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日本小型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困境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零部件行业高度分散 国内销售额不足1000亿日元(约6.8亿美元) 存在数十家专门制造真空零部件的制造商[2] - 尽管人工智能刺激了英伟达芯片及其他硬件数十亿美元的支出 但许多日本真空零部件制造商尚未从中获利[2] - 真空腔体、板和电极是芯片制造设备的关键部件 需要高精度制造来防止火灾或芯片缺陷[3] - 小型供应商面临利润率低于10%的困境 缺乏议价和降低成本的规模[3] - 市场竞争激烈 制造商包括Aoi Seiki和Nakaboshi Industry等企业[3] 公司战略与表现 - 丸前株式会社在日本真空腔体市场占据约7%市场份额 年收入约50亿日元(约3450万美元)[3] - 公司营业利润率在截至5月的九个月里约为20% 但上一财年利润率仅为3%[3] - 丸前是少数能承担拒绝利润不佳订单的公司之一 员工规模约300人[3] - 公司今年3月以90亿日元收购同行KM Aluminum 寻求通过并购实现增长[2] - 潜在的收购目标包括芯片制造最后阶段所需零部件的工具制造商 以及拥有树脂等专业技术的公司[2] 并购障碍与竞争格局 - 并购谈判陷入停滞 多数私营企业不愿出售 并得到地区银行的强力支持[4] - 客户芯片设备公司反对供应商整合 因真空零部件是为每台设备量身定制 可能包含芯片制造技术线索[4] - 丸前愿意采用控股结构建立防火墙来解决客户对商业机密泄露的担忧[4] - 外国公司如台湾国巨正在竞购日本技术资产 丸前担心独特技能和技术落入外企之手[4] - 下一次交易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等待竞争对手公司所有者年龄渐长且无继任计划[4] 行业对比与市场动态 - 大型芯片设备巨头如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营业利润率保持在30%左右[4] - 尽管受到英特尔取消或延迟订单以及中美技术限制的影响 大型企业仍维持较高利润率[4] - 英伟达是AI基础设施热潮的最大受益者 在过去一年的市场上升中占据优势地位[4] - 丸前也在关注航空航天和国防等新领域 这些被视为充满挑战但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2]
“小巨人”领航智造未来!2025中国工博会自动化展专精特新企业全景扫描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互为主体,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1] -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反映地方营商环境和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2] - 在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突破核心技术的先锋力量[2] 行业盛会与市场动态 - 2025中国工博会工业自动化展汇聚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瞪羚企业,全方位展示国产尖端技术[2] - 参展企业阵容豪华,包括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众多行业领先公司[3][4][6] - 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前沿科技成果尽显创新实力,瞪羚企业则以迅猛发展态势展现无限潜力[2] 重点企业类别与代表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包括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等[3][8] - 高新技术企业代表有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3][14][15] - 瞪羚企业包括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展现出高成长性[23][24]
全球TOP30半导体巨头集体亮相,湾芯展2025成产业合作新纽带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展会概况 - 第二届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2025)将于2025年10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聚焦半导体晶圆制造装备、零部件、材料、先进封装、IC设计、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 [2][3] - 展会由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深芯盟SICA)主办 依托深重投主导的重大产业项目集群等优质资源 [2] 国际化参与 - 国际展商阵容实现跨越式增长 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领军企业集体亮相 包括荷兰阿斯麦、美国应用材料、泛林、科磊 日本东京电子、尼康、佳能、科意、日立、迪恩士 德国蔡司 英国爱德华 匈牙利瑟米莱伯 韩国周星等全球TOP30企业 [4] - 600余家中外企业同台竞技 包括北方华创、上海华力微电子、上海微电子、拓荆科技等国内龙头企业 凸显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互补性 [6][18] 高端学术与产业论坛 - 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举办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 聚焦光刻设备、工艺制程、计量检测、掩模材料、计算光刻、系统协同优化及新型技术等关键方向 [8] - 联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ip举办2025芯片大会暨Chip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超50所院校知名学者参与研讨 重磅发布"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 [8] - 组织20余场高端论坛 包括TOP20国内外高层战略闭门会、国际半导体设备技术与工艺论坛 邀请瑞士、德国、埃及及东南亚等地区代表参与 围绕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跨境合作模式创新、贸易政策解读及本地化发展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10] 全球产业链对接 - 邀请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重要行业组织 组织核心采购团队与技术代表组团参会 带来明确的技术互补与供应链合作需求 [11] -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促进局牵头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半导体企业买家、分销商及投资机构代表组成代表团 聚焦行业商贸合作 推动东南亚市场与全球产业资源高效链接 [12] - 通过"一对一"商务洽谈将企业技术成果与市场采购需求精准匹配 深层次打通跨区域合作动脉 [16] 展会影响力与认可度 - 首届湾芯展展商续签率达九成 印证市场高度认可 第二届进一步打破地域边界 以更宽全球视野整合产业资源 以更大开放格局链接国际合作 [17] - 展会成为连接全球半导体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从湾区盛会向全球平台跨越 [3][17]
马来西亚,研发出7纳米AI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马来西亚AI芯片发布 - 马来西亚设计公司SkyeChip推出首款国产AI处理器MARS1000 采用7纳米工艺 专为边缘工作负载设计 支持自主机器人、智能视频分析、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和生成式AI等应用 [2] - 当地企业Elliance Sdn Bhd同步推出边缘AI系统EdgeMind 并与SkyeChip、Kaltech、Estek Automation于2024年11月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开发马来西亚首个边缘AI系统 [2] 半导体产业地位 - 马来西亚占全球芯片封装市场10% 电子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近40% [3] - 该国是科林研发等设备制造商的生产基地 柔佛州成为AI数据中心枢纽 在亚太地区AI数据中心市场排名第九 吸引甲骨文、微软及澳大利亚数据中心巨头AirTrunk投资 [3] 国家战略与外部挑战 - 马来西亚政府推行多年期计划 投入至少250亿林吉特(60亿美元)提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AI数据中心能力 [4] - 美国特朗普政府提议限制向马来西亚出口AI芯片 因担忧其成为向中国等受限制市场转运半导体的枢纽 [4]
三星2nm工艺迎来新客户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技术合作与工艺突破 - 公司与三星晶圆厂及Gaonchips签署2纳米工艺开发协议 共同开发下一代生成式AI芯片DX-M2 [2] - 成为三星晶圆厂2纳米全栅极环绕(GAA)工艺在AI芯片领域的首个商业客户 [2] - 2纳米工艺能效约为现有5纳米工艺的两倍 为设备端生成式AI提供超低功耗解决方案 [3] 产品规划与量产时间表 - 多项目晶圆(MPW)原型生产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 目标2027年实现量产 [2] - 现有基于5纳米的视觉AI芯片DX-M1已量产 用于机器人、智能摄像头和工厂自动化 [3] - DX-M2将产品组合扩展到生成式和多模态AI领域 [3] 性能优势与技术指标 - 芯片能以每秒20-30个token速度实时推理200亿参数模型 功耗仅5瓦或更少 [3] - 能效比数据中心方案高数十倍 显著减少碳排放 [3] - 支持处理DeepSeek和LLaMA 4 Scout等模型 通过专家混合架构实现近1000亿参数模型的类通用人工智能性能 [4]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项目预计扩大韩国高价值半导体产业 加速全球2纳米AI半导体生态系统发展 [2] - 旨在取代高能耗数据中心方案 实现设备端独立运行专家级生成式AI模型 [3][5] - 突破现有工艺节点限制 解决设备端生成式AI的计算需求与功耗矛盾 [2][3]
拜登政府半导体基金项目,彻底被叫停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来自 路透社 。 美国商务部周一表示,其下属的一个机构将接管价值74亿美元的半导体研究基金的运营监督责 任。商务部称,拜登政府为处理这项职能而设立的私人非营利组织"充当了半导体'小金库'"。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将从美国半导体 技术促进中心(Natcast)手中,接管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的运营责任。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是拜登政府时期成立的一个公私合营联盟。 该部门称,拜登政府非法设立了Natcast,因此授予该组织高达74亿美元纳税人资金的协议无效。 美国商务部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Natcast是"规避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政府机构成立公司的行 为",并指出拜登政府"在Natcast安插了前拜登政府官员"。 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声明中说:"从一开始,Natcast就充当了半导 体'小金库',除了用美国纳税人的钱中饱拜登的拥护者私囊外,没有做任 ...
SK海力士第9代3D NAND即将上市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来自 tom'shardware 。 周一,SK海力士宣布已开始批量生产其 321层、2Tb 3D QLC NAND 存储设备。该设备有望用于 数据中心,制造容量高达 244TB 甚至更高的超大容量 SSD,同时也能为个人电脑生产价格相对低 廉的高容量硬盘,足以与市面上一些顶级固态硬盘相抗衡。 SK海力士的 321层 2Tb (256GB) 3D QLC NAND 存储设备属于该公司的 V9Q 系列产品。其输 入/输出接口速度为 3200 MT/s,仅比最先进的 3D TLC NAND IC(如该公司即将推出的 V9T 321L 3D TLC NAND)的 3600 MT/s 略慢。此外,新的 2Tb V9Q IC 具备六个平面(据推测, 上一代 3D QLC NAND 设备为四个),这能实现更多的并行操作,显著提高了多重读取速度。 制造商声称,与 2023 年发布的旧款 V7Q 设备相比,其 2Tb V9Q 设备的写入性能提高了 56%, 读取性能提高了 18%。性能的提升归功于更高的输入/输出速度和强化的内部架构。此外,该公司 还声称,新的 2Tb ...
英特尔,错在了哪里?
半导体芯闻· 2025-08-26 10:09
英特尔历史性战略失误 - 2012年英特尔高管公开宣称晶圆代工厂和无晶圆厂公司无法跟上其技术步伐 体现垄断思维并标志公司衰落开端 [2] - 该事件被视为英特尔的"珍珠港时刻" 意外唤醒了台积电、苹果、英伟达和AMD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决心 [2] 制程技术领先地位丧失 - 10纳米项目多次延期 因设定过于激进晶体管密度目标且过度依赖复杂多重图案化技术而非尽早转向EUV光刻 [3] - 台积电2019年将EUV投入7纳米+量产 2020年量产5纳米 为AMD和苹果提供先进节点支持 而英特尔陷入生产困境 [3] 产品开发节奏崩溃 - 经典"Tick-Tock"节奏2016年被更慢的"制程-架构-优化"模式取代 恰逢10纳米问题爆发 [5] - 导致14纳米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进一步加剧技术停滞局面 [5] 旗舰产品执行问题 - Sapphire Rapids至强处理器经历多次延期 出货前出现严重漏洞和芯片重新设计 [6] - 让AMD的Epyc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快速崛起 英特尔直到2024年6月推出Xeon 6系列才重新站稳 [6] 战略布局失误 - 2016年退出智能手机SoC市场 2019年将5G调制解调器业务出售给苹果 放弃移动市场 [7] - 更早前取消Larrabee独立显卡项目 推迟可信GPU路线图 [7] 安全漏洞冲击 - "熔毁"和"幽灵"等侧信道漏洞迫使采取补救措施 损害性能表现和市场信任 [8] - 安全问题爆发恰逢制程技术陷入困境时期 [8] 竞争对手市场进展 - AMD在台积电代工支持下 x86服务器和台式机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2025年服务器份额达20%以上 [9] - 英伟达主导AI加速器市场 转移数据中心对单纯CPU路线的关注 [9] 企业文化和资本配置 - 数十亿美元回购和庞杂投资(如Optane关闭和NAND业务出售)与核心制造业务表现不佳同步发生 [10] - 2024年股价暴跌后宣布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 [10] 制造模式转变 - 延期问题加剧导致越来越多使用台积电制造芯片(如Meteor Lake GPU单元采用台积电N5制程) [11] - 削弱公司历史性IDM(集成设备制造)优势 [11] 根本原因分析 - 失败根本原因被归结为缺乏竞争导致的自满情绪 垄断地位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1] 当前转型举措 - 公司背水一战 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 [11] - 获得软银投资和美国政府政策支持 致力于推动美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领导地位 [13]
台积电2nm,重大调整!
半导体芯闻· 2025-08-25 10:24
供应链策略调整 - 台积电正逐步在其最先进的芯片工厂中去除中国大陆制造的半导体设备 以避免美国潜在限制措施对生产造成干扰[2] - 公司将在最新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停止使用中国设备 该制程为当前全球最先进技术 计划于今年量产 首批生产基地设在新竹 随后扩展至高雄[2] - 台积电还在全面审查芯片制造材料和化学品 目标是在运营中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的依赖[3] 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2纳米制程计划于今年量产 亚利桑那州工厂未来也将生产这种先进芯片[2] - 公司决定从刚刚启动量产的2纳米节点开始彻底去除中国大陆设备 因更换已通过验证的供应商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可能影响良率[3] - 亚利桑那工厂扩产后 美国将占其最先进芯片产能(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的约30%[3] 地缘政治应对 - 调整决策背景是美国可能出台新规 禁止获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2] - 美国国会提出"Chip EQUIP Act" 旨在禁止接受联邦资金和税收优惠的企业购买来自"受关注外国实体"的设备[2] - 公司计划在中国大陆生产业务中与本地供应商展开更紧密合作 以契合中国大陆政策导向并增强供应链韧性[3]
半导体制造,到底怎么用水?
半导体芯闻· 2025-08-25 10:24
半导体制造用水核心特征 - 晶圆厂每日用水量达数百万加仑但"使用"不等于"消耗"主要损失途径是冷却塔蒸发[2] - 大型新建项目满负荷需水量相当于百万人口城市用水量但大部分水经厂内处理后循环利用实际损失由高能耗蒸发导致[2] - 气候条件显著影响蒸发量炎热干旱地区(如北凤凰城)蒸发损失占主导同等规模工厂在凉爽湿润地区蒸发量低得多[2] 取水与市政合作模式 - 多晶圆厂园区日取水量达千万加仑级别例如英特尔奥科蒂洛园区三座厂日取水1400万加仑(400万饮用水+1000万再生水)[4] - 市政要求工业用户进行预处理菲尼克斯市要求半导体厂排放前通过反渗透去除污染物以保护下水道系统[3] - 市政采用长期规划框架如菲尼克斯每五年更新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以纳入半导体需求并规划管道建设顺序[7] 厂内水循环与回用技术 - 超纯水(UPW)需满足电阻率>18.2 MΩ·cm有机物<亚ppb级颗粒控制<10nm的标准纯度要求决定回用上限[9] - 材料选择至关重要低可提取性衬里和管道可减少污染渗出维持水质[9][10] - 联电(UMC)展示规模化回用案例2023年全公司工艺用水回收率84.3%新厂区将废水分27类简化处理[12] 再生水与分类路由实践 - 联电新加坡12i厂2024年使用再生水400万吨占总取水量97.6%台湾12A厂2022年再生水使用量达458万吨同比增16.9%[13] - 日月光(ASE)2023年总取水量2147万吨通过分类回用使废水排放量同比减少12%高雄厂回收率约70%[14] - 分类路由原则是将低污染冲洗水与高化学需氧量排水分开本地净化后用于冷却塔等低敏感场景[12][15] 冷却系统与蒸发管理 - 冷却塔蒸发是主要消耗源设备功率密度、工作周期和当地天气共同决定补水量[20] - 提高冷却塔浓缩倍数可减少排污但增加结垢风险需平衡化学控制窗口[20] - 热回收和干式冷却器可减少蒸发但受空间和气候限制[20] 数字孪生与系统优化 - 数字孪生整合超纯水设备、冷却回路等实时数据优化水-能耦合系统实现单位热量用水量降低[16] - 联电在废水处理中采用智能控制减少化学品消耗并应用数字孪生优化水化学物质流动[17] - 泛林半导体通过虚拟孪生减少物理实验节约水及化学品资源并部署生态传感器实时监控工艺冷却水[18] 化学物质风险管理 - PFAS和TMAH等化学物质需在万亿分之一级别监测和处理反渗透、离子交换可用于捕获但销毁技术仍不成熟[23] - 零液体排放(ZLD)可作为合规工具消除排放不确定性但增加盐水处理负担和碳足迹[23][24] - 菲尼克斯市正引入废水PFAS检测方法以应对美国环保署万亿分之四的饮用水指导限值[23]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三大难题:万亿分之一级别监测、高比例循环的隐性污染风险、蒸发损失控制与能源负担的平衡[26] - 需通过设备级分类、早期预处理和连续分析技术解决微量物质积累问题[27] - 进展依赖协同协作:排水分类保持水质洁净、热感知运营减少蒸发、厂界预处理建立市政信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