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搜索文档
【2025年半年报点评/潍柴动力】四大战略方向成果亮眼,中期分红率同比提升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14: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Q2营收556.9亿元,同比下滑0.8%,环比下滑3.1%,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滑11.2%,但环比增长8.2% [3] - 发动机业务盈利性同比提升,毛利率达32.5%,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四大战略方向(大缸径、新能源、出口、后市场)表现亮眼 [4] - 子公司陕重汽和雷沃净利润同比增长,凯傲Q2净利润显著改善,法士特净利润下滑 [5][6] - 供应链降本持续释放利润,费用管控得当,Q2毛利率22.1%,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7] - 公司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9/152/161亿元,对应PE估值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业绩 - 2025年Q2营收556.9亿元,同比-0.8%,环比-3.1% [3] - 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1.2%,环比+8.2%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15.0%,环比+7.2% [3] - 2025年H1中期分红率5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3] 发动机业务 - 2025年H1发动机销量36.2万台,同比-9.5% [4] - 重卡发动机销量12.5万台,同比-22.4% [4] - 母公司收入193.4亿元,同比-13.2% [4] - 毛利率32.5%,同比+3.4个百分点 [4] - 大缸径发动机销量0.51万台,同比+41%,收入25.2亿元,同比+73% [4] - 新能源收入12.1亿元,同比+37% [4] - 发动机直接出口3.7万台,同比+14% [4] - 发动机后市场收入40亿元,同比+13% [4] 子公司表现 - 陕重汽重卡销量7.3万辆,市场份额13.5%,净利润3.6亿元,同比+13.4% [5] - 法士特净利润1.6亿元,同比-63.3%,净利率2.4%,同比-3.9个百分点 [5] - 凯傲H1净利润2.9亿元,同比-80%,但Q2净利润0.94亿欧元,同比+38.6%,净利率3.5%,同比+1.1个百分点 [5] - 雷沃净利润5.7亿元,同比+2.4%,净利率5.8%,同比+0.1个百分点,拖拉机市占率位居第一 [6]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Q2毛利率22.1%,同比+0.7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 [7] - 销管研合计费用率14.7%,同比+1.2个百分点,环比-1.6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率同比+1个百分点 [7] - 财务费用-2.6亿元,财务费用率-0.5%,同比-0.3个百分点,主因欧元升值带来汇兑收益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9/152/161亿元 [8] - 对应EPS分别为1.48/1.75/1.85元 [8] - 对应PE分别为10.26/8.66/8.20倍 [8] - 当前估值较低,龙头地位稳固,维持"买入"评级 [8]
【2025半年报点评/广汽集团】业绩表现略低预期,静待一体化改革效果显现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14: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营收227.3亿元 同比-8% 环比+14%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 业绩表现略低预期[2][3] - 毛利率转负至-3.4% 主因新能源车型销量爬坡未达目标且降本推进中[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6/13/46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合资触底与华为合作增量预期[4] 财务表现 - Q2营收227.3亿元 同比-8% 环比+14% 广汽乘用车/埃安销量7.7/6.2万辆 同比-25%/-21% 环比+11%/+31%[2][3] - 自主品牌ASP达16.4万元 同比+20% 环比-4%[3] - 毛利率-3.4% 同比-10pct 环比-3.6pct[3] - 投资收益12.3亿元 同比-13% 环比+5% 广丰/广本H1利润33.1/-4.1亿元[3] 业务运营 - 广丰Q2销量18.3万辆 同比+2% 环比+13% 广本销量6.2万辆 同比-32% 环比-33%[3] - 新能源车型埃安S/Y环比增长显著 但处于爬坡期未达目标[3] - 华望项目仍处投入期 影响短期利润[4] 未来展望 - 华为合作车型计划2026年发布 预计带来销量增量[4] - 2025E营收1108.11亿元 2026E增至1420.48亿元 同比+28.19%[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46亿元 对应PE17倍[4][6]
【2025年中报点评/经纬恒润-W】25Q2净利润扭亏为盈,业务多元发展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14:1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29.08亿元,同比增长43.46%,归母净利润-0.8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 [2] - 2025Q2单季度营收15.80亿元,同环比增长38.90%和18.98%,归母净利润0.33亿元,环比实现扭亏为盈 [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1.5亿元、80.4亿元和92.9亿元,同比增长29%、13%和16% [7] 业务板块分析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25.46亿元,同比增长51.56%,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3] -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4.30% [3] -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0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6.25% [3] - 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产品体系并实现量产落地 [3] 技术研发与合作 - 自研软件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覆盖红旗、比亚迪、蔚来等头部客户 [3] - 与紫荆半导体战略合作开发RISC-V架构车规级芯片 [5] - 与白犀牛合作开发车规级智能硬件和高可靠性无人车产品 [5] - 与富维海拉合作推动智能灯光解决方案创新 [5] 财务效率改善 - 2025Q2研发费用率12.11%,同环比下降9.59和6.57个百分点 [6] - 期间费用率22.06%,同环比下降14.10和11.12个百分点 [6]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受益规模效应实现环比下降 [6] 国际化布局 - 拥有天津、南通、南昌和马来西亚四座现代化生产基地 [3] - 获得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等国际知名OEM/Tier1定点项目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23亿元、1.74亿元和2.66亿元 [7]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18倍、81倍和53倍 [7]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1.51%提升至2027年25.00% [9]
【2025半年报点评/中国重汽】龙头韧性彰显,出海行稳致远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1 14:16
业绩概要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8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4.0%,业绩符合预期 [3] 重卡业务表现 - 重卡收入438.1亿元,同比增长4.2% [4] - 重卡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9.2%,其中国内销量6.8万辆同比增长19.3%,出口销量6.9万辆同比增长0.8% [4] - 重卡ASP 32.4万元,同比下降4.7%,其中国内ASP 35.8万元同比下降6.4%,出口ASP 29.1万元同比下降4.7% [4] - 重卡经营利润率6.0%,同比持平,单车经营利润1.93万元,同比下降5.1% [4] 轻卡业务表现 - 轻卡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6.2% [6] - 轻卡销量6.3万辆,同比增长10.4%,轻卡ASP 11.5万元,同比下降3.0% [6] - 轻卡经营利润率-2.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单车盈利-0.28万元 [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5.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7] - 归母净利率6.7%,同比持平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7亿元、80.9亿元、88.6亿元 [8] - 对应EPS分别为2.45元、2.93元、3.21元 [8] - 对应PE分别为8.97倍、7.51倍、6.86倍 [8] - 维持"买入"评级 [8] 资产负债表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086.02亿元、1269.70亿元、1457.68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现金及等价物分别为600.34亿元、795.57亿元、1026.79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446.47亿元、527.36亿元、615.90亿元 [10] 利润表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68.56亿元、1187.73亿元、1300.67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893.21亿元、989.82亿元、1083.94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经营利润分别为81.32亿元、93.39亿元、102.27亿元 [10] 主要财务比率 - 预计2025-2027年ROIC分别为13.46%、13.59%、12.72% [10]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5.17%、15.34%、14.38% [10]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6.41%、16.66%、16.66% [10]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60%、19.44%、9.47% [10]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点评/理想汽车】业绩符合预期,纯电+VLA有望实现共振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1 14: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302.5亿元,同比下降4.5%,环比增长16.7%,其中车辆销售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17.0% [2] -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0.9%,环比大幅增长68.0%,Non-GAAP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44.7% [2] - 总体毛利率20.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毛利率19.4%,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28.1亿元,同比下降7.2%,环比增长11.8%,研发费用率9.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 -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27.2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增长7.4%,费用率9.0%,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二季度批发销量11.1万辆,单车收入26.0万元,单车毛利5.1万元 [3] 业务运营与产品进展 - 理想i8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目标9月底累计交付8000~1万台 [5] - 将于9月发布纯电SUV新车型i6,进一步扩大纯电产品矩阵 [5] - 截至7月31日,理想超充站建成3028座,配备充电桩16671个 [5] - VLA司机大模型Preview版本与i8同步于8月20号上车,9月10日VLA所有AD Max全量推送 [5] - 自研芯片正在进行车载测试,预计明年将部署于旗舰车型并交付 [3] - 明年预期MPI平均单次接管里程数(含高速)到达1000km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期至1216亿元、1527亿元、1912亿元,同比变化-16%、+26%、+25% [6]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40亿元、70亿元、115亿元,同比变化-50%、+73%、+66% [6]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1.9元、3.3元、5.4元,对应PE为43倍、25倍、15倍 [6] - 2025E每股收益1.88元,每股净资产34.90元,ROIC 3.16%,ROE 5.39% [8] - 2026E每股收益3.25元,每股净资产38.07元,ROIC 7.87%,ROE 8.53% [8] - 2027E每股收益5.38元,每股净资产43.37元,ROIC 11.64%,ROE 12.41% [8]
【2025年中报点评/均胜电子】海外盈利提升,智驾/机器人业务进展亮眼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1 14: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11.13% [2][3] - 2025Q2营收157.71亿元,环比增长8.20%,归母净利润3.67亿元,环比增长7.9%,扣非归母净利润3.86亿元,环比增长20.5% [2][3] - 2025H1毛利率18.2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降本举措和原材料成本下降 [4][5] 区域与业务盈利分析 - 海外地区营收225.41亿元,毛利率17.8%,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因引进中国供应商优化采购成本 [5] - 汽车安全业务营收189.77亿元,毛利率15.93%,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四大区域毛利率均提升 [5] - 汽车电子业务营收83.56亿元,毛利率21.54%,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受益于人机交互产品业绩兑现 [5] 费用与研发投入 - 2025Q2期间费用率13.6%,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及并表香山影响 [5] - 2025Q2研发费用率5.69%,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反映技术投入加大 [5] 战略与业务进展 - 与Momenta合作突破某知名自主品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 [6] - 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66%,获宝马等国际品牌量产订单,加速1000V及以上电源管理系统研发 [6] - 关闭低效工厂,扩建浙江湖州、菲律宾生产基地,强化产能协同与成本控制 [6] - 成立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子公司,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推出双足及轮式机器人解决方案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674/728/782亿元,同比增长21%/8%/7%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6.1/19.5/23.2亿元,同比增长68%/21%/19% [7] - 对应PE分别为18/15/13倍,主营业务盈利改善叠加新业务放量潜力 [7]
【2025年半年报点评/长城汽车】业绩符合预期,新品周期强势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1 14: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公司实现营收523亿元 同比增长7.7% 环比增长30.7% [2] -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 同比增长19.1% 环比大幅增长161.9%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41.8% 但环比增长43.8% [2] - 单车利润达到1.5万元(扣非前) 同比增长8% 环比大幅增长115% [3] 销量与产品结构 - Q2批发销量31.3万辆 同比增长10% 环比增长22% [3] - 平均销售单价(ASP)为16.7万元 同比下降2% 但环比提升7% [3] - 哈弗品牌销量18万辆 同比增长24.7% 魏牌销量2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106.3% [3] - 坦克品牌销量6万辆 同比下降7.8% 但销量占比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 [3] - 出口量达11万辆 环比增长17% 但同比下降2% [3] 盈利能力与成本 - Q2毛利率为18.8%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但环比改善1个百分点 [3] - 销管研费用率分别为5.2%/1.8%/4.5% 同比变化+0.9/-0.2/-0.1个百分点 [3] - 费用率环比全面改善 分别下降0.5/0.5/0.3个百分点 [3] 技术布局与产品发展 - Coffee OS 3智能座舱系统已搭载至蓝山、高山、二代哈弗枭龙MAX等多款战略车型 [4] - Coffee Pilot Ultra车位到车位功能于8月正式OTA上线 并搭载于坦克500改款等新车 [4] - CP Plus辅助驾驶系统首搭二代枭龙MAX上市 [4] - 发布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 兼容插电、混动、纯电、氢能混动和燃油五大动力形式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40/190/226亿元(原为123/139/144亿元) [5] - 对应市盈率(PE)为16/12/10倍 [5] - 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指标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401亿元 2026年3251.5亿元 2027年4097亿元 [7] - 毛利率预计保持在19.0%-19.5%区间 [7] - 归母净利率预计在5.5%-5.85%之间 [7] - 收入增长率预计2026年达35.42% 2027年为26.0% [7]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计2026年达36.24% 2027年为18.54% [7]
【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中鼎股份】Q2盈利能力增强,拟设立合资公司进军机器人本体制造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0 15: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6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14.11%;扣非归母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长21.53%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9.92亿元,同比增长0.31%,环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6.74%,环比增长3.04%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8.3%,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3.58%,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2.63%,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1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至-0.33% [5] 业务板块分析 - 冷却系统营收26.06亿元,同比增长2.77%;毛利率17.37%,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6] - 橡胶业务营收20.43亿元,同比增长5.88%;毛利率17.89%,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 [6] - 密封系统营收19.42亿元,同比增长0.27%;毛利率29.24%,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 [6] - 底盘轻量化营收15.46亿元,同比增长8.08%;毛利率18.27%,同比大幅提升5.91个百分点 [6] - 空悬系统收入5.68亿元,同比下降0.66%;毛利率15.20%,同比下降5.28个百分点 [6] - 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71亿元 [6] 战略布局进展 - 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7] - 与逐际动力设立合资公司开展机器人本体制造业务 [7] - 通过子公司完成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力觉传感器等产品布局,橡胶产品已配套,轻量化骨骼完成客户送样 [7]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6.50亿元(原预测15.89亿元),2026年上调至18.37亿元(原预测18.07亿元),2027年维持20.80亿元预测 [8]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倍、17倍、15倍 [8]
【汽车智能化9月投资策略】新一代智驾架构集中落地,继续看好智能化主线!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0 15:23
汽车智能化革命 - 汽车智能化本质是一场出行革命 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 L4 Robotaxi实现软件收费 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3][9] - 2025年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 城市NOA普及推动智能化成为消费者购车前三大考虑因素 [3][9] - L3智能化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10%提升至2027年80%以上 [3][9] - 行业将呈现淘汰赛模式 整车企业分化为B端Robotaxi运营 C端个性化品牌和高端制造三类 零部件企业分化为模块化供应商和单一品类供应商两类 [3][9] 2025年8月智能化进展 - 理想汽车于8月20日随i8交付推送VLA Preview版本智驾架构 具备思维链思考和三点掉头能力 [4][10] - 小鹏汽车于8月27日发布全新P7 Ultra版本 实现VLA+VLM智驾 搭载3颗自研图灵芯片 车端算力达2250TOPS [4][10] - 元戎启行推出第三方VLA方案 计划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 [4][10] - 7月城市NOA级智能化渗透率达23.2% 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4][10] - 问界M8全系标配城区NCA 小鹏智能化渗透率超70% 理想城市NOA渗透率为59.4%环比回落2.2个百分点 [4][10] 投资主线与标的 - 看好智能化整车 港股重点关注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小米集团 A股关注比亚迪 上汽集团 赛力斯 [5][9] - 看好智能化增量零部件 AI芯片关注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域控制器关注德赛西威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知行科技 [5][9] - 线控底盘关注伯特利 耐世特 汽车电子关注保隆科技 经纬恒润 [5][9] 消费者买单意愿与市场预测 - 2025-2027年智能化核心任务是推动新能源渗透率从50%提升至80%以上 商业模式以硬件销售为主 [19] - 2028-2030年Robotaxi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19] -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城市NOA销量预计达264万辆 同比增长123% 渗透率20% [20] - 2027年新能源城市NOA销量预计达1001万辆 渗透率65% [20] - 英伟达芯片在城市场景渗透率将从2024年62%降至2027年40% 华为方案保持25%份额 [20] 2025年7月市场数据 - 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7.8万辆 同比增长10.7% 渗透率54.3% [21][43] - 7月城市NOA销量22.7万辆 同比增长106.9% 渗透率23.2% [21] - 分品牌渗透率:问界96.5% 小鹏73.2% 理想59.4% Wey牌97.1% [24][27] - 一线城市新能源车智能化渗透率达39.6% 显著高于五线城市的8.2% [21] 车企智驾能力比较 - 驾驶风格:华为 特斯拉 小米 极氪属激进派 小鹏 腾势属中性 理想 蓝山属保守派 [50] - 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小鹏 华为 理想 特斯拉表现领先 [50] - 技术路线:特斯拉/小鹏坚持纯视觉 华为全栈自研能力最强 其他车企采用多种方案组合 [54][55] - 算力布局:特斯拉云端算力88.5 EFLOPS领先 小米达11.45 EFLOPS 华为7.5 EFLOPS [55] 产业链标的梳理 - 感知层:舜宇光学 韦尔股份(摄像头) 速腾聚创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 [13] - 决策层:英伟达 高通 地平线(芯片) 德赛西威 华阳集团(域控制器) [13] - 执行层:伯特利 耐世特(线控) 保隆科技(声学) [13] - 软件算法:文远知行 小马智行 Momenta [13] - 整车品牌:特斯拉 新势力 华为系 传统自主品牌 [13]
【2025年半年报点评/赛力斯】业绩符合预期,高端智能品牌持续突破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30 15:2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实现强劲增长 营收环比增长125.9% 净利润环比增长193.3% [2] - 毛利率表现超预期 达到29.5% 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4] - 问界品牌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单车成交价稳定在40万元以上 位居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第一梯队 [4][5] - 基于M8产能爬坡和毛利率表现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营收432.5亿元 同比增长12.4% 环比增长125.9% [2] -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 同比增长56.1% 环比增长193.3%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57.3% 环比增长428.3% [2] - 合并报表口径单车盈利1.7万元 同比增长45.8% 环比增长54.0% [4][5] - 毛利率29.5% 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 [4] 运营数据 - Q2问界品牌交付10.7万辆 同比增长8.2% 环比增长135.8% [4] - M9交付3.92万台 同比下降18.6% 环比上升68.6% [4] - M8交付4.14万台 [4] - 平均销售价格(ASP)40.5万元 同比上升3.9% 环比下降4.2% [4]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14.5%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4] - 管理费用率2.0%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 [4] - 研发费用率4.3%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 [4] - 研发开支资本化率43.6% 较2024年上半年26.7%显著提升 [4] 产能与技术 - 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M8与M9共线生产和高品质交付 [4] - 魔方技术平台支持多级别多品类车型开发 实现核心技术跨车型复用 [4] 盈利预测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01亿元(原96亿元) [6] - 2026年预测上调至147亿元(原142亿元) [6] - 2027年预测上调至195亿元(原185亿元) [6]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倍/15倍/11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