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上市

搜索文档
IPO | 欲冲首个“A+H”双栖珠宝股,潮宏基出海四隐忧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38
公司战略动向 - 潮宏基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意图成为黄金珠宝行业首个"A+H"双栖珠宝企业 [1] - 公司计划2028年前开设20家海外门店作为国际化扩张重要方向 [11] 渠道结构变化 - 加盟店数量达1542家门店中的86.9% 加盟模式成为快速扩张主要动力 [4] - 2025年上半年加盟渠道收入同比激增37% 贡献超过五成营收 [4] 盈利能力分析 - 加盟渠道毛利率16.6%远低于自营渠道35.3%的水平 [5]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29.3%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23.1% 呈现增收不增利困境 [5] 产品结构转型 - 黄金珠宝收入占比三年间从32.6%攀升至44.6% [7] - 经典黄金珠宝毛利率仅11.8% 低毛利产品比重提升压缩盈利空间 [6][7] 市场竞争环境 - 消费者偏好转向保值属性 迫使以K金产品见长的公司调整产品结构 [6] - 公司需直面黄金价格战的残酷竞争 面临老铺黄金、周六福等金企上市热潮 [3][8] 财务风险因素 - 收购女包品牌FION遗留5.08亿元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10] - 贸易应收款项攀升至3.7亿元 主要来自加盟商和电商平台 [10] - 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减持套现约1.25亿元 [10] 国际化挑战 - 目前仅有4家海外门店 缺乏国际市场运营经验 [12] - 面临宝格丽、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知识产权诉讼 近期手镯产品侵权案一审败诉 [13]
潮宏基赴港IPO背后:遭二股东高位套现,5亿商誉悬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8 09:09
上市计划与行业背景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是国内黄金珠宝行业中首家冲击"A+H"上市的公司 [1] - 赴港IPO恰逢黄金企业上市热潮 老铺黄金股价一度突破1000港元/股 周六福登陆港交所后市值迅速突破200亿港元 梦金园等黄金企业也已完成港股挂牌 [1] - 截至9月28日 公司股价为14.96元/股 总市值132亿元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3.64亿元、58.36亿元、64.52亿元和40.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33亿元 [1]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9.3%、25.3%、22.6%和23.1% 整体呈现连续下滑趋势 较周大福、周大生、周生生同期30%上下的毛利率存在差距 [1] - 2025年上半年加盟渠道实现收入22.19亿元 同比增长37% 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2.5%提升至54.6% [3] - 加盟渠道毛利率为16.6% 远低于自营渠道的35.3% 渠道结构变化直接拉低整体毛利率 [3] 产品结构与战略转型 - 消费趋势转向务实 更注重黄金保值属性 推动市场需求从K金产品向经典黄金珠宝转移 [3] - 公司产品策略从高毛利K金为主转向"时尚珠宝"与"经典黄金珠宝"并行 2025年上半年时尚珠宝毛利率26.8% 经典黄金珠宝毛利率仅11.8% [5] - 黄金珠宝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2.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6% 进一步挤压整体毛利率 [5] 渠道扩张与运营风险 - 截至2025年6月末门店总数达1542家 远低于超5000家门店的周大福、老凤祥等头部品牌 [3] - 加盟店数量1340家 占比高达86.9% [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约2.6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7亿元 主要来自加盟商及电商平台等合作方 [5] 历史收购与商誉风险 - 2012至2014年间累计投入约14亿元收购女包品牌FION 收购形成商誉11.63亿元 [6][8] - 因FION品牌业绩持续疲软 公司2018年、2019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计提2亿元、1.5亿元、8066万元和3943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8] 股东减持与市场信心 - 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持股8.67%)2025年6月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9] - 减持公告引发市场担忧 公告发布当天股价下跌6.42% 东冠集团随后在7月底减持1%股份 按14元/股估算套现约1.25亿元 [11] 国际化战略与法律风险 - 港股IPO募资拟用于海外业务扩张 计划2028年底前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 在中国香港设立国际总部 [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海外有4家门店 国际化起步较晚且缺乏海外市场运营经验 [11] - 2024年7月被宝格丽起诉商标侵权 索赔500万元 2024年9月被历峰集团起诉商标侵权 索赔500万元 [12] - 2025年7月手镯产品争议案一审判决 公司被判共同赔偿历峰国际100万元 广东潮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4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12]
潮宏基赴港IPO背后:遭二股东高位套现,5亿商誉悬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8 08:56
潮宏基此次赴港IPO,恰逢一波黄金企业上市热潮。老铺黄金股价一度突破1000港元/股,周六福登陆港交所后市值迅速突破200亿港元, 梦金园等黄金企业也已完成港股挂牌。 综合来看,潮宏基规模增长迅速,但面临毛利率持续承压及应收账款攀升等挑战。当前黄金消费市场比以往更务实,更看重黄金的保值 属性,这一趋势对主打 K 金(指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保值属性较弱)的潮宏基形成定位挑战。转型中的潮宏基,还需进一 步明确自身的差异化定位,避免陷入规模陷阱。 截至9月28日,潮宏基股价为14.96元/股,总市值132亿元。 01 告别"K金之王",加盟换规模、黄金换市场 近年来,潮宏基在营业收入规模上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约43.64亿元、58.36亿元、64.52亿元和 40.62亿元的营收,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33亿元。不过,在收入扩大的背后,公司的盈利质量却暗藏挑战。同期毛利率分别为 29.3%、25.3%、22.6%和23.1%,整体呈现连续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虽略有回升,仍处于较低水平。相较于周大福、周大生、周生生 同期30%上下的毛利率还有一定差 ...
金融赋能制造业
深圳商报· 2025-09-28 03:11
上市公司总市值与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下旬龙华区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万亿元[1][2] - 龙华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0家 数量位居深圳各区第4[2] - 包括1家万亿市值企业 1家千亿市值企业 17家百亿市值企业[2]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 - 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八成 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七成[2] - 2024年全区30家规上工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25%[2] - 构建"1+2+3"先进制造业体系:数字经济引领 新能源与高端医疗器械支撑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现代时尚为潜力赛道[1] 金融支持与服务举措 - 头部金融机构赋能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 提供并购重组/A+H上市等金融服务[1][2] - 设立并购重组母基金 完善项目库 落实产业空间 推广联建拿地[2] - 出台《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支持百亿市值以上企业[2] 区域发展成效 - "总部+研发+制造"集聚效应成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 - 通过数字化企业画像为并购重组提供标的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3] - 常态化支持赴港IPO企业基石投资 强化与头部券商及市级基金联动[2]
【IPO前哨】GDR发行未果后赴港,天赐材料能否获得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26 02:13
公司股价与上市进展 - 天赐材料股价近期强力拉升创近两年阶段性新高 总市值增至624亿元人民币[2] - 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2] - 今年以来A股企业赴港上市蔚然成风 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等已实现两地上市[2]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公司聚焦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2]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PACK结构胶及黏结剂[2] - 自2016年起连续九年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5.7%[2] - 战略布局锂电池循环再生业务 围绕退役及废旧锂电池循环再生[3] - 日化材料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等 特种化学品包括有机硅、橡胶助剂等[5] - 2024年公司为全球第二大卡波姆生产商(市场份额9.7%)和第三大两性表面活性剂生产商(市场份额10.6%)[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2024年收入连续下降:223.17亿元→154.05亿元→125.18亿元[7] - 同期毛利持续下滑:84.74亿元→39.93亿元→23.64亿元[7] - 年内利润大幅承压:58.44亿元→18.42亿元→4.78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97%至70.29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0.99%至2.65亿元[7] - 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7] 业务依赖与风险因素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接近90% 对单一业务依赖较重[7] - 产品价格持续下降: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日化材料平均售价连续下滑[7] -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超95%(2022-2024年分别为97.1%/97.0%/95.6%)海外收入占比较低[8] - 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2024年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0.8%/71.2%/58.7%[9] 资金状况与募资计划 - 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3亿元[10] - 曾计划发行GDR赴瑞交所上市但因环境变化终止[10] - 港股募资净额80%用于全球业务发展(含摩洛哥锂电材料项目) 10%用于研发 10%用于营运资金[10]
百余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硬科技与新消费成主力
金融时报· 2025-09-26 01:02
9月24日,山金国际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A+H"上市。就在前一日,万辰集团和中微半 导也递表香港联交所。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将赴港上市作为明确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对硬科技、新消费 企业而言。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4日,今年共有12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赴港上市相关公 告,其中,11家已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实现"A+H"布局。同时,另有64家上市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 H股发行上市申请,38家发布筹划H股上市的提示性公告,13家已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发行上市的 前期筹备工作。 此外,"A拆H"也明显升温,美的集团、东诚药业、潍柴动力等多家公司正积极推进分拆子公司赴 港上市。9月30日,紫金矿业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将在港股市场上市交易,拟募资约250亿港元。 "在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落地、中概股回归升温等因素作用下,港股IPO市场热 度将持续推升。"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拟"A+H"两地上市的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将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市场。 政策、企业、市场共同推动 2025年以来,香港IPO市场持 ...
潮宏基:拟港股上市,营收增长但毛利与加盟存忧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40
上市计划与市场地位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成为首家"A+H"上市的黄金珠宝零售商 [1] - 2024年时尚珠宝销售收入在内地珠宝企业中排名第一 市场占有率达1.4%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3.6亿元、58.4亿元和64.5亿元 三年间增长47.9% [1] - 同期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2亿元、3.3亿元和1.9亿元 2024年较2023年下降42.4%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6亿元 股东应占溢利3.3亿元 [1] 产品结构变化 - 2022-2024年时尚珠宝收入从24.5亿元增至29.4亿元 增长20% [1] - 同期黄金珠宝收入从14.2亿元增至29.2亿元 增长105.6% [1] - 2025年上半年时尚珠宝收入增长约20%至19.7亿元 涨幅接近黄金珠宝品类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黄金珠宝毛利率11.8% 时尚珠宝毛利率26.8% [1]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29.3%下降至2024年23.3% 主要受低毛利黄金产品占比提升影响 [1] 渠道战略调整 - 自营渠道收入从2022年16.3亿元微增至2024年近18亿元 增长有限 [1] - 加盟网络收入从2022年14.2亿元猛增至2024年32.2亿元 增长126.8% [1] - 2025年上半年加盟网络收入达22.2亿元 占总收入54.6% [1] 门店网络发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加盟门店1340家 较2022年末净增超60% [1] - 退出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87家增至2024年159家 增长82.8% [1] - 2022-2024年结束合作的加盟商从49家增至235家 增长379.6% 相当于每3天有2家加盟商退出 [1]
德勤预计港股市场今年将有逾80只新股上市,募集2500亿至2800亿港元,港交所将稳居全球IPO融资额榜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8:4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募资额达182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56亿港元增长228% [2] - 前三季度共66只新股上市 较去年同期45只增长47% [2] - 6只超大型新股(单笔融资超10亿美元)贡献约六成融资额 且逾六成融资额来自H股上市项目 [2] 全球市场地位 - 港交所以1823亿港元融资额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 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列第二第三 [2] - 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略降3% 其中港交所独占4席 [3] -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融资额登顶全球新股融资榜首 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和三花智控分别进入前十 [3] 行业与板块分布 - 科技板块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1] - 上市申请公司主要集中在医疗与医药板块和消费板块 多为冲刺"A+H"上市的企业 [4] - 前三季度有11家18A公司(暂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较去年同期3家大幅增加 [5] 市场流动性改善 - 香港主板市场市盈率达15倍 重回2021年第四季度水平 较2024年第一季度11倍上升逾30% [5] - 市场流动性大幅增加 受益于内地政策推动、上市审批流程优化及国际资金回流 [2] - 国际资金东移亚洲高增长企业 美国降息预期助推资金流动 [1] 上市申请情况 - 港交所前三季度收到283宗上市申请 较去年同期127宗增加123% [4] - 正在处理中的申请上市个案为244例 较去年同期82例增加198% [4] - 目前约有230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 预计至少有5宗募资额超10亿美元的超大型IPO [1] 国际参与度提升 - 前三季度有4家海外公司来港上市 分别来自新加坡、泰国、印尼和美国 融资额共计54亿港元 [5] - 去年同期仅有2家国际企业来港上市 融资额共计16亿港元 [5] - 来自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占比88% 中国香港和澳门占比6% [5] 预测与展望 - 德勤将港交所全年IPO募资预测从2000亿港元上调至2500-2800亿港元 [1] - 预计2025年港股新股数量将超过80只 [1] - 即使不考虑房利美与房地美上市 港交所与第二名纽交所仍保持600多亿港元差距 [5]
德勤:预计A股新股融资势头延续,香港将稳坐全球新股融资宝座
贝壳财经· 2025-09-24 05:4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9月23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 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十大新股的融资规模将会稍逊上年同 期。但受惠于期内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新股融资额计算,香港交易所将继续夺得全球新股融资排 名的冠军。 资本市场服务部预计,截至9月30日,A股市场会有78只新股上市融资771亿元,对比去年前三季度的69 只新股融资478亿元,新股数量增加13%,而融资总额增加61%。其中,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将分 别会有25只、38只和15只新股上市,分别融资454亿元、269亿元和48亿元。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杨红梅指出,随着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 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涵盖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这将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 型新股发行,提供充裕的市场资金、流动性支撑及更理想的估值环境。 杨红梅还表示,除了当前监管机构积极支持的A+H上市项目,以及专为生物科技、特专科技企业设立 的科企上市专线外,香港特区政府拟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则、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 市、持续优化主板 ...
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53
(原标题: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认购盛况空前,"超额认购王"纪录屡创新高。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倍的认购倍数领先,而紧随其后的布鲁可和银诺医药 分别获得6000倍和5342倍的踊跃认购。 9月23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以集资额计算,港 交所预计将蝉联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德勤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迎来66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达1823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45只增长47%,集资额较去年同期的556亿 港元大幅上升228%。 德勤在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延续强劲势头,2025年全年香港将迎来超过80宗新股上市,总集资额介于2500亿至 2800亿港元之间。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计更多海外资金将涌入亚洲高成长性投资标的,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市 场。这将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流动性支持,并营造更有利的估值环境。他预计,A+H上市、生物科技及科 技板块将继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