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光股份(605333)
icon
搜索文档
沪光股份财务总监王建根中专学历年薪96万元位居A股中专学历CFO薪酬榜第二名
新浪财经· 2025-08-06 06:07
A股CFO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1] - 美的集团CFO钟铮年薪达946万元 [1] - 比亚迪CFO周亚琳年薪达896万元 [1] 学历与薪酬关系 - CFO薪酬常与学历挂钩但存在例外情况 [1] - 中专学历CFO群体平均年薪约为55.2万元 低于A股CFO平均水平 [1] - 沪光股份CFO王建根以中专学历获得95.97万元年薪 [1] 中专学历CFO薪酬表现 - 振华股份CFO杨帆以122.1万元年薪成为中专学历CFO最高薪酬者 [1] - 花溪科技CFO张利萍以12.34万元年薪位列中专学历CFO最低薪酬 [1] - 中专学历CFO共计19位 王建根95.97万元年薪在该群体中排名第二 [1] 沪光股份CFO个案分析 - 王建根2024年涨薪8.43万元 涨幅达9.63% [1] - 其高薪酬主要源于业绩驱动而非学历因素 [1] - 沪光股份保持零违规记录 体现财务稳健性 [1] - 王建根从业经历包括昆山市南港沪光电器厂会计等职务 [1]
沪光股份财务总监王建根中专学历年薪96万元 位居A股中专学历CFO薪酬榜第二名
新浪证券· 2025-08-06 05:25
2024年度A股CFO薪酬分析 行业整体薪酬水平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中专学历CFO群体平均薪酬约55.2万元,仅为A股CFO平均薪酬的67.7% [2] 高薪CFO案例 - 美的集团CFO钟铮年薪946万元,比亚迪CFO周亚琳年薪896万元 [1] - 沪光股份CFO王建根(中专学历)年薪95.97万元,超出A股平均14.49万元,其推动公司2024年总营收增长97.70%至79.1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139.15%至6.70亿元,股价上涨63.97% [1][2] - 振华股份CFO杨帆(中专学历)以122.1万元年薪成为该群体最高薪者 [2][4] 薪酬变动与学历关联性 - 春雪食品CFO郝孔臣涨薪24.5万元(涨幅43.74%),为中专学历群体中涨幅最高 [2][4] - 上峰水泥CFO孟维忠降薪10.51万元(降幅13.08%),为降薪最多案例 [2][4] - 中专学历CFO薪酬差异显著:最高122.1万元(振华股份杨帆)与最低12.34万元(花溪科技张利萍)相差近10倍 [2][4] 年龄与职业背景分析 - 中专学历CFO年龄分布:最年长为62岁(永新光学毛凤莉、恒锋工具郑继良),最年轻为47岁(鹏翎股份范笑飞) [2][4] - 王建根职业路径:从会计起步,历经财务主管、经理,2017年起任沪光股份CFO,7年任期助力公司业绩飞跃 [3] 数据统计范围 - 统计涵盖19位中专学历CFO,任期满1年者纳入分析,数据截止2024年12月31日 [4]
沪光股份股价下跌1.99% 机构发布推荐评级
金融界· 2025-08-05 19:38
股价表现 - 沪光股份股价报35.0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1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35.77元,最高触及35.80元,最低下探至34.80元 [1] - 成交量为4.63万手,成交金额达1.62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汽车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1] - 在连接器领域持续拓展业务布局 [1] 机构评级 - 有机构发布研究报告,对沪光股份给予推荐评级 [1] - 公司在国产汽车线束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1]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全球化战略推进顺利 [1] - 积极拓展连接器业务,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1]
汽车零部件板块8月5日涨1.59%,华密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8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汽车零部件板块当日上涨1.59% 领先上证指数(涨0.96%)和深证成指(涨0.59%)[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8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9.1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807.69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华密新材(836247)领涨板块 收盘价23.73元 涨幅12.41% 成交量19.22万手 成交额4.50亿元[1] - 捷众科技(873690)涨幅11.12% 收盘价28.89元 成交量9.73万手 成交额2.92亿元[1] - 申达股份(600626)涨幅10.12% 收盘价4.46元 成交量29.06万手 成交额1.27亿元[1] - 正裕工业(603089)等6只个股涨停 涨幅均超9.99%[1] 资金流向特征 - 湖南天雁(600698)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04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23.86%[3] - 众泰汽车(000980)主力净流入2.86亿元 占比25.48%[3] - 新泉股份(603179)主力净流入1.88亿元 占比29.17%[3] - 航天科技(000901)主力净流入1.64亿元 占比9.84%[3] 下跌个股表现 - 雷迪克(300652)跌幅3.97% 收盘价61.42元 成交量6.47万手[2] - 福赛科技(301529)跌幅2.03% 收盘价68.88元 成交量6.16万手[2] - 沪光股份(605333)跌幅1.99% 收盘价35.04元 成交量4.63万手[2]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维持沪光股份“推荐”评级,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格隆汇APP· 2025-08-05 07: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1] - 产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 [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24.5亿元增长至79.1亿元,CAGR达47.9% [1]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7.7%,迎来成长拐点 [1]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进程加速 [1] - 线束轻量化趋势凸显 [1] -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1] 公司优势与战略 - 作为自主汽车线束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1] - 产品种类齐全、客户结构优质 [1] - 聚焦核心技术,拓展高压连接器业务 [1] -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1]
民生证券给予沪光股份推荐评级,深度报告:国产线束之光 连接器助力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6:23
行业趋势 - 智能电动领域处于发展初期 国产线束替代进程加速 [2] - 电动化与智能化进展推动汽车线束行业需求增长 [2] 公司业务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全球化战略推进顺利 [2] - 连接器业务拓展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 市场评级 - 民生证券给予沪光股份推荐评级 最新股价35.15元 [2]
公司深度 | 沪光股份:国产线束之光 连接器助力成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05 04:00
行业与公司概况 - 沪光股份是国内稀缺的自主汽车线束上市公司,产品涵盖高低压全场景线束,客户包括大众、奔驰等传统车企及赛力斯、理想等新势力 [2][18] - 2021-2024年公司营收从24.5亿元增长至79.1亿元,CAGR达47.9%,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7.7%迎来成长拐点 [2][24] - 公司掌握高压线束轻量化等关键技术,适配800V平台,2025Q1毛利率达14.4%,ROE达35.6%显著高于同业 [48][33]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约2,500元,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达5,000元,预计2026/2030年行业规模达1,503/2,165亿元 [4][53] - 2023年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911亿元,高压线束占比21.7%,预计2025年高压线束占比提升至26.3% [15] - L3级以上自动驾驶推动传感器数量从9个增至26个,单车线束长度翻倍至3-4KM,高频高速线束价值量提升1,000-1,500元 [57][81] 公司竞争优势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15年98.7%降至2024年80.1%,新增极氪、奇瑞等项目定点 [3][17][40] - 2024年研发投入2.6亿元,实现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研发,产品已搭载赛力斯、上汽等客户 [14][17] - 重庆工厂2024年营收42.8亿元,罗马尼亚子公司营收1.8亿元同比+674.3%,全球化布局加速 [23][94] 产能与技术布局 - 昆山泽轩基地建成后形成年产200万台套产能,高压线束年化产能140万套且利用率超90% [88][14] - 智能制造使生产效率提升40%,半成品库存降低65%,自动包胶效率达人工5倍 [86][87] - 铝导线替代铜导线可减重30%,已实现全铝高压线束量产并搭载问界M9等车型 [61][8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139.2%,预计2025-2027年营收95.6/115.6/141.1亿元 [5][25] - 赛力斯问界系列2024年销量39.4万辆同比+314%,M8上市后累计交付突破6万台 [44][47] - 高压连接器业务拓展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217.7亿美元 [4][81]
沪光股份(605333):深度报告:国产线束之光,连接器助力成长
民生证券· 2025-08-05 02:2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对应2025年PE为20倍 [4][5] 核心观点 - 智能电动化趋势下汽车线束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达5,000元以上,2026/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03/2,165亿元 [1][3]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15年98.7%降至2024年80.1%,成功切入赛力斯、理想、特斯拉等新势力供应链 [2][15] - 全球化布局加速,德国子公司KSHG在罗马尼亚设立分公司,2024年营收1.8亿元同比+674.3% [2] - 延伸高压连接器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已实现40A-600A全系产品研发并搭载赛力斯、上汽等客户 [3][1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47.9%,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7.7%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139.2%,毛利率提升至17.5% [35][47]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95.6/115.6/141.1亿元,归母净利7.8/9.4/11.7亿元 [4]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费用2.6亿元,实现高压连接器等关键技术突破 [18][22] 行业分析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高压线束需求,800V平台推动单车价值量增至5,000元,高压部分占2,500元 [71][73] - L3级自动驾驶催生传感器数量增长,单车线束长度从2KM增至4KM,以太网替代传统总线提升传输速率 [74][78] - 轻量化趋势下铝导线替代铜导线可减重30%,政策要求2025年乘用车油耗限值4L/100km [79][81] - 行业认证周期1-3年,外资占据77%市场份额,国内厂商以高压线束为突破口加速替代 [86][94] 公司优势 - 产品覆盖高低压全场景,高压线束年产能140万套,产能利用率超90% [18] - 同步开发能力突出,获大众MEB平台、奥迪Q4等高端车型定点 [23][89] - 智能制造转型成效显著,重庆工厂扭亏为盈推动净利率提升至6% [35][44] - 绑定赛力斯问界系列核心供应商,M5/M7/M9高低压线束已量产 [58][59]
沪光股份(605333)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61.9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38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4日收盘价35.75元 单日上涨5.96% [1] - 换手率2.0% 成交量8.74万手 成交金额3.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61.94万元 占成交额10.15%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748.32万元(占比9.11%) 大单净流入313.62万元(占比1.04%) [1] 资金流向 - 中单资金净流出2341.13万元 占成交额7.76%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720.81万元 占成交额2.3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43亿元 同比增长0.64% [1] - 归属净利润9310.35万元 同比减少7.63% [1] - 扣非净利润9009.40万元 同比减少5.34% [1] - 流动比率1.210 速动比率1.013 资产负债率66.03%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7年 位于苏州市 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43677.6081万元 实缴资本43677.6081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成三荣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企业10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1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条 专利信息162条 行政许可36个 [2]
沪光股份(605333):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国投证券· 2025-08-03 13: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3.47元/股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0.6/12.7亿元,同比增长17%/35%/20% [4] - 当前股价33.74元对应2025年PE为18.3倍,2026年13.5倍 [6] 公司核心优势 - 深耕汽车线束36年,从工程机械拓展至乘用车领域,客户覆盖赛力斯、上汽大众、理想、特斯拉等主流车企 [2] - 具备高端车型量产能力,配套问界M9等爆款车型,形成品牌背书 [3] - 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制造体系提升品控,产品一次合格率行业领先 [3][25] - 连接器自制可降低成本约4%,高压连接器已实现40A-600A全系覆盖 [30][31] 行业空间与格局 - 2025年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元,新能源车单车价值量提升3000元(高压+智能线束) [2][45] - 外资厂商市占率从73%降至57%,自主厂商份额从3-4%提升至8% [46][47] - 电动化催生高压线束需求(+1500-2000元),智能化带动高频高速线束需求(+1000-1500元) [2][39] 业务拓展方向 - 布局人形机器人线束,单台价值量约2000元,2025年首套样线下线 [3][97] - 罗马尼亚工厂投产,配套大众欧洲项目开启全球化布局 [3][99] - 特种线束已获赛力斯、蔚来等订单,2025年规划产能30万件 [94][9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8%),净利润6.7亿元(净利率8.5%) [5] - 成套线束营收占比89%,毛利率18%,显著高于发动机线束等产品 [24][28] - ROE从2023年3.5%大幅提升至2024年30.1%,规模效应显现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