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刺激
icon
搜索文档
经合组织上调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至4.9%
36氪· 2025-09-24 04:09
按各国和地区来观察 2025年的增长率预测,美国为1.8%,上调0.2个百分点。与2024年的2.8%相比有所 下降。高关税和移民减少抵消了旺盛的高科技投资的效果。失业率上升等经济放缓迹象已经显现。 经合组织对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为3.2%。较上次6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 的AI相关投资和中国的财政刺激将做出贡献。按各国和地区来看,美国为1.8%,上调0.2个 百分点。但与2024年的2.8%相比有所下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9月23日发布预测称,2025年世界增长率将达到 3.2%。较上次6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的人工智能(AI)相关投资和中国的财政刺激将做出贡 献。针对美国的关税措施,经合组织提出看法称,关税启动之前生产和贸易方面存在抢搭末班车需求, 这一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从前景来看,特朗普关税作为一大风险因素将继续存在。截至8月底,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达到 19.5%,创出193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很高,将成为削弱投资和贸易的因素。经合组 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2024年为3.3%,但2025年将放缓至3.2%,2026 ...
小摩:美股回购潮或见顶,欧股迎来超配时刻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9:03
智通财经APP获悉,小摩策略团队最新发出的声音,把"现金"两个字推到了舞台中央。过去十二个月, 美股公司宣布的回购规模逼近9600亿美元,创下纪录,相当于过去三年均值6440亿美元的1.5倍;实际执 行额也同步高增,若下半年节奏不变,全年回购金额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如此盛况,核心推手并不是"讲故事",而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上半年标普500盈利预测被连续上调, 2025年每股盈利预期从255美元抬到269美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剔除金融)仍稳在3%以上,为回购提供 了"弹药库"。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去年底签署的《综合预算法案》允许资本开支与研发支出当年全额费用化,小摩美 国团队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标普500每股自由现金流贡献5美元,相当于给回购计划又加了一 层"缓冲垫"。 作为过渡,他们倾向于"减日增欧"——日经225相对欧股已回到年初高点,若9月自民党选出的新首相兑 现"大规模财政扩张",日本央行也可能宣布开始减持37万亿日元ETF,届时日股相对动能衰减,资金顺 势轮动到估值更便宜、故事刚启动的欧元区。 行业维度,小摩把欧洲化工、金属与采矿、国防上调至"超配",逻辑是天然气价格下跌+中国需求边际 回暖带动 ...
机构:美国增长与通胀拉锯战持续,政策落地节奏被误判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22
【机构:美国增长与通胀拉锯战持续胶着】Federated Hermes国际固定收益高级投资组合经理John Sidawi在 报告中指出,美国增长与通胀之间的拉锯战仍未分出胜负。Sidawi称,全球关税政策的影响还未完全呈 现,财政刺激能否有效抵消进口税负的拖累仍是个巨大的未知数。他表示,尽管外汇和利率市场大失所 望,但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依旧十分清晰,这两个市场真正误判的是政策实施的过程和节奏。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FUUI hexun.com 1H 川灯 红 和而不同 迅达天下 abook 扫码查看原文 ...
普徕仕:人工智能企业盈利前景令市场失望的风险越来越高 提升对亚洲股票至偏高配置
智通财经· 2025-09-17 08:31
随着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在望、国债发行量高企,以及关税持续对通胀构成威胁,债市可能再次认为降 息时机尚早且具通胀风险,从而推高收益率。由于长期国债收益率已面临上行压力,美联储在稳定劳动 市场而不刺激通胀之间取得平衡时,任何被市场视为失误的举动都可能代价高昂。 普徕仕对股票维持中性配置,以平衡多种因素:稳健的基本面、持续的财政支持和整体正面的企业盈利 前景,但同时需权衡估值偏高及贸易不明朗因素的影响。区域配置方面,提升对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至 偏高配置。同时,透过增加对拉丁美洲股票的配置(借配置商品对冲通胀),将对新兴市场(中国除外)的 配置增至中性。 普徕仕环球投资方案主管(亚太区)兼基金经理Thomas Poullaouec称,随着美国股市接近历史高位,估值 再度昂贵,市场日益忧虑升势过于集中,以及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支出(特别是美国)。目前投资者面对的 风险在于,人工智能主题已成为市场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其他领域仍然受到高利率、关税不 明朗因素及就业市场的压力。由于市场过分聚焦于每一项与人工智能支出相关的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企 业的盈利前景,令市场失望的风险越来越高。 Thomas Poullaouec表 ...
日本股市新高后突然转跌
证券时报· 2025-09-16 03:28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开盘上涨突破45000点创历史新高随后转跌 截至发稿跌0.20%报44678.39点 [1][2]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下调至15% 新税率包含12.5%关税减半及2.5%征税额 [4] - 美日贸易协定对大部分日本输美产品征收最高15%基准关税 汽车及零部件享受行业特定待遇 [5]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 - 高盛预测日本央行本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下次加息预计在2026年1月 因出口疲软及制造业利润下滑 [6] - 穆迪预计日本央行维持短期政策利率0.5%不变 可能2025年1月加息 因出口下滑和消费疲软 [6] 日本政治因素 - 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成为新首相热门人选 其支持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可能提振日股 [7] - 自民党将于9月22日发布总裁选举公告 10月4日投计票 [7]
美国最高法院将审议关税合法性,影响几何?瑞银给出参考答案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05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发布研报指出,美国最高法院已表示将于 11 月就部分美国关税的合法性举行 听证会,这使得某些关税在明年上半年被判定为非法的可能性增大。 瑞银认为,如果某些关税被裁定为非法,它们很可能会被新的关税所取代;新的关税可能与当前的关税 不同,因此关税税率可能会有升有降,具体取决于出口国。在 2025 年 4 月至裁决期间已缴纳关税的人 有权获得退款。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建议,一半的关税收入可以退还。这意味着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 0.5%至 0.7%,这将被加到财政赤字中。 瑞银指出,退还关税支付是一种税收退款。缴纳过关税的美国公司将获得一笔意外的现金支付;据估 计,约三分之二的关税支付来自小型美国公司。与以往的所得税退税支票一样,退还的关税可能成为一 项财政刺激措施。 此外,瑞银补充道,由于新的、不同的关税取代了旧的关税,可能会出现通胀偏差。如果改变关税授权 使得某些关税税率降低,那么那些因这些关税而上涨的美国商品价格可能就不会回落("价格粘性"现 象)。然而,如果新的关税制度提高了某些关税税率,可能会出现新的通胀风险。 ...
华尔街顶级机构内部分析:为什么目前美国经济还不错但是后市要大跌?
搜狐财经· 2025-09-13 23:4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预计美联储将从9月开始实施预防性降息措施至年底 无论经济数据表现如何[1] - 强调美联储独立性对市场和经济至关重要 经济政策信誉需通过实践和流程尊重建立 维护信誉可降低借贷成本并支持可持续增长[1] 资产类别表现 - 金价突破3650美元 月度累计上涨6% 年初至今涨幅高达40%[1] - 美元指数表现不佳 受粘性通胀周期性与劳动力市场担忧双重影响[1]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维持在4%水平 已消化鸽派情绪峰值 预期将出现可观抛售[1] 股市展望 - 看好股市前景 因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强劲 放松管制议程将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和银行供给侧扩张[1] - 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保持健康 资本支出投资热潮创纪录且不限于人工智能领域[1] - 政策利率下降及财政刺激措施提供支撑 8月份关税收入达300亿美元成为潜在刺激资金来源[1]
美国低利率时代,有哪些投资机遇?
2025-09-09 14:53
美国低利率时代投资机遇与危机应对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科技行业 互联网公司 房地产行业 金融行业 能源行业 材料行业 医药行业[1][2][7] * 美联储 美国政府 日本央行[5][12][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三轮经济危机的货币政策演变 *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 美联储30个月内累计降息550个基点 政策利率降至1%[1][11] * 金融危机时期 政策利率降至接近零 开启三轮量化宽松 央行资产购买扩展到风险资产[1][12] * 新冠疫情期间 政策利率调至零附近 重启量化宽松 美联储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4.2万亿美元扩张至2022年4月8.9万亿美元[8][12] 财政政策力度与政府杠杆率变化 * 互联网泡沫时期三轮减税政策 2003年赤字率提升至5.1% 杠杆率从2001年77%升至2004年77%[14] * 金融危机期间赤字率中枢7.2% 最高达11% 杠杆率上升至120%[5][14] * 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赤字规模3万亿美元 赤字率14% 杠杆率141%[9][14] 资产价格表现差异 *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纳指最大跌幅78% 居民金融资产缩水43% 但房价上涨[2] * 金融危机期间道指最大跌幅49% 十大城市房价最大跌幅34%[4] * 疫情后低利率环境下房价累计涨幅超40% 美股累计涨幅约30% 黄金整体涨幅23%[9][10] 经济冲击部门差异 * 互联网泡沫主要受损部门集中企业部门 居民资产总额未受显著损失[10] * 金融危机时期私人部门 企业 居民及银行业都受较大冲击 进入去杠杆阶段[10] * 新冠疫情期间主要受损居民和企业 对金融部门影响较小[10] 其他重要内容 美日政策效果对比 * 美联储资产占GDP比重从2007年6.2%升至2014年23.5% 疫情期间达37%[12][13] * 日本央行资产占GDP比重2021年达131% 2024年底达78%[13] * 美国债券基金规模未出现日本式收缩 因经济韧性较强且美债收益率波动弹性更大[1][18] 居民资产配置变化 *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居民增加住房投资对冲金融资产收缩[19][20] * 金融危机后居民资产配置从住房转向股票和基金[2][19] * 08年前住房占比高点31% 13年前住房配置触底反弹[20] 美股长牛支撑因素 * 智能手机发展推动科技行业增长[2][19] * 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2][19] * 居民资产配置从住房转向金融资产[2][19]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8-26)
金十数据· 2025-08-26 11:47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2025年9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2026年3月、6月、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最终利率目标区间降至2.75%-3.0% [1] -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预计美联储2025年9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但终端利率为4.00%,高于其他机构预期 [2] - 瑞银指出美联储政治化程度加深将推高美国债券市场通胀风险溢价,增加实际借贷成本和政府债务偿付支出,并可能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1] - 澳新银行认为美联储独立性减弱将导致市场计入更高通胀溢价,加深美元下行趋势 [1] - 中金公司认为鲍威尔讲话未给出降息持续性与幅度的强指引,仅阐明政策反应函数,在就业与通胀风险并存背景下不宜过度解读鸽派信号 [4] 德国经济与政策预期 - 德国IFO指数显示企业信心持续上升,企业寄望于政府大规模国防和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提振经济复苏 [3] - 荷兰国际集团指出德国企业乐观情绪来源尚不明确,因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和出口商前景黯淡的挑战 [3] 中国猪业新范式 -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猪业已步入新范式,传统猪周期规律失效,呈现振幅收敛、长度缩短、波动下降特征,产业分工重塑和反内卷政策强化这一趋势 [5] - 龙头企业因内生增长动能和分红能力更强,成长与价值稀缺性凸显 [5] 中国股市与板块策略 - 申万宏源指出市场局部过热但未全面过热,短期可能有小幅回调但幅度可控,看好科技产业趋势和先进制造反内卷成效带来的投资机会 [6] - 招商策略短期关注AI应用、AI硬件、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创新药五大赛道,中长期关注新科技周期下全社会智能化进展、国产替代周期自主可控、双碳周期下碳中和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6] 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 - 中金公司认为上海楼市新政对外围地区多套购房需求和改善型支付能力有阶段性提振,但政策效果限于局地市场情绪 [7] - 华泰证券指出北京、上海地产新政叠加资本市场走强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更看好一线城市复苏节奏,推荐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开发商及头部物管公司 [8] - 中信证券认为房地产政策优化有利于释放短期需求,政策会结合现实情况积极巩固市场止跌回稳 [9]
来不及了!2026年利率砍到3%,美联储降息也救不了美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23 21:38
经济衰退概率与预警 - 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概率高达49% [1] - 超过半数行业已启动裁员 与历史衰退前兆高度吻合 [1] - 2025年末至2026年初被预测为经济最脆弱时段 [3] 政策负面影响 - 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使实际关税率达23% 创百年新高 [6] - 移民限制政策加剧劳动力短缺 影响企业生产扩张 [3] - 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 移民驱逐维持现状或使2026年初通胀率逼近4% [3][5] 宏观经济指标恶化 - GDP增速预计从第二季度3%骤降至1% [5] - 潜在就业增长从一季度20.6万骤降至7月2.8万 远低于9万平衡点 [5] - 通胀率可能攀升至3.5%峰值 6月PCE指数年化增长率2.6% 7月CPI上涨2.7% [5] 货币政策动向 - 高盛预测美联储9月/10月/12月各降息25基点 2026年再降两次至3.0-3.25% [6] - 花旗警告若就业恶化 9月可能降息50基点 [6] - 美联储内部对2025年利率预测分歧创十年新高 点阵图差距达50基点 [7][8] 财政与债务压力 - 美国赤字占GDP比重达4% 债务利息支出激增 [8] - 新财政计划可能增加数万亿美元赤字 [8] - 高盛看空美元 指实际汇率被高估15% 与欧洲央行政策分化加剧贬值压力 [8] 行业与企业影响 - 超半数行业因成本压力导致利润缩水 [6] - 零售巨头沃尔玛准备涨价 转嫁成本予消费者 [6] - 特斯拉/谷歌等企业财报超预期但仍遭抛售 单日跌幅达10% [8] 市场流动性风险 - 8-9月美债发行抽水1万亿美元 流动性紧缩风险高企 [8] - 65%受访者预计美联储将被迫降息应对经济疲软 [8] - 债券市场抛售催化剂增多 投资者对美债避险属性信心动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