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器

搜索文档
绿的谐波(688017):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启航,乘机器人东风打开成长新纪元
湘财证券· 2025-09-28 13:4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核心观点 - 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凭借自主开发的P齿型技术打破外资垄断,2023年国内销量占比26%高于哈默纳科的9%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大幅提升谐波减速器需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14个谐波减速器vs工业机器人平均3.5个),为行业带来增量空间 [3][61][66] - 公司机电一体化产品快速增长,2020-2024年营收从0.08亿元增至0.53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4.49%-41.14%水平,成为新增长曲线 [4][8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5.68/7.14/9.19亿元,同比增长46.67%/25.65%/28.78%;归母净利润1.18/1.42/1.77亿元,同比增长109.41%/21.11%/24.36% [5][9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24年全球谐波减速器产能份额中哈默纳科占40.4%,绿的谐波占12.0%位列第三 [3][68] - 自主研发P型齿结构提升输出效率和承载扭矩,Y系列谐波减速器实现10弧秒以内传动精度 [79][81] - 客户覆盖UR、埃斯顿、埃夫特等国内外龙头厂商,并进入ABB供应链 [4][8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45.8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45.87%) [4][25] - 谐波减速器及金属部件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85%,毛利占比83% [20] - 研发费用率保持高位,2025年H1达9.16% [31]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年产50万台精密减速器项目进入全面达产阶段,2025年启动"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89][90]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谐波减速器消费量79.55万台(同比+18.86%),2025年预计达95.75万台 [47]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减速器成本占比35%,人形机器人放量将显著提升需求 [38][61] - 政策支持明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翻番 [53]
关节精密轴产品已提交给客户验厂审核 机器人概念股10天6板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8 13:20
行业调研热度 - 沪深两市本周共308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机械设备行业接受调研公司数量最多达47家 汽车行业30家 电子行业26家 [2] - 有色金属和商贸零售等行业机构关注度提升 [1] - 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接受调研公司26家位列第一 通用设备21家 专用设备15家 [3] - 半导体和电网设备等细分领域机构关注度提升 [3] 重点上市公司调研情况 - 冰轮环境和沪电股份接受调研次数最多均达3次 [3] - 精智达机构来访接待量138家位列第一 信立泰78家 恩华药业77家 [3] - 德赛西威接待67家机构 盟科药业66家 汉钟精机63家 [3] 机器人产业链动态 - 万向钱潮具备标准微型圆锥滚子轴承量产能力 正推进人形机器人专用轴承产品开发 [4] - 海伦哲参股18.18%的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是苹果产线机器人供应商 相关产品进入打样阶段 [9] - 海昌新材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联系 核心产品完成送样测试 [9] - 长盈精密今年前8个月交付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产品价值超8000万元 供应料号超400个 [9] - 奥普特构建完整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体系 子公司机器人关节模组正在送样 [9] - 井松智能预计10月底发布第一代轮式人形机器人样机 [11] - 万里扬为2个客户开发10个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 [12] - 金力永磁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磁材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 [12] - 朗迪集团开发5个型号关节电机模组 现处于小批验证阶段 [12] 二级市场表现 - 万向钱潮周五收盘涨停 斩获10天6板 [5] - 蓝黛科技周五收盘涨停 [7] - 井松智能周五收盘涨超15% [11]
万里扬机器人总经理郭恩有:首条产线预计明年2月量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1:09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测 -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未来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1] - 智元机器人预计2024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拐点将至 2024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2025年增至数万台 未来目标年产能数十万台 [1]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0年销量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 [6] - 全球机器人关节模组市场规模2025-2030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年复合增长率接近行业领先水平 [7] 技术路线与产品开发现状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分为服务型/娱乐型与工具型两大类 娱乐型多采用旋转关节和行星关节 工具型采用直线关节+旋转关节方案 [2] - 国内厂商主流方案为下身用行星减速器(高强度) 上身用谐波减速器(高精度) [3] - 特斯拉被传将下肢髋关节谐波减速器改为摆线减速器方案 [3] - 摆线减速器综合行星高冲击力与谐波高精度优势 但存在重量大/加工成本高/工序复杂等劣势 [5] - 单个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用量为20-30个 当前出厂价已降至百元级别 [6] 万里扬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万里扬机器人公司正为2个客户开发10个产品 包括谐波减速器/谐波关节模组/行星关节模组 计划11月初送样 [1] - 首条产线预计2025年2月量产 工厂年产能达45万件模组 [1] - 当前在研项目含10个产品 其中7个用于人形机器人 9月底出样机 10月中旬完成装配 11月进行整机验证 [6] - 采用平台化开发策略 通过5-6款平台化电机搭配不同减速器满足客户需求 预计2025年2月完成全部平台开发 [6] 核心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 - 具备谐波减速器/谐波关节模组/行星关节模组/摆线减速器四类产品同步开发能力 核心零部件加工工艺和设备可共用 [5] - 团队硕博比例超60% 具备正向开发能力 可与主机厂共同定义产品 [7][8] - 采用电机铁芯黏粘技术 温升控制低于30K(行业平均水平45K) 可使客户续航提升40% [8] - 复用汽车行业标准进行产品测试验证 标准高于客户要求 [8]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直线执行器架构采用行星滚柱丝杠面临供应链不成熟/外采成本高/自研难度大/运动控制算法复杂等挑战 [2] - A股已有超10家上市公司切入关节模组领域 [7] - 产业核心卡点在于能量扭矩密度(小体积出大力)和低温升控制(减少耗电支持持续工作) [7]
苏州首份乡镇招商白皮书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9-28 00:41
招商引资成果 - 2022至2024年累计招引企业2144家 其中制造业企业764家 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8个 总投资额332亿元[1] - 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1120亩 新增工业载体超过236万平方米[1] - 累计引入创新型企业1120家 落地优质人才项目69个[3] 产业转型升级 - 主导产业方向为机器人加智能制造 成功吸引三环集团华东研发制造总部 奥普特机器视觉华东总部等链主企业落户[1] - 通过筑峰强链培育计划培育本土企业 绿的谐波成为全球谐波减速器领域领军者 全球市场份额第二[2] - 骏创科技等传统企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部件供应商 实现高速增长[2] 创新生态建设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50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瞪羚企业总数增至30家[2] - 首创区镇村级资产加专业运营模式 升级29个老旧工业区为科技产业园[2] - 联合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搭建产学研平台 促成技术转化项目47项[2] 政务服务优化 - 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联动12个职能部门 推行五位一体服务模式[3] - 项目平均落地周期缩短40%以上 高压线迁移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2个月[3] - 各类领军人才总数从127人次增至201人次 增幅58%[3]
市值一年涨近4.5倍!斯菱股份于机器人赛道再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0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国内汽车轴承售后市场领军者 正从单一轴承供应商向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跨越[1] - 产品涵盖轮毂轴承系列 轮毂轴承单元系列 圆锥轴承系列 离合器 涨紧轮及惰轮轴承系列等精密部件[3] - 前瞻性切入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赛道 形成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业务双轮驱动格局[1][17]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技术中心获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主持或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5] - 截至2025上半年获授权专利62项 79项产品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 - 在柔性生产线研发 套圈成型磨削 专利密封件设计等生产环节积累丰富技术成果[5] - 产品型号覆盖率行业领先 四大类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缩短交付周期[6] - 实验室获CNAS认证 具备国际认可检测校准能力[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5.25亿元增至7.74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0.2%[7] - 毛利率从2020年24.99%提升至2024年32.52%[7]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0.42亿元增至2024年1.9亿元 四年涨近3.5倍 年复合增速45.84%[9] -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75%至3.91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34.82%[11][12]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至0.9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8%至0.95亿元[1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拥有浙江新昌和泰国大城府两大生产基地共四个现代化厂区[15] - 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建成后将新增629万套年产能[15] - 泰国工厂获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E-Ruling认证函 第三期投资建设顺利推进[15] - 建立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 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1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0-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531万辆增至3009万辆 CAGR 6% 海外汽车销量从5435万辆增至6263万辆 CAGR 5%[13] - 2023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约13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预计2030年达2340亿美元 2023-2030年CAGR 8.3%[13] - 全球轴承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八大企业占75%市场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15]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16]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53亿元 2027年达200亿元 2025-2027年CAGR 94%[1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2024年4月设立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 投资1.17亿元建设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7] - 布局谐波减速器 执行器模组 丝杠三大类产品 覆盖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17] - 2025上半年投资建设第二条产线提前储备产能 业务进展顺利[17]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9月24日起股价呈现上涨行情 截至2025年9月25日累计涨幅达447.9%[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319.27亿元 累计增长市值超170亿元[1]
连获两轮亿元级融资!深度梳理一体化关节赛道,把握这些关键玩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12:14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作为其运动核心的 一体化关节模组,已成为突破量产瓶颈与提升整机性能 的关键。 在这一高成长性赛道中,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厂商正持续获得资本关注 , 为 具身智能 的实体化落 地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 近日, 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解决方案提供商「泉智博」宣布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 A轮由光速光合与 京国瑞、首程控股联合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道禾资本跟投;Pre-A+轮投资方包括 猎鹰投资旗下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与天启资本。 这家成立两年的企业已为 乐聚机器人、腾讯 RoboticsX等企业 提供一体化关节解决方案, 2025年订单突 破亿元 。 据公开 信息 ,泉智博专注于新一代高扭矩密度、高力控精度、高效率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研发与 制造。产品线涵盖 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外骨骼等 多种应用场景。公司目前已构建覆盖 2Nm至 400Nm扭矩范围的产品矩阵 , 其 PA系列行星伺服关节的峰值扭矩密度高达210Nm/kg, 超越了国内头部 公司的同类产品 。 公司已 获得多家头部人形客户规模化落地 、批量复购、深度共建,上市公司级别产线全年总产能可达 20 ...
中鼎股份:目前公司的橡胶产品已经完成配套 轻量化骨骼已经向客户送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8:46
产品布局 - 公司通过子公司安徽睿思博和星汇传感在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力觉传感器等产品上完成产业布局 [2] - 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 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 最终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产品生产制造 [2] 业务发展 - 公司及子公司与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提升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产品领域核心优势 [2] - 公司与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意向合作协议 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推进机器人本体智造及代工业务发展 [2]
核心技术实现多个“第一”,青岛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05:53
文章核心观点 - 青岛正全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依托独特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 形成涵盖研发 生产 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并在康养医疗 工业自动化等核心领域实现多个技术突破 [1][10][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乐聚机器人开发人形机器人"夸父"4Pro 具备多语种交流能力和超强交互决策能力 是国内唯一展厅导览人形机器人 [2] - 钢铁侠科技第五代ARTROBOT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搭载自研"运动脑" 可实现端茶倒水 拧螺丝等复杂精细动作 [2][3] - 国华智能研发四大系列百余款谐波减速器 突破齿形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关键技术 达到微米级加工精度 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 [7] - 海克斯康提供RoboDyn机器人校准及检测方案 采用Leica激光跟踪仪实现动态定位校准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即将发布重磅产品 [7] 医疗康养领域应用 - 卓业医疗全球首台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穿刺精度 采用百万级点云3D结构光扫描技术和"手眼一体化"机械臂设计 支持5G远程操控 [4] - 康道医疗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交互技术 模拟人体步态 通过重心控制和机械腿驱动满足神经损伤患者康复需求 [4] - 青岛企业在康养智能硬件与解决方案上展现硬实力 为具身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化应用铺路 [5] 产业生态与企业布局 - 海尔智家构建家庭服务机器人生态 通过战略合作(乐聚机器人) 设立专业公司和并购整合(控股新时达) 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90万企业 [8] - 海信日立黄岛工厂自动化率达60% 工业机器人承担关键工序 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海信星海科技 主攻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9] - 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海尔牵头)和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海信牵头)被列为省级培育对象 [8] 政策与资金支持 - 青岛发布《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和《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 构建"政策—人才—资本—场景"四位一体支持体系 [11] - 设立百亿基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扩大生产 市级攻关项目和示范工程最高分别给予500万元和1000万元支持 [12] - 打造覆盖8大领域60多个细分场景的"超级场景"试验场 包括民政 家庭 工业 轨交 港口 海洋和医疗康养领域 [12] 产业发展需求 - 企业期待打造更多示范性应用场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促进产业快速铺开 [10] - 需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建议通过高校建立医工交叉联合研发平台 同时需要资本市场支持如设立专项基金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 [10]
西菱动力:公司将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零部件纳入公司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尚在研发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23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将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零部件纳入业务发展规划 [2] - 相关产品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 [2] 投资者互动信息 - 公司于9月25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业务发展相关问题 [2]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5 05:46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 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介绍,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 息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从浙江启航的民营企业,新华三的成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于英涛说。 浙江积极打造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 目清单"三张清单",推出民间投资问题收集和推动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定点联系机制、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