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李子园(605337):健康新品维他命水有望放量,分红慷慨高股息积极回报股东
国投证券· 2025-06-20 0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15.78 元,对应 25 年 24.3x PE [5][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品维他命水契合健康消费趋势,有望实现销售额新突破;公司治理向职业化、年轻化转型,营销与渠道变革提升品牌形象与产品曝光度;大包粉成本下降红利延续,毛利率有望提升;分红慷慨,当前估值较低具备抬升空间;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可观,成长性突出 [1][2][3][4][23] 公司简介 - 公司是国内甜牛奶乳饮料行业龙头企业,2016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15.09%和 10.22%;以年轻消费群体为定位,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2024 年含乳饮料等业务有不同营收占比 [10][12] 业务分析 含乳饮料业务 - 是核心与基石业务,2017 - 2024 年营收 CAGR 为 12.40%,甜牛奶乳饮料系列畅销,合作经销商多,市场覆盖广、知名度高 [13] 乳味风味饮料业务 - 作为核心含乳饮料的补充,推出多款不同规格和口味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扩大品牌影响力 [16] 复合蛋白饮料业务 - 仅有一款 250ml 核桃花生牛奶复合蛋白饮品,以线下零售终端为主,用于完善产品矩阵,2020 - 2024 年销量 CAGR 为 8.00% [16] 其他业务 - 涵盖新兴饮料产品,2024 年推出五红、五黑粗粮饮品及六零维生素水系列,2025 年计划推出更多新产品 [1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收入 15.3/16.6/18.1 亿元,同比增速 8.0%/8.5%/9.0%,毛利率 41.7%/42.6%/43.3%;各业务板块收入和毛利率也有相应预测 [18][19][21] 投资建议 - 选取业务类似软饮料公司为可比公司,参考 2025wind 一致预期均值 24X PE;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可观,首次给予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5.78 元 [23]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受益国产替代红利
国投证券· 2025-06-17 1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首次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1.88 元,2025 年 6 月 17 日股价为 9.78 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是国内 ppb 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业务以大宗气体为核心,在手订单充沛,通用工业气体业务稳健,随着氦价回升,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具有较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A”评级 [1][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体国产替代领军企业 - 深耕气体产业五十载,2020 - 2024 年营收 CAGR 24.8%,利润受氦价波动影响,业务分电子大宗与通用工业气体,2024 年大宗气体市占率 15.3%,与三大国际巨头形成“1 + 3”格局 [1][16][20] - 2020 - 2024 年 EBITDA CAGR 6.6%,期间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待修复,经营性现金流优异,新项目投产后自由现金流有望释放 [33][35][38] - 国资控股,股权结构稳定,2020 年收购林德港氧资产推动收入增长,整合 4 大合资企业构建区域协同网络 [40][43]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高景气 + 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在手订单充沛 - 2024 年大宗气体业务收入 14.87 亿元,同比 +22.9%,占比 70.7%,采用“长期协议 + 配套投资”模式,固定收费覆盖初始成本 [46][50] - 中国半导体产业供需矛盾突出,晶圆厂产能建设加速,带动配套气站需求,2024 年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 97 亿元,预计 2030 年突破 148 亿元,国产替代加速,广钢气体 2024 年新增中标率 41% [60][64][69] - 客户覆盖与技术实力强,2018 - 2024 年中标多个头部客户订单,2025 年新项目投产 + 成熟项目放量,预计 2025/2027 年收入达 7.8/20.2 亿元,6 种电子大宗气体纯度达 9N 级,自研制氮装置关键指标比肩国际龙头 [74][76][83] 通用工业气体:公司传统主业保持稳健,区域深耕战略谋发展 - 2024 年通用工业气体收入 4.84 亿元,同比 -6.0%,5 年复合增长率 17.6%,毛利率中枢 25.85%,聚焦重点区域,加强与大宗气体业务协同 [85][87] - 2024 年中国通用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1775 亿元,预计 2030 年突破 2327 亿元,市场以终端用户自建为主,外包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91][94] 氦价周期拐点显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 中国氦气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匮乏,2023 年对外依存度近 90%,全球资源集中,产量趋于平稳,中国需求增长,9 成依赖进口 [97][98][104] - 氦气对公司业绩影响大,当前氦价处于低位,后续回升将提振利润率,公司是国内最大氦气供应商,依托气源和储运体系构建壁垒 [110]
周度经济观察:需求温和收缩,市场波澜不惊-20250617
国投证券· 2025-06-17 05:51
国内经济现状 - 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8%,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环比-0.4%,总需求继续降温[4]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2.7%,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广泛下滑[7] - 5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2.0%,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当月同比-19.3%,较4月回升2.9个百分点[10]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6.4%,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但居民内生需求修复减速[13][14] - 5月社融同比8.7%,与上月持平,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7.1%,仍在下降,实体部门信贷需求不足[16] 国内市场展望 - 预计6月经济减速幅度相对温和,经济失速风险可控,二季度信贷增速或维持低位[2][14][16] - 权益市场中枢可能上行,行业起伏与交易因素有关,6月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望低位波动,下半年存在上行风险[19][21] 美国经济情况 - 5月美国CPI同比2.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2.8%,与上月持平,通胀受关税政策影响不明显[23] - 5月美国PPI同比2.6%,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PPI同比3.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26]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2次,降息时点为9月、12月,全年降息幅度约50BP [26]
AItoC4方向:05:稳定币、NFT与传媒板块的逻辑
国投证券· 2025-06-16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关注度因合法化进程推进而提高,其与传媒互联网板块存在一定逻辑联系,目前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梳理投资标的 [2][4][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一直都有,当下市场关注度源于其加速合法化 - 稳定币产生是为对冲加密货币高波动性,以美元为虚拟“货币”锚,2014 年起各类稳定币陆续推出 [11] - 当下市场关注度高源于稳定币合法性进程推进,5 月 19 日美国稳定币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程序性立法,5 月 21 日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11] - 美国市场偏好交易性、金融性,加密货币、稳定币契合美国文化,美国卡牌市场以体育文化为核心,金融化和投资化特征明显,日本卡牌市场以集换式卡牌为核心,娱乐性和社交性更强 [12] 全球部分 NFT 的交易,是用稳定币来完成 - NFT 是 2021 年以来快速崛起的数字藏品,与稳定币是“交易品”与“交易币种”的关系,部分 NFT 交易用稳定币完成 [3][13]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作为监管框架,支付场景多元化,持牌机构可销售稳定币并嵌入多种场景,用户可用稳定币支付跨境广告费用或采购 NFT 等商品 [3][13] 传媒行业的 IP 等内容创作,NFT 是分发与变现方式之一 - 传媒行业底层架构包括内容创作、分发、变现,NFT 是 IP 再呈现、再创作方式,利于 IP 影响力提升和商业化变现 [14] - NFT 市场规模等持续攀升能为内容创作提供机遇,叠加 AI 工具多元化,利好创作环境 [14] 传媒互联网与稳定币的逻辑有两点 - 诸多互联网平台因用户内循环需求易介入“支付”环节,如京东及其合作方 [4][15] - 拥有众多或知名 IP 的运营方,可借助支付方式创新和大生态环境优化释放 IP 商业价值 [4][15] 投资逻辑 - 稳定币与传媒互联网板块逻辑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做投资标的梳理 [4][17]
建材行业专题:下游需求收缩2024年经营承压,消费建材C端优势凸显
国投证券· 2025-06-16 0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建材行业受房地产需求收缩和基建投资放缓影响经营承压 2025Q1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各子板块表现分化 消费建材减值压力减轻 玻纤提价盈利修复 水泥利润优先价格提涨 玻璃营收业绩下滑 [1][2][3][10][11] - 二手房数据改善 新房销售有望企稳 建议关注消费建材龙头、玻纤和水泥相关企业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材:需求下行致 24 年经营承压,2025Q1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 2024 年建材行业营收和业绩同比下滑 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大于营收 主要因信用减值增加、费用率提升和毛利率下滑 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和部分建材品种提价或渠道改善 [19][20] - 2024 年费用率提升净利率下滑 2025Q1 盈利水平同比修复 2024 年 ROE 同比下降 2025Q1 净利率改善带动 ROE 回升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减少 2025Q1 同比改善 [28][29][33][41] - 2024 年除耐火材料外各二级子板块营收均同比下滑 玻璃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 2025Q1 玻纤和水泥盈利同比提升 [45] - 2024 年消费建材板块毛利率排名首位 水泥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 玻纤和玻璃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 2025Q1 玻纤和水泥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54] 消费建材:2024 年减值压力缓解,2025Q1 经营性现金流/盈利改善 - 2024 年消费建材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石膏板和板材子板块经营韧性突出 2025Q1 营收和业绩延续下滑趋势 部分子板块盈利能力提升 [59][65][69] - 2024 年消费建材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 费用率同比提升 资产 + 信用减值同比减少 2025Q1 板材和涂料毛利率同比回升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75][84] - 2024 年消费建材板块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减少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同比减少 2025Q1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少流出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减少 [86][90] 玻纤:2024Q2 起盈利持续改善,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 2024 年玻纤板块营收降幅收窄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分季度看归母净利润降幅逐季收窄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因下游需求回暖及去年提价 [112] - 2024 年玻纤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 2025Q1 提升 2024 年 ROE 同比下降 [120] - 2024 年上半年需求季节性恢复 库存下降 玻纤复价 2024 年 11 月底和 2025 年初部分产品再次复价 目前价格同比提升 2024 年产量和产能同比增长 2025 年供给略有承压但供需平衡可控 [126][134][140] 水泥:2024Q2 起板块盈利逐季改善,关注供给侧持续优化 - 2024 年水泥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2024 年毛利率底部回升 2025Q1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42][147] - 2024 年水泥需求整体下行 产量为 2010 年以来同期最低 2025Q1 需求同比下行幅度收窄 价格同比提升 煤炭价格下行 后续基建投资有望加码 关注错峰生产执行力度和供给侧优化 [154][155] 玻璃:2024 年营收业绩均同比下滑,2025Q1 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 - 2024 年玻璃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延续下滑趋势 但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11] 投资建议 - 关注消费建材龙头需求和盈利改善 如三棵树、兔宝宝等 [12] - 关注玻纤下游需求回暖及价格盈利提升 如中国巨石 [13][14] - 关注水泥行业供需矛盾缓解及价格盈利提升 如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 [14]
国常会房地产定调积极,发改委下达城市更新专项资金
国投证券· 2025-06-16 03: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B,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常会对房地产释放积极政策信号,预计市场在宽松政策下止跌回稳,前端设计标的或迎基本面改善与估值提升 [1][15] - 发改委下达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后续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有望提速 [2][16] - 2024 年和 2025Q1 建筑板块营收业绩增长承压,2025 年财政积极,重大项目或加速推进,关注基建施工央企、基建设计企业及水利建设投资机会 [2][16] - 中长期来看,财政发力、化债落地、内需扩张等因素助力基建投资增长,建筑行业央企基本面稳健,估值有望提升 [10] 行业动态分析 - 6 月 13 日国常会指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多管齐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建议关注华阳国际 [1][15] - 发改委下达 800 亿元城市更新专项,此前安排 135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下管网建设,后续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有望提速 [2][16] 市场表现 建筑行业一周行情 - 6 月 9 日至 13 日,建筑装饰行业下跌 1.41%,弱于沪深 3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周涨幅在 SW 30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23 位 [17] - 分子板块看,本周化学工程涨幅最大(1.01%),基建市政工程、房屋建设、其他专业工程板块优于行业表现 [17] - 个股方面,29 家公司录得上涨,占比 17.68%;66 家公司涨跌幅优于行业指数,占比 40.24% [19] - 行业涨跌幅排名前 5 为 ST 百利、利柏特、奥雅股份、志特新材、亚翔集成;后 5 为中衡设计、棕榈股份、东珠生态、重庆建工、招标股份 [18][19] - 截至 6 月 13 日,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TTM)为 10.72 倍,市净率(LF)为 0.77 倍,较上周下降;PE 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第 27 位,PB 估值位居第 29 位 [22] - 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 5 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陕建股份、中国铁建、山东路桥;市净率(MRQ)最低前 5 为陕建股份、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23] 重点关注标的 - 报告列出了中国化学、中国铁建等多家公司的市值、最新收盘价、周涨跌幅等信息 [26][28] 公司公告 本周订单公告 - 志特新材子公司签署 1.42 亿分包合同 [30] - 腾达建设中标 3.49 亿项目 [30] - 中国电建子公司中标 107.70 亿海上风电项目 [30] -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 8.65 亿项目 [30] 本周其他重大公告 - 四川路桥拟收购新筑交科股权等资产负债 [30] - 海南发展拟收购杭州网营科技 51%股份 [30] - 陕建股份 5 月中标 2 个 5 亿元以上项目,合计 28.27 亿元 [30] - 中国中冶 1 - 5 月新签合同额 3960.1 亿元,海外合同额 283.0 亿元 [30] - 中国核建累计实现新签合同 665.06 亿元,营业收入 419.22 亿元 [30] - 经纬股份受让淳安瑞祥光伏科技 85%股权 [30] 行业新闻 - 6 月 9 日,中办、国办提出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31] - 6 月 10 日,中办、国办指出改革闲置土地处置和收回机制,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31] - 6 月 9 - 10 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举行,双方就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32] - 6 月 12 日,四川印发城市更新行动方案,明确 2025 - 2030 年目标 [32] - 6 月 13 日,国常会听取房地产相关汇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2] 建议关注标的 低估值建筑央企 - 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9][10] 基建设计标的 - 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11] 出海优质龙头 - 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11][12] 优质地方国企 - 隧道股份、地铁设计 [11] 建筑 + 商业模式占优个股 - 中材国际 [11] 商业模式占优且布局低空经济的央国企基建设计标的 - 中交设计、地铁设计、设计总院 [12] 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优质企业 - 深城交 [12]
房地产行业周报: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0615
国投证券· 2025-06-15 1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3日国常会召开,强调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表述逐渐强化 [1] - 6月核心城市二手房销量增长放缓、部分区域新房开盘去化分化加剧,调控政策将进入加力宽松期 [1] - 政策宽松预期强化下,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如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等;保持拿地强度的龙头如招商蛇口、绿城中国、保利发展、滨江集团等;多元经营稳健发展的地方国企如浦东金桥、外高桥等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回顾(6.7 - 6.13) - 重点监测32城合计成交总套数为1.6万套,环比上周增长23.2%,2025年累计成交总套数为36.5万套,累计同比下降3.4% [2][13] - 一线城市成交4854套,环比上周增长29.6%,2025年累计成交10.5万套,累计同比增长13.2% [2][13] - 二线城市成交9134套,环比上周增长15.1%,2025年累计成交21.6万套,累计同比下降9.8% [2][13] - 三线城市成交1953套,环比上周增长55.5%,2025年累计成交4.4万套,累计同比下降3.5% [2][13] - 重点监测18城合计成交二手房总套数为2.5万套,环比上周增长29%,2025年累计成交总套数为58.3万套,累计同比增长14.1% [2][18] - 一线城市成交9975套,环比上周增长35.7%,2025年累计成交23.7万套,累计同比增长37.8% [18] - 二线城市成交13789套,环比上周增长24.7%,2025年累计成交31.8万套,累计同比增长8.8% [18] - 三线城市成交1336套,环比上周增长28.2%,2025年累计成交2.8万套,累计同比增长8.8% [18] 土地供应(6.2 - 6.8) - 百城土地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479万㎡,2025年累计供应规划建面9396万㎡,累计同比下降12.9%,供求比1.21 [3][23] - 一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6万㎡,今年累计供应487万㎡,累计同比增长1.5%,累计供求比1.1 [23][24] - 二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342万㎡,今年累计供应4469万㎡,累计同比下降2.9%,累计供求比1.29 [23][24] - 三四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131万㎡,今年累计供应4440万㎡,累计同比下降22.1%,累计供求比1.16 [23][24] - 百城供应土地挂牌楼面均价5602元/㎡,近四周平均挂牌均价6199元/㎡,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15.6% [3][24] - 一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27562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26511元/㎡,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30.2% [24] - 二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6381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6469元/㎡,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7.3% [24] - 三四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2550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3360元/㎡,环比增长1.4%,同比下降7.1% [24] 土地成交(6.2 - 6.8) - 百城土地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49万㎡,2025年累计成交7733万㎡,累计同比增长3.5% [4][38] - 一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59万㎡,今年累计成交441万㎡,累计同比增长15.4% [38][39] - 二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40万㎡,今年累计成交3462万㎡,累计同比增长11.6% [38][39] - 三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150万㎡,今年累计成交3830万㎡,累计同比下降4% [38][39] - 百城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10340元/㎡,环比上升88.9%,同比增长28.9%,整体溢价率为1.1%,2025年平均楼面价7853元/㎡,溢价率12.5%,较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4][39] -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34360元/㎡,整体溢价率为0.5%,2025年平均楼面价40177元/㎡,同比增长43.6%,溢价率12%,较去年同期溢价率增长6.5个百分点 [39] - 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6330元/㎡,整体溢价率为16.9%,2025年平均楼面价8901元/㎡,同比增长22.4%,溢价率16.9%,较去年同期溢价率增长12.1个百分点 [39] - 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1969元/㎡,整体溢价率为4.5%,2025年平均楼面价3182元/㎡,同比增长12.8%,溢价率3.3%,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1个百分点 [39]
电子:台积电5月营收高增,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升温
国投证券· 2025-06-15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虽本周指数下跌,但台积电营收高增、存储芯片市场升温,HBM 高景气且 DDR4Q2 涨价,行业仍有发展潜力,建议关注算力产业链、存储行业和 VR 眼镜相关企业 [1][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闻一览 - 高通约 24 亿美元收购英国半导体公司 Alphawave,提升骁龙平台竞争力 [17] - 台积电与东京大学启用合作实验室,关注多领域研究并分享成果 [17] - CSA 半导体激光器专委会开会,推进《GaN 激光器产业发展蓝皮书》编制 [17] - 预计 2025 年全球 AI 手机渗透率达 34%,向中端价位段渗透 [17] - 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发布,可实现 CPU 自动设计及软件配置 [17] - 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 1.6 和视频生成模型 Seedance1.0pro [17] - 美研究团队用二维材料造计算机,迈向更优电子产品 [17] - 芯聚能碳化硅主驱芯片模块规模生产,实现全链条自主化 [17] - 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 60 天,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17] - 苹果 WWDC2025 推出多系统软件更新和新设计语言 [17] -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募资投向项目并加大研发投入 [18] - 美光计划投资 2000 亿美元扩大美国芯片制造和研发 [18] 行业数据跟踪 半导体 - 2025 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 IC 设计厂营收季增 6%,达 774 亿美元 [19] SiC - 芯聚能车规级 SiC 芯片规模化导入主驱模块产线,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20] - 2025 年 1 至 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渗透率达 44% [20] - 2024Q4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增长,带动碳化硅功率器件需求 [21] 消费电子 - 25Q1 全球智能手机产量 2.89 亿台,同比降 3%,中国市场销量温和增长 [25] - 三星一季度产量近 6400 万台,跃居全球首位;苹果产量降至约 4800 万台;小米产量约 4200 万台 [25] - 2025 年 4 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 2229.40 万台,产量 8611 万台 [25] - 2024 年 10 月 Oculus 和 Pico 在 Steam 平台份额有变化,VR 月活用户占比上升 [27] 本周行情回顾 涨跌幅 - 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 300 指数和申万电子版块均下跌,电子行业排名 27/31 [31] - 本周食品饮料跌幅最大,有色金属涨幅最大 [34] - 电子行业子版块中半导体跌幅 3.34%,元件涨幅 0.93%等 [36] - 本周电子版块涨幅前三为光大同创、迅捷兴、瀛通通讯,跌幅前三为西陇科学、传音控股、龙迅股份 [37] PE - 截至 2025.06.13,沪深 300 指数 PE 为 12.72 倍,SW 电子指数 PE 为 49.32 倍 [42] - 电子行业子版块 PE/PE 百分位分别为半导体 79.37 倍/53.12%等 [44] 本周新股 - 报告提供本周 IPO 审核状态更新表格,但无具体数据 [49]
A股三件套:俯卧撑、杠铃与跷跷板
国投证券· 2025-06-15 10:33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大盘指数在407黄金坑兑现后转入“震荡市”,临近震荡区间上沿有回落压力 [1] - 中期市场有三类预判,当前A股类似2019年,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新胜于旧”阶段 [1][4] - 虽外部环境复杂,但A股无“二次探底”风险,市场比预期强,源于对中长期悲观问题认知改善 [2] 近期权益市场重要交易特征梳理 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普跌,欧股各国股指普遍收跌,港股普遍收涨 [9][11] A股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下跌,创业板指、恒生指数上涨,低估值指数占优,万得全A换手率和成交额上升 [14] 资金流向 - 6月南向资金恢复流入,结构上港股高股息流入减少,创新药、部分互联网、汽车和能源股成新流入方向,集中卖出港股科技股 [20] - 主流宽基ETF本周继续净流出,沪深300ETF净流出34.81亿元,上证50ETF小幅净流出,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获小幅净流入,偏主题ETF获明显净流入 [21] AH股溢价 - 当前AH股溢价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本周跌至128点,美元走弱驱动港股行情,AH溢价触及新低或使A、港股分化收敛 [32][33] 大势判断 - 虽短期问题有不确定性,但中长期悲观问题认知有乐观改善预期,各领域利好涌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定价,支撑市场比预期强 [36] 行业结构 - 资金聚焦中长期产业趋势优势方向,新消费和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传统消费和经济指数下跌 [43][44] A股新旧动能转换 - 参考日本经验,新旧动能转换有四阶段定价规律,A股当前处于“新胜于旧”阶段 [48][58] 市场轮动 - 市场进入类似2019年的窄幅震荡环境,2019年是消费+科技,2025年是新消费+新科技,两者均呈现轮动规律 [60] 新消费行情 - 新消费指数出现交易拥挤现象,港股通消费50指数量价相关性回落,新消费50组合成交额占比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72] 科技股行情 - 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充分下降,6月热度回升,产业趋势上科技投资或在下半年开启第二波行情 [77][82] 高股息策略 - 全球避险情绪高位,市场缩量,高股息策略有底仓价值,中美利差走阔为其跑赢提供条件 [85] 大宗商品价格 - 本周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原油价格上涨,铜价震荡下行 [93][96][101] 内部因素:5月数据显示内需稳但仍孱弱,关税冲击尚未体现 通胀数据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环比下降0.4%,跌幅加深 [105] 社融数据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新增社融规模2.29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1.46万亿元,占新增社融64% [105] 进出口数据 - 5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4.8%,较前月回落;进口同比下降3.4%,降幅加大,但贸易顺差维持较高水平 [105] 外部因素:5月美CPI增速超预期下行,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再次提升后续通胀压力 美国5月CPI - 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4%,符合预期,环比增长0.1%,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增长2.8%,低于预期,环比增0.1%,低于预期 [119] 具体指标 - 5月核心服务端通胀占CPI同比的90.9%,住房通胀占57.6%;食品价格环比增长0.3%,能源价格环比增长 -0.1% [120] 综合分析 - 5月CPI同比环比数据企稳且低于预期,关税对通胀影响未显现,CME预测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美联储或等8月通胀报告披露后考虑继续降息 [121]
本期调整或将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展开
国投证券· 2025-06-15 09:3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全天候定量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市场信号(如技术指标、市场情绪等)动态识别市场风险与机会[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结合日线级别顶背离、TD9计数等传统技术指标判断趋势转折点[7] 2. 引入箱体震荡中枢(3300-3350点)作为成本参考基准[7] 3. 通过0.382时间回调比例特征预测调整周期(如3周)[7] 4. 输出信号包括“风险提示”和“赚钱效应异动”两类[16] - **模型评价**:能够捕捉市场关键转折点,但对意外因素(如政策变化)的敏感性不足[7][16] 2.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动量、趋势强度、温度指标等维度筛选板块机会[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动量指标**:计算相对强度RS6(6日相对收益) $$RS6 = \frac{P_t}{P_{t-6}} - 1$$ 2. **趋势指标**:TendS综合得分(含波动率、斜率等4项子指标)[16] 3. **温度指标**:Newhigh(创新高个股占比)与Tempe(板块过热/过冷阈值)[16] 4. 信号触发条件:如传媒行业需同时满足RS6>0.5、Tempe>50等[16] 3. **模型名称:行业性价比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横向对比行业估值与历史分位数定位性价比[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提及对科技型板块的底部入场机会判断[8][1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全天候定量择时模型** - 风险提示信号准确率: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对4月初趋势调整的预判有效性[7] - 信号响应延迟:从触发到市场实际调整约1-3个交易日[16] 2. **四轮驱动模型** - 传媒行业信号区间收益:0.69%(2025-06-05至2025-06-13)[16] - 电子行业信号区间收益:-1.98%(同期)[16] - 非银金融信号区间收益:0.31%(未到期)[1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TD9计数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连续9日收盘价与4日前收盘价对比判断超买/超卖[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提及用于日线级别顶背离确认[7] 2. **因子名称:赚钱效应异动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动量、趋势、温度指标捕捉板块资金流入[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动量子因子MomU:短期(U)动量变化率阈值(如0.09→0.14)[16] - 趋势子因子TendS:包含波动率、斜率等4项加权得分[1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TD9计数因子** - 日线级别顶背离预测调整成功率:未披露具体数值[7] 2. **赚钱效应异动因子** - 传媒行业信号触发后5日胜率:58.3%(历史回测)[16] - 电子行业信号触发后5日胜率:42.1%(历史回测)[16] --- 注:部分模型(如缠论分析、周期分析)因未披露具体构建细节未列入[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