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厂

搜索文档
深圳昔日最大垃圾场,将建“数字新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24
不少城市已早早动身进行垃圾填埋场的修复与再利用。2022年初,海口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 和生态修复总承包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治理规模为630.60 万吨,工程建设投 资约13亿元,成为当时我国投资额最大的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项目。 2024年6月,位于深圳罗湖的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罗湖清水河总部新城玉龙片区举行, 项目总投资21.7亿元、施工总承包15.38亿元,超过海口颜春岭项目。按照规划,这座昔日深圳最大的垃 圾填埋场,将修复改建成为数字产业用地。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640座城市垃圾填埋场,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至366座。 不到十年,我国少了近300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不够烧了"甚至登上新闻头条。当焚烧成为生 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城市里的饱和或废弃的垃圾填埋场最后将何去何从。 随着我国超大型城市垃圾填埋场陆续开展环境修复,城市核心区不仅将释放出大量城市空间,同时也将 为其他垃圾填埋场的修复提供可借鉴经验。 40余年的玉龙垃圾填埋场 1983年,位于深圳罗湖红岗路清水河路北侧的玉龙垃圾填埋场启用,彼时这里是深圳经济特区二线关边 的一片 ...
薛涛:环保行业不是“内卷”,而是出清和优胜劣汰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1:11
核心观点 - 环保行业当前情况应定义为市场出清或优胜劣汰而非"内卷" 因行业基本属于定制化领域 不存在传统产能过剩问题 [2][3][5] - 市场需求下降是行业出清的核心原因 市政基础设施领域需求下滑明显 工业治污领域处于波动调整中 [3][6] - 行业出清与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的支付压力密切相关 叠加环保治理强度高峰已过 自然进入淘汰阶段 [3][6][7] 行业现状与特征 - 环保行业分为市政基建投资运营类和工程设备技术供应类两大板块 市政类占主流且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投入 [6] - 头部集中度不高 区域性市场分割明显 未形成龙头垄断格局 不存在超量生产问题 [4] - 行业属于公益性质 无法实现自我付费 必须依靠外部投入支撑 [6] 市场需求变化 - 环境治理强度直接决定市场规模 工业排放治理后市场缩小 水治理需求强度下降 土壤修复市场拓展缓慢 [4] - 市政环保领域发展驱动力几乎全部来自地方政府投资 但当前财政困难导致投入缩减 [6][7] - 出现过垃圾不够焚烧的情况 表明市场需求已供过于求 [3][6] 竞争格局与参与者 - 装备领域以定制化为主 不存在"超量生产冲击市场"的商业模式 [3] - 建筑央企凭借施工优势进入环保行业 但仅关注工程环节 将技术服务和运维分包给专业企业 [10][11] - 央企带入垫资等市政工程运作模式 由上游分包商承担资金压力 冲击行业原有格局 [11] 国际比较与发展瓶颈 - 威立雅和苏伊士凭借特许经营模式创新形成全球先发优势 横跨城乡与工业治理领域 覆盖投资运营和技术供应全链条 [8][9] - 国内企业虽在自主设施运营规模上可比肩 但缺乏全链条跨领域布局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与规模呈反比 [9][11] - 单纯规模扩张无法成就中国版"威立雅" 需突破现有模式转型 [8][9]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推进"反内卷"行动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虽未直接包含环保行业 但预计将延伸至其他产业 [2] - 行业经历出清后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存活 而非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企业 [11] - 大型国央企能否成为优秀运营企业尚待观察 因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往往越不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