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布局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三驾马车”驱动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28 16:04
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化、多元化升级的浪潮中,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长春高新")凭借对细分赛道的精准把控,勾勒出生长激素、多元商业化创新产品、新药"出海"授 权"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全新格局。 今年9月份,长春高新旗下核心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与丹麦ALK- AbellóA/S公司(以下简称"ALK")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俗称脱敏治疗)产品合作,将在 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ALK的屋尘螨(HDM)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并获得ALK自主开发的3款 产品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益。 "脱敏,是我们全力进军免疫与呼吸领域的关键一步,是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未来,金赛药业 力争跻身中国呼吸领域第一梯队。"长春高新总经理,金赛药业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金磊对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领域,如何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攻势突破、通过多元化与资本运作稳固防线、通过 国际化布局实现护城河延展,是长春高新面临的三道命题。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长春高新,探 寻公司攻与守的博弈之道。 创新为本 筑牢发展基石 创新研发是企业生存 ...
孙正义和“木头姐”都考虑入股,“稳定币老大”Tether估值直逼OpenAI
华尔街见闻· 2025-09-27 10:09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正吸引顶级投资者的目光,其最新一轮潜在融资或将公司估值推高至惊人 的5000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软银集团与"木头姐"Cathie Wood执掌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正在考虑入股 Tether,这轮融资旨在出售公司约3%的股权,潜在投资总额可能高达200亿美元。 然而,巨大的成功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尽管利率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但三月期美债收益率已从2023 年和2024年的峰值回落。对于像Tether这样严重依赖短期国债利息收入的公司而言,这可能是一个信 号,即需要减少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面对利率环境可能出现的转变,Tether早已开始布局多元化。根据Paolo Ardoino的评论,公司计划将业 务线扩展到大宗商品、能源和媒体等全新领域。 若融资成功,Tether的估值将与AI领头羊OpenAI看齐,达到5000亿美元级别,跻身全球最有价值的非上 市公司行列。 Tether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本周已证实,公司正在探索"从一小部分知名关键投资者"中进行潜在融 资,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的投资者名称或融资金额。 盈利前景承压,Tether正 ...
如何应对苹果自研基带芯片?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加强与安卓厂商合作、多元化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20
基带芯片是一种用于无线电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数字芯片,是移动通信设备的基础元器件,主要的功能是 把数据变成天线可以发出的电磁波,再把接收到的电磁波解码成所需要的数据。 基带芯片技术壁垒高,需要长期累积,因此全球只有极少数厂家拥有此项技术,如高通、联发科、三 星、紫光展锐和英特尔。高通是其中的主导者,并为苹果iPhone产品生产组件。截至目前,苹果大部分 机型在基带上依旧使用高通产品,但最终苹果的目的是全面摆脱高通基带。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文多 今年以来,苹果在自研基带芯片上持续发力。继2月在主打中端市场的iPhone 16e上首次搭载自研基带芯 片C1后,本月发布的 iPhone Air也采用了升级版C1X。这意味着,苹果正逐步摆脱对高通在基带领域的 依赖。同时,外界也认为这将给高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影响。 9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如何应对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带来的影响,采访了高通中国区董事长 孟樸。他介绍:"苹果用自研芯片,时间表都是透明的,我们2027年以后的规划里面没有苹果(有关) 生意的部分。从高通来讲有两个方面(的应对思路):怎么能更多地(与)安卓厂商加强合作,以此取 代iOS的份额;另一方 ...
李子园扩产踩刹车
北京商报· 2025-09-23 16:18
项目终止与产能状况 - 公司终止云南2亿元含乳饮料产线投资计划 官方解释为土地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导致手续无法满足建设需求[1][2] - 五座工厂总产能37.59万吨 实际利用产能24.88万吨 产能利用率仅66%[1][4] - 目前仍有5个在建项目 计划投资金额达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将提升至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3] 财务与募资动态 - 2021年首发募资7.76亿元 2023年发行可转债再募资6亿元 总计募资13.76亿元 主要用于扩产能项目[3] - 2025年上半年含乳饮料业务营收约5.83亿元 同比下降11.19% 其他业务营收3582.51万元 同比增长77.86%[4] 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 - 公司尝试多元化布局 覆盖椰奶 奶咖 AD钙奶及维生素水等热门赛道 2024年4月推出AD钙奶 同年底推出维生素水产品[4][5] - 2025年5月宣布投资3.2亿元在宁夏建设奶粉生产线 包括全脂脱脂奶粉 浓缩奶 稀奶油及奶酪等产品[1][5] - 奶粉市场竞争激烈 工业奶粉和乳制品加工属于重资产低毛利业务 伊利 蒙牛 新希望等巨头已在宁夏布局[5] 行业背景与风险 - 国内乳企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20年后加工产能过剩加剧 市场需求相对过剩[3] - 含乳饮料业务营收占比超九成 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类问题[4]
扩张产能受阻,李子园多元化求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23 14:16
项目终止与产能状况 - 终止云南2亿元含乳饮料生产线投资项目 因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及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2][3] - 公司现有5个工厂总设计产能37.59万吨 实际产能24.88万吨 产能利用率仅66%[2][6] - 目前仍有5个在建项目 计划投资金额达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提升至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5] 财务与募资情况 - 2021年首发募资7.76亿元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6亿元 总计13.76亿元 绝大部分投入扩产能项目[4] - 2024年上半年含乳饮料业务营收5.83亿元 同比下降11.19% 其他业务营收3582.51万元 同比增长77.86%[6]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含乳饮料业务占比超90% 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类问题 近年通过椰奶、奶咖、AD钙奶、维生素水等产品多元化布局[6][7] - 2024年5月宣布投资3.2亿元在宁夏建设全脂脱脂奶粉、浓缩奶、稀奶油、奶酪等生产线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2][7] - 进入奶粉市场是基于行业趋势研判及原材料成本控制需求 将利用现有生产管理体系[7]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乳制品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20年后加工产能过剩问题加剧[4] - 宁夏奶粉市场竞争激烈 伊利、蒙牛、新希望等巨头已布局 工业奶粉属于重资产、低毛利业务[8] - 新项目短期对业绩贡献有限 资本开支高企可能影响公司现金流和负债率[8]
毅兴行发赢喜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9-23 13:35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录得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对比上一年度同期股东应占亏损1804.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经营环境挑战 - 全球政经环境复杂不明 外围终端需求疲弱势态持续 [1] - 美国关税政策不明晰 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 [1] - 市场消费气氛不理想 客户下单趋于审慎 [1] - 行业整体营运持续承压 [1]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公司坚持稳健经营理念 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1] - 精耕客户结构 [1] - 紧抓政策机遇并推进多元化布局 [1] - 本年度整体销量、总营业额和毛利率均有所上升 [1]
毅兴行(01047)发赢喜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3:30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录得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对比上一年度同期股东应占亏损1804.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行业环境 - 全球政经环境复杂不明 外围终端需求疲弱势态持续 美国关税政策不明晰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 [1] - 市场消费气氛不理想 客户下单趋于审慎 行业整体营运持续承压 [1] 公司经营策略 - 坚持稳健经营理念 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1] - 精耕客户结构 [1] - 紧抓政策机遇并推进多元化布局 [1] - 本年度整体销量 总营业额和毛利率均有所上升 [1]
毅兴行(01047.HK)盈喜: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9-23 13:25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录得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100万港元 对比上一年度同期股东应占亏损1804.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行业环境 - 全球政经环境复杂不明 外围终端需求疲弱势态持续 美国关税政策不明晰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 [1] - 市场消费气氛不尽理想 客户下单趋于审慎 行业整体营运持续承压 [1] 公司经营策略 - 坚持稳健经营理念 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1] - 精耕客户结构 [1] - 紧抓政策机遇并推进多元化布局 [1] 经营成果 - 年度内整体销量、总营业额和毛利率均有所上升 [1] - 集团录得溢利 [1]
「潮汕女首富」接住Open AI大单
36氪· 2025-09-23 11:05
OpenAI合作与市场反应 - OpenAI与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 这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且公司是其首个中国合作商[5]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涨停 报收60.95元/股 上涨10% 市值达4420亿元 同时歌尔股份因可能供应扬声器股价大涨7.73%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受提振[7] - OpenAI为布局硬件斥资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 并从苹果挖走超20名资深员工[11] 港股IPO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赴港IPO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旨在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 已于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7] - 外销收入占总营收84.92% 达1057.26亿元 制造基地遍布中国、越南等全球多地 港股上市有助于海外业务拓展及吸引国际人才[18][19] - 公司客户涵盖三星、华为等国际品牌及奇瑞、理想等国内车企 但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78.5% 最大客户占比70.74%[17]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从2140.28亿元升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91.63亿元增至133.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16] - 消费电子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4年贡献收入1796.67亿元至2240.94亿元 占比稳定在83%-85%[16] - 公司通过并购扩展业务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64.15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380.92亿元 并购耗资超252亿元[21][31] 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从苹果代工厂转型为多领域供应商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医疗 并与美国芯片企业PIMIC合作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16] - 2021年提出"三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汽车、通信等多板块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汽车Tier1供应商[25][26] - 通过收购奇瑞股权、莱尼公司及闻泰科技资产包进入汽车线束和ODM领域 2022年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整车组装[27][2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基层员工成长为管理者 1998年创业时获郭台铭支持 成立香港立讯并承接富士康订单[38] - 公司2010年上市后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10年增长逾60倍 利润增40倍 王来春以620亿元财富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第59位[38][39] - 王来春2024年税前报酬733.33万元 涨幅266.67% 2025年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首[40][41]
洛阳钼业涨超3% 公司坐拥优质铜钴矿山资产 大摩相信未来30日内股价上涨
智通财经· 2025-09-22 08:17
股价表现与市场观点 - 洛阳钼业港股涨2.88%至12.85港元 成交额达5.74亿港元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公司未来30日内股价绝对上涨 维持买入评级且目标价11.7港元 [1] 核心资源储备与资产优势 - 公司拥有全球稀缺铜钴矿山 刚果(金)TFM+KFM矿区铜资源量3444万吨及钴资源量540万吨 [1] - 通过收购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拓展资源版图 黄金资源量638吨 预计2029年前投产且年产金11.5吨 [1] 多元化布局战略 - 巴西铌磷矿区与中国钼钨资产形成抗周期资源组合 [1] - 厄瓜多尔金矿将成为新盈利增长极 [1] 钴供应格局与配额影响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至10月15日 后续实施产量配额 2026-2027年配额为正常产量40% [1] - 若公司获同比例配额 2025年第四季潜在钴销量约8600吨 2026-2027年销量约4.36万吨 [1] - 刚果占全球钴供应70% 预计钴供应将受重大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