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五个信号,看懂今年的机器人在“卷”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12:06
行业趋势与竞争焦点 - 京东、美团等通过资金、平台和技术赋能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具身智能行业发展[1][4]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5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首发新品过百[2] - 资本关注点从技术参数转向实际出货量和场景落地能力,投资门槛和谈判周期提高[4] 商业化落地与交付能力 - 云迹科技累计服务3.4万家企业客户,酒店场景机器人和智能体市场份额分别为9.0%和12.2%,全球领先[9] - 松延动力7月产能突破百台,上半年获2000台商业化订单,合同总额超1亿元,成为国内第二家"千台销量"人形机器人公司[9] - 人形机器人租赁价格从早期1万多元降至三四千元,回本周期优于汽车租赁[10] 产品多元化与协同能力 - 行业从单一产品转向多品类组合,如"人形+机器狗"或"人形+灵巧手",覆盖更多场景并降低成本[12]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11台Walker S1协同完成动态随机分拣[12] - 魔法原子全系机器人展示高动态动作,MagicDog-W完成冲坡越障,消费级MagicDog实现自主避障配送[12] 灵巧手技术发展 - 上百台灵巧手集中亮相,灵心巧手旗舰版具备20个主动自由度,月产量约400只,售价远低于国际竞品[16] - 他山科技触觉传感器方案覆盖主流灵巧手企业,认为灵巧手可能比人形机器人更早商业化[16] 资本动向与投资策略 - 早期投资机构SEE Fund建议创业者寻找差异化场景,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20] - 云启资本建议全球化公司成长期接触海外资本,利用资金和本地资源切入国际市场[21] 大厂战略布局 - 京东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元资源,支持100个品牌实现单品销售破10亿元,推动机器人进入百万终端场景[23] - 美团累计投资7家具身智能公司,通过业务场景共创加速商业化落地[24]
土拍市场热度不减 楼市结构性机会增多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44
土拍市场热度 - 2025年前7个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0% [2]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央国企主导土拍市场 [2] - 7月份深圳、上海、苏州等核心城市地王纪录被刷新,深圳前海桂湾地块楼面价达84180元/平方米,上海徐汇地块楼面价达20万元/平方米 [8][9] 房企销售与拿地背离 - 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0730.10亿元,同比下降13.3%,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8.2% [5] - 金地集团前7个月签约金额197.30亿元,同比下降53.26% [5] - 房企拿地力度加大与销售下滑形成背离,原因包括地价下滑、资金流好转、外资抄底预期等 [6] 高端住宅市场趋势 - 开发商聚焦热点城市、热点区域打造明星楼盘,迎合高品质住房需求 [10] - 地方政府出让中心区优质地块,不限价措施推动地王频现 [10] - 高端住宅供应不足,小众化需求激活部分楼盘热销 [10] 楼市整体展望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入市对市场形成支撑,但城市间分化延续 [12] - 楼市处于缓慢筑底阶段,完全复苏需三年以上时间 [13] - "止跌回稳"成为主旋律,政策优化如北京五环外限购松绑提振市场预期 [14]
境内“黄金+”产品征途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全球资本配置逻辑转变 - 全球资管机构配置逻辑从"收益优先"转向"确定性优先" 黄金因不依赖现金流、不受主权信用影响、不绑定特定经济周期的独特属性重新获得重视 [1] - 黄金的收益稳定性与避险特点使其在不同策略资产组合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1][14] 黄金市场表现与产品发展 -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累计涨幅突破27% 带动"黄金+"理财产品热度上升 [2] -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产品年内收益率达31.38% [2] - 境内银行理财市场与FOF产品中"黄金+"产品的黄金配置比例多在5%-10% 个别达到30% [2] - 境内保险资管机构对"黄金+"的配置比例超过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 部分产品黄金ETF投资比例上限达50% [3] 全球资管机构"黄金+"配置策略 - 日本日兴资产、桥水基金、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的黄金配置比例分别达19.8%、14%、28.8% [6] - 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主要基于四大因素加码"黄金+":对冲股债市场波动风险、抵御汇率贬值风险、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对冲通胀风险 [7] - 过去一年日本日兴资产19.8%的黄金持仓贡献了4.84%的产品收益率 高于全球股票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收益贡献 [8] - 2009年以来黄金长期年化收益率约8% 近年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导致黄金年化收益中枢上升 [8] 境内"黄金+"发展现状 - 境内"黄金+"产品数量超过250个 但在整体理财产品及FOF市场中占比仍小 [11] - 境内理财子公司倾向将"黄金+"视为短期战术性投资工具 而非长期战略配置 [11] - 过去10年境内黄金年化收益率达13.6% 高于10年期国债的4.4% [13] - 世界黄金协会正与境内资管机构加强沟通 推动全面认识"黄金+"策略的多重价值 [13] "黄金+"的战略价值 - "黄金+"助力资管机构从博弈思维转向长期配置 通过黄金的收益稳定性提升投资组合整体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14] - 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环境下 黄金能有效对冲权益资产波动性 成为资产配置穿越周期的关键因子 [14]
要有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下半年该如何发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向好向新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4] -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6.4%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8] 民间投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50%处于历史低位 [6]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5%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6.7% [6] - 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大幅下降是拉低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比的最主要因素 [6] 民营工业表现 - 1-6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 [7] - 私营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3.81%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6.66元人均营业收入138.2元 [7]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5.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7天 [7] 民营企业外贸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8.52万亿元增长8.3%进口3.96万亿元增长5.0% [8]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5%装备制造业产品占出口半壁江山 [8]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八成进出口规模前500大企业民营企业占218席 [8] 中小企业发展 - 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9.1比上月上升0.2点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态势 [9] - 8个分项指数6升2降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市场指数成本指数和投入指数止跌回升 [10] 面临挑战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逐月下降1-6月同比降0.6%低于全国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 [13] - 私营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6.66元费用9.57元均为三类企业中最高 [14]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5.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7天远高于国有企业55.6天 [14]
更亲民!五星级酒店也摆摊卖包子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行业趋势与背景 - 五星级酒店行业面临商旅客源占比下降,从60%跌至不足50%,一线城市高星酒店平均房价同比下降3.7%—4.2%,入住率下滑2%—4% [2] - 上海陆家嘴某五星级酒店资产因无人问津遭遇三次流拍,反映行业整体下行压力 [2] - 2024年全服务高档酒店平均餐饮总收入为1020.84万元,较2019年的1655.04万元下降38.3% [11] 经营策略转变 - 多家五星级酒店尝试摆摊业务,如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单日流水最高突破10万元,长沙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一天摆摊收入约3万元 [4][2] - 摆摊业务覆盖人员成本,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收入能覆盖4-5名厨师、2-3名服务人员工资 [2] - 从单一早餐拓展至早、晚、夜三时段经营,如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1周内完成业务扩展 [7] 业务创新与多元化 - 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延伸摆摊至大排档模式,增加堂食收入 [5] - 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推出"银龄下午茶"双人套餐100多元,开发银发族市场 [22] - 酒店开发IP形象和文创产品(如"金墩墩"和"紫墩墩"),并销售客房用品拓展业务 [22] 成本控制与人员管理 - 采取自然流失、不立即补充的人员策略,鼓励员工"一专多能" [24] - 调整厨师岗位配置,打破中厨房、西厨房等部门界限,灵活调配人员 [24] - 推行"全员营销"理念,改变传统部门界限思维 [25] 市场定位调整 - 降低价格门槛,如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客房价格平均下降近200元 [21] - 推出平价简餐套餐,将自助餐价格压缩至100元以内 [22] - 调整菜单结构,降低包厢价格同时增加社区群体菜品 [21] 营销与品牌建设 - 通过摆摊场景植入品牌,如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在摊位展示套餐广告引流 [16] - 酒店高管亲自直播营销,建立潜在客户联系 [16] - 建立粉丝社群,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已积累1700多名粉丝 [22] 业务成效与挑战 - 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摊收入从高峰10万元降至5-6万元,显示热度减退 [26] - 外摆业务受天气影响大,如郑州暴雨导致业务暂停 [26] - 酒店明确摆摊非核心业务,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将每日外卖营收控制在3万元以内 [15] 长期战略思考 - 酒店经营者认为客房业务仍是核心,需抓住商务客户、团队及会议业务 [25] - 探索"厨师到家"业务,推出2799元/席家庭套餐 [21] - 调整宴会形式,如将桌餐改为自助餐降低成本 [22]
利润集体大幅下滑 BBA上半年交出最“惨”财报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BBA财务表现 - 奔驰2025年上半年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暴跌55.8%,其中Q2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4] - 宝马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4] - 奥迪上半年营收325.7亿欧元增长5.3%,但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下滑37.5% [4] - 三大品牌均创下近年最差财报表现,奔驰利润直接"腰斩" [2] 双重挑战 美国关税冲击 - 美国自2025年4月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奥迪因此损失超6亿欧元并暂停对美交付 [4] - 宝马预计全年因关税损失10亿欧元,奔驰核心业务利润率被拖累1.5个百分点(实际5.1% vs 潜在6.6%) [4]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关税成本达13亿欧元,福特和通用预计全年损失分别为15亿美元和40-50亿美元 [5] 中国市场困境 - 奔驰中国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奥迪28.76万辆降10.2%,宝马31.8万辆降15.5% [5] - 电动化转型缓慢:奔驰全球纯电销量8.73万辆降14%,奥迪中国纯电销量7897辆降23.5%,仅宝马全球电动车销量31.89万辆增18.5% [6] - 中国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且价格战激烈,本土品牌高端化削弱BBA竞争力 [5] 战略调整 应对美国关税 - 奥迪计划投资4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奔驰将在阿拉巴马工厂新增GLC生产线,宝马研究扩大斯帕坦堡工厂产能 [8] - 欧盟关税虽从25%降至15%但仍增加成本压力 [8] 中国本土化战略 - 加速产品投放:宝马2025年推10余款新车,2026-2027年推20余款含新世代车型;奔驰将投产中国专属纯电CLA;奥迪推多款新平台电动车 [9] - 强化智能合作:宝马与华为/Momenta合作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奥迪五款新车搭载华为系统,奔驰牵手Momenta [9] - 调整电动化目标:奔驰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改为新能源车占比最高50%,奥迪取消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宝马下调部分纯电车型销量预期 [10] 行业趋势 - 豪华车市场结束高增长时代,面临中国自主品牌高端化冲击和持续价格战 [11] - 跨国车企需应对供应链本土化、技术迭代加速和盈利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 [11]
薛涛:环保行业不是“内卷”,而是出清和优胜劣汰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1:11
核心观点 - 环保行业当前情况应定义为市场出清或优胜劣汰而非"内卷" 因行业基本属于定制化领域 不存在传统产能过剩问题 [2][3][5] - 市场需求下降是行业出清的核心原因 市政基础设施领域需求下滑明显 工业治污领域处于波动调整中 [3][6] - 行业出清与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的支付压力密切相关 叠加环保治理强度高峰已过 自然进入淘汰阶段 [3][6][7] 行业现状与特征 - 环保行业分为市政基建投资运营类和工程设备技术供应类两大板块 市政类占主流且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投入 [6] - 头部集中度不高 区域性市场分割明显 未形成龙头垄断格局 不存在超量生产问题 [4] - 行业属于公益性质 无法实现自我付费 必须依靠外部投入支撑 [6] 市场需求变化 - 环境治理强度直接决定市场规模 工业排放治理后市场缩小 水治理需求强度下降 土壤修复市场拓展缓慢 [4] - 市政环保领域发展驱动力几乎全部来自地方政府投资 但当前财政困难导致投入缩减 [6][7] - 出现过垃圾不够焚烧的情况 表明市场需求已供过于求 [3][6] 竞争格局与参与者 - 装备领域以定制化为主 不存在"超量生产冲击市场"的商业模式 [3] - 建筑央企凭借施工优势进入环保行业 但仅关注工程环节 将技术服务和运维分包给专业企业 [10][11] - 央企带入垫资等市政工程运作模式 由上游分包商承担资金压力 冲击行业原有格局 [11] 国际比较与发展瓶颈 - 威立雅和苏伊士凭借特许经营模式创新形成全球先发优势 横跨城乡与工业治理领域 覆盖投资运营和技术供应全链条 [8][9] - 国内企业虽在自主设施运营规模上可比肩 但缺乏全链条跨领域布局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与规模呈反比 [9][11] - 单纯规模扩张无法成就中国版"威立雅" 需突破现有模式转型 [8][9]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推进"反内卷"行动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虽未直接包含环保行业 但预计将延伸至其他产业 [2] - 行业经历出清后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存活 而非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企业 [11] - 大型国央企能否成为优秀运营企业尚待观察 因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往往越不足 [11]
拍卖槌下的保险股权:折价、流拍与接盘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08:57
行业趋势变化 - 保险股权转让活动显著增加 民营股东在阿里 京东拍卖平台及产权交易所频繁出售保险股权 但经历多次延期 降价后仍难以找到买家[1][2] - 2025年以来保险行业协会披露14次险企股权转让信息涉及10家公司 2024年出现股权转让的保险公司超过20家 2020年以来近20家保险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3] - 行业从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 受利率走低和监管趋严影响 部分险企经营不善无法提供投资回报且需补充资本金 部分民营企业自身陷入困境[2] 股权转让案例 - 国宝人寿两家房地产股东破产重整 所持股权经多次折价拍卖 重庆金阳股权折价35.8%后成交 四川雄飞股权折价33.46%后由地方国资接盘[7] - 民生人寿13.13%股权持续挂牌 2020年以来超15次股权转让或拍卖均未找到买家[7] - 中煤财险 国任财险 永诚财险 永安财险 北京人寿等公司股权均被股东挂牌出售 部分股权因股东债务问题以抵债形式转让[8] 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保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费率改革和投资范围扩容推动资本涌入 监管门外超200家企业排队申请牌照[10][11] - 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突破2.5%预定利率限制 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提供政策机遇 2015年万能险改革取消2.5%保证利率限制[10][11] - 2015-2017年每年分别新批13家 20家和6家保险公司 2016年寿险规模保费达3.45万亿元 万能险占比从2013年23%增至2016年37%[11] 监管与风险暴露 - 2017年开始监管趋严 对万能险账户加强要求 收紧牌照发放 加强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审查[12] - 2018年后行业转向风险导向发展 保费增速告别两位数 安邦保险 华夏人寿 天安人寿 恒大人寿等激进险企进入风险处置阶段[14] - 2024年75家人身险公司中18家亏损 15家盈利不足1亿元 部分中小险企缺失自我造血功能 需外源性资本补充[8] 国有资本角色 - 国有资本频繁进入成为行业稳定"最后一棒" 持股比例不断提升 地方金控平台成为中小险企股权接盘重要力量[3][15] - 国宝人寿国资持股比例从成立初33.5%增至75%以上 瑞众人寿 大家人寿 中汇人寿 信泰人寿等千亿资产公司跻身国资行列[15] - 国有资本进入往往在市场无人接手情况下发生 体现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政策意图 增强行业治理能力和稳定性[15] 资本结构变化 - 民营资本经历从"抢牌照"到"瘦身止损"转变 受去杠杆和清理"影子股东"政策影响 退出意愿增强[8][15] - 保险公司股权质押问题突出 老股东债务违约后股权被送上拍卖平台 部分股东因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出资能力下降[8] - 行业股权变动呈现"民资退 外资进 国资强"特征 监管推动分类监管和分级管理 引导资源整合和风险出清[15][16]
“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 7月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08:56
PPI环比改善原因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减少PPI环比下拉影响0.14个百分点 [2] - "反内卷"政策推动周期性行业产品价格回升,煤炭、钢材、水泥等期货价格已提前反映 [2][3] 行业价格变动 - 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 [3] - 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价格从2022年10月高点降至2025年6月低点的1/9、1/5和1/3 [3] - 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实际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供需明显失衡 [4]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行业竞争秩序 [2] - "反内卷"政策更利好头部企业,落后产能退出需政策托底 [4] - 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的主因,需通过提振内需促进供需平衡 [4][5] 后续政策方向 - 需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3] - 加快启动内需是巩固"反内卷"效果的关键,需推出有效逆周期调控政策增加企业订单 [5]
对话邢予青:为什么日本这么重视旅游业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07:21
扩内需与高端服务业发展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需不足问题,消费供给主要停留在"吃喝"等低层次需求,而消费者已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如调查新闻等知识密集型服务[5] - 高端服务业(如医疗、法律、设计等)能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培育中产阶级群体,是扭转内需不足的关键,但目前发展滞后[5] - 日本旅游业案例显示:2013年访日游客800万人次,通过政策推动2015年达3000万人次目标,现目标提升至6000万人次[8][11] - 服务业相比工业更依赖人力资本,100元收入中人工成本占比更高,能更公平分配财富,避免资本过度集中[9] 服务业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 跨境支付等交易成本过高制约旅游业发展,日本通过兼容Visa/Master支付系统提升便利性[6] - 监管政策需差异化调整:街头表演等文娱领域可放松,医美等专业服务领域需加强监管[7] - 地方政府偏好工业项目因GDP见效快,但旅游业等服务业能带来更普惠的增长模式[9] - 日本经验显示基建过度投资导致设施闲置(如泡沫期1000万日元高尔夫会员卡贬值),倒逼转向服务业发展[10] 反内卷与产业政策调整 - 电动车行业存在400多家厂商的过度竞争,部分企业长期亏损仍存活,需从产业政策找原因[13] - 日本产业政策教训:1961年通产省计划取缔本田汽车,但市场证明其竞争力[14][15] - "内卷"本质是产业扎堆低利润制造环节,需向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价值链上游攀升[23] - 税制改革建议:提高消费税占比、降低增值税占比,减少地方政府对产能扩张的激励[24] 企业全球化与价值链升级 - 跨国公司正调整全球价值链布局,中国企业出海趋势明显,80%零部件仍从中国进口的轻资产模式受青睐[17] - 真正全球化企业需具备品牌、核心技术等能力,如联想具备供应链整合与创新能力[18] - 制造业环节外移是产业升级必然过程,AMD专注设计环节后发展优于一体化的英特尔[19] - 产品价值主要分布在流通环节(如车垫从6美元增值至89美元),需获取品牌与服务附加值[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