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开始收敛,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将变缓
华夏时报· 2025-09-28 11:19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1月到8月,居民存款结构的变化是:2024年1月,居民活期存款386684 亿元,8月391492亿元,增加了5202亿元,增幅为1.3%。而1月居民定期存款998521亿元,8月1074918 亿元,增加了76391亿元,增加了7.7%。 从以上数据来看,去年居民活期存款在增加,定期存款也在增加,但是定期存款增幅远远大于活期存款 的增幅,说明存款定期化趋势还是很严重。 再看2025年,2025年1月居民活期存款是434602亿元,8月是416198亿元,减少了18404亿元,减少幅度 为4.2%。 1月居民定期存款是1133070亿元,8月份为1194010亿元,增加了60940亿元,增加幅度为5.4%。 文/冉学东 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现象。不过随着存款利率的一降再降,加 上商业银行各种压降成本的手段,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正在变缓。 今年居民活期存款出现减少趋势,但是减少幅度不小,同时定期存款也依然在增加,不过增加幅度在变 小。这说明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仍然在持续,只不过定期化的速度正在收敛。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在减少,说明居民对未 ...
水痘疫苗遇价格战,带状疱疹疫苗销量“腰斩”!百克生物押注研发能否破转型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9-28 10:06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传统产品市场萎缩和新兴产品增长乏力的双重挑战 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业收入同比下跌53.93%至2.85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1] - 水痘疫苗作为核心产品面临量价齐跌困境 2021-2023年销量下降17.3% 2024年毛利率降至84.84%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持续下行[2][4] - 带状疱疹疫苗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未达预期 2024年销量暴跌69.8%至20.04万人份 库存激增79.97% 市场教育和渠道覆盖不足是主因[5][6]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寻求突破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升至34.47% 但研发转化效率面临挑战 多数在研产品处于早期阶段[7][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跌32.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 同比下滑53.67%[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 同比下跌53.93%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同比增长59.28%至4.07亿元[3] 产品表现 - 水痘疫苗2024年营收8.37亿元 占总营收近70% 但销量从2021年811.35万人份降至2023年671.14万人份[2]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上市首年销售66.35万人份 收入8.83亿元 但2024年销量骤降至20.04万人份[5] - 鼻喷流感疫苗2024年实现1.41亿元营收 占总营收11.39% 但面临新竞争对手分流风险[6] 市场竞争 - 水痘疫苗竞争对手从3家增至5家 华兰生物和科兴生物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县域市场[4] - 水痘疫苗中标均价较2021年下降12% 江苏地区中标价从65元/支降至58元/支[4] - 康泰生物以25元/支中标深圳公费水痘疫苗 较2024年江苏省中标价降幅超58%[4] 研发进展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3亿元、1.98亿元、1.99亿元和1.56亿元 占营收比例10.85%-16.03%[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9820.06万元 同比增长14.81% 占营业收入34.47%[7] - 在研项目共计16项 其中11项处于已获批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 5项申请临床批件[8]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和佐剂流感疫苗(四价)已获得临床批件 但多数战略产品处于早期临床阶段[8] 市场挑战 - 国内新生儿出生率从2016年1883万人降至2023年902万人 直接导致儿童疫苗市场容量萎缩[4] - 带状疱疹疫苗面临市场认知率不足问题 50岁以上人群认知率不足30% 接种意愿仅12%[6] - 成人疫苗销售渠道覆盖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私立诊所终端覆盖薄弱[6] 公司应对措施 - 采取创新营销渠道策略 提升公众疾病认知度和预防意识[1] -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和公众科普教育 开展学术推广活动纠正认知误区[9] - 推进国际营销 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产品注册工作[9]
清华最新调研:七成滴滴司机高估抽成数据,服务意识与满意度和收入呈正相关
华夏时报· 2025-09-28 06:00
新能源汽车与网约车行业生态循环 - 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平台-司机生态循环对促进消费、稳定就业和提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 电动化在环境层面效益显著 同时重塑行业经济格局 [1] 平台抽成比例实测数据 - 实测全部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比例为15.3% [1][2] - 约49.0%司机月均抽成比例为15%~20% 24.6%司机为10%~15% 4%司机为负抽成 [2] - 89%司机实际月均抽成处于或低于其认为合理的16%~20%比例范围 [8] - 实测数据略高于平台公布的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14% [2] 司机对抽成比例的认知偏差 - 71.8%司机高估自身抽成比例 超三分之一误认为月均抽成高于25% [1][4] - 实际768位司机中仅1人月均抽成超过25% [4] - 认知偏差源于关注单笔订单抽成、损失厌恶心理以及对平台透明化措施了解不足 [6] 负抽成机制与抽成定义 - 抽成定义为乘客实付与司机实收(含车费和奖励)之间的差额 [8] - 存在负抽成现象 即司机劳动报酬超过乘客支付金额 [8] - 见过负抽成的司机对平台抽成水平的判断更接近实际情况 [8] 司机群体构成与收入特征 - 高中及以下学历中壮年为主力群体:36-45岁占比39% 26-35岁占比28% 46-55岁占比27% [9][12] - 高中及以下学历司机占比75.4% [9] - 调研司机平均月收入超8000元 上海司机达1.4万元 北京深圳约1万元 [9] - 36-45岁司机月均收入8802元 46-55岁司机8506元 高中学历群体8693元 [12] 平台运营机制与司机满意度 - 平台抽成主要用于乘客优惠、司机奖励/补贴、权益保障、安全体验和技术研发 [12] - 抽成机制形成"水库"模式 反哺司乘双方并解决供需问题 [12] - 女性、年长和大专及以下学历司机对平台满意度相对较高 [1] - 认可"好服务带来好收入"的司机群体满意度显著较高 且收入水平较高 [1][13]
强势霸屏!连续两天“20cm封板”,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利润同比翻倍
华夏时报· 2025-09-28 02:04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强势崛起 资金密集涌入推动板块内掀起涨停热潮 多只个股出现10cm和20cm涨停 [1][2]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周期复苏阶段 需求端逐步回暖 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1] - 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8%至1530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规模490亿美元 AI相关先进逻辑和存储是资本支出主要驱动力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预期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2]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长川科技9月23日至24日连续两日收获20cm涨停 股价从66.89元/股飙升至96.32元/股 市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1][4] - 此后两个交易日该股小幅震荡 26日收涨约1%至95.6元/股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8.27亿至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 主要因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客户需求旺盛 产品订单充裕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77亿元、17.75亿元和36.42亿元 其中2023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1.11% 2024年显著回升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亿元、0.45亿元和4.58亿元 2023年净利润同比骤降90.21% 2024年恢复至接近2022年水平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7亿元 同比增长41.80% 归母净利润4.27亿元 同比增长98.73% [6]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4亿元、-7.44亿元和6.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0.8亿元 [6] -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 截至2022年至2024年末及2025年6月末分别为9.52亿元、10.21亿元、15.16亿元和16.50亿元 [6]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公司以1.19亿元收购科为升视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科为升100%股权 [4] - 通过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对AOI设备的研发水平 为业务拓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5]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分别为6.45亿元、7.15亿元和9.67亿元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授权专利数量超1000项 [7]
周末刷屏!雷军宣布:小米17破今年国产手机首销纪录
华夏时报· 2025-09-28 01:28
9月27日,小米17全系开售,小米手机上午在微博宣布:小米17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 随后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发文称:"补充一下: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 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感谢大家支持! "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表示,"三杯中Pro Max版本卖得最好"。他说,iPhone17系列今年产品力比较强,两款17也是全面交锋。小米也第一次推出小米17 ProMax,出乎意料的受欢迎,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9月25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发布了小米17系列新机。小米17售价4499元起,小米17 Pro售价4999元起,小米17 ProMax售价5999元起。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有意思的是,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开盘后股价持续走低,早盘一度跌超5%,午后跌幅扩大,尾盘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跌幅达 8.07%,报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亿港元,市 ...
5万美元达成和解!波音“吹哨人”自杀事件最新进展 在此工作32年曾留遗言“如果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华夏时报· 2025-09-28 00:46
波音公司非正常死亡诉讼和解 - 波音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35.7万元人民币)非正常死亡和解金 其中2万美元用于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支付给原告[2][4] - 和解协议为全面最终且保密 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所有索赔 包括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4] - 波音否认公司任何行为导致巴尼特伤害或死亡 但表示对去世感到难过并向家属慰问[4] 吹哨人事件及影响 - 吹哨人约翰·巴尼特曾工作32年并多次曝光质量控制问题 生前称因担忧质量受"骚扰、诋毁和羞辱"[2][3] - 巴尼特遗言称"如果我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其密友詹妮弗表示他热爱家庭和生活不会自残[5][7] - 事件打击波音产品口碑 股价虽于9月26日大涨至221.26美元 但较2019年高点已腰斩[3][5] 第二名吹哨人死亡事件 - 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终年45岁 身体一向健康且生活方式健康[7][9] - 迪安因呼吸困难就医 肺部发现大量细菌且完全粘住 确诊感染MRSA后肺衰竭死亡[7][9] - 迪安曾为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质量检测员 最早指控737 MAX机型制造存在缺陷[9] 波音公司文化及历史问题 - 1997年并购麦道后企业文化从"管好质量"变为"盈利至上" 过于追求盈利导向埋下质量隐患[10][13] - 员工被曝从废料箱捡零件安装 内部滋生"隐瞒文化"把利润看得比安全更重要[13] - 2018年和2019年两架737 MAX坠毁造成346人死亡 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空难诉讼[13] 监管及政商关系问题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将部分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 形成"运动员兼裁判员"机制[14] - 许多美国政府前雇员成为企业说客 2023年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超1亿美元 共有1018名说客[16] - 波音是游说资金排名第一企业 65.03%说客为前政府雇员 存在美式"旋转门"现象[14][16]
娃哈哈遗产案迎来最新进展 杭州法院依旧是关键 宗馥莉战斗还没结束
华夏时报· 2025-09-28 00:41
根据最新公布的判决书,被告于2025年8月15日申请上诉许可,原告于2025年9月1日提交反对书面意见 书,随后被告于2025年9月8日提交答辩书。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在官网公布相关文件,判决结果是 驳回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在传票中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宗馥莉可以暂时不披露汇丰账户的最新余 额、资产去向等信息。 对于此次案件最新判决结果回应,9月27日本报记者询问娃哈哈相关工作人员,但对方表示"没有回 应。"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民商法专家杨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高等法院于2024 年9月26日公布的判决,驳回了宗馥莉及其关联公司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维持了此前8月1日的资产保 全令,这意味着宗馥莉无法推翻对约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香港汇丰银行账户资产的冻结, 她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结果出炉前,仍不得从该账户提款或处置任何资产。 不过,法院同时决定暂缓执行要求宗馥莉披露账户最新余额、资产去向及收支完整账目的命令,为她提 供了短期缓冲,避免立即公开敏感财务信息。" 娃哈哈18亿美元信托纠纷案有了新进展。9月26日,香港司法机构官网披露了该案件最新判决,驳回宗 ...
同程布局支付领域,斥资收购新生支付100%股权
华夏时报· 2025-09-27 14:59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报道 9月27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一事件从挑战来看,是如 何把用户更多地迁移到自身支付产品上来,突破用户迁移门槛与市场认知壁垒。机遇则在于可通过深耕 垂直场景、优化商户服务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已完成工商变更 对于此次收购,王蓬博表示,标志着同程补齐支付环节的关键拼图,对完善金融版图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此举不仅有助于同程实现资金流闭环管理、降低通道成本、提升结算效率,更可为其旗下同程数科 的消费信贷、保险经纪等业务提供合规的资金入口与用户数据沉淀路径,增强自主风控与金融服务能 力。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新生支付于9月24日发生工商变更。变更前,其投资人是海航云付科 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100%。变更后,投资人是艺龙网,出资比例100%。邱晓红任董事、经理、监 事;季林林任财务负责人。 官网显示,新生支付是海航信管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于2008年初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是海南省唯 一一家全牌照支付法人机构、跨境电商数字人民币试点机构。新生支付已经形成集网络支付、银行卡收 单、跨境支付及预 ...
水痘疫苗遇价格战,带状疱疹疫苗销量“腰斩”!百克生物押注研发能否破转型困局|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27 14:37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传统产品增长乏力与新产品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 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业收入同比下跌53.93%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 同比下跌53.93%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2] - 2024年营业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跌32.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 同比下滑53.67%[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7亿元 同比增长59.28%[4] 核心产品分析 - 水痘疫苗2021-2023年营收从10.2亿元降至8.2亿元 销售量从811.35万人份缩水至671.14万人份 三年销量降幅17.3%[3] - 2024年水痘疫苗营收8.37亿元 同比微增2.16% 但毛利率从2021年88.64%下滑至84.84%[3] - 水痘疫苗2024年仍贡献近70%营收 市场依赖性未改变[3]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上市首年销售66.35万人份 收入8.83亿元[5] - 2024年带状疱疹疫苗销量暴跌至20.04万人份 同比下滑69.8% 库存激增79.97%[6] - 鼻喷流感疫苗2024年实现1.41亿元营收 仅占总营收11.39%[6] 市场竞争环境 - 水痘疫苗竞争对手从3家增至5家 华兰生物 科兴生物等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县域市场[5] - 2024年水痘疫苗中标均价较2021年下降12%[5] - 水痘疫苗中标价从2021年65元/支降至2024年58元/支[5] - 康泰生物2025年4月以25元/支中标公费水痘疫苗 较2024年江苏省中标价降幅超58%[5] - 康泰生物水痘疫苗2025年产能规划达100万支/年[5] - 迪福润丝生物冻干鼻喷流感疫苗已提交临床申请 预计2025年上市[6] 研发投入与管线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3亿元 1.98亿元 1.99亿元 1.56亿元 占营收比例16.03% 10.85% 10.89% 12.70%[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9820.06万元 同比增长14.81% 占营业收入34.47%[8] - 在研项目共计16项 其中11项处于已获批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9]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佐剂流感疫苗(四价)等5项申请临床批件 其中2项已获得临床批件[9] - 百白破疫苗(三组分) 狂犬单抗 破伤风单抗处于临床阶段[9] - 冻干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HSV-2疫苗已启动临床试验[9] 市场挑战与应对 - 国内新生儿出生率从2016年1883万人降至2023年902万人 直接导致儿童疫苗市场容量萎缩[5] - 国内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认知率不足30% 接种意愿仅为12% 远低于流感疫苗的45%[6] - 公司采用疾控中心主导销售模式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私立诊所等终端覆盖不足[6] - 公司通过基层医生培训 公众科普教育 学术推广活动提升疾病认知度[10] - 开展"带疱者说"系列活动填补公众认知空白[10] - 推进已上市产品在俄罗斯等国的注册工作[10]
河南两大能源巨头筹划战略重组:5家A股公司卷入,3家涨停,最新回应来了
华夏时报· 2025-09-27 13:41
重组公告与市场反应 -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涉及平煤股份 神马股份 易成新能 硅烷科技和大有能源5家上市公司 [2] - 9月26日5家公司股价集体高开 易成新能 大有能源 神马股份涨停 硅烷科技涨7.54% 平煤股份涨3.27% [2] - 国企整合形成业绩改善预期 优质资产重组提升市场竞争力 [2] 重组主体背景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重组而成 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 位列2024中国企业500强第168位 控股4家上市公司和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4] - 河南能源集团经过2008年和2013年两次战略重组 注册资本210亿元 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 化工产能近1000万吨 控股大有能源和九天化工2家上市公司 [5] - 两大集团实际控制人均为河南省国资委 业务覆盖国内多个省份及海外地区 [4][5]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除易成新能外4家公司净利润下滑或亏损扩大 主因煤炭化工产品价格下行 [6] - 平煤股份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减少81.53% [6] - 神马股份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减少155.53% 营业毛利减少约2.88亿元 [6] - 硅烷科技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减少140.02% 主因硅烷气价格降幅较大 [7] - 易成新能归母净利润-1.7亿元但同比减亏61.65% 因剥离亏损光伏业务 [7] - 大有能源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亏3.62亿元 商品煤售价同比下降约29% [7] 重组影响与公司回应 - 上市公司均公告重组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8] - 平煤股份表示此次为控股股东重组 无法判断对未来业绩影响 [9] - 神马股份称尚未接到具体方案 关注后期资产注入可能性 [9] - 易成新能重组信息由控股股东下发 暂无更多可披露信息 [9] - 大有能源仅收到重组通知 其他事项不清楚 [9] 战略重组意义 - 属于典型战略性重组 通过去产能和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竞争能力 [9] - 重组有助于打通全产业链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尼龙化工 硅碳新材料领域领先 河南能源集团在煤炭资源和基础化工方面基础雄厚 [10] - 双方将在煤炭资源 化工产能 新材料技术 资本运营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 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和盈利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