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
icon
搜索文档
上周债市整体略有上行,公司债ETF(511030)日均成交额近16亿元,国债ETF5至10年(511020)投资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4-21 01:36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债ETF最新报价105.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债ETF近半年累计上涨1.09%。 流动性方面,公司债ETF盘中换手4.07%,成交5.39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8日,公司债ETF近1月日均成交15.89亿元。 规模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规模达132.60亿元。 资金流入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28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555.72万元。 截至2025年4月18日 15:00,中证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指数(净价)(H21018)上涨0.01%。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17.24元。拉长时间看, 截至2025年4月18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月累计上涨1.16%。 流动性方面,国债ETF5至10年盘中换手9.6%,成交1.38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8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年日均成交3.07亿元。 上周,债市整体略有上行,超长利率债上行,超长信用利差走阔。 截至2025年4月18日 15:00,国开债券ETF(159651)上涨0. ...
中金公司李昭:对中债后市表现保持乐观
快讯· 2025-04-18 09:05
中金公司李昭对中债后市表现的乐观观点 - 政策层面:美国关税冲击导致中国经济外部压力加大,内部稳增长宏观政策可能出台对冲,货币宽松是政策发力阻力较小的方向,降准降息等政策有利于债市表现 [1] - 经济基本面层面:美国关税冲击减少中国外需量,需求减弱可能导致通胀相对较低,为债市创造顺风环境 [1] - 综合判断:政策面和基本面因素均对中债后市表现较为有利 [1]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偏强震荡,择机布局中长期债基(2025年4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17 09:27
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短期偏强震荡,中长期利率中枢下移趋势未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续创新低 [27][32] - 固收产品收益分化,中长期债基表现领先(近1月+0.72%),含权债基受股市拖累下跌0.35% [3][9] -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获IPO打新资格,长期或提升权益投资占比,目前理财权益配置不足3% [30] 市场回顾 固收产品表现 - 近1月收益率排序:中长期债基(0.72%)>短债基金(0.40%)>同业存单指基(0.25%)>现金管理类(0.13%)>含权债基(-0.35%) [3] - 债券资产表现优于权益,长债指数涨幅达3.45%,中短债指数涨0.92%,万得全A指数下跌8.38% [9][24] 债券市场动态 - 同业存单利率下行22bp至1.76%,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5bp至1.42%,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9bp至1.64% [10][15] - 信用债利率显著下行:3年期AAA中票利率降24bp至1.88%,5年期降25bp至2.01%,信用利差整体压缩 [18] - 金融债表现强劲:5年期永续债利率降32bp至2.03%,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降24bp至2.15% [20][21] 行业趋势 政策动向 -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首次纳入IPO网下打新范围,有助于固收+产品策略实施,长期或推动理财权益占比提升 [30] -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年内降准/降息可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创新低 [27][32] 资产配置建议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或降至1%附近,建议搭配短债基金和稳健低波理财 [34] - 纯债产品建议在10年期国债1.9%以上增配,可拉长久期至两年以上 [35] - 固收+产品推荐量化中性、指数增强等策略,减少激进型转债配置 [36] 市场展望 债券市场 - 同业存单利率或维持在1.6%-1.8%区间,信贷需求转弱推动资金面宽松 [26] - 利率债短期回调风险可控,10年期国债预计在1.6-1.9%震荡,中长期下行趋势不变 [27] - 信用债投资性价比高于利率债,短久期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 [28] 权益市场 - A股受关税冲击短期调整(上证跌4.4%,创业板跌13.9%),但政策对冲下中长期不悲观 [24][29] - 转债性价比下降,建议配置防守型品种,关注年报季业绩验证 [28][36]
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
期货日报· 2025-04-15 01:52
关税博弈进入新阶段,美方称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在国内利率接近前低的情况下,对债市来说将 形成一定的调整压力。中期看,降准窗口临近,降息仍待外部约束打开,关税冲击从预期变为现实,货 币政策宽松预期叠加二季度基本面下行压力,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不过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受制于央行 对货币政策和资金面的态度,1.6%以下交易空间有限,而短端收益率则受益于资金宽松预期。 近期债市主线为关税扰动对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和货币宽松的博弈。上周利率一度快速下行至前期低点。 不过在全球关税政策反复,国内一系列稳市场政策支撑股指市场回暖背景下,利率运行至年内低点后维 持震荡走势,10年期国债利率在1.6%~1.7%区间震荡,货币宽松预期下收益率曲线趋陡。 一方面,当前市场资金利率较年初偏高,"曲线倒挂+过度的宽松预期"酝酿债市风险,与3月债市调整的 诱因相似;另一方面,政策应对较积极背景下,市场存在"政策加力对冲关税影响"预期。因此,在关 税"部分豁免"消息、一季度金融数据偏强,以及政策对冲效应下,长端债市表现相对偏弱,而受益于资 金面改善预期,短端收益率下行确定性更高,收益率曲线或小幅趋陡。(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目前债市对关税政 ...
25年3月金融数据:总量超预期,结构优化
平安证券· 2025-04-14 05:25
金融数据总量 - 2025年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同比多增1.05万亿,高于市场预期的4.73万亿[1] -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同比多增5500亿元,较市场预期高7150亿元[1] 社融结构 - 3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源于政府债(同比多增1.02万亿)和信贷(同比多增5358亿元),信用债同比少增5142亿元,外币贷款同比少增837亿元,非标融资同比少增63亿元[2] 信贷结构 - 3月信贷新增3.09万亿,同比多增且好于预期,企业短贷是主要拉动项,同比多增46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514亿元,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200亿元[3] - 居民端短贷同比微幅少增,中长贷受益于地产销售改善同比多增531亿元,3月30城地产销售面积环比接近翻倍、同比增速7.3%[3] 存款结构 - M2增速持平2月达7%,M1增速回升1.5个百分点至1.6%[4] - 企业存款同比多增7675亿,居民存款同比多增26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少增约1.2万亿,政府存款同比基本持平[4] 债市情况 - 3月金融数据对债市影响偏空,但因关税扰动和市场预期,定价幅度有限,4月2日美方加征34%“对等关税”后,10Y国债活跃券随后两交易日下行约15BP,后在1.60%-1.65%震荡[5] 债市情景推演 - 货币政策一次性降息30BP且无进一步降息预期,债市或突破1.6%后利多出尽;保留宽松预期则跟随基本面定价;小幅发力且有宽松预期,债市维持多头情绪;货币财政均到位且资金价格未放松,债市或回调[5] 风险提示 - 央行临时收紧资金面、政府债大量供给冲击资金面、超预期关税冲击[6]
关税战引发金融风暴,资产该如何避险?
36氪· 2025-04-14 02:48
4月3日-4日,美股缩水约6.6万亿美元,为史上最大的两日市值蒸发。 4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跌破7.3;4月9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跌至7.4290。4月3日以来,澳元、韩元、越南盾等亚太货币亦跌至数年新 低。 4月7日,延续了前几个交易日跌势后,国际金价跌破3000美元/盎司关口,至三周来最低水平。 "有时候几十年什么都没有发生,有时候几周却发生了几十年的事。"——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后,这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巨震最为恰切的注 脚。 这场金融风暴背后的起因是远超市场预期的关税之战。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 征收更高关税。 短短几日后,美国与多国的博弈再度加剧。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9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 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其他事项按照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文件执行。 4月11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调整《国 ...
债市启明|近期货币政策的几个线索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2 00:0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变革分析 - 近期资金偏紧导致债市波动加大,央行通过MLF恢复净投放并采取多重价位招标,同时OMO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增强透明度 [1] - 央行未恢复国债买卖,但通过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长期流动性 [5] 当前债市存在问题 - 春节后资金利率持续向上偏离逆回购利率,7天利率在1月、2月税期及3月跨月时段突破利率走廊上限 [2] - MLF政策利率属性淡化导致国债利率缺乏政策锚,市场对政策面定价混乱,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2] MLF操作新特征 - 3月MLF提前一天公布招标公告但不再公布中标利率,结束其利率政策属性 [3] - 采取净投放释放宽松信号,同时实施多重价位招标进行市场化定价,1Y同业存单利率约1.9% [3] 逆回购操作改革 - 3月25日起OMO同时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投标规模体现市场需求,中标规模与投标需求差值反映央行态度 [4] - 改革后市场可通过投标数据观测央行货币政策边际变化 [4] 流动性投放工具选择 - 当前长期流动性投放仅能通过MLF、降准或国债买卖实现 [5] - 商业银行对1Y存单发行诉求仍高,未来补充长久期流动性或需重启国债买卖 [5] 政策变革启示 - 央行沟通方式更透明,逆回购投标与中标量差异可传达政策信号(宽松或收紧) [7] - 恢复国债买入需考虑利率点位和央行独立性,二季度政府债供给计划落地或创造购债条件 [7]
每日债市速递 | 公开市场转为净回笼资金供需平衡,现券期货震荡偏弱
Wind万得· 2025-03-27 23:09
// 债市综述 // 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3月2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50%,投标量2185亿元,中标量218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2685亿元逆回购到期, 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500亿元。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IMM) (*数据来源:Wind-国际货币资金情绪指数、资金综合屏)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走势分化,短券偏暖,中长券走弱。 | | 1Y | 2Y | ЗУ | SY | 7Y | 10Y | 超长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债 | 1.5250 A2.50 | 51 1.5500 ▼0.75 | 100 1.5950 ▼1.50 | 162 1.6450 0.00 | 460 1.7350 -- | 617 1.7900 A1.25 | 1156 2.0000 A1.50 | 1290 | | | 20附息国债05 | 13D 25时息国债06 | 1.97Y 25附息国债05 | 2.92Y 25附息国 ...
汇率升值能为债市解忧吗?(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13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 本轮债市调整基于"稳汇率"背景,人民币贬值使市场"宽松预期"落空,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人民币或"稳中有升",复盘历史可为后市提供参照,预计降准窗口临近 [1][4] 当下债市主要矛盾 - 经济"冷热不均"但未失速,年初有信贷"开门红"、PMI重回扩张等积极变化,同时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未解除,如CPI"转负" [1] - 货币政策更注重时效度,为未来预留空间,政府债供给大幅上量,央行货币投放力度边际收敛,资金面明显收紧 [1] - 关税等外部风险有所延迟,2月财新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站上荣枯线,中采口径下的指标读数仍处于收缩区间 [1] 历史相似时期债市转折 -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压制出口动能,三季度GDP同比降至6%,央行8月推出LPR改革,市场"宽信用"预期强化,叠加人民币贬值和通胀压力上升,债市对货币政策分歧加大,利率连续回调;9月起人民币转为升值,11月初央行降息5个基点,债市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 [2] - 2023年10月增发万亿国债落地,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四季度政府债集中发行,央行"保持定力",资金面趋紧,债市由涨转跌;11月"降息交易"抢跑,人民币由7.30回到7.13左右,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资金面缓解,叠加"资产荒"催化,债市再度走牛 [2] 后市展望 - 美元阶段性"震荡偏弱"格局可能延续,美国特朗普团队释放经济"利空预期",美国流动性环境转紧、衰退预期发酵,政策层保持人民币"趋稳避升"或为更好策略,货币政策持续偏紧状态或难持续 [3] 降准预期 - 从长、短端收益率调整幅度看,前期"抢跑"的降息预期收敛,回到去年12月初水平,长端利率过快下行风险阶段性缓解 [4] - 出于财政、货币配合需要,后续政府债供给将进一步提速 [4] - 银行同业负债面临收缩压力,流动性"缺口"或推升银行负债成本、加剧息差压力 [4] - 综合国内财政节奏和4月初美国将发布贸易备忘录、关税扰动升级情况,降准本月内落地概率更高 [4]
通胀超季节性回落,债市短期扰动难改中长期趋势
鹏元资信评估· 2025-03-13 14:2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2月CPI同比增长-0.7%,低于市场预期(-0.4%),较前值(0.5%)下降1.2个百分点 [3][4] - 2月PPI同比增长-2.2%,低于市场预期(-2.1%),但高于前值(-2.3%) [3][5] - 核心CPI同比近四年首次转负至-0.1%,环比-0.2%弱于季节性(0.12%) [4][10] - PPI环比跌幅收窄至-0.1%,但弱于季节性(0.12%),翘尾因素拖累明显(-1.9pct) [5][20] 数据与分析 CPI表现 - 食品项同比-3.3%拖累CPI约0.6pct,占降幅八成;非食品项同比-0.1% [4][10] - 食品环比-0.5%弱于季节性(1.7%),蛋类(-5.5%)、鲜菜(-3.8%)、猪肉(-1.9%)跌幅显著 [12][13] - 非食品环比-0.1%,服务价格环比-0.5%,出行类(机票-22.6%)和汽车(燃油车-5.0%)降价明显 [13][17] PPI表现 - 生产资料同比-2.5%,生活资料同比-1.2%;采掘工业环比-1.3%跌幅最大 [20][2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环比+1.8%领涨,煤炭开采环比-3.3%连续四月下跌 [21][26] - 国际原油下跌拖累石油产业链(油气开采-3.3%),有色金属冶炼环比转涨至0.3% [21][29] 展望 - CPI预计在0-1%区间震荡,PPI将筑底回升但修复动能偏弱 [6][29] - 货币政策需保持宽松以改善供需缺口,两会通胀目标下调至2%反映压力 [3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先上后下,年末可能跌破1.6%,短期关注流动性扰动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