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工作启动,有助完善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
湘财证券· 2025-09-28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工作启动 有助完善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2][8] - 试点工作将促进中药行业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评价体系 真实世界证据将有望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医保支付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 并促进中药研发创新[8][9][10]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建议关注价格治理 消费复苏和国企改革三大主线[11][12] 市场表现 - 上周中药Ⅱ下跌1.95% 报收6449.62点 医药生物整体下跌2.2%[4] - 医药子板块中医疗服务跌幅最大达3.99% 中药表现居中[4] - 2025年以来中药板块累计下跌2.37% 而医疗服务板块上涨40.36%[14] - 表现居前的公司有方盛制药(12.06%) 天目药业(2.29%) 吉林敖东(1.59%) 太极集团(1.43%) 益盛药业(1.41%)[20] - 表现靠后的公司有众生药业(-13.97%) 振东制药(-10.73%) 中恒集团(-6.36%) 大唐药业(-6.36%) 生物谷(-6.25%)[22] 行业估值 - 上周中药板块PE(ttm)为27.38X 环比下降0.54X 近一年PE最大值为30.26X 最小值为24.72X[6] - PB(lf)为2.32X 环比下降0.04X 近一年PB最大值为2.65X 最小值为2.17X[6] - PE处于2013年以来29.00%分位数 PB处于2013年以来6.11%分位数[6] - 医药生物整体PE为38.9X 化学制药48.4X 生物制品47.9X 医药商业19.7X 医疗器械41.1X 医疗服务36.7X[26] - 医药生物整体PB为3.0X 化学制药3.7X 生物制品2.7X 医药商业1.4X 医疗器械2.9X 医疗服务3.8X[31] 上游中药材 - 中药材周价格总指数为237.22点 较前一周上涨0.4%[7] - 中药材十二大类呈现5涨7跌态势 矿物类药材价格指数涨幅居首[7] - 双节将近送礼性消费需求增加 同时秋季产新供给明显增长 市场整体小幅波动[7]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9月23日发布开展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工作通知[8] -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 辽宁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陕西 甘肃等省市[8] - 试点分为启动阶段 实践阶段 应用阶段三个阶段[8] - 将从临床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公平性 可及性 创新性 患者体验等多维度评估医药产品综合价值[8] - 具体到中药行业包括服务药品综合价格评价的真实世界数据库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特定区域内境内未上市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研究等内容[8] 投资建议 - 主线一:价格治理 关注集采价格降幅 院端市场份额及研发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医保+非基药+独家"品种[11] - 主线二:消费复苏 看好宏观经济回暖及内需刺激带来的消费类中药销量恢复 关注拥有配方 原材料 品牌优势的品牌中药龙头企业[12] - 主线三:国企改革 中药行业国资控股企业占比明显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 关注国企改革带来的提质增效及业绩增长[12] - 重点推荐佐力药业(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4.3%-31.06% 扣非归母净利润预增25.36%-32.21%) 关注片仔癀 寿仙谷[12]
铜:Grasberg影响定量,强化矿紧逻辑
天风证券· 2025-09-28 13:20
金属与材料行业研究报告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印尼Grasberg矿难事件成为铜价上涨催化剂,Freeport宣布该矿2026年铜产量或比预期低35%,强化矿端供应紧张逻辑[3][11] - 基本金属走势分化:铜价突破上行,沪铜主力合约触及82980元/吨,涨幅超过3%;铝价因成本下移和需求疲软而回调[3][17] - 贵金属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地缘政治因素推动,金银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国内黄金均价上涨1.00%,白银上涨2.09%[4][21] - 小金属市场整体弱势运行,锑锭价格下调0.3万元/吨,稀土价格震荡但基本面改善方向不变[5][6][75] 基本金属板块 铜市场 - 铜价震荡上行,沪铜收于81890元/吨,LME铜价创去年5月底以来最高位[3][11] - Freeport印尼Grasberg铜金矿因安全事故触发不可抗力,2026年铜产量或比预期低35%[11] - 上期所铜库存增12.5%至105,814吨,创6月初新高[11] - 预计下周期铜价格宽幅震荡,LME铜价运行区间9950-10600美元/吨,沪铜运行区间80000-84000元/吨[12] - 关注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金诚信、五矿资源等公司[3][13] 铝市场 - 铝价全线下跌,沪铝收于20660元/吨,较上周下跌232元/吨,跌幅1.11%[3][17] - 成本端下行:国产氧化铝均价3014.75元/吨,较上周下跌40.02元/吨,跌幅1.31%[3][17] - 库存分化:LME铝库存51.72万吨,较上周增加3.34万吨;国内铝锭社会库存62.66万吨,较上周减少1.86万吨[3][18] - 预计10月预焙阳极市场成交价格上行,因石油焦价格上涨且下游电解铝开工产能稳中有增[18] - 关注中国宏桥、中孚实业、天山铝业、神火股份、云铝股份等公司[3][20] 贵金属板块 金银市场 -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市场对10月降息概率预期仍徘徊在50%以上[3][21] - 国内99.95%黄金市场均价837.58元/克,较上周上涨1.00%;白银均价10173元/千克,较上周上涨2.09%[4][21] - COMEX白银库存量52715.51万盎司(16396.37吨),较上周增幅0.35%,较年初增幅65.45%[4] - 预计下周金银价格宽幅震荡,COMEX黄金运行区间3600-39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现货区间800-850元/克[22] - 关注中国黄金国际、山东黄金、招金矿业、中金黄金等公司[4] 小金属板块 锑市场 - 锑价全线回调,2高铋锑锭价格16.75万元/吨,较上周下调0.3万元/吨[5][66] - 氧化锑价格下调,99.5%三氧化二锑价格14.15万元/吨,较上周下调0.3万元/吨[5][66] - 原料矿低价现货难买,矿商挺价意愿强烈,但需求端无利好提振[5][66] - 预计短期内1锑锭价格在16.5-17.2万元/吨区间震荡运行[69] - 关注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豫光金铅等公司[5] 稀土市场 - 轻稀土氧化镨钕价格56.25万元/吨,环比下跌1.5%;中重稀土氧化镝161.18万元/吨,环比下跌0.6%[6][75] - 分离厂整合逐步进行,加工费已上行至2万以上[6][75] - 长期重视上游供给重塑的产业趋势性机会,关注基本面修复逻辑最顺的磁材板块[6][75] - 关注宁波韵升、正海磁材、金力永磁等磁材公司及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等上游企业[6][75] 其他小金属 - 碳酸锂价格上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38%[33] - 钴价上行,电解钴价格29.7-30.5万元/吨,较上周上调2.2万元/吨,涨幅7.89%[37] - 钨价全线下跌,65度黑钨精矿均价27.25万元/吨,较上周下调0.6万元/吨[48] - 钼市全线下跌,45-50度钼精矿均价4445元/吨度,较上周下调0.76%[59]
非银金融行业跟踪周报:寿险保费8月大幅增长,境外机构开展债券回购业务进一步放开-20250928
东吴证券· 2025-09-28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和利率上行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具有安全边际和攻守兼备特性[4][44] - 保险行业负债端和投资端预计显著改善 寿险保费8月大幅增长49.7% 新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4][19] - 证券行业交易量同比大幅提升 政策支持境外机构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市场回暖带来业务机会[4][14] - 多元金融中信托行业进入平稳转型期 期货行业成交规模保持高位 创新业务成为发展方向[4][26] 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近期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2025年09月22日-09月26日)非银金融整体下跌0.04% 跑输沪深300指数1.07%的涨幅[9] - 保险行业上涨0.46% 证券行业下跌0.16% 多元金融行业下跌1.49%[9] - 2025年初以来(截至09月26日)多元金融上涨9.88% 保险上涨6.23% 券商上涨4.30% 非银金融整体上涨5.22% 但仍跑输沪深300指数15.63%的涨幅[10] 证券行业观点 - 2025年9月日均股基交易额27768亿元 较上年9月上涨204.31% 较上月增长5.95%[14] - 两融余额24444亿元 同比提升75.29% 较年初增长31.09%[14] - 9月IPO发行9家 募集资金93.46亿元[14] - 央行等部门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16][18] - 券商行业2025E平均PB估值1.3倍 推荐中信证券、同花顺、东方财富等龙头[4][18] 保险行业观点 - 2025年1-8月人身险原保费37999亿元 同比增长11.3%[19] - 8月单月人身险保费4645亿元 同比增长49.7% 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的需求增加带动[4][19] - 2025年1-8月产险公司保费12201亿元 同比增长4.7% 8月单月保费1269亿元 同比增长0.9%[19] - 健康险保费1-8月同比增长2.4% 8月末占比20%[19] - "十四五"时期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61.7%[23]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85%[23] - 保险板块估值0.57-0.86倍2025E P/EV 处于历史低位[4][25] 多元金融行业观点 信托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29.56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8%[26] - 2024年信托行业经营收入940.36亿元 同比增长8.89%[26] - 2024年利润总额230.87亿元 同比下降45.52%[26] 期货 - 2025年8月期货市场成交量8.39亿手 成交额65.08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98%和21.38%[33] - 2025年7月期货公司营业收入42.82亿元 同比增长21.82% 净利润13.43亿元 同比增长50.06%[36] - 风险管理业务成为重要转型方向 2025年6月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收入114.95亿元[37] 其他成就 - "十四五"时期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4][43]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超20%[4]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4] 行业排序及重点公司推荐 - 行业推荐排序:保险 > 证券 > 其他多元金融[4][44]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信证券、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4][44] - 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和利率上行 负债端持续改善[4][44] - 证券行业受益于市场回暖和政策环境友好 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多业务线受益[4][44]
行业周报:东北首单公募REIT获批,消费REITs单月表现优异-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18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2] 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压力下,"资产荒"逻辑有望继续演绎,REITs作为高分红、中低风险的资产,在政策力度加强以及社保金和养老金入市预期下,有望持续提升配置性价比,板块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5][60] 市场动态与项目进展 - 华夏中海商业资产REIT于9月22日通过审核,基础设施项目为佛山映月湖环宇城项目,独用宗地面积35,339.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478.85平方米[6][14][15] - 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于9月23日获批,为东北首单公募REIT,项目涵盖13栋产业楼宇,产权建筑面积合计20.12万平方米[6][14][15] - 共有12只REITs基金等待上市,发行市场保持活跃,包括华夏安博仓储物流REIT等新通过审核产品[8][56][59] 市场表现数据 - 中证REITs(收盘)指数为831.45,同比上涨6%,环比下跌0.83%,2024年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92%,累计超额收益-22.7%[5][7][16] - 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为1064.42,同比上涨12.63%,环比下跌0.65%,2024年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3.52%,累计超额收益-9.1%[5][7][20] - 本周REITs市场成交量达3.88亿份,同比下降16.92%,成交额达18.6亿元,同比下降1.06%,区间换手率1.63%,同比-1.54个百分点[5][25] - 近30日REITs市场成交总量37.52亿份,同比下降9.33%,成交总额166.89亿元,同比下降11.49%,平均区间换手率0.55%,同比-11.63个百分点[30] 分板块表现 - 消费类REITs单周下跌1.43%,单月累计上涨1.56%,为各板块中月度表现最佳[5][7][35] - 保障房REITs单周下跌1.49%,单月上涨0.31%[5][7][35] - 环保类REITs单周下跌0.09%,单月下跌3.29%[5][7][35] - 高速公路类REITs单周下跌1.73%,单月下跌2.77%[5][7][35] - 产业园区类REITs单周下跌0.65%,单月下跌1.21%[5][7][35] - 仓储物流类REITs单周下跌0.43%,单月上涨0.91%[5][7][35] - 能源类REITs单周下跌0.60%,单月下跌0.82%[5][7][35] 个股表现 - 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周涨幅0.98%,中航京能光伏REIT周涨幅0.65%,国泰君安东久新经济REIT周涨幅0.52%,涨幅靠前[52][55] - 易方达深高速REIT周跌幅4.15%,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周跌幅4.03%,国泰君安城投宽庭保租房REIT周跌幅3.01%,跌幅靠前[52][55]
农林牧渔2025年第39周周报:行业养殖进入亏损,重视生猪板块预期差-20250928
天风证券· 2025-09-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亏损状态 猪价加速下跌 外销仔猪亏损加大 行业产能有望去化 [2][11] - 牛产业中原奶价格持续磨底 肉牛超级周期或已启动 奶牛存栏下降近8% 产能加速出清 [3][13] - 宠物板块国产品牌持续崛起 宠物食品出口趋势向好 淘宝猫主粮销售额同比增长9.63% [3][14] - 禽板块白羽鸡引种存在缺口 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26.9% 黄羽鸡供给收缩 需求边际改善 [4][15][18] - 种植板块聚焦生物育种产业化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有望加速 头部种企竞争力提升 [6][21][22] - 后周期板块饲料行业集中度提升 动保板块期待新大单品突破 [7][23][24] 细分板块总结 生猪板块 - 截至9月27日全国生猪均价12.76元/kg 较上周末下跌1.39% 行业自繁自养亏损54元/头 [2][11] - 7kg仔猪价格236元/头 头均亏损约54元/头 出栏均重128.55kg 环比增加0.10kg 为近五年历史同期最高 [2][11] - 屠宰样本日均宰杀量环比增加1.80% 主要因气温下降 屠企分割利润增加及国储交货时间临近 [11] - 头均市值显示牧原股份3300-4000元/头 温氏股份等2000-3000元/头 新希望等低于2000元/头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2][12] 牛板块 - 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7.14元/kg 环比下降0.1% 同比上升11.3% 生鲜乳价格3.03元/kg 同比下跌3.5% [13] - 奶牛存栏下降近8% 产能加速出清 复产周期长效率低 预计上行周期持续时间较长 [3][13] - Q3青贮收购资金压力可能推动出清边际加速 原奶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牛肉价格或迎拐点 [3][13] 宠物板块 - 2025年7月淘宝猫主粮销售额7.35亿元 同比增长9.63% 狗主粮销售额3.53亿元 同比增长1.45% [14] - 国产品牌麦富迪位列猫主粮TOP3和狗主粮TOP2 凭借产品创新和精细营销持续崛起 [14] - 2025年1-8月宠物食品出口23.04万吨 同比增长6.23% 出口金额67.64亿元 同比下降2.35% [14] 禽板块 白羽鸡 - 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73.3万套 同比下降26.9% 海外引种量仅27.4万套 均来自法国 [4][16] - 自2024年1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和新西兰爆发禽流感后 从美国和新西兰引种处于暂停状态 [4][16] - 山东大厂商品代苗报价3.6元/羽 山东区域主流毛鸡均价3.35元/斤 价格环比持平 [16] 黄羽鸡 - 在产父母代存栏量1376万套 周环比下降0.2% 同比上升6% 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区间 [5][18] - 快中慢速类中华土鸡均价分别为6.36元/斤 6.96元/斤 8.21元/斤 粤东和江苏区域价格有所上涨 [18] 蛋鸡 - 主产区蛋鸡苗价格2.6元/羽 同比下跌31% 鸡蛋平均批发价格8.46元/kg 环比上涨1.4% 同比下跌21% [20] - 引种受阻对供给影响可能超预期 晓鸣股份雏鸡苗市占率超20% [5][20] 种植板块 - 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 实现增产重心转向"大面积提单产" 2024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80% [6][21][22] - 农业农村部强调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农发行累计投入超1200亿元支持种业发展 [22] - 转基因增产效果显著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有望加速 [6][22] 后周期板块 饲料 - 水产养殖/饲料经历2年以上低谷 行业中小企业退出显著 预计今明多年品种水产料景气反转 [7][23] - 海大集团在原材料大幅波动下优势持续放大 市占率加速提升 海外饲料空间9-10亿吨 竞争相对温和 [7][23] 动保 - 传统畜禽疫苗红海竞争 研发创新愈发重要 期待非瘟疫苗等大单品突破 [7][24] - 宠物动保随宠物老龄化和单只宠物支出增长 市场持续扩容 国产猫三联等大单品陆续问世 [7][24] 农业板块表现 - 最新交易周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97%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0.21% 深证成指上涨1.06% 沪深300上涨1.07% [25] - 个股涨幅靠前的包括ST景谷上涨15.68% 华英农业上涨5.76% 生物股份上涨3.78%等 [25]
煤炭行业周报:动力煤700元之上和焦煤大涨,煤炭布局稳扎稳打-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动力煤价格已反弹至700元/吨以上,焦煤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处于拐点右侧,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3][4] - 煤炭板块具备周期弹性和稳健红利的双重投资逻辑,当前持仓低位,已到布局时点[5] - 动力煤价格有望修复至750元(煤电盈利均分点)和860元(电厂盈亏平衡线)目标价;焦煤价格基于与动力煤2.4倍比值关系,目标价分别为1680元、1800元和2064元[4][13] - 非电煤需求(化工、建材等)在金九银十旺季有望接棒电力需求,推动价格上行[3][4] 行业走势与估值 - 煤炭指数本周下跌1.37%,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8][24] - 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13.49倍,市净率(PB)为1.26倍,均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8][30] 动力煤市场动态 - 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701元/吨,周环比下跌0.43%;晋陕蒙产地价格上涨,涨幅1.64%-4.67%[20][36] - 年度长协价格微涨,9月CCTD长协价674元/吨(+0.9%);BSPI、CCTD、NCEI指数均微涨0.15%-0.60%[20][42] - 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大跌5.61%至210.2万吨,库存微涨0.55%,可用天数大涨6.45%至16.5天[20][66] - 环渤海港口库存微涨0.45%,长江口库存大涨4.43%,广州港库存下跌3.73%[20][98] 炼焦煤市场动态 - 京唐港主焦煤报价1750元/吨,周环比大涨4.79%;山西吕梁主焦煤产地价1500元/吨(+7.14%)[21][23][112] - 焦炭现货价下跌2.26%至1300元/吨,螺纹钢现货价下跌1.22%至3240元/吨[23][126] - 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大涨6.58%,可用天数大涨6.96%;钢厂铁水产量微涨0.55%至242.4万吨[23][132][133] 无烟煤市场动态 - 晋城无烟中块价格940元/吨(+9.30%),阳泉无烟末煤价格710元/吨(+14.52%)[24][150] 投资建议与主线 - 周期逻辑主线:晋控煤业、兖矿能源(动力煤);平煤股份、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冶金煤)[5][14] - 红利逻辑主线: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合计中期分红241.3亿元)[5][15] - 多元化弹性主线:神火股份、电投能源(铝业务弹性)[5][14] - 成长逻辑主线:新集能源、广汇能源[5][14] 数据来源与指标 - 数据来源:聚源、Wind、CCTD、卓创资讯、开源证券研究所[2][20][21][23][24]
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
银河证券· 2025-09-28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推荐东鹏饮料、立高食品 [6] - 社服板块推荐蜜雪集团、古茗,关注名创优品 [6] - 农业板块推荐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6] - 纺服板块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海澜之家、李宁 [6] - 轻工板块关注中烟香港、匠心家居、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潮玩谷子推荐泡泡玛特 [6] - 家电板块推荐高分红率龙头以及科技消费,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H、石头科技、科沃斯,关注影石创新 [6] - 传媒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阿里巴巴-W、光线传媒、神州泰岳、芒果超媒等 [6]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预计2025年四季度亮相,规划重点从过往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 [5]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在全球崭露头角 [5] - 中国互联网、电子游戏、潮玩文创、现制饮品、杂货店、长视频/短视频、网文等领域出现全球级拓展/传播现象 [5] - 中国已发展出独有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现制饮品、鞋服品牌、商超领域开始具备国际化能力 [5] - 中国文娱开启全球输出新篇,在IP周边经济、内容创作、3D国漫、电子游戏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5] 鼓励消费产业出海,提升文娱产业链价值 -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11]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 强化品牌与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价值链环节转型 [13] -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14] -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导向不断推进,文化出海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2] - 国家积极出台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海的政策,如"千帆计划"和《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2][25] 中国餐饮全球化,现制饮品先行 -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以美国为主,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诞生 [26] - 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规模46% [29][30]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过去十年高速发展,2018-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终端零售额2585亿元,CAGR约25% [32] - 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第一站,蜜雪冰城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现制茶饮品牌,2023年市场份额接近20% [40] - 欧美市场现制茶饮门店数量预计达到5万家左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6亿美元 [49][50] 全球线下零售,中国模式占一席之地 - 全球连锁线下零售以欧美日为主,沃尔玛和山姆已成为全球零售巨头 [57] - 日本便利店集大成者,711引领东亚便利店模式发展 [58] - 名创优品依托供应链优势开启全球化征程,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2024年规模达698亿美元 [64] - 名创优品以6.7%的市占率排名全球自有品牌零售市场第一 [66] - 截止1H25,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3307家,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43% [68][72] 全球泛IP周边经济,中国潮玩崛起 - 欧美、日本为IP经济强国,迪士尼、万代等公司拥有众多知名IP [79] - 2023年全球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2727亿美元,同比增3.1%,中国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3961亿元,同比增11.2% [80] -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海外收入达50.66亿元,同比增375.16%,2025H1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440% [92] -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底营收达24亿元,占海外总营收47.4%,同比增619% [108] 文化内容出海,影视、游戏扬帆 - 中国在影视、游戏、短视频平台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如《原神》《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游戏佳作频出 [5] - 短视频平台TikTok在全球推广中国特色的短视频模式,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登录小红书,西方社会开始主动了解中国生活方式 [5] - 中国内容创作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3D国漫反超日本2D动漫,动画表达能力更胜一筹 [5]
碳陶制动盘行业深度报告:碳陶制动盘:高端标配,自主向上
爱建证券· 2025-09-28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碳陶制动盘凭借轻量化、耐高温、高性能优势 正从超跑市场向30万级高端新能源车下沉 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3-115亿元 [2] - 需求受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三重驱动 单套等效减重100kg提升续航25km 瞬时制动响应匹配高阶智驾需求 [2] - 供给端中国厂商加速突破 国产化使单价降至进口1/20 长纤盘有望下探至2000元 短纤盘降至1000元以内 [2] - 航空领域为重要增量 预计2030年全球飞机碳陶制动盘市场空间约20亿美元 飞行汽车标配碳陶制动盘打开新增长极 [3][54][6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高性能与续航要求倒逼制动系统升级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突破1538万辆 渗透率52.9% [6] - 碳陶制动盘较传统灰铸铁盘减重显著 一对380mm碳陶盘重12kg vs 灰铸铁32kg 等效减重100kg [22] - 碳陶制动盘最高使用温度达1650℃ 使用寿命50-100万公里 为零延迟最大刹车力提供基础 [2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碳纤维成本占比40-70% 2024年中国碳纤维运行产能150,130吨 全球占比48.6% T300级价格从200万元/吨降至80-100万元/吨 [32][35] - 中游工艺壁垒高 认证周期2-3年 CVI+LPI组合为主流工艺 头部企业通过专利与工艺构筑壁垒 [44] - 下游应用加速 2024年配置碳陶制动盘车型增至54款 均价从2000万元下探至128万元 小米SU7 Ultra降至50万元级 [46][47] 市场空间测算 - 202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碳陶制动盘市场空间悲观73亿元、乐观115亿元 按价格区间渗透率1-40%测算 [53] - 30-40万价格区间为最大市场 预计贡献45-67亿元 40万以上区间因单价1.5万元贡献25-34亿元 [53] - 航空市场持续增长 预计2035年民航碳陶制动盘新增需求24万盘 军用飞机按机型配置4-12个/架 [62] 竞争格局 - 国际寡头主导 布雷博市占率超60% 与法拉利、保时捷等超豪华品牌深度绑定 [44][85] - 中国四类企业加速切入:专业碳基材料商(金博、天宜新材)、航空技术转化企业(北摩高科、博云新材)、传统制动供应商(金麒麟)、多元化材料集团(楚江新材) [44] - 金博股份规划2027年产能400万盘/年 天宜新材规划年产60万盘 国产化推动成本降低60% [2][101] 技术发展 - 中国厂商复用碳碳复合材料技术链 长纤维工艺性能优于海外主流方案 材料性能已实现超越 [68] - 降本路径明确:优化碳纤维牌号、开发快速CVI工艺、智能化生产提升良率 争取能源专项价格 [72] - 政策推动标准化 中国发布《汽车用碳陶制动盘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欧盟欧7标准将制动颗粒物纳入监管 [81] 重点公司进展 - 金博股份:获IATF16949认证 建成全球首条年产40万盘自动化生产线 产品用于小米SU7 Ultra实现100-0km/h制动30.8米 [102] - 天宜新材:获3家头部新能源车企量产定点 20余家主机厂合作 60万盘产线建设中 [44] - 布雷博:2024年营收38.4亿欧元 亚洲市场增长强劲 中国销售额增7.7% 日本增37.9% [93][98]
货币政策例会强调政策执行
湘财证券· 2025-09-28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8][31] 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强调执行落实 预计银行资产端利率压力缓解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与息差降幅收窄 银行业绩增长有望保持相对稳健[6][7][8] - 银行股经历市场调整后股息率明显回升 高股息将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 看好银行股绝对收益投资价值[8]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 以及经济改善预期下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8][31] - 推荐中信银行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 沪农商行 渝农商行 常熟银行 苏州银行等[8][31] 市场回顾 - 本期银行(申万)指数下跌0.4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55个百分点[10] - 子板块表现:大型银行-0.41% 股份行-0.76% 城商行-0.05% 农商行-0.49%[10] - 领涨银行:南京银行+7.44% 齐鲁银行+3.35% 渝农商行+3.19% 工商银行+2.92% 苏州银行+1.60%[10] 资金市场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406亿元[17] - 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5%/1.54%/1.57% 较前值变动0BP/2BP/3BP[17] - SHIBOR 3M为1.58% 较前值上升2bp SHIBOR 6M为1.64% 较前值上升1bp[19]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1.69%/1.68%/1.79%/1.79% 较前值变化1BP/0BP/2BP/3BP[19] - 9月以来存单净融资-3792.30亿元[20] 行业动态 - 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抓好各项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5][28] - 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与稳定外贸领域[6][29] - 房地产市场政策进入巩固和观察期 重心转向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和存量资源盘活[6][29] - 大型银行资本实力明显增强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预计以内生增长为主[7][29] - 青岛银行成功发行10亿元5年期科技创新债券 票面利率1.87%[30] -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30]
机械设备行业:可控核聚变产业数据跟踪(一):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爱建证券· 2025-09-28 12:55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以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磁体系统占总投资额42.34%[5] - 核聚变产业链资金投入高度分化 核心价值区集中在磁体、电源及超导带材环节[5] - CFEDR总投资额预计达1200亿元 对应设备投资额约720亿元 产业链将在2030–2033年释放显著增量价值[5][31] - 投资逻辑聚焦业绩兑现明确的磁体/电源环节及在BEST阶段已验证技术的供应商[5][34] 产业链环节分析 - 磁体系统预算额2.87亿元(占比42.34%)为最大资金流向领域[5][54] - 电源系统预算额1.08亿元(占比15.98%)[54] - 超导带材占磁体系统成本约47% 是核心价值环节[55] - 真空室/容器类设备预算额3510万元(占比5.17%) 偏滤器/包层系统预算额1亿元(占比14.79%)[54] 项目进展与招标节奏 - BEST项目预算额3.86亿元(占比55.98%) 处于中期建设阶段 关键部件招标集中释放[46][43] - EAST项目预算额7268万元(占比10.53%) 进入组件更新优化阶段[46][28] - CFEDR处于预研阶段 预计2026年启动核心招标 2027–2029年进入集中招标期[28][43] - 订单集中释放在工程建设中段(20%–50%进度) 以设备安装和子系统集成为主[5] 市场空间与规模 - 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2040年达8434.6亿美元 2030–2040年复合增速6%[27] - 中国市场预计2040年规模536.8亿美元 复合增速6.4%[27] - 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超导带材/特种钢材)、中游设备(磁体/真空室/电源)、下游项目(EAST/BEST/CFEDR)[27] 重点关注公司 - 磁体与电源环节:西部超导(应用于ITER项目)、英杰电气(2024年订单约1000万元)、上海超导(未上市)[36] - BEST验证供应商:合锻智能(中标BEST真空室项目2.09亿元)、国机重装(TF线圈盒制造)、久立特材(ITER关键组件)[36] 技术路径与装置演进 - 中国可控核聚变演进路径:EAST→BEST→CRAFT→CFEDR 对应物理验证→发电演示→工程验证→示范堆[20] - 托卡马克装置核心为磁体系统(TF/PF/CS/CC线圈) 通过螺旋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12][56] - 聚变发电链条涵盖等离子体加热、磁体约束、能量转换(包层/热交换/发电)等八大系统[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