上千美元降至120美元量产与功能分化推动成本下降[7] - 供应链成熟包括智能驾驶技术、摄像头、雷达和电池等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7] 上市公司战略布局 - 德赛西威推出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六项行业首发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和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9] - 德赛西威选择赛道基于三大需求驱动:最后一公里成本高、即时零售需求爆发、消费者时效要求提升且经济模型清晰[9] - 佑驾创新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依托前装生态数据复用实现算法优化具备公开道路应对能力[10] - 佑驾创新实现"发布即交付"首批车辆交付快递行业客户并与深圳邮政等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多城市落地[11] 商业化应用成果 - 无人物流车提供商分为三类:自动驾驶技术切入如新石器、配送场景切入如菜鸟、车企背景切入如毫末智行[13] - 医药配送领域无人车实现当日达配送降本50%效率提升70%并开通一小时紧急配送服务[14] - 快递领域无人车团队降本70%单包裹成本降至0.1元每车白天运载1500票货物[14] - 菜鸟无人车覆盖全国25省可上路区县1900多个续航近200公里适合中长距离配送[14] 市场规模与前景 - 物流无人车理论最大年替换空间为444万辆商用车对应年市场规模2071亿元[15] - 行业面临系统集成挑战需平衡成本、性能和周期通过标准化和生态协作应对[15] - 无人车通过场景数据反哺自动驾驶算法构建移动服务生态[15] - 未来3~5年无人配送将成为物流行业常态伴随成本下降和技术突破[15]
德赛西威(002920)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过程和认购对象合规性的报告
2025-09-23 12:18
发行基本信息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每股面值1.00元,上市地为深交所[5] - 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9月8日,发行底价95.32元/股,最终发行价105.00元/股[6][8] - 拟募资不超439,880.00万元,实际发行41,893,333股,募资4,398,799,965.00元[9] 发行对象情况 - 发行对象确定为21名,均现金认购,6个月内不得转让[10][13] - 特定对象名单154名,新增8名投资者加入认购邀请名单[18] - 向162名投资者发《认购邀请书》,28名递交申购文件[18][20] 资金及财务情况 - 募资扣除费用(不含税)5,666,221.38元,净额4,393,133,743.62元[14] - 新增股本41,893,333元,余额4,351,240,410.62元计入资本公积[26] 审批及合规情况 - 发行经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和证监会批复[15] - 发行询价、定价等过程合规,发行对象选择公平公正[27][40] 时间进程 - 2025年1月16日收到深交所审核中心意见告知函[37] - 2025年3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发行注册批复[37]
德赛西威(002920)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
2025-09-23 12:18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40] - 截至2025年9月15日,中信证券指定专户收到募集资金总额43.99亿元[42] - 截至2025年9月16日,发行人收到扣除承销费后实际到账金额43.97亿元[42] - 募集资金总额43.9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3.93亿元,新增股本4189.33万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42] - 本次发行股票为A股,每股面值1元,上市地点为深交所[44] - 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9月8日,发行底价95.32元/股,发行价格105元/股,与底价比率110.16%[45] - 本次拟发行股票数量上限4614.77万股,本次发行股数4189.33万股[46][47] - 本次发行对象确定为21名,获配股份限售期6个月[49,51] 申购与获配情况 - 认购邀请文件发送对象含154名特定对象,后新增8名投资者,共向162名投资者发出邀请[54] - 2025年9月10日9:00 - 12:00,共收到28名认购对象递交申购文件并足额缴纳保证金[57]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给出不同申购价和申购金额[58] -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21家机构和个人获配股份及金额,限售期6个月[61] 公司结构 - 发行前截至2025年6月30日,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7,106,250股,占比28.31%[103] - 发行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374,792,161股,占比67.54%[103] - 发行后预计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7,106,250股,占比26.32%[104] - 发行后预计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0,299,592股,占比20.16%[104]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358,392,217股,占比60.05%[105]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将增加41,893,333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6] 其他 - 《关于延长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等议案需于2025年9月23日召开的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114] -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同步增加,资产负债率将下降[107]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德赛西威汽车电子中西部基地建设项目等三个项目[108] - 上市公司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40] - 公司办公地址为广东省惠州市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惠泰北路6号[140] - 公司电话为0752 - 2638669[140] - 公司联系人是林洵沛[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