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搜索文档
【2025年半年报点评/ 松原安全】2025Q2业绩符合预期,自主被动安全龙头持续成长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2 12: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和费用率均呈现改善趋势 [2][3] - 公司安全带业务受益于技术优势和国产替代趋势,实现量价齐升,同时气囊和方向盘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已开始贡献业绩增量 [4][6] - 公司未来三年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均有望稳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42.8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0.85%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40.77%,环比增长14.30%,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41.03%,环比增长19.52% [2][3] - 2025年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29.15%,环比提升1.2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1.45%,环比下降2.91个百分点 [3] - 公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5.21亿元、6.99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24元、1.65元、2.20元 [7] 业务分析 - 公司安全带业务凭借技术、成本和服务响应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推动国产替代,高性能安全带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 [6] - 气囊和方向盘业务于2021年实现量产,已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等客户,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 - 主要下游客户2025年第二季度批发量环比增长:奇瑞汽车61.38万辆(环比增长2.28%)、吉利汽车70.54万辆(环比增长0.23%)、上通五菱40.03万辆(环比增长13.40%)、长城汽车31.30万辆(环比增长21.88%)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公司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5.83倍、19.44倍、14.51倍 [7]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7]
【2025中报点评/华阳集团】25Q2毛利率环比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2 12: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28.22亿元同环比+28.10%/+13.36%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环比+28.52%/+19.57% 体现较强韧性 [3] - 精密压铸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2025H1营收12.92亿元同比+41.35% 增速显著高于汽车电子业务 [4] - 智能化与出海双轮驱动 智能座舱优势巩固 海外HUD及无线充电项目推进 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7]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127.0/155.6/187.1亿元 同比+25%/+23%/+20% 归母净利润9.0/11.3/14.0亿元 同比+38%/+26%/+24% [8]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9.50% 环比+1.32pct 同比-1.76pct 精密压铸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 汽车电子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 [5] - 2025Q2期间费用率12.19% 同比-1.68pct 环比-0.39pct 研发费用同比+22.11% 投入效率提升 [6] - 2025Q2资产及信用减值合计-0.18亿元 较24Q2的-0.35亿元大幅收窄 减值拖累效应弱化 [6] - 2023-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25% 从4.65亿元增至14.04亿元 EPS从0.89元升至2.68元 [1] 业务分析 - 汽车电子业务2025H1营收37.88亿元同比+23.36% 毛利率下降2.89pct 因屏幕业务增速快于高毛利率HUD业务 [4] - 精密压铸业务受益产能释放与客户拓展 2025H1营收12.92亿元同比+41.35% 驱动营收扩张 [4] - 营业外收入0.11亿元 系应收账款保险赔付所致 [5] 增长驱动 -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压铸高增 双业务驱动营收持续扩张 [4] - 费用端控制与减值改善双驱动 盈利弹性逐步释放 [6] - 智能化项目加速落地 海外客户项目稳步推进 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7]
【2025半年报点评/小鹏汽车-W】Q2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水平持续亮眼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1 13: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增长125.3%至182.7亿元,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6%至168.8亿元,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 [2]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综合毛利率达17.3%,整车毛利率连续8个季度上升至14.3%,单车毛利2.3万元 [3] - 公司计划优化车型布局并推进智能化升级,新车型鲲鹏超电X9将于2025Q4推出,Ultra版本车型搭载自研AI芯片算力达2250 TOPS [4][5] - 基于新车节奏调整,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期至830/1494/2229亿元,但维持"买入"评级,看好毛利率提升和AI竞争力 [6] 财务业绩 - 2025Q2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环比增长15.6% [2] - 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147.6%,环比增长17.5% [2] - 服务及其他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7.6% [2] - 净亏损4.8亿元,环比收窄(2025Q1净亏损6.6亿元) [2] - 非GAAP净亏损3.9亿元,环比收窄(2025Q1净亏损4.3亿元) [2] - 综合毛利率17.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 [3] - 整车毛利率14.3%,同比增长8.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9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12.1%,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3] - 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率11.9%,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 - 批发销量10.3万辆,同比增长241.6%,环比增长9.8% [3] - 汽车单车ASP 16.4万元,单车毛利2.3万元 [3] 业务运营 - 非MONA车型销售占比提升 [3] - 新P7将于8月27日上市,预计从2025年9月起月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台 [10] - 2025Q4进入"一车双能"大产品周期,推出首款车型鲲鹏超电X9 [5] - Ultra版本车型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 TOPS [5] - 2025年8月开始灰度推送VLA初始版本并快速迭代 [5]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期至830/1494/2229亿元(原值947/1676/2491亿元) [6] - 营收同比增长预期分别为103%/80%/49% [6]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3/68/103亿元(原值4/76/120亿元) [6] - 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68/3.55/5.41元 [6] - 2026/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14倍 [6]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总收入82,957.81百万元,2026E 149,402.57百万元,2027E 222,902.57百万元 [8] - 2025E营业成本68,774.94百万元,2026E 121,742.66百万元,2027E 181,217.66百万元 [8] - 2025E毛利率17.10%,2026E 18.51%,2027E 18.70% [8] - 2025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99.97百万元,2026E 6,762.04百万元,2027E 10,317.76百万元 [8] - 2025E每股净资产15.72元,2026E 19.27元,2027E 24.68元 [8] - 2026E ROE 18.41%,2027E 21.93% [8]
【客车8月月报】7月淡季不淡,产批同比提升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0 09:29
客车行业分析 - 客车行业将受益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技术输出,海外市场业绩贡献将在3-5年内再造一个中国市场 [4] - 驱动因素包括国家"中特估"和"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技术产品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国内价格战结束 [4] - 新能源客车产品领先海外,传统客车具备更高性价比和服务优势 [4] - 国内需求受益于旅游复苏和公交车更新需求,有望重回2019年水平 [4] 盈利前景 - 国内价格战结束,寡头格局形成,海外市场净利率显著高于国内 [5] - 碳酸锂成本持续下行,为盈利改善提供支撑 [5] - 行业有望挑战2015-2017年市值峰值,并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6] 重点公司 - 宇通客车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3/55.2/66.8亿元,同比增长12%/19%/21% [7] - 金龙汽车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6.4/8.3亿元,同比增长182%/45%/28% [8]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8月第一周乘用车上险量37.5万辆,环比下降18.8%,同比上升3.6% [12] - 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21.6万辆,渗透率达57.6% [12] - 摩托车板块表现最佳,周涨幅6.9%,汽车零部件上涨3.5% [12] 智能化发展 - 2025年L3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28%,L2+渗透率预计达35% [55] - 特斯拉、华为、小鹏等车企推动城市NOA普及,比亚迪等车企加速L2+在20万元以下车型的普及 [55] 重卡行业 - 2025年重卡上险量预计75万辆,同比增长24.9%,出口量预计29.5万辆 [57] - 更新需求为内销提供支撑,亚非中东地区出口保持高景气 [57]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 Gen3样机发布值得关注 [65] -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上市,行业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8.15% [65] 投资建议 - 下半年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关注客车、重卡、两轮车等板块 [13] - AI智能化主线推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机器人主线推荐拓普集团等标的 [13]
【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零跑汽车】Q2再次实现正盈利,毛利率表现较佳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0 09: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65.5%,环比增长42.0% [2] - 单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1.63亿元,同比扭亏(2024Q2为-12.0亿元),环比改善(2025Q1为-1.3亿元) [2] - 毛利率达13.6%,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3] - 单车盈利0.12万元/辆 [4] 销量与产品动态 - Q2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51.7%,环比增长53.2% [3] - 平均销售单价(ASP)10.6万元,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7.3% [3] - 新车上市包括零跑B10(4月10日上市)、新款C10(5月15日上市)、新款C16(6月18日上市) [3] 费用控制与渠道扩张 - 销售费用率5.6%,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2.8%,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7.7%,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同比新增88城),门店总数806家(环比新增50家) [3] 国际化进展 - Q2出口1.3万辆,环比增长70% [3] - 欧洲网点超550家(Q1末为450家),亚太网点近50家 [3] - 马来西亚工厂完成首台C10-OTS装配下线,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生产基地 [3] 战略合作与收入来源 - 战略合作及碳积分交易贡献额外收入 [3] - 与Stellantis集团协同出海,与一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8.8亿元(原为6.1亿元) [5] - 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维持44.0亿元/76.7亿元 [5] - 对应PE估值95x/19x/11x(2025-2027年) [5]
【2025半年报点评/继峰股份】2025Q2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乘用车座椅业务加速放量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18 14: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同比下降4.39%;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 [2] - 2025Q2营业收入54.86亿元,同比下降4.08%,环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45.06%,环比下降52.68% [2] - 2025Q2综合毛利率14.39%,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3.28%,环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分析 - 格拉默业务2025H1营收76.01亿元,同比下降11.89%(因出售美国TMD公司);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降本增效措施见效) [3] - 乘用车座椅业务2025H1营收19.84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0.63亿元,亏损同比略有扩大(研发及工厂前置费用较高) [3]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绑定座椅业务核心骨干,共享业务发展成果 [5] 战略发展 - 格拉默业务整合持续推进:管理层调整、降本措施、产能布局优化、中国区业务拓展 [5] - 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布局加速: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优于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5]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5.21亿元、9.84亿元、13.38亿元,对应EPS 0.41元、0.78元、1.05元 [6]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总收入242.22亿元,毛利率15.82%;2027E营业总收入318.50亿元,毛利率18.11% [8] - 2025E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净利率2.15%),2027E归母净利润13.38亿元(净利率4.20%) [8] - 2025E ROE 9.42%,2027E ROE 16.84%;资产负债率从2024A的75.82%降至2027E的66.30% [8]
【2025半年报点评/北汽蓝谷】业绩符合预期,享界放量可期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18 14:48
2025Q2业绩表现 - 单季度营收57.44亿元,同比+156.8%,环比+52.2% [1]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亏损收窄(2024Q2为-15.55亿元),但环比亏损扩大(2025Q1为-9.53亿元)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改善(2024Q2为-15.50亿元),环比恶化(2025Q1为-9.61亿元) [1] 业务运营分析 - 销量达3.9万辆,同比+120.5%,环比+42.3%,其中享界S9销量占比提升至25%(环比+14.8pct),销量0.99万辆环比+248.2% [2] - 平均售价(ASP)14.56万元,同比+16.5%,环比+7.0%,受益于享界S9增程版上市及门店扩张至超700家 [2] - 毛利率-4.14%,同比+3.4pct,环比+3.4pct,反映销量结构改善 [2] 费用与盈利结构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3.7%/10.2%,同比显著下降17.5/7.0/5.0pct,环比降幅0.4/1.8/2.6pct [2] - 合并报表口径单车亏损3.5万元(扣非后),环比持平 [2]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8/-15/13亿元(原预期-35.8/-10.2/13.1亿元),主因行业竞争加剧 [4]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享界车型放量预期 [4]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E流动资产预计增至598.54亿元(2024A为244.23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提升至331亿元 [6]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转正至42.37亿元(2024A为-15.7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大幅增至265亿元 [6] - 2025E资产负债率62.04%(2024A为75.33%),ROE改善至-14.04%(2024A为-126.09%) [6] 估值指标 - 2025E每股收益-0.67元,PE(现价)13.22倍,PB 3.52倍 [6] - 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扭亏为盈12.66亿元,对应PE 39.28倍 [6]
【周观点】8月第1周乘用车环比-18.8%,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18 14:48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八月第一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为37.5万辆,环比上周下降18.8%,环比上月周度上升3.6% [3][12] - 细分板块涨跌幅排序:SW摩托车及其他(+6.9%) > SW汽车零部件(+3.5%) > SW汽车(+3.1%) > SW乘用车(+2.1%) > SW商用载货车(+1.8%) > SW商用载客车(+0.2%) [3][12] - 本周覆盖标的涨幅前五:银轮股份、春风动力、均胜电子、经纬恒润-W、耐世特 [3][12] - A股汽车板块本周表现排名第9,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排名第12 [17][21] 行业动态与合作 - 小鹏与大众合作升级,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5][12] - 均胜电子与头部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5][12] - 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地瓜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机器人智能化 [5][12] 公司业绩 - 吉利汽车2025Q2单季度营收777.0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8.4%/7.3%;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环比下降60.0%/36.2% [5][12] - 北汽蓝谷Q2单季度营收57.44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56.8%/52.2%;归母净利润-13.55亿元 [5][12] - 耐世特24H1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0.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 [68] 投资建议与配置策略 - 2025H2建议加大汽车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6][13] - 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9][13] - 配置主线: - 红利&好格局: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两轮(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 [9][13] - AI智能化:乘用车优选港股(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A股(赛力斯/上汽集团/比亚迪);零部件优选(地平线机器人-W/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伯特利/黑芝麻智能等) [9][13] - AI机器人:零部件优选(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9][13] 行业景气度预期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期2380万辆,同比增长4.6%;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1343万辆,渗透率56.4% [51][52] - L3智能化预计2025年渗透率(分母为新能源汽车)达28%,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到35% [55] - 2025年重卡上险量预期75万辆,同比增长24.9%;出口量预期29.5万辆,同比增长1.6% [57][58] - 2025年大中客国内销量预期增长15%,出口销量预期增长20% [60][61] 机器人领域进展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25H2板块或仍将处于持续催化阶段 [65] - 本周机器人指数表现:本周+3.26%,近一月+11.98%,年初至今+48.15% [65] - 福达股份25H1行星减速器1个产品小批量交付,2个产品样件测试;25H2推进对长坂科技的二期增资及股权转让 [64] - 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64]
【2025年H1业绩公告点评/耐世特】亚太区增长迅猛,利润同比高增!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15 15:4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排除汇率及补偿影响后实际增长7.6% [2][3] - 归母净利润0.6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4.7%,主要受EBITDA增加及订单变动驱动 [2][5] - 毛利率11.5%,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EBITDA率10.3%,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区域业务分析 - 北美区营收11.4亿美元(占比最高),同比增长1.7%,受益于客户项目市场表现优秀 [3] - 亚太区营收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中国区增长12.3%贡献主要增量,新订单及项目投产为主要驱动 [3][6] - 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9.4%,欧洲项目投产及巴西业务回暖为主因 [3] 盈利能力改善 - 亚太区EBITDA率16.9%(同比-0.8pct),北美区7.6%(同比-0.2pct),欧洲等地8.8%(同比+6.7pct) [5] - 经营性利润改善主要源于收入增长及营运绩效优化 [5] 业务进展与战略定位 - 上半年成功投产31个新客户项目,其中23个为新增业务,8个为现有业务扩展 [6] - 亚太区贡献24个项目,其中21个为纯电动车相关项目,凸显公司电动化布局成效 [6] - 公司作为全球转向行业龙头,在线控转向领域技术领先,受益于电动化及智能化趋势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44/45/47亿美元,年均增速约3% [7] - 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1.6/1.9亿美元(原预测1.1/1.4/1.6亿美元),对应PE 16/14/12倍 [7] - 基于盈利改善趋势及智能化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7]
【重磅深度】谁在坚持买油车?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15 15:40
报告研究方法论 - 样本量筛选原则:选取7大品牌13款车型26名车主,覆盖奥迪、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等品牌的热门经典车型 [3][14] - 访谈方式:采取一对一线下和线上访谈结合,单个用户访谈时间平均30分钟,采用问答方式 [14] - 样本特征:25-30岁占比62%(16位),31-40岁占比31%(8位),40岁以上占比8%(2位) [15] - 价格带分布:10万以内占比8%(2位),10-15万占比15%(4位),15-20万占比31%(8位),20-25万占比8%(2位),25万以上占比31%(8位) [15] 油车用户购车行为分析 - 购车类型:家庭/个人首购占比54%(14位),家庭换购占比35%(9位),家庭增购占比8%(2位) [17][18] - 购车核心因素:品牌-价格-空间-实用-安全是主要考虑因素,颜值和智驾提及率低 [28] - 城市分布:覆盖18个城市,涉及一二三四线城市,单一城市最多3个样本量 [21][22] 油车用户不选择电车的原因 - 第一因素:42%因充电条件不支持(23%无专用充电桩,19%物业不让安装),19%认为电池技术不成熟,12%担心里程焦虑 [29][30] - 第二因素:15%认为电池技术不成熟,12%担心里程焦虑,8%因公里数有限对使用成本不敏感 [33] - 第三因素:20%认为电车迭代/降价/贬值太快,8%担心冬天里程焦虑,8%喜欢油车发动机声音 [35] 油车用户对电车的态度 - 优势认知:承认电车单公里成本更低,但年行驶不足1万公里时优势不明显 [5] - 附加功能:颜值+冰箱彩电沙发+智驾被视为锦上添花,但非核心需求 [5][42] - 购买意愿:24位车主属于"保守派",需等身边人验证后才会考虑 [37] - 未来情景:充电桩问题解决(39%)、电车品质/性价比提升(46%)、家庭增购(15%)是主要触发点 [36] 豪华车用户(BBA)洞察 - 豪华属性定义:社交属性(解释成本最低)和高品质信赖(百年车企沉淀)是核心 [6][40] - 电车认知:认为电车结构应更廉价,解释成本高于BBA,且使用寿命更短 [40] - 品牌选择:已拥有BBA的用户可能因家庭需求或换口味考虑电车 [6] - 价格区间:BBA车主购车价格集中在28-37万区间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