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重能(688349):“双海”突破+价格回暖,弹性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8.01元人民币[1][6] 核心观点 - 公司2Q业绩同环比显著提升 主要系高毛利的电站产品销售放量叠加风机产品减亏综合作用所致[1] - 国内风机主业盈利向上拐点明确 受益于行业反内卷及业主招标策略调整风机招标价格已经体现回暖[1] - "双海"战略成效显著 新成长曲线逐步兑现[1] - 风电场业务通过滚动开发模式稳步推进 体现优质资产优势[1]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85.94亿元 同比+62.75%[1] - 归母净利2.10亿元 同比-51.54%[1] - Q2实现营收64.07亿元 同比+80.35% 环比+192.93%[1] - Q2归母净利4.01亿元 同比+139.20% 环比+309.85%[1] - 1H25电站产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3亿元 贡献毛利润5.27亿元 贡献公司1H25 58%的毛利润 对应毛利率为28.8%[2] - 风机制造海外部分营收2.33亿元 毛利率达20.2% 较国内部分4.1%享受丰厚利润空间[3] 业务运营 - 1H25对外销售容量4.72GW 同比+44% 创历史同期新高[2] - 1H25公司在手订单超过28GW[2] - 2025年以来国央企陆风风机中标最低价格从1月1466元/kW逐步提升至7月的1695元/kW[2] - 1H25公司460MW自建风场成功并网 在建风场容量约为2.9GW[2] - 1H25新增海外订单1GW 截至8月28日海外累计新增订单超2GW[3] - 海外风机订单价值超100亿元 海外项目落地累计规模达1.5GW[3] - 成功中标粤电石碑山200MW和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两个海风项目 合计450MW[3]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20.28/26.36/32.76亿元 同比+11.9%/+30.0%/+24.3%[4] - 对应EPS为1.65/2.15/2.67元[4] - 预计2026年脱离低价订单影响 出海和海风业务或将带动盈利兑现[4] - 给予2026年11倍EV/EBITDA估值[4]
柳药集团(603368):批发及工业短期承压,激励彰显信心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61元人民币[1][5][7]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短期承压,但2Q25收入增速环比改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1][3] - 批发业务受政策影响下滑,工业业务平稳,零售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经营质量提升和回款管理[2][4]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但看好政策影响消化后业绩改善[5]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03.01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7.5%),扣非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7.6%)[1] - 2Q25收入49.84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7.3%),环比1Q25收入增速-7.9%明显改善[1] - 1H25毛利率11.07%(同比-0.74pct),主要因集采影响部分业务毛利率下降[4] - 1H2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843万元(同比+78.07%),回款管理优化[4] 业务分部表现 - 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0.31%),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8.12%),其中万通收入0.99亿元(同比-26.4%),净利润0.29亿元(同比-44.7%)[2] - 批发收入80.51亿元(同比-4.70%),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9.11%),受集采品种扩面和院端控费影响[2] - 零售收入16.43亿元(同比+3.62%),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0.20%),保持平稳增长[2]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较2022-2024年均值增长率目标值6%/12%,医药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0%/30%[3] - 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同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比值目标值100%/100%[3] - 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业绩高质量增长信心[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5/8.9/9.2亿元(较前值下调3%/2%/2%),同比-0.7%/+4.9%/+3.7%[5] - 对应EPS 2.14/2.24/2.32元[5] - 分部估值:工业业务2025年EPS 0.66元,给予13x PE;批发业务2025年EPS 1.20元,给予10x PE;零售业务2025年EPS 0.28元,给予11x PE[5] - 当前股价18.18元(截至8月28日),市值72.21亿元人民币[7][8]
晶合集成(688249):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推进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2.22元人民币[1][3][4]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51.98亿元 同比增长18.21% 归母净利润3.32亿元 同比增长77.61% 扣非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长115.30%[1] - 2Q25实现营收26.31亿元 同比增长21.24% 环比增长2.46% 毛利率24.32% 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同比增长82.52% 环比增长45.16%[1]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1.2/13.1亿元 对应EPS为0.43/0.56/0.65元[3] 工艺节点结构 - 55nm工艺节点占收入比例10.38% 90nm占43.14% 110nm占26.74% 150nm占19.67%[2] - 40nm OLED DDIC起量后将带动营收结构向更先进节点迁移[2] 产品平台分布 - DDIC平台占收入比例60.61% CIS平台占20.51% PMIC平台占12.07% MCU平台占2.14% Logic平台占4.09%[2] - CIS和PMIC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 研发投入进展 - 研发费率从1Q25的13.16%提升至2Q25的13.56%[2] - 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 预计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2] 产能扩张规划 - N3厂房产能扩张将打开收入增量空间[1] - 产能稳步扩张同时稼动率维持较高位带动量增[1] 市场前景预期 - Omdia预计2024年至2030年OLED DDIC出货量CAGR达4.5%[2] - 全球CIS市场规模2023年至2029年CAGR预计为6%[2] - 2Q25公司55nm CIS平台已实现量产[2] 估值水平分析 - 基于2025年预期BPS 10.74元 给予3.0x PB估值[3] - 当前估值较行业平均4.1x PB存在折价[3] - 截至8月28日收盘价25.10元 市值503.54亿元[5]
伊之密(300415):镁合金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3.66元人民币[1] 核心观点 - 注塑机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 镁合金成型设备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技术达全球顶尖水平 解决传统工艺痛点[4] - 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达27.01% 显著超越国内市场[2]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27.46亿元 同比增长15.89% 归母净利润3.45亿元 同比增长15.15%[1] - Q2收入15.59亿元 环比增长31.38%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环比增长60.11%[1] - 25H1毛利率31.08% 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净利率12.90% 基本持平[3] - Q2净利率13.95% 环比提升2.43个百分点 主要因销售费用率下降[3] 业务分析 - 注塑机收入19.32亿元 同比增长13.09% 压铸机收入5.56亿元 同比增长33.29%[2] - 橡胶注射机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23.85%[2] - 海外收入占比27.28% 同比提升2.39个百分点 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印度古吉拉特邦工厂全面投入使用 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2] 技术优势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集成四大核心技术:Turbo雷霆压射系统、Eco低耗节能熔料技术、Multi-Hot Runner多点热流道技术和Thixo-Core灵准智控技术[4] - 66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已交付星源卓镁[4] - 在锁模力、压射能力、熔供料能力和精准控制上达全球顶尖水平[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18亿元 2026年8.46亿元 2027年9.88亿元[5] - 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53元、1.80元和2.11元[11] - 基于25倍2025年PE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33.66元[5] 行业前景 - 镁合金在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加速[4] - 注塑机行业景气度回暖 压铸机业务受LEAP系列高端产品驱动[2]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为22倍[13]
浩洋股份(300833):利润短期承压,看好OBM长期发展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4.88元人民币[1][7]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22亿元 同比-21.99% 归母净利0.78亿元 同比-61.69%[1] - Q2收入2.32亿元 同比/环比-34.44%/-20.03% 归母净利0.24亿元 同比/环比-76.08%/-54.02%[1] - 25H1毛利率50.55% 同比-1.30pp 净利率15.07% 同比-15.52pp[2] - Q2毛利率51.97% 同比/环比+0.84pp/+2.56pp 净利率10.64% 同比/环比-18.51pp/-7.98pp[2] - 期间费用率31.64% 同比+15.40pp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82%/11.23%/8.23%/-0.63%[2] 盈利预测 - 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1%/-34%至2.48/3.06亿元 预计27年归母净利3.77亿元[5]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0.65/12.28/14.70亿元 增速-12.09%/15.22%/19.78%[11] -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96/2.42/2.98元[11] - 给予25年28倍PE估值 基于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PE为28倍[5][13] 业务发展 - 收购丹麦SGM公司资产后在丹麦和美国成立子公司 整合利用其技术及产能[3] - SGM品牌定位于建筑演艺灯光 与雅顿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 已开始销售新品[3] - 25H1新增授权专利61项 含境内外发明专利14项[4] - 新技术包括灯具多环境自适应 无级旋转锁紧 出光透镜自动防护等已成功转化应用[4] - 新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 行业前景 - Live Nation报告指出未来两年海外演艺活动将保持稳步增长[3] - 欧洲 亚洲 中东市场景气度较好 美国市场将呈修复态势[3] - 公司从代工走向OBM自有品牌有望推动估值提升[5]
天华新能(300390):锂价下跌对公司上半年业绩形成拖累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24.28元人民币[1][5][7] 核心观点 - 锂价下跌对天华新能2025年上半年业绩形成明显拖累 但三季度锂价回升有望推动业绩环比修复[1][3] - 公司上游资源自给率持续提升 Zulu锂钽矿项目重启后每月可获得至少4000吨锂精矿供应[4] - 固态电池业务进展顺利 新型正极材料已送样多家客户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送样头部企业且反馈良好[4]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34.58亿元 同比下降6.88% 归母净利-1.56亿元 同比下降118.65%[1] - Q2营收17.70亿元 同比下降9.63% 环比增长4.89% 归母净利-1.59亿元 同比下降147.75%[1] - 综合毛利率7.21% 同比下降12.45个百分点 锂电材料产品毛利率仅2.49% 同比下降15.42个百分点[2] - 期间费用3.34亿元 同比上升64.93% 费用率9.65% 同比上升4.20个百分点[2] - 财务费用7825.39万元 同比大幅上升260.59%[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二季度碳酸锂均价6.53万元/吨 环比下降13.92% 同比下降38.37%[2] - 7月以来碳酸锂现货价格从6.13万元/吨上涨至8万元/吨以上[3] - 藏格矿业盐湖项目(设计产能1万吨/年)和宁德时代宜春云母矿停产导致供应扰动[3] -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维持高增速 下半年碳酸锂社会库存预计连续去化[3] 产能与业务进展 - 当前具备16.5万吨电池级锂盐产品产能 包括13.5万吨氢氧化锂和3万吨碳酸锂[4] - Zulu锂钽矿规划年产能8.4万吨锂精矿 已投产试点产能5万吨[4] - 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酸锂等新型正极材料已向多家客户送样并获得合格评价[4]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正推动量产[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1/4.61/8.44亿元[5] - 对应EPS为0.22/0.55/1.02元[5] - 2025年预期BPS为13.27元[5] - 基于2025年1.83倍PB(与Wind一致预期行业平均值持平)给予目标价24.28元[5][14] - 当前股价19.82元(截至8月28日) 市值164.65亿元[8]
睿创微纳(688002):业绩持续向好,AI技术赋能多维感知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18.32元人民币[1] 核心观点 - 睿创微纳2025年H1实现营收25.44亿元(同比增长25.82%)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56.46%) 下游需求维持高景气[1] - 公司新品持续拓展 稳步向多维感知公司迈进 AI技术赋能各业务领域发展[1] - 现金流大幅改善 25H1达3.18亿元(同比提升328.46%)[2] 财务表现 - 25H1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36.56%) 毛利率52.94%(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2] - 射频微波业务收入0.75亿元(同比下滑65.88%) 毛利率9.53%(同比下降9.76个百分点)[2] - 期间费用率32.15%(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5.08亿元(同比增长36.95%) 研发费用率19.96%(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8.02/10.86/13.38亿元 对应EPS为1.74/2.36/2.91元[5] 业务进展 - 特种装备领域智能导引、光电吊舱等多领域型号项目按计划推进[3] - 微波业务射频芯片完成多个客户导入和小批量交付 线阵组件研制项目持续交付[3] - 化合物半导体扩展产品线并获某头部客户合格供应商认证[3] - 下一代智能化低成本非制冷红外芯片等研发项目结项[3] AI技术布局 - 第三代红外图像处理SOC芯片架构持续迭代优化 AI-ISP底层架构设计达国际先进水准[4] - 车载红外热成像产品体系全分辨率覆盖 8um热成像芯片和ISP专用芯片通过车规级认证[4] - 车载红外获多家头部企业定点项目 多款车型已上市或即将上市[4] - 第一代车载4D毫米波成像雷达获小批量订单 第二代产品RA225F启动研发[4] 估值数据 - 当前股价77.60元人民币(截至8月28日) 市值357.14亿元人民币[7] - 给予25年68倍PE估值 基于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68倍[5][11] - 25年预测PE为44.55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9][11] - 25年预测ROE为12.89% 高于可比公司7.00%的平均水平[9][11]
迪威尔(688377):多向模锻工艺进行试生产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8.50元人民币,较当前股价32.42元存在18.8%上行空间 [1][7] - 基于2025年50倍PE估值(高于行业平均35倍),反映对募投项目技术领先性和业务链延伸的溢价预期 [6][13] - 市值63.11亿元人民币,52周股价区间10.12-32.80元 [8]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6亿元(同比-0.04%),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7.2%);Q2单季度收入2.9亿元(同比+5.5%),净利润0.3亿元(同比+11.7%) [1] - 毛利率持续改善:25H1毛利率20.2%(同比+0.2pp),Q2单季毛利率21.4%(同比+0.8pp,环比+2.5pp) [2] - 期间费用率上升至11.0%(同比+3.0pp),主因管理费用率增至5.6%(同比+1.7pp)及财务费用率升至0.3%(同比+1.4pp) [2] 行业前景与需求 -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维持高景气,深水/超深水项目加速推进,推动深海设备需求长期增长 [3] - 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稳定,海上勘探投资增幅显著高于陆上,上游设备服务需求持续提升 [3] - 高端闸阀需求增长受益于深海及非常规油气开发规模扩大 [5]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业务链纵向延伸:从锻造扩展至热处理、精加工、堆焊及组装环节,提升核心制造能力 [4] - 募投项目取得突破: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进入试生产阶段,完成标准件试制并获核心客户认证及少量订单 [1][5] - 通过增加堆焊设备与人员投入提升交付效率,满足客户制造转移需求 [4]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0/2.45/2.96亿元,对应EPS 0.77/1.26/1.52元 [6][11] - 预计收入增速显著提升:2025E同比+23.4%至13.87亿元,2026E同比+33.3%至18.48亿元 [11] - 盈利能力改善: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18.8%升至2025E 22.7%,ROE从2024年4.8%升至2027E 12.8% [11]
迈瑞医疗(300760):2Q收入边际向好,期待3Q迎来拐点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33.91元人民币[1][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67.43亿元(同比-18.4%) 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33.0%)[1] - 2Q25收入环比+3.3% 呈现边际向好趋势[1] - 1H25毛利率61.7%(同比-2.8个百分点)[2]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5%/4.1%/9.6%(同比+1.9/+0.1/+0.9个百分点)[2] 业务板块分析 - IVD业务1H25收入64.24亿元(同比-16.1%) 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化学发光国际收入增长超20%[3] - 医学影像1H25收入33.12亿元(同比-22.5%) 国际业务占比达62% 超高端超声收入近4亿元(接近24年全年水平)[3]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1H25收入54.79亿元(同比-31.6%) 国际收入占比达67%[3]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1H25收入83.32亿元(同比+5.4%) 占比近50% 突破超42家国际重点战略客户[4] - 国内市场1H25收入84.11亿元(同比-33.4%) 预计3Q25将实现同比正增长[4] 业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09.42/123.60/139.76亿元(较前值下调15%/18%/20%)[5] - 给予25年37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28倍Wind一致预期均值)[5] - 预计3Q25收入将实现同比11.3%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19] 行业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为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排头兵 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5] - 国内医疗设备招标活动复苏 海外高端客户群开发顺利[3][4]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292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7432亿美元[20]
通富微电(002156):AMD游戏与客户端带动Q2营收环增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1.68元(前值33.34元)[4][6]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大客户AMD游戏与客户端业务增长,Q2营收同环比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回升带动毛利率改善[1][2] - 新技术布局(大尺寸FCBGA、CPO、Power封装)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收购京隆科技拓展第二增长曲线[2][3] - 基于板块估值上升及公司领先地位,上调目标价至41.68元(对应4.0x 2025年PB,可比公司均值3.7x)[4]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30.38亿元(yoy+17.67%),归母净利4.12亿元(yoy+27.72%),扣非净利4.20亿元(yoy+32.85%)[1] - Q2营收69.46亿元(yoy+19.80%,qoq+14.01%),毛利率16.12%(yoy+0.12pcts,qoq+2.92pcts),归母净利3.11亿元(yoy+38.60%,qoq+206.45%)[1] - 上调2026/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6.5%/6.5%至14.16/17.17亿元,对应EPS 0.74/0.93/1.13元[4] 业务驱动因素 - AMD客户端业务同比增长67.5%(qoq+8.9%),游戏业务同比增长73.2%(qoq+73.1%),带动封测需求增长[2] - 大尺寸FCBGA进入量产阶段,CPO产品通过可靠性测试,Power DFN双面散热产品研发完成[3] - 收购京隆科技26%股权,切入高端集成电路测试领域[2] 行业与估值 - 全球封测产业需求持续修复,公司产品结构高端化推进[4] - 当前市值456.49亿元,收盘价30.08元(截至8月28日),目标价对应38.6%上行空间[6][7] - 2025年预测PE 40.76x,PB 2.89x,ROE 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