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牌照
icon
搜索文档
拍卖槌下的保险股权:折价、流拍与接盘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08:57
行业趋势变化 - 保险股权转让活动显著增加 民营股东在阿里 京东拍卖平台及产权交易所频繁出售保险股权 但经历多次延期 降价后仍难以找到买家[1][2] - 2025年以来保险行业协会披露14次险企股权转让信息涉及10家公司 2024年出现股权转让的保险公司超过20家 2020年以来近20家保险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3] - 行业从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 受利率走低和监管趋严影响 部分险企经营不善无法提供投资回报且需补充资本金 部分民营企业自身陷入困境[2] 股权转让案例 - 国宝人寿两家房地产股东破产重整 所持股权经多次折价拍卖 重庆金阳股权折价35.8%后成交 四川雄飞股权折价33.46%后由地方国资接盘[7] - 民生人寿13.13%股权持续挂牌 2020年以来超15次股权转让或拍卖均未找到买家[7] - 中煤财险 国任财险 永诚财险 永安财险 北京人寿等公司股权均被股东挂牌出售 部分股权因股东债务问题以抵债形式转让[8] 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保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费率改革和投资范围扩容推动资本涌入 监管门外超200家企业排队申请牌照[10][11] - 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突破2.5%预定利率限制 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提供政策机遇 2015年万能险改革取消2.5%保证利率限制[10][11] - 2015-2017年每年分别新批13家 20家和6家保险公司 2016年寿险规模保费达3.45万亿元 万能险占比从2013年23%增至2016年37%[11] 监管与风险暴露 - 2017年开始监管趋严 对万能险账户加强要求 收紧牌照发放 加强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审查[12] - 2018年后行业转向风险导向发展 保费增速告别两位数 安邦保险 华夏人寿 天安人寿 恒大人寿等激进险企进入风险处置阶段[14] - 2024年75家人身险公司中18家亏损 15家盈利不足1亿元 部分中小险企缺失自我造血功能 需外源性资本补充[8] 国有资本角色 - 国有资本频繁进入成为行业稳定"最后一棒" 持股比例不断提升 地方金控平台成为中小险企股权接盘重要力量[3][15] - 国宝人寿国资持股比例从成立初33.5%增至75%以上 瑞众人寿 大家人寿 中汇人寿 信泰人寿等千亿资产公司跻身国资行列[15] - 国有资本进入往往在市场无人接手情况下发生 体现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政策意图 增强行业治理能力和稳定性[15] 资本结构变化 - 民营资本经历从"抢牌照"到"瘦身止损"转变 受去杠杆和清理"影子股东"政策影响 退出意愿增强[8][15] - 保险公司股权质押问题突出 老股东债务违约后股权被送上拍卖平台 部分股东因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出资能力下降[8] - 行业股权变动呈现"民资退 外资进 国资强"特征 监管推动分类监管和分级管理 引导资源整合和风险出清[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