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涨价情绪持续升温,持续看好国产存储产业链
东方证券· 2025-09-22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存储涨价情绪持续升温 国产存储产业链发展前景乐观[1] - NAND存储涨价情绪升温 Flash wafer价格上周上涨1.82%-6.25% SSD 256GB(行业市场)价格周涨幅达8.62% 预计Q4企业级存储价格继续上涨[7] - DRAM市场或全面涨价 美光可能对渠道存储产品调涨20%-30% DDR4和LPDDR4X价格自二季度起开启涨价潮并有望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DDR5和LPDDR5X供应趋于紧张[7] - AI带动需求持续性支撑DRAM涨价行情 供应端原厂产能切换不可逆 涨价行情具有较强持续性[7] - 三星12层堆叠HBM3E通过英伟达认证 已研发出数据传输速率达11Gbps的HBM4产品 原厂竞争或加剧[7] - 国内利基DRAM Tier2供应商有望因原厂减少产能而获得更大市场空间[7]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存储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兆易创新(买入) 普冉股份(未评级) 德明利(未评级) 佰维存储(未评级) 北京君正(买入) 朗科科技(未评级) 东芯股份(未评级) 江波龙(未评级) 恒烁股份(未评级) 万润科技(未评级) 深科技(未评级) 同有科技(未评级) 聚辰股份(未评级) 联芸科技(未评级)[2] - 投资逻辑基于存储行情景气度持续 国内先进存储产能扩充 AI服务器和AI终端带动存储需求增长 以及国产替代机遇[2]
精智达(688627):Q2盈利环比显著改善,半导体测试业务高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9-22 11: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9]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0亿元、16.48亿元、21.10亿元,同比增长50.7%、36.2%、28.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75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126.9%、51.0%、36.0% [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3元、2.92元、3.97元,对应PE分别为76X、50X、37X [1][9] - 预计ROE将从2024年的4.6%提升至2027年的15.1% [1] 近期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22.68%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19.94%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2.92亿元,环比增长91.65%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0.47亿元,环比扭亏为盈 [1] - 2025Q2毛利率40.40%,环比提升12.69个百分点 [2] - 2025Q2净利率16.09%,环比提升26.81个百分点 [2] 半导体测试业务进展 - 2025H1半导体测试设备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376.52% [3] - 获得3.23亿元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合同,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在DRAM老化测试修复设备、MEMS探针卡等产品实现出货量稳步提升 [3] - 自主研发的9Gbps ASIC芯片通过客户认证 [3] - 拓展NAND FLASH测试设备、高规格Memory Handler设备及探针卡关键技术 [3] - 持续研发SoC测试机,在硬件架构和测试通道性能实现关键突破 [3] 显示检测业务突破 - 首次取得G8.6 AMOLED产线2亿元以上检测设备订单 [8] - 在MicroLED、MicroOLED等新型微显示技术领域保持主流厂商合作 [8] - 与AR/VR头部终端厂商战略合作深化,实现多款光学、电学定制测试产品开发 [8] - 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成像式色度仪器获得主要客户正式订单 [8] 费用结构 - 2025H1销售费用率7.74%,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2] - 2025H1管理费用率6.20%,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人员增加及薪酬提高 [2] - 2025H1研发费用率13.75%,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2] - 2025H1财务费用率-1.06%,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 [2]
正帆科技(688596):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外延并购蓄力成长
华安证券· 2025-09-22 11: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OPEX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7.3% [5] - 外延并购推动核心零组件业务拓展 完成收购汉京半导体股权 [6] - 短期利润承压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至0.9亿元 [4]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8.9% [4] - 25H1毛利率23.7%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69.8/87.1/109.6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6/8.8/11.6亿元 [7] 业务发展 - 核心零组件产品Gas Box打破国外垄断 向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批量供货 [5] - 气体及先进材料产能建设推进 铜陵前驱体制造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 [5] - 设立子公司芯特思进军半导体进口工艺设备维保服务市场 [5] - 通过收购汉京半导体切入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领域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6.41/12.21/9.33倍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为2.48/2.06/1.69倍 [10] - 当前总市值109亿元 总股本293百万股 [1]
分化!资金继续抱团硬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01
港股市场整体承压,科技股显现韧性。恒生指数跌0.76%报26344.1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58%报 6257.9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07%报9370.73点。大市成交2905.3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27.36 亿港元,半导体与消费电子板块获内资青睐。 9月22日,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三大指数小幅收涨,科技板块全线爆发推动科创50指数大涨 3.38%,消费电子与半导体产业链领涨市场,而旅游影视等消费板块集体回调;港股市场整体承压,三 大指数集体收跌,科技股相对抗跌,苹果概念与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 受国庆节前效应影响,两市成交额均较前一交易日显著萎缩,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市场热点集中於 科技主线,结构性特征突出。 展望后市,A股科技主线有望延续强势,需关注量能变化与板块轮动节奏;港股或延续震荡整固,重点 跟踪外资流向与政策预期。操作上建议聚焦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景气方向,规避高位消费股回调风险, 把握科技成长与政策催化的结构性机会。 主要指数表现 A股市场缩量上涨,科技成长风格主导市场。上证指数全天震荡收涨0.22%报3828.58点;深证成指涨 0.67%报13157.97点;创业板指 ...
谨慎看涨?
第一财经· 2025-09-22 10:5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3828点 反映权重股稳定性和市场整体谨慎情绪[4][12] - 创业板指高波动 体现资金对中小盘成长股的博弈[4] - 深圳成指领涨 主要得益于科技成长板块强势表现[4] - 2175家上涨 3150家下跌 显示市场赚钱效应集中但多数个股未能跟随指数上涨[4][5] 板块表现分化 - 消费电子板块全线走强 受市场预期和国产替代推动[5] - 半导体与芯片表现突出[5] - 贵金属涨幅居前 受国际金价刺激[5] - 社会服务板块走低 包括餐饮旅游和影视院线 因国庆假期临近部分资金选择"利好兑现"提前离场[5] - 商贸零售和传媒板块走低[5] 资金流向 - 两市成交额12万亿元 下降8.7% 反映国庆节前资金趋于谨慎[7] - 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以上 显示市场活跃度和资金参与度仍处较高水平[7] - 资金集中涌入消费电子 半导体 贵金属等少数热门板块 大部分板块成交清淡形成"缩量分化"格局[7] - 机构资金布局高景气赛道 流向有强劲业绩支撑和明确产业催化剂的科技领域[9] - 散户资金净流入当日下跌或涨幅较小个股 卖出强势涨停或大涨个股[8][9] 投资者行为调查 - 加仓比例26.8% 减仓比例20.4% 按兵不动比例52.8%[14] - 看涨下一交易日比例67.38% 看跌比例32.62%[16][17] - 平均仓位67.51%[19]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27.36亿 内资再度加仓港股ETF 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28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2 10:10
港股通资金流向 - 北水成交净买入127.36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81.54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45.83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28.64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获净买入8.6亿港元 [2][4][5]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6.14亿港元 [2][5] 个股资金净流入 - 中芯国际净流入58.39亿港元 [2] - 山高控股净流入41.54亿港元 [2] - 鸿腾精密净流入4.51亿港元 [6] - 华虹半导体净流入6579万港元 [4][7] - 晶泰控股净流入6579万港元 [2][8] - 小米集团-W净流入1.53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流入1.34亿港元 安踏体育净流入1.22亿港元 [8]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在三个城市推出到店团购促销 花旗认为其生态系统可带来线上线下流量协同效应 [5] - 鸿腾精密因OpenAI与立讯精密合作签署消费级设备协议 里昂认为可为苹果供应链企业带来新增长动力 [6]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获内资加仓 中信证券认为美国半导体管制措施效果减弱 助推中国AI及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 [7] - 晶泰控股被纳入富时中国小盘股指数 上半年药物发现业务同比增长615% 与多家全球顶尖药企合作并签署59.9亿美元订单 [8] - 山高控股宣布回购不超过1亿美元股份 集团业务运营维持正常 [6]
突然大涨!一则重磅消息,彻底引爆
格隆汇· 2025-09-22 09:30
半导体板块行情表现 - 海光信息股价上涨超过10%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超过6% 寒武纪和澜起科技股价上涨超过3% [1] - 半导体板块上周受消息面刺激走出上涨行情 本周初呈现再接再厉态势 [2] 行业利好刺激因素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该公司专注于全功能GPU研发 已推出四代架构形成三大产品线 [3] - 壁仞科技完成15亿元融资计划Q3赴港上市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39.04亿元估值210亿元 [3] - 先进封装成为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 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公司加速芯片迭代 [3] - 多家本土科技巨头入局芯片研发 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迭代时间线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对订单景气度乐观 [4] 外资机构观点 - 美国银行指出中国在AI算力瓶颈取得实质性突破 阿里腾讯百度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并推出自主芯片 [6] - 渣打银行认为投资者更相信中国科技公司资本开支回报 科技股低估值及技术进展吸引全球投资者建仓 [7] 需求端驱动因素 - AI革命推动芯片需求爆发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3-2027年AI半导体市场CAGR超40% 规模达29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35% [11] - 德勤预计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增长至4000亿美元 算力爆发直接拉动高端训练芯片推理芯片HBM内存及先进封装需求 [12] - 全球半导体行业2023年进入周期上升通道 传统需求恢复叠加AI电动车新增需求推动周期达到新高度 [14]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年销售额超1万亿元但自给率不足30% 国产替代需求庞大 [15] - 国内半导体市场呈现双轨制特征 开放参与全球采购同时国内企业快速发展获取国内订单 [16] 企业盈利表现 - 科创板半导体公司2024年近9成实现营收正增长 Q4近7成公司营收环比正增长 [18]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 海光信息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净利润19.29亿元同比增长52.73% [18] - 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亏损收窄至4.52亿元 澜起科技营收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197.18% [18] - 中微公司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 [18] - 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净利润33.68亿元同比增长105.1% [20]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16.42亿元同比增长33.94% [20]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实现单季扭亏 [20] - 澜起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87.54% [20] -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32.9% [20] 国产替代进展 - 中芯国际2024年中国区营收占比从80.1%升至84.6%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19]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54.72% 腔体销售量增长49.83%体现设备国产化加速 [19] 估值与市场环境 - 盈利高速增长为科技企业价值重估提供依据 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带来估值溢价 [21] - 美联储降息启动全球流动性宽松 为科技成长板块送来活水强化估值溢价逻辑 [21] - 科创板50指数半导体权重占比达66% 包含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龙头 [21] - 科创板50指数从去年924至今涨幅处于各大宽基前列 [21] 战略与政策支持 -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粮食具有战略地位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各项政策向硬科技领域倾斜 [22] - 科创板50指数作为50家尖子生集合 成为汇聚政策红利的核心载体 [22]
中信建投:国产乳品深加工布局进程加快 B端需求扩张推动国产化替代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2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国内原奶供需失衡导致奶源相对过剩 国内外奶价倒挂 液奶需求疲软 [1][2] - 深加工产品具备更高附加值和更长保质期 有效平抑国际奶价并缓解奶源过剩压力 [1][2] - 奶酪、稀奶油、黄油等深加工品类成为乳品行业新增长点 [1][2] 深加工市场规模与产能 - 2024年奶酪、稀奶油、黄油行业规模合计突破350亿元 [3] - 国产企业在建或新投产产能预计超过70万吨 [3] - 若产能利用率达30%/50%/70% 可分别消化生鲜乳168万吨/280万吨/392万吨(按8倍折算) [3] - 奶酪、稀奶油、黄油B端规模超260亿元 [1][5]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国内奶酪消费以再制奶酪为主 原制奶酪产量国产占比仅14% [3] - C端奶酪从儿童奶酪棒向成人奶酪、家庭餐桌场景延伸 国产品牌影响力增强 [3] - 稀奶油领域健康化需求推动动物奶油替代(当前人造:动物需求比为3.2:1) [3] - 新国标2026年实施利好国内头部品牌 B端客户供应链稳定性诉求强 [3] - 黄油B端需求维持双位数增长 C端开始拓展佐餐赛道 [4]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烘焙赛道含乳率持续提升(2025年1-4月新品含乳率57.2% 含乳脂率76.3%) [5] - 现制茶饮与咖啡市场2024-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15.8%和18.5% [5] - 西式快餐行业快速扩张 下沉空间较大(尤其披萨等品类) [5] - 乳品深加工成为产品创新和风味丰富的重要选择 如生酪拿铁、黄油拿铁等战略单品 [5] 国产替代进展与优势 - 国产品牌以高性价比、本土供应链和市场服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2] - 奶源品质提升、深加工技术突破和生产经验积累持续缩小与进口差距 [2] - 妙可蓝多和伊利在B端推出国产干酪产品并维持高速扩张 [3] - 立高食品360Pro稀奶油具备国产先发优势 持续完善产品矩阵 [7] 企业战略布局 - 妙可蓝多作为奶酪行业龙头 与蒙牛协同提升B端服务能力 [7] - 伊利依托品牌、渠道、奶源和研发优势 成本管控能力强且产品品质优 [7] - 立高食品深耕烘焙领域客户 拓展茶饮类客户并与飞鹤合作探索高端替代 [7]
午后飙涨近5%!AI芯片继续高歌猛进,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逼近上市高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23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9月22日午后,聚焦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强劲拉升,一度涨近5%,现涨 3.26%,成交额超5000万元。成份股方面,芯原股份涨逾17%,晶晨股份、恒玄科技紧随其后,涨幅均 超7%。 国金证券指出,AI推理需求激增带动ASIC需求强劲增长,英伟达技术升级推动PCB价量齐升,AI- PCB公司订单饱满且积极扩产,下半年业绩高增长可期。AI覆铜板需求旺盛,海外扩产缓慢使龙头厂商 受益,并带动配套设备及上游材料需求。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稳健向上,存储芯片涨价,晶圆厂稼动率提 升叠加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及设备需求增长。消费电子中苹果链及AI眼镜等创新方向亦值得关注。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及其联接基金(024560)被动跟踪科创AI指数(950180),重点布局 在国产AI产业链、具备较强国产 ...
联盟耗材集采“玩法”升级:5类耗材纳入,国产品牌能否翻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报道 体量巨大的缝合线也要降价集采了。 在医用耗材领域,缝合线这类常用耗材,外资品牌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近期23个省(区、市)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的超级联盟,要对缝合线、注射器等5类常用耗材动手了。 近日,辽宁省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省际联盟缝合线等5类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文件》。此次 集采由辽宁牵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西、海 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组成的采购联盟(以下简称"采购联盟")。采购周期为3年。 采购品类包括缝合线、注射器(带针)、泵用输液器、吸氧管、真空采血管(含静脉血样采集针)5类 医用耗材,管理类别不包括第一类产品,基于材料、功能或用途等因素,上述5类耗材共计被划分为21 个分组,并明确了最高申报价和协议采购量。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中将多个产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格进行上调。其中包 括:"可吸收缝合线、天然材质"从98.44元调至126.53元;"不可吸收缝合线、合成材质"从50.91元调至 73.25元。这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