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股票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9-18 16:17
从汇率角度看,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伴随美联储 降息以及美国经济降温,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这将为人民币带来被动升值动能。 不过,白雪也提醒,由于上半年美元跌幅巨大,后期也会有较强的抗跌韧性。国内基本面方面,逆周期 调节政策适时加力将确保经济运行基本稳定,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 在支撑。由此,接下来人民币汇率预计仍将以稳为主,快速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业界普遍认为,美联储重启降息,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掣肘将进一步减弱,操 作空间也将有所拓宽。 从人民币资产角度看,刘涛认为,境外资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流向人民币资产。中美利差进一步收 窄将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关注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其本质是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在新 的利差预期变化下,投资人民币资产能够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促使其重新调整资产配置组合,增加对 中国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持有比例,尤其是一些被低估优质资产和具备较高增长潜力的资产,从而有可 能带来更多增量流动性。 与上次降息时隔9个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终于"靴子落地",这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有着 ...
路透社:中国股市,现在再次吸引外国人
2025-09-17 00:5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1][4] * 全球对冲基金[1][4] * 资产管理公司(如Polar Capital、安联全球投资、Cambridge Associates)[4][5][6] * 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半导体、创新药物、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1][5] * 新兴市场投资基金[1][4]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外国投资者正计划大举重返中国股市 原因包括中国提供的科技机会以及对美国资产以外多元化投资需求日益增长[1] * 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 半导体和创新药物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让全球投资者感到欣慰 中美贸易战和技术出口禁令并未阻碍创新[1] * 中美关税休战和国内宽松货币环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上证综指上周触及十年高点 香港股市创四年新高[4] * 全球对冲基金8月购买中国股票 是六个月来最大月度交易[4] * 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新成立的股票基金数量从2024年21只和2023年16只下滑至2025年8只 对不包括中国的新兴市场需求大幅降温[4] * Polar Capital在2024年底将对中国的持仓从减持转为看好 并将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的中国配置从20%的低位提高至30%以上[5] * DeepSeek的突破引发中国创新资产的重新估值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再到机器人技术 各个领域的发展势头都在增强[5] * Cambridge Associates今年已收到约30个客户关于寻找中国基金的咨询 与2023年的低谷形成鲜明对比[6] * 许多非亚洲的配置者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前往中国大陆和香港探索投资机会 一些是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前往[6]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股市规模达19万亿美元[1][4] * 中国经济仍存在脆弱性 8月工业产出 零售额数据和其他一些指标表明整体经济深陷疲软泥潭[6] * 2025年前五个月的外国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下降13.2%[6] * 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压力使一些策略师无法增持整个市场[7] * 人工智能热潮必须惠及整体经济才能在2025年以后维持增长势头[7] * 外国投资者目前正处于重新评级阶段 关注中国的长期竞争力 外国资本站在门口观望 尚未介入但至少考虑回来[7]
高盛市场调研:进入9月,美股多头继续押AI、空头担心增长和集中度、所有人都看多黄金
美股IPO· 2025-09-07 03:29
美股机构投资者情绪分化 - 机构投资者对美股方向陷入严重分歧 乐观派继续押注AI驱动的科技股涨势 悲观派担忧经济增长放缓及市场集中度风险[1][3][4] - 超过半数受访者计划维持或增加对"科技七巨头"的多头仓位 但新增资本流入出现轻微下降[4][5] - 关于市场分化走势 46%受访者预计大型股与市场其余部分分化加剧 38%预计分化减弱[5] 黄金配置共识形成 - 做多黄金成为多空双方共同选择 看涨意愿达纪录新高 多空观点比例接近8:1[1][3][6] - 黄金首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多头交易 热度史无前例且超越发达市场股票[6] - 看多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及避险需求 各国央行和私人投资者需求共同推高配置信念[6] 中国市场关注度提升 - 62%受访者计划维持或增持中国股票头寸 显示兴趣持续浓厚[1][3][7] - 投资者对美股标普500与MSCI中国表现预期各占一半 关注度已与美股旗鼓相当[7] - 夏季强劲反弹后市场吸引力提升 但近期动态令部分投资者热情有所降温[7] 美元走势分歧明显 - 做空美元共识重新占据上风 但驱动因素未形成明确共识[7][8] - 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利率差 美联储政策及全球储备多元化趋势[7][8]
对冲基金九月谨慎布局美股 五大隐忧预示市场波动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1:10
对冲基金谨慎立场 - 对冲基金在八月转为净卖出美股 未参与市场反弹行情 采取更为谨慎的投资立场 [1][4] - 传统投资者同样净卖出美股 卖出规模大于买入规模 [1] 交易活跃度下降 - 高盛报告显示对冲基金杠杆水平在八月初大幅下降后 临近月末再次下滑 [4]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上周美国与欧洲市场交易杠杆率下降1% 表明对冲基金交易活动持续低迷 [4] 季节性风险因素 - 过去20年间美国股市有近半数年份在九月录得负收益 [5] - 九月企业不得进行股票回购操作 进一步削弱市场支撑力 [5] - 系统化对冲基金持仓处于高位 市场抗冲击能力较往常更弱 [6] 跨市场脆弱性 - 日本和英国国债收益率被推升至多年高点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以上的近期高点波动 [8] - 英国30年期国债与日本国债收益率处于新高水平 任一市场爆发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8] 散户投资风险 - 美国个人直接持有股票规模占收入比例达历史最高水平 瑞银估算2025年将达到可支配收入的265% [11] - 散户交易者占美国股市交易量略超40% 若出现经济增长放缓信号可能引发股市抛售恶性循环 [11] 资金流向变化 - 高盛数据显示八月中国股市录得创纪录的资金净流入 [13] - 摩根士丹利报告称八月有望成为对冲基金自今年二月以来买入中国股票规模最大的月份 [13]
中国资产,超配!
证券时报· 2025-08-31 12:26
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及资产的观点 - 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测 对中国资产配置建议从中性转向超配[1]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超配评级[1] 支持中国资产配置的因素 - 外部因素包括中国较好应对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3] - 国内因素包括更多稳定经济增长状况的政策 如新生儿补贴[3] - 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更多政策支持[3]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投资行动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5] - 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5] 外资金融机构对第四季度的展望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7] - 外资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7]
超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外资持续“做多”中国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08:35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观点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2] - 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超配评级 [2]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2] -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2] 外资投资数据表现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2] - 5月及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2] 信用评级状况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及展望稳定不变 [2]
人民币今日破7.15,绝非小事
搜狐财经· 2025-08-27 05:5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离岸人民币连续第四天上涨 一度突破7.15水平并触及7.14 创今年第三次触及该水平[2] - 美元走强背景下人民币表现更强 显示主动配置买盘力量扎实[2] - 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和道明银行等机构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上调至7.0[2] 汇率走强驱动因素 - 市场对中美贸易协议持乐观态度 中方将赴华盛顿举行新一轮贸易会谈[2] - 股市上涨推动外资买入与资本流入 形成"股汇联动"自我强化预期[3] - 人民币作为风向标货币率先反映乐观情绪 但需警惕消息被提前预支的风险[2] 市场预期与机构观点 - 市场预期下周三前股市继续上涨 支撑投资者情绪与资本流入[2][3] - 高盛通过分析2万篇中国官方媒体文章 得出明确结论并看好20只中国股票[3] - 机构发布《恐惧与贪婪指数报告》 对美元、A股、美股等多资产出现重大信号[3]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证券时报· 2025-08-23 13:16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1][2]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7月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配置权重 [1][3][4] - 中国成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90%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多头头寸 [2]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A股市场8月22日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超2% 创业板指涨超3%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1][2] - 港股市场同步上涨:恒指涨0.93%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1% 恒生国企指数涨1.17% [1][2] - 美股中国资产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和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 中国科技ETF和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5% [2] 外资流入规模与趋势 - 6月中国股市获外资机构投资者12亿美元净流入 7月净流入规模扩大至27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其中5-6月净买入规模达188亿美元 [5] - 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人民币 [5] - 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5]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70亿美元 带动指数年内涨幅超26% 国际资本因害怕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而加速增持 [6] - 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于基金和股票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10万亿元人民币 [7] - 资金正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 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 显示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7] 外资机构观点与预期 - 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乐观情绪升至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7] - 摩根士丹利预计外资流入趋势将加速 因监管机构提高股东回报 股票估值具备吸引力以及美国降息预期升温 [8] - 惠灵顿管理公司指出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超预期 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8] - 瑞银等机构认为中国企业在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商业化速度已超越欧美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优势 [8]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
经济网· 2025-08-05 05:48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趋势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1][2] -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累计成交额达57 64亿美元 [1][2]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2] - 5只海外中国ETF单月吸金超20亿美元 其中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 5%至76 17亿美元 [3] 中国资产估值重塑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回升约8% 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推动全年预测上调 [3] - 政策面与基本面改善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科技创新领域估值修复受期待 [4] - 中国在AI 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外资关注点转向企业基本面 [4]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金流向非美市场 中国资产因低估值高成长性受青睐 [4] 外资持股与选股逻辑 - 4只A股外资持股超24% 思源电气境外持股比例达27 46% [5] - 外资布局核心要素:细分赛道竞争壁垒 可持续业绩增长 市场份额扩张 [6] - 7月以来外资机构调研216只A股 Point72以14次调研居首 涉及华利集团等13家公司 [6] 外资配置策略分析 - 高息股与成长股双轨配置:高股息股提供抗周期现金流 成长股押注产业升级红利 [7] - 联博基金关注两类资产:持续提高分红的优质企业 ROE可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 [7] - 施罗德基金采用"防御+进攻"策略 通过哑铃配置优化风险收益平衡 [7] - 兼具分红与增长的中间层标的受青睐 反映外资在确定性与成长性间的灵活取舍 [7] 行业结构性机会 - 高息红利股因商业模式稳固 公司治理优秀获机构认可 [8] - 半导体 AI算力 高端制造等赛道受益政策支持 涌现优质上市公司 [8]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8:51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趋势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1][2] -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累计成交额达57 64亿美元 [1][2]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2] - 5只海外中国ETF单月吸金超20亿美元 其中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 5%至76 17亿美元 [3] 中国资产估值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7月以来回升8% 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推动瑞银上调全年预测 [3] - 政策面改善与基本面复苏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科技创新领域估值修复受期待 [4]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金再平衡 中国资产因低估值和高成长性成为重要选择 [4] - AI 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外资更关注企业基本面而非宏观叙事 [4] 外资持股与选股逻辑 - 4只A股外资持股超24% 思源电气境外持股比例达27 46% [5] - 外资选股三大核心:细分赛道竞争壁垒 可持续业绩增长 市场份额扩张能力 [6] - 7月以来外资机构调研216只A股 Point72以14次调研居首 涉及华利集团等13家公司 [6] 外资配置策略分析 - 高息股与成长股受青睐 联博基金关注高分红企业与ROE可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 [7] - 施罗德采用"防御+进攻"双轨策略:高股息股抗波动 高成长股押注产业升级 [7] - 兼具分红与增长的中间层标的受关注 反映外资在确定性与成长性间的平衡 [7] - 高息红利股因商业模式稳固 治理优秀 现金流强劲符合价值投资标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