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601138)

搜索文档
系统组装:AI服务器升级的新驱动力
东方证券· 2025-09-28 14:4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系统组装成为AI服务器性能提升的新驱动力 替代制程工艺升级放缓的瓶颈[8] - 制程工艺升级驱动芯片性能提升 但未来升级步伐可能放缓 台积电工艺从2011年28nm升级至2025年2nm 并有望2028年升级至A14工艺(1.4nm)[8] - 先进封装成为芯片性能提升的又一驱动力 英伟达B200采用双颗裸晶合封工艺 实现单一封装集成2080亿颗晶体管 超过H100(800亿颗晶体管)两倍[8] - AI服务器GPU数量从单台8张升级至单个机柜72张 并将在2027年VR Ultra NVL576机柜中升级至144张GPU(每张封装4颗GPU裸晶 合计576颗GPU裸晶)[8]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维持推荐AI服务器系统组装相关标的:工业富联(601138 买入)、海光信息(688041 买入)、联想集团(00992 买入)、华勤技术(603296 买入)等[8] - 工业富联:GB200系列产品测试二季度较一季度大幅优化 系统级机柜调试时间显著缩短 自动化组装流程导入 预计GB200三季度出货量延续强劲增长 主要订单来自北美大型云服务商 GB300单台利润存在超过GB200潜力[8] - 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 有望形成包括CPU、DCU及系统组装在内的垂直整合能力[8] - 联想集团:英伟达表示联想等合作伙伴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基于Blackwell Ultra的各类服务器[8] - 华勤技术:国内知名互联网厂商AI服务器核心ODM供应商 交换机、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等全栈式出货 受益下游云厂资本开支扩张[8] 市场背景与趋势 - AI服务器市场保持增长 硬件升级正当其时[7] -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 SiC/GaN打开成长空间[7] - AI算力浪涌 PCB加速升级[7]
每周股票复盘:工业富联(601138)现342.3万元大宗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9-28 03:0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价64.87元 较上周66.1元下跌1.86% [1] - 9月23日盘中触及近一年最高价74.72元 9月22日盘中最低价64.64元 [1] - 总市值12882.0亿元 位列消费电子板块1/90 两市A股9/5157 [1] 大宗交易 - 9月25日出现342.3万元大宗交易 [1][2] 股权激励计划 - 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行权限制 [1][2] - 预留授予第五个行权期代码0000000465 行权期2025年3月4日至12月31日 [1] - 限制行权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10月29日 期间全部激励对象限制行权 [1][2]
大市值龙头表现亮眼 工业富联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1:06
市场表现 - 本周168只A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不含近一年上市次新股[1] - 今年以来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2%[2] - 华工科技近30个交易日18次创新高 工业富联和紫金矿业各12次创新高[1][2]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59只创新高个股 机械设备行业30只 汽车行业16只[1] - 创新高个股中主板80只 科创板43只 创业板40只 北交所5只[1] - 热门概念高度聚焦 新能源车概念40只 半导体概念35只 机器人概念30只[3] 个股成交 - 本周成交额前五分别为立讯精密1167.16亿元 中际旭创933.35亿元 中芯国际836.11亿元 阳光电源748.15亿元 工业富联747.65亿元[2] - 股价涨幅前五为聚辰股份51.90% 长川科技49.40% 上纬新材44.81% 品茗科技44.01% 晶合集成39.58%[3] 市值特征 - 41只个股股价超百元 吉比特595.81元/股最高 北方华创452.80元/股次之[3] - 26只个股市值超千亿元 宁德时代1.74万亿元最高 工业富联1.29万亿元 中芯国际1.06万亿元[3] - 华工科技总市值927.1亿元 紫金矿业总市值7282.26亿元[1] 公司业绩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光模块业务同比增长124%占比49.1%[2] -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光模块业务增长[2] - 公司具备硅光芯片自研能力 布局LPO与AEC产品 国内外业务协同推进[2]
万亿龙头,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11:04
市场表现 - 本周168只A股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按前复权价计算 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 [1] - 今年以来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大幅增长302% [2] - 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聚辰股份(51.90%)、长川科技(49.40%)、上纬新材(44.81%)、品茗科技(44.01%)和晶合集成(39.58%) [3]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 达59只 [1] - 机械设备行业创新高个股30只 [1] - 汽车行业创新高个股16只 [1] - 热门概念高度聚焦 新能源车概念40只 半导体概念35只 机器人概念30只 [3] 板块分布 - 主板创新高股票80只 [1] - 科创板创新高股票43只 [1] - 创业板创新高股票40只 [1] - 北交所创新高股票5只 [1] 市值特征 - 大市值龙头股表现突出 华工科技最新市值927.1亿元 工业富联最新市值1.29万亿元 紫金矿业最新市值7282.26亿元 [1] - A股总市值超千亿元的个股有26只 [3] - 市值居前的包括宁德时代(17352.53亿元)、工业富联(12882亿元)、中芯国际(10580.61亿元)、紫金矿业(7282.26亿元)和海光信息(6022.36亿元) [3] 成交活跃度 - 本周成交额居前的个股为立讯精密(1167.16亿元)、中际旭创(933.35亿元)、中芯国际(836.11亿元)、阳光电源(748.15亿元)和工业富联(747.65亿元) [2] 创新高频率 - 华工科技近30个交易日18次创新高 [1][2] - 天普股份和中创智领近30个交易日15次创新高 [2] - 生益科技和腾景科技近30个交易日14次创新高 [2] 高价股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股价超百元的个股有41只 [3] - 收盘价居前的个股包括吉比特(595.81元/股)、北方华创(452.80元/股)、茂莱光学(419.90元/股)、中际旭创(413.70元/股)和宁德时代(380.40元/股) [3] 公司业绩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其中光模块业务同比增长124% 占总营收49.1%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2] - 光模块需求增多推动营收增长 光电器件成为公司主业 [2] - 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 公司光模块业务订单充沛 具备硅光芯片自研能力 同时布局LPO与AEC产品 国内外业务协同推进 [2]
估值周报:最新A股、港股、美股估值怎么看?-20250927
华西证券· 2025-09-27 08:12
A股市场估值 - 万得全A当前PE(TTM)为17.33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7] - 创业板指PE(TTM)现值为44.17倍,低于中位数48.90倍[14] - 食品饮料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计算机行业PE处于历史较高分位[23] - 银行板块PB(LF)仅0.53倍,显著低于券商板块的1.42倍[26] 港股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PE(TTM)现值为11.84倍,略高于中位数10.27倍[59]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3.69倍,较中位数32.81倍偏低[59] - 港股地产建筑业PB(LF)仅0.43倍,大幅低于中位数0.82倍[73] - 腾讯控股PE(TTM)现值为25.87倍,低于中位数35.80倍[75] 美股市场估值 - 标普500指数PE(TTM)现值为29.36倍,高于中位数21.07倍[8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达42.83倍,超过中位数32.92倍[82] - 道琼斯工业指数PE(TTM)现值为31.64倍,显著高于中位数18.57倍[82] 跨市场比较 - 中概股估值普遍回落,阿里巴巴PS现值为2.93倍,低于中位数7.28倍[97] - 中美银行股PB差异明显,建设银行PB仅0.67倍,而摩根大通达2.58倍[100]
谁是对深圳“贡献”最大的企业?腾讯第一、华润第二、招商第三
36氪· 2025-09-27 04:24
深圳纳税十强企业排名 - 2024年深圳纳税十强企业依次为腾讯纳税592亿元 华润纳税444亿元 招商银行纳税320亿元 平安集团纳税273亿元 比亚迪纳税228亿元 万科纳税199亿元 华为纳税150亿元 深投控纳税58亿元 顺丰纳税41亿元 工业富联纳税34亿元 [1] 企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 深圳纳税十强企业中民企占7家包括腾讯 平安 比亚迪 万科 华为 顺丰 工业富联 央企占2家包括华润和招商银行 地方国企占1家为深投控 [3] - 民企在纳税十强中占比高达70% 央国企仅占3家 [4] 民企全国纳税贡献 - 全国工商联2025民企500强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其中三家民企纳税超500亿元包括腾讯 荣盛控股 比亚迪 [4] - 比亚迪全国纳税额超过500亿元 显著高于其在深圳的228亿元纳税额 [4] 深圳民营经济综合贡献 - 民营经济贡献深圳50%以上税收 近60%增加值 90%以上就业 [6] - 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 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6] - 深圳拥有886家民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居全国第一 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万家 位列全国第二 民营独角兽企业37家 位列全国第三 [6] 深圳世界500强企业格局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深圳10家企业上榜包括中国平安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招商银行 万科 顺丰 深投控 立讯精密 中国电子 [6] - 其中民企达7家 居全国城市第一名 [6] 民企外贸主导地位 - 2024年前8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06万亿元 占比高达69.6% [6] -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880亿元 增长11.6% 占比26.6% 国有企业进出口1092.6亿元 [6]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行权期间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9:53
股权激励计划限制行权安排 - 公司对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行权限制 限制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5年10月29日 [1] - 限制行权期间全部激励对象将被禁止行权 涉及处于自主行权期间的股票期权 [1] - 此次安排基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计划及相关监管规定 [1] 行权限制依据 - 限制依据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第8号文件 [1]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关于股票期权自主行权的相关规定同样作为执行依据 [1] - 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为限制行权的制度基础 [1]
部分业绩表现优异的算力概念股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23
融资净买入情况 - 9月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亿元的算力股有9只 [1] - 中际旭创融资净买入额50.29亿元居首 [1] - 新易盛融资净买入额40.73亿元位列第二 [1] - 寒武纪-U融资净买入额32.39亿元排名第三 [1] - 中科曙光融资净买入额25.32亿元排名第四 [1] 净利润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超1亿元且同比增速超10%的算力股共22只 [1] - 工业富联净利润121.13亿元规模居首 [1] - 中际旭创净利润39.95亿元位列第二 [1] - 新易盛净利润39.42亿元排名第三 [1] - 海光信息 澜起科技 寒武纪-U净利润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 [1]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4.09%,主力资金净流出1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3:09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4.09%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领益智造、东山精密、立讯精密等个股跌幅居前[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大豆概念涨幅居首 上涨1.02% 而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跌幅居首 下跌4.09%[2] - AI PC概念下跌4.01% 中国AI 50概念下跌3.94%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下跌3.79% 共封装光学概念下跌3.67%[2] 资金流向分析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7.32亿元[2] - 板块内19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2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2]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出22.60亿元 工业富联净流出21.12亿元 领益智造净流出11.54亿元 东山精密净流出11.18亿元[2] 个股表现详情 - 立讯精密下跌6.53% 换手率4.59% 主力资金净流出22.60亿元[2] - 工业富联下跌5.24% 换手率0.97% 主力资金净流出21.12亿元[2] - 领益智造下跌7.60% 换手率5.75%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4亿元[2] - 东山精密下跌7.44% 换手率6.22% 主力资金净流出11.18亿元[2] - 长盈精密下跌4.77% 换手率12.27% 主力资金净流出6.75亿元[2] - 长电科技下跌3.41% 换手率7.38% 主力资金净流出6.40亿元[2]
科技股回调!节前如何持仓?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2:2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整体回调 沪指收跌0.65%至3828.11点 创业板指跌2.6%至3151.53点 深证成指跌1.76% [2] - 科创50与北证50均跌近2% 沪深300与上证50均收跌 [2] - 日成交额降至2.17万亿元 两融余额增至2.44万亿元 [3] - 3414只个股收跌(跌停24只) 1805只个股收涨(涨停58只) [3] 行业板块表现 - 计算机板块领跌3.26% 电子板块跌2.75% 传媒板块跌2.65% 通信板块跌2.55% 机械设备跌2.31% 医药生物跌1.93% [6] - 石油石化、环保、公用事业、农林牧渔、房地产等防御性板块护盘 [4] - 电力设备板块跌1.33%但涨停家数达9家 汽车板块跌0.56%但涨停家数达8家 [6] 科技细分领域 - 半导体、CPO、AI等科技板块领跌 资金高位兑现迹象明显 [1][3] -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跌5.43% 英伟达概念跌4.82% CPO概念跌4.13% AI手机概念跌4.06% [7] - 消费电子、通信、电子元件、计算机硬件、半导体包揽日成交百亿俱乐部但多数收跌 [3] 重点公司表现 - 立讯精密跌6.53%至64.25元/股 周涨幅15.95% 年初至今涨幅58.52% [3][4] - 中际旭创跌4.81%至413.7元/股 年初至今涨幅236.3% [3][4] - 宁德时代跌3.17%至380.4元/股 年初至今涨幅47.1% [3][4] - 赛力斯逆势涨5.77%至157.22元/股 周涨幅9.48% 年初至今涨幅18.76% [3][4] - 工业富联跌5.24% 浪潮信息跌超5% [3] 资金流向特征 - 日成交额前15名公司中13家属于科技板块且多数下跌 [4] - 资金从高波动科技股撤离转向防御性板块 [7][9] - 杠杆资金保持活跃 两融余额达2.44万亿元 [3] 市场情绪与预期 - 节前避险情绪升温 资金转向持币过节或红利避险 [9][10] - 科技股前期涨幅过大(如CPO概念年初至今涨99.83%)引发获利回吐 [7][9] - 外部扰动包括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升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