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点睛

搜索文档
地缘经济论 | 前言 关于地缘经济的几点宏观思考
中金点睛· 2025-09-03 23:43
地缘经济竞争的内涵与宏观政策转变 - 地缘经济竞争依赖经济手段实现经济和非经济目标 国际经济秩序从全球化合作转向竞争 [2] - 传统宏观政策框架为"通胀目标制+浮动汇率制+贸易和金融自由化" 以控制通胀为首要目标 央行具有货币政策独立性 财政政策以平衡和小政府为导向 [4] - 该框架促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 但导致金融危机频率增加和贫富差距扩大 美国最富有的前1%群体金融资产占比从1990年初的25.7%提升至2024年底的34.9% [5] 逆全球化与供给约束 - 规模经济效应是全球化提升效率的关键载体 但地缘竞争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出口限制阻碍规模经济发挥 [11] - 美国平均关税水平大幅上升 特朗普2.0政策开启关税作为竞争手段的时代 导致产业链碎片化和效率损失 [11] - 产业政策推动"再工业化" 美国《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导致产能利用率低于亚洲工厂 以效率换取供应链安全 [12] 规模经济的新驱动力量 - 绿色转型使能源生产从规模不经济转向规模经济 绿色能源属于制造业 具有产量越高单位成本越低的特征 [13] - 数字经济具有非竞争性特征 规模效应比传统工业经济更高 网络效应增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13] - 大国相对于小国在实现规模经济方面具有优势 人口和经济规模本身提供更大潜力 [14] 地缘技术经济学 - 科技成为国家竞争核心领域 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被视为战略资源 美国通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技术 [16] - 创新具有外溢效应 创新者仅收获2.2%的创新价值 其余由社会获得 体现为更低价格或更丰富品种 [17] - 技术封锁难以阻断基础科学知识传播 但可能拉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落差 苏联案例显示经济体制僵化阻碍技术迭代 [18] 去金融化与财政作用增强 - 金融制裁数量大幅增加 从2010年的3起增至2023年的48起 [21] - 美国财政赤字率从2007年的1.1%升至2024年的6.3% 政府债务超过GDP的100% [22][24] - 财政扩张带来货币投放增加 但挤压信贷增长 导致金融顺周期性下降 [22][24] 中美规模经济竞争 -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 绿色产业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1] - 美国在消费需求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关税提升交易成本降低进口商品竞争力 [31] - 数字经济领域 中美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数字产业覆盖其他国家带来额外规模优势 中国依赖自身人口和经济规模 [32] - 货币金融领域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过度特权" 使其在全球收益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 [33] 中国宏观经济态势与政策需求 - 经济呈现分化态势 创新和制造业显示新发展动能 但内需和消费需求疲弱带来下行压力 [34] - 非金融私人部门还本付息负担沉重 占新增信贷比重70%以上 占GDP比重30%以上 挤压财政政策效果 [28] - 需要更大力度的财政扩张和债务负担化解来促进国内需求 [28]
中金 • REITs | 公募REITs月报:市场探底回升,关注风险偏好变化
中金点睛· 2025-09-02 23:37
中国公募REITs市场8月表现 - 截至8月29日,中国公募REITs市场总市值为2188亿元,共有73只上市标的 [2] - 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8月下跌2.61%,价格指数下跌2.86% [2] - 分板块表现差异显著:数据中心板块大涨36.55%,保租房板块下跌5.45%连续领跌 [3] - 市场成交活跃度连续第三个月修复,日均换手率0.70%(环比+0.05ppt),日均成交额6.96亿元(环比+15%) [3] 估值与利差分析 - 各板块与十年国债利差分化明显:市政环保(7bps)、能源(39bps)、高速(266bps)、产业园(259bps)等 [4] - 能源和保租房板块利差环比走阔24bps和9bps,高速和市政环保利差收窄123bps和45bps [4] - 产权REITs市值加权年化分派率与中证红利股息率负利差收窄11bps至-57bps [4] - 全市场P/NAV为1.28,产权REITsP/NAV为1.34,经营权REITsP/NAV为1.21 [48] 大类资产与风险偏好 - REITs与股债相关性较低:与沪深300相关性0.11,与10年期国债相关性0.04 [38] - 8月末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收缩,黄金价格上涨,转债指数回撤 [4] - 若风险偏好持续收缩,可能支撑REITs市场平稳修复 [4] 板块配置机会 - 6月23日至8月29日期间,36只REITs跌幅超5%,10只跌幅超10%,配置空间扩大 [5] - 建议关注:基本面韧性强的保租房、消费、市政环保板块低吸机会 [5] - 关注仓储物流和高速公路中租户结构稳定、基本面边际企稳的项目 [5] - 可布局战略配售与打新机会 [5] 境外REITs市场对比 - 8月美国REITs总回报指数+3.46%,新加坡+4.10%,中国香港-1.94% [2] - 美国REITs股息率与十年国债利差保持稳定,P/FFO处于历史中位数 [53] - 香港和新加坡REITs估值均低于历史均值,P/B分别处于0.4-0.6倍区间 [64][67] 政策动态 - 8月多项政策支持REITs发展,涵盖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领域 [49] - 央行等七部门明确支持运用REITs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49] - 上海、江苏等地出台政策鼓励产业园区、生物医药项目发行REITs [49]
中金 • 全球研究 | 泰国:下半年或需加强逆周期调节
中金点睛· 2025-09-02 23:3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2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2.8%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的2.4% 但较1季度的3.2%有所放缓[2][8] - 全年GDP增速预期调整至1.8-2.3% 较此前1.3-2.3%的预期区间上限维持不变[2][8] - 出口表现强劲 2季度商品出口同比增长14.8% 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 其中计算机产品同比增长210.6% 集成电路及零部件增长42.3%[4][30] - 私人投资重回扩张区间 2季度同比增长4.1% 而1季度同比下滑0.9%[8] - 私人消费增长放缓 2季度同比增长2.1% 低于1季度的2.5%[8] 货币政策与通胀 - 泰国央行年内第三次降息 8月13日将政策利率从1.75%下调25个基点至1.50%[2] - 4月至7月整体通胀率连续四个月处于负值区间 分别录得-0.22%、-0.57%、-0.25%和-0.70%[14] - 泰铢对美元年初至今升值超5%[2] - 信贷出现负增长 中小企业贷款和零售贷款在过去一至两年间持续收缩[14] 投资活动与刺激政策 - 2025年上半年投资促进申请总额达32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9% 创2019年以来新高[9] - 数字领域投资增长20倍至161亿美元[9] - 上半年获批外商直接投资申请数量达1,063个项目 总价值187亿美元[22] - 5月20日通过1,570亿泰铢(约48亿美元)刺激计划 预计拉动GDP提升0.4%并创造740万个就业岗位[3][26] - 推出100亿泰铢(约3亿美元)旅游刺激措施 聚焦市场推广和景区改造[5] 贸易与外交进展 - 美国对泰国商品加征19%关税 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税率持平[30] - 获得金砖伙伴国地位 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4][31] - 将同越南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印度尼西亚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4][32] 旅游业表现 - 2季度海外入境旅客人数同比下降12.2% 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79%[5][38] - 中国大陆游客同比下滑45% 越南游客减少40% 柬埔寨游客下降36%[38] - 长途游客消费支出高出短途游客70% 预计推动2025年旅游业收入达到464亿美元[5][38] - 2025年国际游客接待目标从3,700万下调至3,300万[39] 资本市场表现 - SET指数截至8月19日报1,243点 近一月上涨3%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达6.9%[6][49] - 2025年和2026年前瞻市盈率分别为14.0倍和13.1倍 低于历史中枢[6][49] - 外资机构投资者年初至今净流出20亿美元 债券市场则流入13亿美元[49] - 电子行业近一月回报率+6.8% 近三月回报率+35.7%[49] 重点投资领域 - 高股息金融股与蓝筹股具备防御属性[6][49] - 电子与电动汽车制造业受益于EV3.5激励计划和人工智能发展基金[49][50] - 金融科技创新契合虚拟银行牌照计划[49] - 能源转型与公用事业改革受益于电力行业改革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推动[49]
中金 | AI进化论(16):OCS,AI新型网络架构下的创新光学底座
中金点睛· 2025-09-01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 光路交换机(OCS)作为全光交换创新方案,凭借无需光电转换的特性,在低功耗、低延迟和高兼容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电交换机,正逐步在数据中心和AI集群中实现产业化应用,潜在市场规模预计达20亿美元 [2][4][7] - 谷歌通过自研OCS技术,在Jupiter数据中心网络和TPU集群中成功部署OCS,实现网络吞吐量提升30%、功耗降低40%以及资本开支减少30%,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落地范例 [3][18][19] - OCS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主要包含MEMS、数字液晶(DLC)和压电陶瓷直接光束偏转等方案,其中MEMS技术成熟度最高且应用最广,但各技术方案在切换时间、端口数量和成本方面存在差异 [7][11][15] - 行业生态向开放化发展,2025年7月开放计算项目(OCP)成立OCS子项目,成员包括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巨头,推动OCS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Cignal AI预计到2029年OCS市场规模将超过16亿美元 [4][29][30] OCS技术原理与优劣势 - OCS直接对光信号进行物理路径重构,在输入/输出端口间建立专用光路,无需光电转换,时延低至数十纳米(电交换机为百微秒),单端口功耗小于1W(电交换机大于10W) [7][10] - OCS具备协议与数据无关的透明性,支持跨代际设备无缝互联,且整机芯片数量少,故障率低于电交换机,可通过软件定义物理层实现冗余端口切换 [7][10] - 技术局限性包括光路切换时间长(MEMS方案为几十毫秒)、通道灵活性低导致带宽资源闲置、前期成本高以及插入损耗问题 [7][10] - 当前主流技术方案包括MEMS(端口可达320×320,切换时间几十毫秒)、数字液晶DLC(端口300×300,切换时间几百毫秒)和压电陶瓷DLBS(端口576×576,切换时间几毫秒) [7][11][15] OCS应用场景 - 谷歌在Apollo项目中用OCS替换数据中心核心层或spine层电交换机,实现不同代际汇聚交换机模块(100G/200G/400G/800G)间低成本高效互联,网络吞吐量提升30%,功耗降低40% [18][19] - 在TPU v4集群中,OCS用于64个cube(共4096个TPU芯片)间跨cube通信,构建3D环面网络拓扑,相比电交换降低功耗3.5倍,成本仅增加10%,硬件成本低于系统总成本的5% [19][21][22] - OCS支持动态绕过故障单元,提升集群可用性,并允许不同速率TPU节点异构互联,满足增量部署需求 [22] - 谷歌TPU v7(Ironwood)集群延续3D Torus架构,通过OCS连接144个cube(9216个芯片),需13824条光纤链路,若OCS端口升级至288规格,需配置48个OCS [27] OCS产业进展 - 谷歌在过去五年投资5-10亿美元于OCS技术,华为推出基于MEMS的全光交换机,曦智科技联合中兴通讯发布光交换GPU超节点解决方案,突破电互连物理限制 [29] - Lumentum在2Q25向两家超大规模云厂商出货OCS,第三家客户即将出货,预计业务未来贡献数亿美元收入且利润率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30] - Coherent基于数字液晶技术的OCS在2Q25产生初始收入,预期2H25-2026年持续增长 [30] - Cignal AI预计2025年前谷歌为主要OCS采用方,未来更多厂商将投资该领域,2029年市场规模超16亿美元 [4][30] OCS核心部件与产业链 - OCS核心部件包括MEMS芯片(实现光束精准反射)、光环形器(单光纤双向通信减半布线)、光纤阵列单元(FAU)(高精度光纤耦合)、波分复用器(WDM)(减少光纤用量)和滤光片(波长选择) [32][33][36] - 产业链涵盖MEMS芯片、光学器件、光纤光缆及整机代工环节,OCS渗透有望为相关环节贡献增量空间 [32]
中金 | 美债季报:财政主导下的美债与流动性
中金点睛· 2025-09-01 23:41
基本面与政策:复苏、通胀与财政主导 - 美国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但仍在进行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走弱[3][5] Indeed新空缺职位自5月触底后连续三个月上行[9] 私人部门离职率走高预示工资增速上行周期开启[9] 7月平均时薪和二季度劳动力成本指数环比上涨[9] - 通胀至年底前趋势上行 "工资-通胀"螺旋重新上行[16] ISM服务业PMI价格指数持续快速攀升[16] 关税冲击加速CPI上升速度[18] 预计全年通胀压力显著 - 财政赤字规模持续扩大 本财年至7月联邦赤字达1.63万亿美元超去年同期1.52万亿美元[20] 预计全财年赤字达1.92万亿美元(赤字率6.4%)[20] 下一财年赤字可能升至2.1万亿美元(赤字率6.7%)[20] - 利息支出负担持续增加 存量政府债平均利率3.35%低于新发行美债利率水平[22] 融资成本上行将拉高利息支出[22] 财政主导、货币配合新模式 - 白宫对联储政策干预加剧 特朗普政府通过利率政策表态和人事任免施压美联储[30] 已提名Stephen Miran加入联储理事会并解除Lisa Cook职位[33] - 降息底层逻辑为降低融资成本 预计降息75bps可有效改善小企业融资成本[27] 帮助实现经济再繁荣目标[27] - 财政主导解决结构性难题 通过货币政策配合压制美债利率[24] 控制货币当局进行利率曲线管控(YCC)是可行方案[24] 美债供需与流动性 - 发债潮持续加压 三季度美债净发行量预计1万亿美元(长债4700亿美元)[34] 四季度净发行量5900亿美元(长债4470亿美元)[34] 今年长债发行占比达85.7%超去年72.5%[34] - 购债主体结构变化 家庭部门(含对冲基金)仍是购债主力[37] 海外和美联储持有48%可交易美债[37] 美联储持债比例较22年初下滑10.6个百分点[37] - 流动性收紧推高利率 全球流动性处于低位[43] 发债潮催化下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43] 10年期利率可能在年末前上行至4.8%[43] 利率曲线变化前景 - 短端利率确定性下滑 货币政策服务于财政融资[47] 市场在通胀上行情况下仍大幅押注降息[35] - 长端利率干预可能性增加 通过QE或放松金融监管扩张长债需求[52] 预计未来一两年10年期利率中枢压制在3.8%-4.2%区间[55] 较无干预情景低30-70bps[55] - 通胀中枢持续抬升 经济复苏情况下压制利率将导致通胀压力长期化[4][55]
中金 | 9月行业配置:成长风格的扩散与轮动
中金点睛· 2025-09-01 23:41
市场整体表现 - 8月A股市场普涨,科创风格表现强势,上证指数仅有5个交易日下跌,市场交易热度较高,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3万亿元,两融余额达到2.2万亿元,两融交易额占市场成交额比重持续上升 [3] - 科创板块是6月底以来市场上涨过程中表现最强势的主线,8月科创50指数上涨28%,投资者对涉及AI、半导体、先进制造等概念的叙事关注度显著提升 [3] - 上行趋势仍在延续,但需注重近期成交较快上涨后的短期波动风险,当前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换手率达到5%以上,历史经验显示这个时期指数短期波动可能有所加大,但一般并不影响中期市场表现 [4] - 当前沪深300盈利收益率相对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股权风险溢价仍超过5%,在地产景气偏弱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仍是"资产荒"背景下我国居民资产配置重要方向之一 [4] 宏观环境 - 海外方面,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之中,二季度以来美国需求下行压力增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上释放偏鸽派信号 [4] - 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是A股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全球货币秩序重构带来的格局转换和资金流动的力量,或远大于一时、一国和一市场的基本面力量 [4] - 国内方面,需求端仍待改善,但受益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景气行业增加,最近1个月一致预测净利润规模上调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钢铁、软件及服务、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电子硬件、半导体、保险、证券等 [4] - "十五五"规划筹备中,中长期产业升级有望带动A股资产质量提升 [4] 能源及基础材料行业 - 供给有望趋于理性,实现"困境反转"关注需求回暖,8月下旬"反内卷"在资产价格角度预期反复,周期品价格表现分化 [5] - 截至8月末,动力煤、焦煤、焦炭、铁矿石、水泥价格分别环比上涨5%、10%、3%、1%、1%,螺纹钢、玻璃、化工指数分别环比下跌2%、7%、2% [5] - 黄金价格在3300~3500区间高位震荡,工业金属及小金属(稀土、钨)价格普遍上涨 [5] - WTI原油价格下跌8%,OPEC+加速增产可能导致全球原油市场供过于求,油价中期走势或面临波动 [5] 工业品行业 - 电力设备出口需求高增,财政支持拉动挖掘机、装载机等需求,7月挖掘机内销累计同比增长22%,出口同比增长13% [6] - 新能源装机量方面,7月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累计同比分别增长79%、81%,新能源装机高增带动电网投资景气向上,同时电网海外出口延续高增,尤其对欧洲、非洲等市场 [6] - 7月汽车销量259万辆,同比上升15%,新能源汽车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7%,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9% [6] - "反内卷"预期催化下,光伏产业链多晶硅价格反弹,锂电供需改善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放量,储能与海外市场是重要增长点 [6] 消费品行业 - 传统消费领域景气度仍待提振,7月洗衣机、冰箱、空调国内销售量当月同比分别为11%、0%、18%,出口数量当月同比分别为-18%、3%、14% [7] - 白酒批发参考价格延续下跌,8月飞天茅台批发价下跌5% [7] - 截至7月末,柯桥纺织指数、柯桥纺织市场景气指数、外贸景气指数分别同比下降11%、下降27%、上升58% [7] - 酒店ADR(平均每日房价)、OCC(入住率)、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当周同比分别下降1.4%、4.2%、5.5% [7] - 农产品方面,生猪、蔬菜、白条鸡、鸡蛋、生鲜乳价格同比均下跌 [7] 科技行业 - AI算力基建需求高增、应用端商业化逐步落地、国产替代持续深化,AI应用生态闭环加速形成,算力需求表现强劲 [7] - 电子终端需求方面,7月手机销量同比下降3.5%,9月苹果和华为新品发布会临近,可关注新机型发布情况 [7] - AR眼镜、折叠屏等端侧AI创新品类具备题材性机会 [7] - 半导体景气度维持高位,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3.1%,海外不确定性带来半导体供应本土化提速,未来半导体设备投资、材料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7] 金融行业 - 保险、证券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7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8%,保险公司资产总额同比增速约为16.8%,市场情绪回暖支撑投资收益,保险资产规模稳步扩大 [8] - 8月以来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两融余额、新开户投资者数量、两融交易额占市场成交额比重持续上升,券商行业业绩高增,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8] 房地产行业 - 行业仍处于寻底阶段,关注政策支持与需求改善情况,金融周期处于底部区间,房地产投资端、销售面积表现偏弱 [8]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处于过去5年低位,8月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分项同比分别为-7.4%、-5.9% [8] 9月配置建议 - 流动性预期好转,科创、赛道主题业绩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关注具备产业逻辑相对扎实的行业,如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 [9] - 中国制造优势凸显,关注对非美经济体贸易增长且已布局海外产能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 [9] - 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金融业绩表现,关注保险、券商 [9] - "反内卷"引导行业供给收缩,政策发力催化需求企稳预期,关注光伏等行业 [9] - 红利板块或存在分化,从优质现金流、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布局消费龙头、顺周期龙头、电信等 [9]
中金 | 目标明确,蓄势以发:全国碳市场指导性文件发布
中金点睛· 2025-09-01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与重点任务,强化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2][6][7] - 文件设定了2027年和2030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的建设目标,旨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完善交易制度、加强碳排放核算和金融产品创新,以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2][7][13] - 通过借鉴欧盟碳市场发展经验,文件强调有偿分配机制、行业扩容和配额总量收紧的重要性,以提升碳价和交易活跃度[2][8] 全国碳市场建设目标 - 到2027年目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2][13] - 到2030年目标为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的碳定价机制,并与国际市场接轨[2][13] - 目标设定体现了与碳排放双控体系构建的协同性,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明确"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2][16][17] 强制与自愿碳市场发展 - 强制碳市场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四个行业,2096家重点排放单位2024年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7][18] - 生态环境部要求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纳入排放报告与核查范围,这些领域可能成为未来扩容重点[3][19] - 自愿碳市场于2024年1月重启,截至2025年8月发布六项CCER方法学终稿和四项征求意见稿,涵盖电力、油气、煤炭、林业、交通等领域,并新增与绿证衔接的机制以避免重复获益[3][20][21] 碳金融产品创新与交易主体扩充 - 文件鼓励开发碳债券、碳抵押、碳期货、碳基金等金融产品,支持银行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并引入非履约主体和自然人参与交易[4][22][23] - 碳金融产品分为融资工具、交易工具和支持工具,目前以地方试点为主,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在碳资产回购、碳期权等领域有布局,碳期货尚在筹备阶段[4][23][24] - 广东省2025年8月出台全国首个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司法保障文件,上海市2025年7月发布改革方案,计划扩大参与主体和建立碳资产担保品机制[24] 碳排放核算与核查加强 - 文件要求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完善排放因子体系和计量技术规范,实施关键参数月度存证[5][25][26] - 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四个行业的核算指南,但以八大重点排放行业为基准,过半行业仍需修订指南[5][26] - 碳计量方面,市场监管总局2030年底目标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和完善量值传递体系,2024年发布《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提供技术指导[26] - 碳核查方面,已发布通用技术规范和四个行业指南,地方如北京和湖北也出台了相关技术规程[5][27]
中金:走进非洲“热土”消费市场,赴约勇敢者游戏
中金点睛· 2025-08-31 23:39
非洲整体经济与人口概况 - 非洲2024年GDP总和达到3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3.10%,人均GDP为1941美元,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3.93% [3][33] - 非洲人口约15.1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8.56%,0-14岁人口占比达38%,年龄中位数约为21岁,人口结构年轻化特征显著 [3][36] - 东非和西非人口总数分别约5亿人和4.56亿人,合计占非洲总人口的63%,2021-2024年人口复合增速分别为2.6%和2.3% [19][37] 区域经济差异与增长潜力 - 北非和南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领先,2024年人均GDP分别为3582美元和5499美元,但增长较慢(2021-2024年CAGR分别为2.6%和1.2%) [28][34] - 东非和西非经济增长更快,2021-2024年GDP复合增速分别为5.3%和3.9%,但人均GDP仅为北非的28%和54% [29][30][34] - 东非部分地区(如肯尼亚、坦桑尼亚)营商环境稳健且汇率波动可控,西非部分地区(如加纳)局势稳定但汇率波动大 [3][27] 消费市场核心特征 - 必选消费品规模增速快于可选品类,包装水和饮料2021-2024年CAGR分别为13.9%和15.7%,而家具/文具/美护等可选品增速不足6% [4][44] - 消费渠道以线下传统批发为主,2024年电商规模仅占零售总额的2%,撒哈拉以南市场以农贸市场和小店为核心终端 [4][9][20] - 市场处于早期卖方市场阶段,国际品牌(如联合利华、雀巢)和本土低价品牌主导供给,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参与竞争 [4][20][25] 品类增长驱动因素 - 食品饮料行业增长主要由价格驱动,包装水、饮料、调味品、乳制品、休闲食品2021-2024年CAGR均超10%,但销量增速多为个位数 [4][44] - 家庭用品中女性用品增速较快,卫生巾2019-2024年CAGR达8.8%,纸尿裤同期CAGR为6.3%,受益于人口增长和渗透率提升 [44][62][63] - 可选品类如美护和家具增速较低(2019-2024年CAGR分别为5.5%和2.6%),受消费力制约且渗透率有待提升 [44][65][67]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与布局 - 中国企业依托供应链管理和本地化创新能力切入市场,例如传音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占率超40%,2024年非洲收入达227.19亿元 [25][54] - 政策支持(如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为企业提供合作机制,安琪酵母、上海家化、森大集团等已在非洲多国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络 [24][25][54] - 中国企业在传统流通渠道管控和品牌传播方面具备成熟经验,适应非洲以批发为主的早期卖方市场特征 [25]
中金:从投资者结构变化看风格
中金点睛· 2025-08-31 23:39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结构 - A股市场动能强劲 截至2025年8月25日上证指数收于3883.56点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主板总成交金额达27953.8亿元创年内新高[2][10]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指标通过傅里叶变换方法构建 将30秒切片成交数据中低频信号视为个人投资者成交信号 加权聚合至指数维度实现日频跟踪[4][11] - 个人投资者参与度与新增开户数相关性达0.5-0.7 其中沪深300相关性最高为0.7 新增投资者偏好更偏向大盘风格[4][16] 个人投资者参与特征 - 个人投资者参与度于2025年5月末见底后稳步回升 在大盘、小盘和微盘风格中参与度均提升 其中小微盘参与度增速高于大盘[4][22] - 截至2025年8月22日个人投资者参与度虽上升但仍处于健康状态 未达历史过热区间[4][22] - 个人投资者参与度增速高于机构投资者 因非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更易将信心转化为交易热情 而机构因决策周期长和对冲操作对市场敏感度较低[4][24] 微盘风格表现与拥挤度 - 微盘风格超额收益逐月递减 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从5月7.2%降至6月5.7% 7月4.5% 8月转为-3.3%[5][30] - 截至2025年8月22日微盘风格拥挤度得分为1.5分处于偏低状态 估值与收益动量维度处于历史较高位置 机构拥挤度处于过去一年75%分位数未触发预警[5][35] - 微盘成分股超大单波动放大 但大、中、小单波动处于正常范围 五维度拥挤度模型中总分超过3分才触发预警[33][35] 成长风格参与度与热度 - 个人投资者在成长风格相对参与度2025年7月以来略微提升 机构投资者轻微下降 成长风格相对参与度中枢保持稳定[6][38] - 成长风格新闻相对热度2025年8月以来稍有回落 未处于过热状态 仍存在一定空间[7][40] - 四象限风格轮动模型连续两月判断小盘成长占优 主要因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放松 流动性充裕环境下成长风格动量积累[42] 方法论与数据构建 - 通过傅里叶变换分解成交信号频率 高频信号占比视为机构投资者 低频信号占比视为个人投资者[11] - 拥挤度模型围绕情绪过热、交易趋同、风险加剧特征 筛选收益、交易量、交易结构、估值、市场情绪五维度指标 单指标超95%分位数发出预警[33] - 新闻情感数据通过DeepSeek建立行业与成长价值风格标签对应关系 加权统计日度情感得分构建成长相对价值新闻得分[40]
中金:关税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
中金点睛· 2025-08-31 23:39
关税政策对美股及通胀影响的核心观点 - 主流观点对关税影响的误判源于过度关注终点而忽视传导过程 强调关税征收成本而忽略税收使用方向 [2][3] - 关税对通胀影响低于预期主要由于传导缓慢和成本分摊 实际税率10.6%显著低于16-17%的理论税率 [7][9] - 关税收入年化3000-4000亿美元恰好覆盖"大美丽法案"每年3400亿美元新增支出 形成财政对冲 [3] 关税传导机制与时间滞后 - 政策执行存在2-3个月时滞 包括货物运输时间及45天缴税宽限期 [11] - 豁免政策多次延长 如对华关税豁免暂停日延长90天至11月10日 [11] - 应税范围从2024年底31%升至二季度43% 缓冲关税税率提升影响 [11][12] 库存与贸易结构变化 - 生产商库存同比增速从5月0.8%升至7月1.44% 库存规模提升0.5% [12] - 贸易结构显著变化 中国大陆进口份额回落5.5ppt 越南和台湾分别提升1.8ppt和2.3ppt [7] - 补库行为预计支撑至四季度 零售商库销比小幅抬升显示需求走弱 [12] 关税成本分摊结构 - 外国出口商承担40%成本 美国进口商承担50% 消费者仅承担8-10% [16][18] - 中国大陆出口商承担比例不足10% 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显示较强议价能力 [36] - 欧盟出口商承担37%成本 墨西哥和加拿大承担比例超100% [38] 区域与品类差异 - 食品饮料出口商降价幅度达2% 资本品和可选消费品反而涨价0.3% [30] - 墨西哥进口价格上升0.7% 但经汇率调整后实际降价6% [31][33] -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 对东盟出口占比抬升 转口贸易影响显著 [38] 通胀影响测算 - 核心PCE和核心CPI在4-7月分别上升0.74%和0.66% [43][49] - 进口依赖型商品价格涨幅明显 家用电器价格上升5.4% [43][44] - 零售价格截至8月8日较去年底上升3.5% 远低于关税税率升幅 [46] 资产配置含义 - 标普500目标区间上调至6200-6400 乐观情形看6700 [62] - 预防式降息环境下 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预计4-4.2% [56][61] - 美国地产链和有色金属可能受益于降息周期 [64][66] 政策前景展望 - 四季度CPI同比或从7月2.7%升至3.2% 核心CPI从3.1%升至3.4% [54] - 美联储降息不必等待通胀回落 更关注就业和增长挑战 [56] - 转口贸易新关税政策实施后 8月数据将提供更准确参考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