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

搜索文档
新北洋(002376):中报业绩倍增,海外与金融IT潜力释放
中银国际· 2025-09-01 00: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002376 SZ维持买入评级 原评级为买入 [1][4][5]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收入和利润延续恢复性增长的良好趋势 营收12 79亿元同比增长24 0% 归母净利润0 37亿元同比增长114 6% 扣非归母净利润0 33亿元同比增长700 1% [4][8] - 公司已开启全新发展阶段 二次创业前期集中大规模投入阶段基本结束 对个别特定大客户的严重业绩依赖问题已基本解决 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1][8] - 海外与金融IT板块潜力释放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42% 较2024H1提升5个百分点 泰国工厂实现批量供货增强全球化供应能力 [4][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为25 33% 同比下降3 5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为2 91% 同比上升1 2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为25 46% 同比下降7 30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能力增强 [8] - 2025Q2单季度营收7 83亿元 同比增长26 0% 归母净利润0 32亿元 同比下降8 9% 经营净现金流0 29亿元 同比下降80 4% [8] - 预测2025 2027年收入分别为25 9 29 0 33 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 7 0 9 1 1亿元 EPS分别为0 09 0 11 0 13元 [5][7] 业务战略 - 一体两翼 八大业务战略有序推进 打造三个战略成长曲线 [8] - 第一战略成长曲线专用打印扫描 智能自助终端 智慧金融机具 智能物流装备 实现营收9 0亿元 同比增长32% 其中专用打印扫描产品增34% 智能自助终端产品增62% 智能物流装备增130% [8] - 第二战略成长曲线新零售综合运营 物流自动化分拣运营 设备综合运维服务 实现营收1 9亿元 同比增长13% 其中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收入增近30% 自营点位数量突破万个 [8] - 第三战略成长曲线关键基础零部件 实现营收1 3亿元 规模相对稳定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今年至今绝对收益30 2% 相对深圳成指超额收益5 6% [3] - 以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计 总市值6 711 46亿元 发行股数810 56百万股 流通股781 31百万股 [4] - 预测PE分别为95 5 74 9 62 9倍 PB维持在1 8倍左右 [5][7][10]
高频数据扫描:上游物价渐进改善
中银国际· 2025-09-0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游物价渐进改善,预计 PPI 渐进改善,符合长债利率缓慢回升情景 [2][4][13] - 人民币对美元走强,未必触发更宽松流动性供给,这种状态利于稳外资和稳外贸 [4][16] - 美国 7 月 PCE 通胀基本符合预期,对美联储降息前景影响有限,但 7 月贸易逆差远超预期,或影响降息节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高频数据全景扫描 - 8 月 22 日当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小幅回落,8 月以来同比降幅收敛,钢铁行业精准调控产能产量,预计推动 PPI 渐进改善 [4][13] - 本周猪肉、螺纹钢等价格有变动,农产品、原油、金属等价格有升有降 [4][20] - 8 月 1 - 28 日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平均约 20.2 万平米/天,低于 2024 年 8 月 [4] 高频数据和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 未详细阐述具体内容 美欧重要高频指标 - 涉及美国周度经济指标、首周申领就业人数、同店销售增速、PCE 同比等,以及芝加哥联储金融状况指数、美国联邦基金期货隐含加/降息前景、隔夜指数掉期隐含欧央行加/降息前景等 [90][93][96] 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 - 展示粗钢日均产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指标季节性走势 [101][105][112] 北上广深高频交通数据 - 展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铁客运量同比变化 [160][165]
策略周报:掘金科技,国产算力新一轮上行机遇-20250901
中银国际· 2025-08-31 23:59
核心观点 - 市场处于牛市中继阶段,科技核心资产特别是国产算力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机遇,主要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资金流入及政策红利 [1][2][10] - 2025年上半年全A非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TMT和先进制造板块业绩领先,增速分别达15.3%和6.8% [2][24] -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20%至386亿元,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国产算力需求催化IDC、算力租赁及芯片产业链 [2][28][29][30] 大势与风格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沪指创2016年以来新高,创业板指表现强劲,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多次逼近2.8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 [10] - 7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至1.5%,较6月改善2.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下降支撑盈利改善 [10] - 小盘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大盘成长风格有望成为行情主线,三季度基本面修复及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支撑估值扩张 [2][10] 中观行业与景气 - TMT科技板块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中游先进制造增长6.8%,上游资源板块承压明显 [2][24] - 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受政策驱动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因稀土政策催化涨幅第二,电新行业扭亏且涨幅第四 [23][24]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国内晶圆厂通过并购提升运营效率,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益 [2][30] 资金动向 - 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778.93亿元,电子、有色金属、通信行业获资金净流入前三,规模分别为154.53亿元、114.48亿元和75.05亿元 [33][34] - 股票型ETF单周净申购421.13亿元,规模创5个月新高,港股通概念ETF份额增加显著,科创板ETF份额减少 [33][35] 全球市场与数据 - 万得全A指数年初以来上涨22.98%,表现领先全球主要指数,MSCI新兴市场上涨17.01% [11][13]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升至3.3%,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1.1%,核心PCE同比2.88% [14]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829
中银国际· 2025-08-29 07:15
核心观点 - 中银多策略行业配置系统采用复合策略框架 通过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分配7个子策略权重 当前超配电子 综合 非银金融等行业 2025年以来复合策略累计收益25.5% 较行业等权基准实现3.9%超额收益 [1][3][55][58] 市场表现回顾 - 中信一级行业近一周平均收益率1.8% 近一月平均收益率8.3% [3][10] - 通信行业表现最佳 周收益率达17.3% 电子(12.2%)和计算机(7.0%)紧随其后 [3][10] - 煤炭(-2.7%) 纺织服装(-2.4%)和银行(-1.7%)表现最差 [3][10] 行业估值风险预警 - 采用滚动6年稳健PB分位数监测估值风险 超过95%分位触发预警 [12] - 当前商贸零售 国防军工 传媒 计算机行业PB分位数均达100% 处于高估值预警状态 [13][14] - 汽车(92.9%) 综合(85.8%) 电子(84.4%)行业估值分位数较高但未触发预警线 [14] 单策略表现与权重 - S2未证伪情绪策略超额收益最高 年初至今达14.7% S5资金流策略(-4.4%)和S6财报因子失效策略(-4.0%)表现落后 [3][58] - 当前策略权重分配:S4困境反转策略权重最高(21.3%) S2和S3策略权重最低(均为9.4%) [3][54] - 各策略最新推荐行业: S1高景气策略:有色金属 农林牧渔 非银行金融 [15][16] S2情绪动量策略:通信 电子 综合 [20] S3宏观风格策略:综合金融 计算机 传媒 国防军工 综合 非银行金融 [24] S4困境反转策略:综合 汽车 电子 银行 基础化工 农林牧渔 [28] S5资金流策略:煤炭 综合金融 钢铁 综合 农林牧渔 [30][31] S6财报失效策略:纺织服装 电力及公用事业 传媒 石油石化 食品饮料 [35][36] S7多因子策略:电子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有色金属 家电 非银行金融 银行 [41] 复合策略配置 - 采用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调整策略权重 按周/月/季度频率分层调仓 [44][45][46] - 当前行业配置前五:电子(11.6%) 综合(11.6%) 非银行金融(9.4%) 有色金属(8.2%) 农林牧渔(7.5%) [55] - 近期调仓方向:加仓消费板块 减仓中游周期和中游非周期板块 [3] - 板块配置分布:TMT(20.8%) 消费(15.7%) 金融(20.2%) 上游周期(13.3%) 中游周期(11.1%) 中游非周期(18.9%) [56] 业绩表现 - 复合策略周收益2.8% 超额基准1.0% 月收益8.1% 超额1.6% [58] - 历史回测显示自2014年以来复合策略持续跑赢行业等权基准 [59][61][63] - 2020年以来策略年化表现优于基准 超额收益曲线呈现稳定上行趋势 [65][66]
黄山旅游(600054):资源使用新规致业绩承压,期待项目贡献增量
中银国际· 2025-08-29 07: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黄山旅游维持增持评级 [1][3][5] - 目标公司所属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70%至9.40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87%至1.27亿元 [3][8]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91%至5.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53%至0.90亿元 [3][8] - 业绩承压主要受景区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模式改变及比例增加影响 [3][8] - 中长期看好山上酒店改造及山下景区扩容带来的承载量提升和业务协同效应 [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微降0.88% [8] - 索道业务营收3.56亿元(同比+15.19%),但毛利率下降14.30个百分点至74.21% [8] - 景区业务营收1.38亿元(同比+40.61%),毛利率提升19.13个百分点至47.73% [8] - 2025年预测EPS为0.47元,对应市盈率25.5倍;2026年EPS 0.54元(市盈率22.2倍),2027年EPS 0.63元(市盈率19.1倍) [5][7] 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黄山景区进山游客226.41万人,同比增长5.82% [8] - 索道及缆车运送游客437.60万人次,同比增长3.95% [8] - 北海宾馆改造预计2025年9月完成,将缓解山上酒店供给不足 [8] - 东黄山景区开发推进中,有望进一步扩充承载量 [8] 估值与预测 - 总市值87.38亿元,流通股729.38百万股 [3] - 预测2025年营收21.21亿元(同比+9.8%),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8.6%) [7] - 2026年预测营收22.68亿元(同比+7.0%),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15.1%) [7] - 2027年预测营收23.98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16.2%) [7]
华鲁恒升(600426):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长期投资价值强化
中银国际· 2025-08-29 07:0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鲁恒升维持"买入"评级,原评级亦为"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4][6]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1.95%,管理效能优化,荆州基地及德州本部精益发展推动市场竞争力提升 [4][6][9] - 尽管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14%至157.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9.47%至15.69亿元,但通过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增强长期发展潜力 [4][9][10] - 公司通过分红与回购强化股东回报,半年度现金分红5.3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3.76%,并计划回购2.00-3.00亿元股份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57.64亿元(同比-7.14%),归母净利润15.69亿元(同比-29.47%);第二季度营收79.92亿元(同比-11.17%),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25.62%,环比+21.95%) [4][10][11] - 调整后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8元、2.06元、2.19元,对应PE为15.9倍、13.0倍、12.2倍 [6][8] - 期间费用率4.25%(同比+0.75 pct),其中管理费用下降16.75%至1.55亿元,研发费用增长38.35%至3.52亿元 [9] 业务运营 - 新能源新材料/有机胺/肥料/醋酸板块销量分别为140.38万吨(同比+11.99%)、28.11万吨(同比-0.60%)、288.40万吨(同比+24.93%)、74.04万吨(同比-1.90%) [9] - 荆州基地净利润5.41亿元(同比-0.37%),年产20万吨BDO及5万吨NMP装置进入试生产阶段;拟投资30.39亿元建设气化平台项目,预计提升合成气产能45.09万Nm³/h [9] - 德州基地酰胺原料优化项目投产,各板块毛利率变动显著:新能源新材料毛利率8.47%(同比-7.03 pct),醋酸毛利率33.41%(同比+6.77 pct) [9]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未分配利润253.72亿元,半年度分红5.30亿元;截至2025年8月23日已回购股份0.97亿元,计划总回购2.00-3.00亿元 [9] - 总市值56,796.13百万元,流通股2,119.18百万股,3个月日均交易额446.29百万元 [3]
杰普特(688025):Q2业绩快速增长,多领域不断突破
中银国际· 2025-08-29 06:5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杰普特(688025 SH)维持买入评级 原评级同样为买入 [1][4][6] - 机械设备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MOPA激光器领先企业 通过拓展激光智能设备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应用 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4][6][9]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 营收同比增长48 34%至8 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 84%至0 95亿元 [4][9] - 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9 44% 净利率10 56%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 92个百分点 [9] - 在多领域不断突破 包括激光雕刻机激光器获得批量订单 手机摄像头模组检测设备完成交付 以及光连接光通讯领域推出新产品 [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5 38亿元 同比增长59 15% 归母净利润0 59亿元 同比增长107 76% [4][11] - 调整后盈利预测显示2025 2027年营收预计18 11 23 13 27 57亿元 归母净利润预计1 99 2 59 3 26亿元 [6][8] - 2025 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2 10 2 73 3 43元 对应PE为65 0 50 1 39 8倍 [6][8] - 2025年上半年激光器业务收入4 69亿元 同比增长41 41% 智能装备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5 32% [9] 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以激光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提供激光器加核心模块解决方案及关键设备 [9] -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加工及消费级激光器领域实现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9] - 持续推进激光雕刻机中脉冲光纤激光器替代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工作 [9] - 面对数据中心 云计算 人工智能行业需求 推出MPO光纤连接器 光纤阵列单元等产品 [9]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36 46元 总市值129 70亿元 [1][2] - 今年至今股价绝对涨幅191 6% 相对上证综指涨幅173 8% [2] - 发行股数95 05百万股 全部为流通股 [2]
化工行业周报20250824:国际油价上涨,聚合MDI、TDI价格下跌-20250829
中银国际· 2025-08-29 00:3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国际油价上涨,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3.66美元/桶,周涨幅1.3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7.73美元/桶,周涨幅2.85% [3][8][36] - 聚合MDI价格下跌,市场均价为15,450元/吨,较上周下跌1.59%,较年初下跌14.64%,较去年同期下跌11.46% [3][37] - TDI价格下跌,市场均价为15,288元/吨,较上周下跌3.43%,较年初上涨18.51%,较去年同期上涨10.78% [3][38] - 八月份建议关注中报行情、"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电子材料自主可控、分红派息稳健的能源企业 [2][9] - 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包括原油价格中高位延续、新材料领域发展、政策加持需求复苏 [2][9] 行业基础数据与变化 - 跟踪的100个化工品种中,36个品种价格上涨,32个品种价格下跌,32个品种价格稳定 [3][8][35] - 47%的产品月均价环比上涨,47%的产品月均价环比下跌,6%的产品月均价环比持平 [3][8][35] - 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包括硝酸(华东地区)上涨11.32%、硫磺(CFR中国现货价)上涨3.45%、PTA(华东)上涨2.37% [3][8][39] - 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包括甲基环硅氧烷下跌6.63%、甲乙酮(华东)下跌6.22%、棉短绒(华东)下跌5.02% [3][8][39] - 新能源材料方面,碳酸锂-电池级参考价为83,733.33元/吨,与8月1日相比上涨17.38% [8] 估值水平 - SW基础化工市盈率为25.73倍,处在历史82.13%分位数,市净率为2.20倍,处在历史52.14%分位数 [2][9] - SW石油石化市盈率为11.45倍,处在历史24.37%分位数,市净率为1.17倍,处在历史23.56%分位数 [2][9] 重点公司分析 卫星化学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 [10] - 四季度归母净利润23.79亿元,同比增长70.47%,环比增长45.36%,创历史新高 [10][1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3.57%,同比提升3.7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3.28%,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11] - 化学品及新材料销量735.27万吨,同比提升15.83%,境外营收55.53亿元,同比增长193.51%,占比12.16%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3亿元、95.67亿元、114.35亿元 [14] 安集科技 - 2024年实现营收18.35亿元,同比增长48.24%,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32.51% [16] - 2024年毛利率58.45%,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净利率29.08%,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 [17] - 抛光液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43.73%,毛利率61.16%,同比增长1.97个百分点 [18] -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78.91%,毛利率43.21%,同比增长10.48个百分点 [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亿元、9.48亿元、11.78亿元 [20] 要闻摘录 - 茂名石化"一种制备高黏度指数聚α-烯烃的方法"获美国专利局授权,填补国内mPAO生产技术空白 [22] - 胜利油田利用三维立体模型指导部署井位6口,落实储量规模超千万吨,钻井中靶率达100% [22] - 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负荷稳定在90%以上,每小时乙烯产量136吨 [23] 公告摘录 - 镇洋发展控股股东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26] - 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被逮捕,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27] - 赤天化全资子公司计划停车检修35天,不影响年度产量计划 [27] - 蓝晓科技拟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28] - 天岳先进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9]
阳谷华泰(300121):主业稳健发展,拟收购波米科技切入PSPI领域
中银国际· 2025-08-28 11:0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人民币14.18元[1][3] - 不考虑波米科技收购影响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亿元/2.61亿元/2.91亿元[5]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2倍/24.3倍/21.9倍[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橡胶助剂领先企业 主导产品防焦剂CTP全球市占率超60% 不溶性硫磺产能全球第二[8][15] - 拟收购波米科技99.64%股权切入PSPI领域 交易对价14.38亿元 目前处于深交所审核阶段[8] - 橡胶助剂主业受益于轮胎需求稳健增长 2024年全球轮胎消费量18.56亿条 2020-2024年CAGR达5.16%[8] - PSPI国产化率不足15% 2023年国内集成电路用PSPI市场规模11.93亿元 预计2025年达13.28亿元[8] 公司概况 - 拥有阳谷/东营/鹤壁三大生产基地 橡胶助剂年产能28万吨 泰国基地处于筹建中[8][15] - 实际控制人王传华持股20.85%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2.89%[3][21] - 2024年营收34.31亿元同比降0.69% 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降36.86%[8][24] 橡胶助剂行业 - 2024年全球产量205万吨 中国占比78% 行业CR5超89%[8][37] - 产品价格承压 2024年促进剂M/DM/CZ均价较2023年下降21.48%/11.86%/20.45%[37][58] -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机遇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 中国占比70.5%[8][43] PSPI行业前景 - 2023年全球PSPI市场规模5.29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20.32亿美元 CAGR25.16%[8][79] - 在半导体领域应用于功率器件钝化和先进封装RDL/凸块/TSV工艺[8][83] - OLED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1.60亿元 用于平坦层/像素界定层/支撑层[8][91] 波米科技收购 - 2024年营收3394.89万元 净利润505.20万元 负型PSPI占比64.59%[8] - 打破美日企业垄断 已实现与优质客户绑定[8] - 产品导入后出货量有望快速提升[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6.55亿元/38.50亿元/40.34亿元 增速6.5%/5.4%/4.8%[6] - 预计EPS分别为0.52元/0.58元/0.65元[5][6] - 股息率维持在1.5%-1.8%区间[6]
深南电路(002916):AI驱动结构持续优化,基板随存储景气攀升
中银国际· 2025-08-28 06: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69.50元 [1][5]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AI及汽车电子驱动PCB结构持续优化,国产算力需求提升,封装基板景气度有望修复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53亿元(同比+25.63%),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37.75%),扣非归母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39.98%) [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6.71亿元(同比+30.06%,环比+18.56%),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42.92%,环比+76.74%)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213.31/255.80/312.06亿元,同比增长19.1%/19.9%/22.0% [5][7]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3/37.35/44.61亿元,同比增长52.0%/30.9%/19.4% [5][7]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4.28/5.60/6.69元,对应PE为39.6/30.3/25.3倍 [5][7] 业务表现 PCB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2.74亿元(同比+29.21%),毛利率34.42%(同比+3.05个百分点) [8] - 通信领域:算力需求拉动400G及以上高速交换机、光模块显著增长 [8] - 数据中心领域:AI加速卡等产品需求释放,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8] - 汽车电子领域:ADAS相关订单保持快速增长 [8] 封装基板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40亿元(同比+9.03%),毛利率15.15%(同比-10.31个百分点) [8] - BT类产品:存储类订单因高端DRAM项目量产显著增长;处理器芯片类FC-CSP工艺竞争力增强;RF射频类稳步推进新客户导入 [8] - ABF类产品:广州新工厂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22~26层产品研发中 [8]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6.28%(同比+0.09个百分点),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27.59%(同比+0.47个百分点,环比+2.85个百分点)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6.9%/28.5%/28.5% [10]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3.4%/14.6%/14.3% [10] 市场表现 - 股价今年至今绝对涨幅39.6%,相对深圳成指涨幅17.7% [2] - 总市值113,012.56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589.19百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