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行业重大推荐电话会
2025-07-29 02: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包括医疗设备、高值耗材、IVD、低值耗材等板块 - **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医疗、春立医疗、惠泰医疗、归创通桥、艾艾博医疗、安杰斯、微创集团、华耀发光、英科医疗、康基医疗、艺瑞科技、美好医疗、赛诺医疗、爱博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整体**:受益于集采优化、医保创新鼓励及药监局加速审评等政策支持,有望修复板块估值并吸引投资,下半年及2026年有结构性机会[1][2][4] - **政策支持**:集采优化、医保局鼓励创新、国家药监局加快审评,推动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发展,如集采规则可能不再以最低价中标为主,药监局加快新项目审评并允许医院收费[4] - **结构性机会原因**:经营基数、集采政策优化落地、细分领域竞争深化带来进口替代和并购整合机会、AI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进展[2] 2. **医疗设备板块**:2025年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龙头公司业绩显现,新品放量将推动业绩增长[1][5] - **业绩表现**:联影预计二季度双位数收入增长,下半年超50%;迈瑞、开立、澳华等公司拐点已至,但部分公司仍在去库存,整体业绩恢复趋势明确,明年增速预计改善[1][5] 3. **高值耗材板块**:长期前景取决于集采出清情况,部分公司受益,部分公司值得关注[1][6][7] - **集采情况**:春立医疗已出清,惠泰医疗、归创通桥和艾艾博医疗部分产品受益于集采加速入院,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和安杰斯等公司未参与集采,若未来降幅温和、规则合理,市场表现将提升[1][6][7] - **推荐公司**:心脉医疗外周介入和国际化高增长,国内板块受集采影响有限;春立医疗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超40%,有望超50%;新增推荐微创医疗,治理改善有投资潜力[10] 4. **IVD板块**:看好华耀发光新产业出海空间和高增长趋势,海外收入占比达40%,短期内国内政策影响量价,长期国际化前景乐观[3][11] 5. **低值耗材板块**:英科医疗在东南亚投产后有望美国订单爆发式增长实现业绩拐点,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显著,海外收入占比达85%左右[3][12] 6. **国际化能力**:对行业至关重要,联影和迈瑞等企业已验证,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提供发展空间[1][8] 7. **企业在集采优化政策下**:中标预期更稳定,估值和业绩有望修复,看好未参与集采或可能续约、受益集采的公司,部分产品降价未影响出厂价,整体前景好[9] 8. **微创集团** - **经营业绩**:2024 - 2026年经营情况逐步扭亏为盈,2026年全年利润预计达6.3亿人民币,国资占比提升至15.5%[1][14][16] - **新兴业务**:机器人、新迈等新兴业务保持高增长,构成第二增长曲线,对整体业绩贡献显著[1][17] - **自有产品出海**:2024年自有品牌产品出海营收1亿美元,增速85%,预计2025年增速超70%,将成第三增长曲线[18] - **估值体系**:2026年扭亏为盈后可用PE估值法,也可用分部估值法,显示公司价值提升空间[19] - **国资影响**:国资占比提升至15.5%,发挥国资平台优势为子公司赋能,新麦弹性最大,心脉、心通等子公司也受益[20] 9. **英科医疗** - **推荐原因**:一次性手套供需平衡价格回升,产能扩充有成本优势,整合上游供应链,布局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海外收入占比85%左右[21][22] - **利润预期**:2025 - 2027年利润分别为14亿多、18亿多和21亿左右,2026年增长26%,2027年增长15%[24] - **市盈率变化**:2025 - 2027年市盈率预计从14倍降至10倍,估值更具吸引力[25] 10. **投资选择建议**:医疗设备关注国际化进程及业绩恢复拐点,高值耗材关注集采修复、估值修复、新品放量及国际化进展,IVD等待政策影响拐点及国际化高增长公司表现,低值耗材关注英科医疗等有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企业[13] 11. **有望高增长公司** - **近期**:2025年三季度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艺瑞科技、美好医疗、心脉医疗等有望高增长[26] - **中长期(2026年)**:英科医疗、艺瑞科技、赛诺医疗可能加速增长,赛诺医疗支架获批后有望放量[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微创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常总及其相关基金会持股比例为26.4%,确保管理层与大股东利益一致,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14] - 2024年微创集团与高瓴签订的可转债协议中高管参与出资,显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巩固管理层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15] - 英科医疗2025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持续到2028年或2029年,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公司对长期增长信心,确保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一致[23]
180亿家居龙头证实!实控人不幸身故,曾被留置、立案调查
格隆汇· 2025-07-28 15:07
公司股价波动 - 居然智家开盘跌停,全天收跌6.96%,最新报2.94元/股,总市值为183.1亿元 [1] - 当日成交均价2.89元,涨停价3.48元,成交额183.6万元,量比指标+2.52 [2] - 自2020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68.74%,区间最低价2.18元,最高价10.51元 [14] 实控人变故 - 实际控制人汪林朋7月27日在家中身故,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3.93%,其中直接持股5.97% [4] - 4月18日曾因被监察委留置调查引发关注,7月23日留置解除变更为责令候查 [6][3] - 董事会推举执行总裁王宁暂代董事长及CEO职责,公司称经营一切正常 [4] 创始人背景 - 汪林朋为家居行业领军人物,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上市时公司市值达630亿元 [8] - 2020年以350.5亿元财富登顶湖北首富,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身家125亿元 [8] - 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抖音粉丝超10万,被称"家居行业最强直播IP" [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分别为16.48亿(-28.45%)、13亿(-21.1%)、7.69亿(-40.83%) [12]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39.39% [12] - 营业总收入从2021年130亿元降至2024年129.66亿元,同比降幅4.04% [13] 战略转型 - 重点发展智能化业务,打造居然设计家(AI平台)、居然智慧家、洞窝三大数智化平台 [15] - 国际化布局加速,2023年在柬埔寨和澳门新开2店,海外设计工具支持13种语言 [15] - 跨境电商自有海外分站达3个,注册用户超100万,新增140余种国际支付渠道 [15]
重大推荐医疗器械板块,关注反内卷、估值修复和拐点机会
2025-07-28 01: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骨科行业、电生理领域、医疗设备板块、耗材板块、IVD 板块、化学发光板块、主动脉支架领域、消化介入领域、神经和外周介入领域、微创外科耗材领域 - **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春立医疗、新迈医疗、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凯莱药华、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昆柏医疗、百心安、健适科技、先瑞达、新伟、佩佳医疗、微创脑科学、先健、微高、心玮医疗、美好医疗、海泰星光、安杰斯、新产业、安图、亚辉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医保局集采政策不再唯低价论,重点支持创新器械入院和医疗服务价格尽快落地,高端医疗器械加快审批,有利于行业发展与估值修复 [1][2][5] 2. **产业逻辑推动发展**:创新催化、国际化和并购空间广阔,许多公司在集采背景下积极转型并取得成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和新业务加速发展 [1][2][5] 3. **反内卷背景下部分公司估值修复**:新迈医疗、南微医学等公司今年估值较低,港股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等业绩增长潜力显现,部分高值耗材板块公司估值相对较低 [1][4] 4. **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多**:创新催化、国际化、并购频繁、高端耗材领域转型效果显著以及政策支持,将推动行业发展 [5] 5. **推荐具体标的**:新迈医疗、南微医学、归创通桥等公司业绩表现良好且成长潜力大,港股微创医疗、康基医药等受益于产业优化且涨幅少,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等长线投资标的未来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6] 6. **集采政策优化利好细分领域**:对主动脉支架、消化介入、神经和外周介入、微创外科耗材等高值耗材细分领域有利,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与估值修复 [7] 7. **2025 年板块表现积极**:电生理和骨科脊柱领域有望国采续约,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改善,联影、迈瑞等公司业绩拐点可期,耗材板块受益政策利好,IVD 板块下半年至年底有望边际改善 [1][8][9] 8. **骨科行业发展趋势向好**:集采后格局向国产化率提升和龙头集中发展,中国手术量与欧美差距大,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骨科板块投资机会 [3][10][11] 9. **部分公司前景乐观** - 英科医疗成本优势明显,明年价格与产量有望双重转好,归母净利润预计约 18 亿人民币 [12] - 赛诺医疗创新产品获批将带来业绩增量 [14][15][16] - 心脉医疗集采风险消除后将迎来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 [17] 10. **港股医械公司表现突出**:具备创新能力或技术突破的 18A 公司涨幅超一倍,部分公司相对恒生指数取得超额收益,新产品上市或突破是股价上涨催化因素 [18] 11. **外周介入类企业发展良好**:港股外周介入类企业受益集采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加速,产品放量迅速,未来有望继续受益政策支持和行业需求增长 [21] 12. **部分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 联影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恢复,下半年业绩有望提速,海外发展潜力大 [23] - 医疗设备上游公司亿瑞科技等第三季度业绩预计改善 [24] - 汇泰医疗 TFA 产品下半年有望商业化加速放量,电生理业务将加速增长 [26] - 南微医学和安杰斯在消化耗材领域估值修复机会显著 [27] - IVD 板块头部公司下半年情况预计改善,估值有望修复 [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科医疗目前估值按 2026 年市盈率约为 12 倍,按经营利润计算约为 14 倍,具有安全边际 [13] - 赛诺医疗密网支架一年期动脉瘤闭塞率达 97%,冠脉支架 HT Supreme 在美国售价约 1,000 美元 [15] - 心脉医疗今年预计盈利 6 亿元,对应 21 - 22 倍 PE,集采风险出清后估值可能恢复至 30 倍甚至更高,海外市场份额仅 2% - 3% [17] - 归创通桥 2024 年扭亏为盈,释放一个亿的利润体量,市值从 30 亿港币左右翻倍至 150 亿以上 [19] - 微创医疗预计 2025 年全年亏损不超过 5,500 万美元,下半年半年度扭亏为盈,2027 年全年利润不低于 9,000 万美元 [19] - 春立医疗去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44%,增速达 70% [11]
产品价格大滑坡 福安药业上半年净利或“腰斩”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07:46
业绩预告与下滑原因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亿元至1.3亿元,同比下降39.95%—53.81%,扣非净利润预计为9100万元—1.21亿元,同比下降40.50%—55.25% [3]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国家集采中标产品价格下行,核心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70%,抗感染药物降幅最大为84.27%,心血管药物降幅超60% [5][7]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长20.69%,扣非净利润增长1467.78%,主要受益于集采红利带来的销售费用下降,但2025年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 [5][6]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主要从事化学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产品涉及抗生素类、抗肿瘤类、特色专科药类等 [4] - 核心产品包括头孢唑肟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盐酸昂丹司琼等,占整体收入的47.59% [7] - 2024年多个产品在国家集采中标,包括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等 [6][7] 研发与转型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1.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4%,多个原料药产品通过技术审评,制剂产品获得注册证书或通过一致性评价 [9] - 公司正尝试转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但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参股公司优诺金生长激素类创新药尚未获得生产批文 [8][9] - 国际化方面,尼麦角林原料药获得韩国药品注册证书,子公司通过美国FDA检查,但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仅3.17% [9] 历史业绩波动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3.32%,但扣非净利润仅1648.83万元,同比下降89.94%,主要依赖子公司拆迁收益2.19亿元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 [5] - 2024年营业收入23.91亿元,同比下降9.68%,但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0.69%,扣非净利润2.59亿元,增幅高达1467.78%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42.22%,归母净利润6904.9万元,同比下降43.63% [5]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1%,政策预期改善提振创新药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7-23 02:16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 政策支持叠加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及商业化盈利兑现是医药板块核心方向 [1] - 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处于3 0时代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2025年将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元年 [1] - 2025年预计出现大量峰值过30-50亿美金的品种 对外授权交易不断刷新纪录 [1] 医疗器械行业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改善 正经历类似药品行业的产业与政策周期 创新与国际化加速推进 [1] - 常态化集采下腾笼换鸟 防疫相关一次性业绩影响消解及政策不确定性边际减弱 行业将重回稳健发展轨道 [1] - 预计2025年院内设备招采有望复苏 若耗材与IVD集采规则温和 国产厂商以价换量或带动估值修复 [1] 创业板医药ETF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该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聚焦创新能力突出 成长潜力显著的医药企业 [1]
实验室暴力视频刷屏!康龙化成上半年净利预降39%,股东减持离场
华夏时报· 2025-07-22 02:24
公司事件 - 康龙化成北京实验室发生员工暴力事件,视频显示一名女子持续殴打同事,周围十余名员工无人劝阻 [1][3] - 公司证券事务部回应称此为"员工排队之间的小矛盾,不影响公司经营" [3] - 《华夏时报》记者致函康龙化成未收到回复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63亿—65亿元,同比增长13%—16% [3] - 净利润6.79—7.13亿元,同比下滑36%—39% [3]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4%—39%,达到6.24—6.48亿元 [4] - 2023年营收115.38亿元,同比增长12.39%,为2015年以来最低增速 [4]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6.39%,扣非净利润下滑26.8% [4] 股价表现 - 2019年深交所上市后股价3年内增长超26倍 [5] - 2021年股价峰值105.52元/股,市值近2000亿元 [5] - 2025年7月22日A股报26.08元/股,总市值463.75亿元,较高点蒸发近四分之三 [5] 业务表现 - CGT与大分子业务2024年收入4.08亿元,同比下滑4% [6] - 该业务成本跃升33%至6.12亿元,毛损扩大至2.04亿元 [6] - 过去四年毛利率持续为负:-13.84%、-27.73%、-8.30%、-50.07% [6] - 宁波大分子CDMO产能投入使用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和运营成本增加 [6] - 全球CGT药物研发需求放缓,部分项目推迟或取消 [6] - 公司推行"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战略 [6] 区域收入 - 2024年中国客户收入18.47亿元,同比下降6.46% [8] - 其他地区收入下滑4.44%至3.04亿元 [8] - 北美客户收入78.53亿元,同比增长6.11% [8] - 欧洲客户收入22.72亿元,同比增长23.18% [8] 股东减持 - 股东深圳市信中康成投资合伙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信中龙成减持1193万股,套现3亿元 [9] - 自2022年以来累计减持7795万股,折合48.35亿元 [10] - 2025年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从18.7%降至15.7% [10]
《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酒精饮料品牌价值榜》发布
经济观察网· 2025-07-21 13:29
全球酒精饮料品牌价值榜总体情况 - 中国酒类品牌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总价值达1233 8亿美元 同比增长5 2% [1] - 报告包含全球啤酒品牌50强 烈酒品牌50强 香槟葡萄酒品牌10强三大子榜单 [1] 啤酒品牌表现 中国品牌 - 雪花啤酒品牌价值46 6亿美元(同比+8 6%) 全球第六 品牌强度指数提升至92 5分 获AAA+评级 [1] -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36 3亿美元(同比+42 3%) 全球第九 品牌强度指数95 6分(增幅全球第二) 蝉联"全球最强啤酒品牌" [2] - 燕京啤酒品牌价值6 4亿美元(同比+21 5%) 排名上升7位至第38名 通过全国巡游活动强化年轻化形象 [2] 国际品牌 - 科罗娜特级啤酒以133 6亿美元品牌价值蝉联全球最具价值啤酒品牌 [5] 烈酒品牌表现 - 中国烈酒品牌占据全球前十中的六席 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杏花村汾酒包揽前四名 [3] - 杰克丹尼以44 4亿美元品牌价值保持全球最具价值威士忌品牌地位 [5] - 皇冠伏特加品牌价值29 3亿美元(同比+33 3%) 领跑伏特加品类 [5] - 培恩龙舌兰以17 9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居龙舌兰品类首位(同比-1 7%) [5] 香槟葡萄酒品牌表现 - 张裕品牌价值8 2亿美元(同比+16 1%) 全球第五 唯一上榜中国葡萄酒品牌 成功打入欧洲米其林餐厅 [4] - 酩悦香槟连续五年保持全球最具价值香槟葡萄酒品牌 [5]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化进程加速 品质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长 [5] - 国际化战略深化 通过国际展会 文化品鉴会提升全球影响力 [5] - 创新驱动竞争 涵盖工艺迭代与营销模式革新 [5] - 文化赋能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文化内涵重塑品牌价值 [5]
兴业证券王涵 | 长钱的问题如何解决?
王涵论宏观· 2025-07-18 02:56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 传统基建和房地产增长模式边际效用递减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新引擎 [1] - 新兴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技术迭代快、资本开支大特征 短期资金难以匹配其发展需求 长期资本具备久期匹配、风险容忍等四大优势 [1] - 中国居民财富41.9%增幅来自2005-2022年城镇住房资产增长 当前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 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压制居民风险偏好 [1] 长期资本供给现状 - 中国私人部门提供的长期资本有限 美国沉默世代与婴儿潮一代持有居民总资产近60% 形成长期资本沉淀优势 [1] - 汇金公司通过央行再贷款支持入市 2025年4月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科目余额从6594亿元跃升至1.03万亿元 [4] - 汇金增持ETF并承诺持续买入 在私人部门长期资本不足背景下 有效确立A股估值上行动力 [4] 盈利预期与增长动力 - 股市上行突破需盈利预期实质性改善 核心在于市场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信心的提振 [5] -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对经济总量拉动效应放缓 国际化进程有望开拓更广阔增长空间 [5] - 国际化通过三条路径拉动经济:工业产能对接全球需求 提升产品定价权与附加值 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5]
研判2025!中国医疗气垫床行业功能概述、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医疗气垫床的需求不断增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1:18
医疗气垫床行业概述 - 医疗气垫床通过循环充气原理降低局部组织平均压强峰值,是临床预防压疮的常用手段 [1] - 主要适用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的高危人群,如术后患者、瘫痪病人、烧伤患者等 [3] - 核心优势包括分散体压、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干燥,降低褥疮风险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20亿元,同比增长11% [1][1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增多、家庭护理需求提升及技术革新 [1][13]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从2019年1.78亿增至2024年2.20亿,占比从12.6%升至15.6%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为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影响产品耐用性和密封性 [9]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直销、经销商和电商平台 [9] - 终端用户涵盖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家庭用户 [9]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河北瑞朗德、河北鼎力、河北佳禾、石家庄大桥、上海三和等 [15] - 河北瑞朗德康复护理床出货量及年产值连续三年行业首位,产品销往50多国 [17] - 河北鼎力拥有四大品牌,产品线覆盖防褥疮气床垫、电动护理床等 [17] - 河北佳禾专注智能健康产品,推出20余种医疗器械 [19]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集成压力传感器、温度调节、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动态调整支撑力 [21] - 定制化:针对肥胖、老年、伤残患者等群体提供差异化产品设计 [25] - 国际化:借助"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26] 需求端驱动因素 -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2019年100.76万个增至2024年109.36万个,拉动设备采购 [11] - 家庭护理认可度提升,推动家用医疗气垫床需求增长 [1][13]
潍坊市中医院获批省级质控中心筹建资格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5:16
行业地位 - 潍坊市中医院肿瘤科获得山东省中医肿瘤质控中心筹建工作资格,是本次唯一担任省级质控中心筹建资格的地市级中医医院 [1] - 公司是省内最早引进肿瘤放疗设备的中医院,全省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诊疗中心 [3] - 公司连年入选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医医院肿瘤专科排名30强"榜单,是省内本专业唯一一家上榜科室 [7] 专科规模与设施 - 肿瘤科设有7个专业病区,开放床位304张,分布于东、西两个院区 [3] - 拥有独立的中医药抗肿瘤组学实验室(山东省肿瘤重点实验室) [3] 学术与科研实力 - 作为GCP及临床器械双临床试验基地(肿瘤专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 [6] - 主编"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结合肿瘤学》,执笔撰写人卫版"十五·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等专业著作20余部 [6] - 牵头参与制定国际国内行业专家标准11项,研发抗癌协定方、自制剂21种 [6] - 创刊Cancer advances、Medical Theory and Hypothesis等国际期刊 [6] 人才与团队 - 系"泰山学者"设岗单位,拥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青年专家"等高端人才 [6] - 为六所高等研究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6] - 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国家级奖项8项 [6] 资质与荣誉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肿瘤重点专科 [3] - 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 [3] - 省卫健系统及教育系统双科创领军团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