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专项债
icon
搜索文档
四季度有哪些增量政策可以期待?
搜狐财经· 2025-09-26 02:22
记者 张一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下半年经济运行对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及中长期发展布局具有重要影 响。 今年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下 降。分析人士指出,四季度有望出台一揽子新措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 及更大力度促消费和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0.5%,降至年内新低;8月,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3.4%,连续三个月下行且增速较5月份的年内高点回落3个百分点,考虑到消费 品"以旧换新"补贴大规模落地始于去年9月,高基数下,四季度消费增速或进一步放缓。此外,房地产 投资和出口增速边际下行压力也不可忽视。 "往后看,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冲击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上年同期一 揽子增量政策带来高基数效应,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对智通财经说。 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出后,当年基建投资增速从上年的0.2%升至11.5%,2023-24年基建投资增速也分 别达到8.2%和9.2%,持续处于较高增长 ...
【广发宏观吴棋滢】地方财政“清欠”进度如何?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21 08:57
广 发证券资 深宏观分析师 吴棋滢 wuqiying@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报告摘要 第一, 2024 年的" 6+4 "地方债化债解决方案主要针对被中央认定的 14.3 万亿元隐性债务 (债务方以融资平台为 主,债权方以金融机构为主)。实际上,除隐性债务外,还有规模未知的实体企业拖欠款等,后者对实体企业现金 流量表的修复更加关键。因此 2025 年伊始,政策便多次强调要尽力解决这一问题。 3 月 5 日解读《政府工作报 告》吹⻛会 指出 " 今年在这方面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 ; 3 月底《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 强调 " 确保清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 , " 加力加快 " 相较此 前的《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 也有所升级。因此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今年以来关于地方治理拖欠款的"清 欠"增量政策及其进展。 第二, 首先需要了解广义政府性债务的分类情况。一是显性债务,即法定债务,包含了地方专项债、地方一般债 和国债,截至去年末共计 82.1 万亿元;偿还方式以借新还旧为主。二是被中央财政认定的隐性债务,截至去年末 共计 10.5 ...
地方政府开始提前还债了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24
继投融资平台提前兑付城投债后,地方政府也开始提前还债了。 2025年9月9日,陕西省财政厅官网发布公告,将提前偿还部分省政府债券。 提前偿还的债券均属专项债。其中一只债券发行时间为2019年,规模6亿元,10年期,票面利率 3.58%,此次将提前偿还6000万元;另一只发行时间为2020年,规模为18.22亿元,票面利率2.94%,此 次将提前偿还3000万元。 过去一段时期,地方融资平台出于节约付息成本等因素考虑,开始提前兑付城投债,但地方政府提前偿 债的情况较为少见。 2025年2月,《债券》杂志刊文介绍,2024年,城投债提前兑付规模保持较高水平,有1489只城投债提 前兑付,总规模为2994.12亿元,同比微升1.31%。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除陕西外,仅有北京提前兑付过政府债券。 北京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写道,"在全国率先启动提前偿还专项债券试点 工作,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 如今,北京已连续三年提前偿还政府债券。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官网数据,2023年,北京提前偿还了3900万元专项债;2024年,偿还了49.76亿元专 项债;今年8月底,又偿还了1.45亿元专项债。 ...
每日债市速递 | 银行间资金面整体仍平稳偏宽
Wind万得· 2025-09-07 22:40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9月5日开展188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全额中标 [3] - 当日逆回购到期7829亿元 实现单日净回笼5946亿元 [3] - 当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12047亿元 [3] - 9月8日至12日一周将有10684亿元逆回购到期 日均到期量介于1827亿至2557亿元 [3] 资金面状况 - 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维持在1.31% 匿名点击系统隔夜报价1.30% [6] - 非银机构隔夜资金抵押报价1.45%-1.47% 七天期资金报价1.45%-1.46% [6]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9% [6] 利率债收益率变动 - 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1年期升1.75bp至1.3925% 10年期升1.65bp至1.7700% 超长债升1.65bp至2.0285% [9] - 国开债收益率同步上行:1年期升1.25bp至1.5250% 10年期升1.60bp至1.8735% [9] - 口行债及农发债各期限收益率普遍上行1-2.5bp [9] - 地方债收益率表现分化 30年期品种升3.75bp至2.2950% [9] 国债期货表现 -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89% 盘中最大跌幅超1% [12] -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30% 5年期跌0.15% 2年期跌0.04% [12] 政策动态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即将推出 重点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与入境消费 [13] - 财政部规范专项债会计处理 专项债务余额达35.5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67% [13] - 香港计划发行第三批数字债券 期限包括2年/3年/5年 或通过HSBC Orion平台发行 [15] 发行计划 - 财政部将于9月12日发行3070亿元国债(2年期1570亿元+7年期1500亿元) [19] - 国开行9月8日招标不超过110亿元金融债 农发行增发不超过230亿元金融债 [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发行362.4454亿元地方债 其中197.8624亿元为新增专项债 [15] 信用风险事件 - 保利发展、苏宁易购等10家发债主体出现中债隐含评级下调或展期事件 [19] - 涉及债券包括22保利发展MTN、20元享B、20大控E1等信用品种 [19]
超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升级,新规明确压实责任
第一财经· 2025-09-05 06:35
专项债新规出台背景 - 财政部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规范专项债项目单位会计核算 加强还本付息资金及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 - 新规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旨在解决项目单位因不同理解导致财务指标无法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的问题[2] - 专项债是为有收益公益性项目发行的政府债券 以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款来源[2] 专项债市场规模 - 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4.4万亿元[2] - 截至7月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35.5万亿元 占地方政府总债务余额52.8万亿元的67%[2] 会计处理规范要求 - 明确区分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项目单位的账务处理规定 以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并压实管理责任[3] - 要求项目单位根据实施方案判断是否承担本息偿还义务 若约定由项目单位偿还则确认负债 否则不确认[3] - 通过提供准确完整会计信息配合债务管理要求[3] 信息披露与报表要求 - 项目单位需填制专项债券项目投资表和资金还款情况表[4] - 需归集整理包括累计/本期收到债券资金 累计/本期偿还本息 累计/本期资金支出 累计/本期形成资产等关键信息[4] - 通过建立信息编报汇总体系形成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 为闭环管理提供支撑[4] 政策实施目标 - 规范专项债券资金使用 合理预期财务风险[3] - 为财政部门加强专项债券项目 资金 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3] - 通过汇总编报各地区和全国专项债项目总体情况 为加强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4]
社融同比多增 央行7月金融数据释放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12
货币政策与社融数据 - 7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同比增长9% M2同比增长8 8%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 9% 均高于经济增速 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1] -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 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 12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加12 87万亿元 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 7月单月社融增量1 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连续第8个月同比多增 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5559亿元成为主要拉动 [2] - 企业债券融资2791亿元 同比多增755亿元 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 外币贷款同比多增804亿元 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 [2] 信贷表现与结构 - 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同比多减3100亿元 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4263亿元 创历史新低 [2] - 企业端贷款新增600亿元 同比少增7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 [4] - 居民贷款减少4893亿元 同比多减2793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 [6] - 人民币存款增速8 7%高于贷款增速 显示微观主体"多存少贷"现象持续 [7] 货币供应与资金活性 - 7月末M2余额329 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 8% M1余额111 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 6% M0余额13 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8% [8] - 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3 2% 较上月减少0 5个百分点 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8][9][10] - 前7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但财政存款增量仍高 需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拨付使用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但专项债发行高峰渐过 拉动作用边际减弱 [2][3] - 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 77% 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 64% 楼市成交降温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 [6] - 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和科创债扩容推动企业债融资 城投债融资维持收缩态势 [2]
一座新城背后的专项债:3年535亿元撬动南沙大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1:00
财政支持与专项债规模 - 南沙三年累计获得53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 [1] - 广州市本级专项债中南沙占比40.19% 规模达1331亿元 [1] - 2024年南沙专项债限额808.3亿元 居广州各区首位 [1] 基础设施投资成效 - 专项债投入交通项目包括深中通道南沙线 地铁18号线 深圳至江门铁路等 [2][3] - 建成6所三甲医院 包括肿瘤医院 口腔医院 妇儿医疗中心等医疗机构 [2][5] - 推动南沙实际人口从2023年96.79万人增长至2025年130万人 [5] 产业园区与经济发展 - 专项债中超350亿元投入产业园基础设施 其中50亿元投向国家级产业园区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37.8% 先进制造业占比达75.9% [2] - 庆盛枢纽人工智能产业园带动300家企业集聚 2024年园区营收超120亿元 [6] 粤港澳协同合作 - 庆盛枢纽区块汇聚香港科技大学 港人子弟学校 广深港高铁等重要设施 [8] - 提供总规模24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含10亿元母基金和14亿元直投基金 [9]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千家 港澳青创团队达798个增长1.7倍 [10] 区域开发与创新生态 - 南沙湾 庆盛枢纽 南沙枢纽三大先行启动区加速成形 [2][3] - 2024年启动区新增注册企业约2200家 为2023年的5倍 [7] - 采用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新鸿基TOD综合体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 [9]
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已突破7000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在二季度启动发行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31
政府债券发行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靠前发力落实宏观政策 及早发行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1] - 财政部表示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小于往年系因特殊因素影响 但全年发行规模仍符合预期 将根据项目分配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2] - 预计多路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发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并加快下达[1] 专项债券发行数据 - 截至5月6日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7224.48亿元 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1] - 2月份单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3465.88亿元为年内最高 一季度总发行规模6341.2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568.29亿元进度偏慢[1] - 预计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开闸发行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显著加大 为基建投资提供充足资金[2] 基建投资表现 -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 增速较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3] - 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其中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35.4%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9%[3] - 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资金已于2月底前全部下达地方 要求6月底前使用完毕 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3] 债券发行预期 - 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二季度启动发行 新增专项债使用进度加快但重心后移至三季度 形成资金滚动接续[3] - 二三季度专项债发行将明显提速但节奏平缓 重点在投向领域下功夫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3]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释放保持稳增长支出强度的信号 短期内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2][3]
我国上半年发行国债7.88万亿 创历史同期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26 00:26
国债发行情况 - 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达7.88万亿元 同比增加20547亿元 增长35.28% [1] - 平均发行利率1.52% 同比下降43个基点 [1] - 记账式国债平均投标倍数3.03倍 显示投资者认购积极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550亿元 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1] - 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分4次发行完毕 [1] 国债后续工作计划 - 计划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 保障"两重""两新"项目 [3] - 加强国债市场监测 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3] - 推进储蓄国债电子渠道建设 提升购债体验 [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2.16万亿元 同比增长45% [3] -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扩大适用范围 [5] -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 [7]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从17个扩大至22个 [7] - 上半年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 同比增长16% [7]
地方债务压力何时出清?财政还需加码多少才能稳增长?
五矿证券· 2025-06-23 07:14
债务与经济增长模式 - 中国过去四十年经历三轮代表性债务危机,政策通过清算核销等方式化解[12] - “四万亿”刺激拉高债务水平,“三去一降一补”开启降杠杆,后杠杆率重回上行[15][22][26] - 地方财政自给率下滑,刚性支出上升,区域财政能力分化加剧[33][36] 债券资金投资效率 - 中国债务问题体现为整体水平高、金融工具定价扭曲、投资回报率低[41] - 2024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138.1%居首,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美、日[48] - 中国处于“高债务、低通胀、低增长”困境,传统政策路径难以为继[53] 化债进程与方式 - 预计2027年地方债务付息率与债务率交叉,债务压力实质性压降[57] - 新增专项债成“缺口填补工具”,背离初衷,债务责任边界模糊[65] - 短期化债平衡财政安全与经济发展,长期从债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7] - 未来两年宽财政窗口或打开,需多元化政策组合推动债务化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