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
icon
搜索文档
可转债周度追踪:10月十大转债-2023年10月-20250928
浙商证券· 2025-09-28 13:34
证券研究报告 |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 | 债券研究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 报告日期:2025 年 09 月 28 日 10 月十大转债 ——可转债周度追踪 核心观点 近期市场波动虽对负债端构成一定扰动,但负债端整体稳定性尚可。在震荡市环境下, 公募机构的操作策略出现明显分化,绝对收益资金减仓,相对收益资金逢低选券。我 们建议高价券持有胜于交易,中价优选价格结构合理、年内具备催化预期的标的,对 价格已相对极致的偏债转债保持谨慎。 其次,中价转债是当前"攻守兼备"策略的核心抓手,需结合基本面、条款博弈 与估值水平综合筛选。当前转债价格中位数 130 元,处于 120-150 元的平衡转债 是当前市场博弈的重点区域,兼具债底保护与向上弹性。优选价格结构合理、年 内具备催化预期的标的,关注困境反转、新赛道切入及促转股意愿强的个券。 最后偏债型转债在资金流入推动价格中枢抬升,当前估值已相对极致,性价比有 所下降。7-8 月固收+资金大幅流入,转债整体价格中枢有所抬升。部分纯债替代 型资金将此类转债视为增强收益工具,尤其在纯债静态收益率处于低位、交易难 度加大背景下,资金流入偏债性转债。然而随着资金持续涌入,当前偏债转债的 估 ...
【固收】本周转涨,且涨幅超权益——可转债周报(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9月26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8 02: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债券人 ,作者光大证券固收研究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债券人 . 唯有进行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方能行稳致远。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报告摘要 1、市场行情 本周(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9月26日,共5个交易日)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0.9%(上周涨跌幅 为-1.5%),本周转涨;本周中证全指变动为+0.2%(上周涨跌幅为-0.2%);本周转债涨幅超过权益,近 一个月来首次。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15.3%,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21.3%,转债市场表 现稍逊于权益市场。 分评级来看,高评级券(评级为AA+及以上)、中评级券(评级为AA)、低评级券(评级为AA-及以下) 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69%、+0.86%、+0.51%,低评级券本周涨幅 ...
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925-20250925
华创证券· 2025-09-25 1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日转债多数行业上涨,估值环比抬升;转债市场成交情绪减弱;大盘成长相对占优;转债中枢提升,高价券占比提升;正股行业指数下降占比过半[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上涨0.46%,上证综指环比下降0.01%,深证成指环比上涨0.67%,创业板指环比上涨1.58%,上证50指数环比上涨0.45%,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0.37%[1] - 大盘成长环比上涨1.28%,大盘价值环比下降0.57%,中盘成长环比上涨0.64%,中盘价值环比上涨0.25%,小盘成长环比下降0.05%,小盘价值环比下降0.70%[1] 市场资金表现 - 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773.68亿元,环比减少12.25%;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23917.71亿元,环比增长1.90%;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236.00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降低1.82bp至1.88%[1] 转债估值 - 转债整体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130.63元,环比上升0.41%;价格中位数为130.20元,环比下降0.01%[2] - 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8.71%,环比上升0.29pct;整体加权平价为100.56元,环比下降0.14%[2] - 偏股型转债溢价率为9.77%,环比上升1.15pct;偏债型转债溢价率为85.27%,环比上升0.57pct;平衡型转债溢价率为23.08%,环比上升0.21pct[2] 行业轮动 - A股市场中,跌幅前三位行业为纺织服饰(-1.45%)、农林牧渔(-1.22%)、家用电器(-1.07%);涨幅前三位行业为传媒(+2.23%)、通信(+1.99%)、有色金属(+1.87%)[3] - 转债市场共计21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位行业为环保(+2.46%)、有色金属(+1.62%)、汽车(+1.22%);跌幅前三位行业为建筑装饰(-0.49%)、基础化工(-0.21%)、轻工制造(-0.19%)[3] - 收盘价方面,大周期环比+0.71%、制造环比+0.59%、科技环比+0.27%、大消费环比+0.48%、大金融环比+0.57%[3] - 转股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0.71pct、制造环比+1.3pct、科技环比+0.0015pct、大消费环比+1.7pct、大金融环比+1.2pct[3] - 转换价值方面,大周期环比+0.35%、制造环比-0.44%、科技环比+0.19%、大消费环比-0.76%、大金融环比-1.06%[3] - 纯债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1.0pct、制造环比+0.9pct、科技环比+0.4pct、大消费环比+0.64pct、大金融环比+0.66pct[4]
资讯早班车-2025-09-25-20250925
宝城期货· 2025-09-25 01:19
一、 宏观数据速览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资讯早班车 资讯早班车-2025-09-25 | 发布日期 | 指标日期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当期值 | 上期值 | 去年同期值 | | --- | --- | --- | --- | --- | --- | --- | | 20250715 | 2025/06 |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 % | 5.20 | 5.40 | 4.70 | | 20250831 | 2025/08 | 制造业 PMI | % | 49.40 | 49.30 | 49.10 | | 20250831 | 2025/08 | 非制造业 PMI:商务活 动 | % | 50.30 | 50.10 | 50.30 | | 20250915 | 2025/08 |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 | 亿元 | | 25668.00 11307.00 | 30323.00 | | | | 月值 | | | | | | 20250912 | 2025/08 | M0(流通中的现金):同 比 | % | 11.70 | 11.80 | 12.20 | | 202509 ...
多层次市场体系稳步构建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9:48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超52.4万亿元,企业 债与公司债协同发展;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十四五"期间一系列亮 眼数据,印证了多层次市场体系对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关键支撑。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科创板、创业板纵深发展到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从丰富交易所债券市场 产品到健全期货期权市场品类,"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稳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市场体 系,提升制度包容性和运行效率,有力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今年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后整体规模快速突破1100亿元大关,近期第二批产品相继上市,市场参与 主体持续扩容。汪毅建议,下一步应继续加快科创债ETF的推出,并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 结合产品,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类。 "十四五"期间,期货市场日益发挥重要功能。一方面,新上市了61个期货期权品种,品种总数达157 个,广泛覆盖农业、制造业、金融、航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使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惠及千厂万 企、千家万户。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价格影响力稳步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期 ...
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924:【债券日报】-20250924
华创证券· 2025-09-24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9月24日转债跟随正股上涨,估值环比抬升,市场风格上小盘成长相对占优,成交情绪升温 [1] 各部分总结 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上涨1.30%,上证综指环比上涨0.83%,深证成指环比上涨1.80%,创业板指环比上涨2.28%,上证50指数环比上涨0.68%,中证1000指数环比上涨1.70% [1] - 大盘成长环比上涨1.62%,大盘价值环比上涨0.04%,中盘成长环比上涨2.46%,中盘价值环比上涨1.25%,小盘成长环比上涨2.67%,小盘价值环比上涨1.07% [1] 市场资金表现 - 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881.73亿元,环比增长5.48%;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23471.54亿元,环比减少6.80% [1] - 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2.79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2.52bp至1.90% [1] 转债估值 - 转债中枢提升,高价券占比提升,整体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130.16元,环比上升1.34% [2] - 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8.42%,环比上升0.87pct;整体加权平价为100.70元,环比上升1.31% [2] 行业轮动 - A股市场中,涨幅前三行业为电力设备(+2.88%)、电子(+2.76%)、传媒(+2.59%);跌幅前三行业为银行(-0.36%)、煤炭(-0.29%)、通信(-0.01%) [3] - 各行业转债均上涨,涨幅前三行业为有色金属(+4.39%)、通信(+3.15%)、国防军工(+2.64%) [3]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9:18
【导读】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娟娟 去年创纪录后,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均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根据 Dealogic数据,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年内于海外发行可转债的金额已达162.6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创 纪录的167.30亿美元。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 今年以来,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瑞银作为账簿管理人的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业务规模排名靠前。 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前四大账簿管理人分别为摩根大通、高盛、瑞银、中信证券;2021年,前 四大账簿管理人为高盛、瑞银 、大摩、中金公司。 近期,全球知名长线投资者、头部对冲基金踊跃参与中国企业的可转债项目。 高盛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资本市场业务主管王亚军分析道,在海外市场,一般来说,可转债的发行量 占股权类融资总额的10%~20%,重要性显著。可转债带有"保底"加"上行空间"属性,投资者在股价上 涨时获益,但在一定区间(如股价上涨0~15%)内可能因利息偏低承受机会成本损失。 朱正芹介绍,在中国香港发行可转债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具有 ...
2025年 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9:13
去年创纪录后,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均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根据 Dealogic数据,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年内于海外发行可转债的金额已达162.6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创 纪录的167.30亿美元。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 瑞银集团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表示,首先,国际投资者会考虑发行主体的质量,包括发 行人的信用质量以及公司本身基本面,他们往往偏好高增长或基本面良好行业的龙头企业,例如科技、 互联网、新能源、保险、生物医药等。相较于股权投资者,可转债投资者会额外关心发行人的信用状 况。其次,国际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核心发行条款是否具有吸引力,包括转股溢价、票息及债券期限 等,发行条款的设置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潜在收益。第三,国际投资者也非常关注利率环境、汇率风险 等宏观因素。 再现零息发行 今年以来,多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零息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票据。 朱正芹介绍,在中国香港发行可转债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首先,利息成本较低。对于发行零息可转债的企业而言,债券存续期间,企业无需支付现金利息,可极 大减轻财 ...
冲击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8:58
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趋势 -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去年全年金额为167.30亿美元 今年截至目前已达162.60亿美元[1] - 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 阿里巴巴等企业今年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1] 发行主体与市场参与情况 - 摩根大通 高盛 瑞银 中信证券为2024年前四大账簿管理人 摩根大通 高盛 瑞银 中金公司为2021年前四大[2] - 可转债发行量占股权类融资总额10%至20% 2025年占比达30% 远高于历史均值15%[3][7] 投资者结构分析 - 投资者分为三类:类股权型投资者追求中等回报 债券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交易型投资者通过股价波动套利[3] - 全球知名长线投资者和头部对冲基金踊跃参与 可转债价值与标的股票波动性呈正相关[3][6] 国际投资者关注要素 - 关注发行主体信用质量及基本面 偏好科技 互联网 新能源 保险 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4] - 重视转股溢价 票息 债券期限等核心条款 同时关注利率环境与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4] 零息可转债发行特点 - 多家中国企业发行零息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票据 存续期间无需支付现金利息[5][6] - 零票息因发行人多为投资级公司 信用利差较小 例如美国国债利率4%时扣除波动性价值后票息趋近于零[7] 可转债融资优势 - 利息成本低 减轻现金流压力 延迟股权稀释 维持大股东控制权[6] - 审批流程较IPO更快捷 条款可定制性强 能吸引信贷投资者与成长型投资者[6] - 高转换溢价发行可传递管理层对公司前景信心的积极信号[7] 有利发行条件 - 企业需具备较低信用风险 较高股价波动性 有利宏观环境如利率水平[8] - 信用资质优良的行业龙头企业 高成长性赛道企业 治理清晰的企业更易获得有利条件[8] 投行专业能力要求 - 可转债发行需要投行具备信用研究能力和波动性定价能力[8] - 国际大型综合性投行在投资者覆盖 定价与信用评估方面具备优势[8]
冲击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8:57
【导读】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去年创纪录后,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瑞银集团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表示,首先,国际投资者会考虑发行主体的质 量,包括发行人的信用质量以及公司本身基本面,他们往往偏好高增长或基本面良好行业的 龙头企业,例如科技、互联网、新能源、保险、生物医药等。相较于股权投资者,可转债投 资者会额外关心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其次,国际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核心发行条款是否具有 吸引力,包括转股溢价、票息及债券期限等,发行条款的设置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潜在收 益。第三,国际投资者也非常关注利率环境、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 再现零息发行 今年以来,多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零息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票据。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均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 根据Dealogic数据,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年内于海外发行可转债的金额已达162.60亿美元, 接近去年全年创纪录的167.30亿美元。 朱正芹介绍,在中国香港发行可转债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 首先,利息成本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