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NIO)

搜索文档
港股新能源车企股午后回升,吉利汽车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6:47
每经AI快讯,9月30日,港股新能源车企股午后回升,吉利汽车涨超3%,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个股跟涨。 ...
资金仅能坚持最后一天 美国政府关门在即 仍有“巨大分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0:38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美国的电影制作业"被其他 国家从美国偷走了",就像"从婴儿手里偷糖果"一样。特朗普称,加州州长"软弱无能",遭受的打击尤其严重。为了解 决这个"长期存在且永无止境"的问题,将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相关表态引发市场震荡,奈 飞、华纳兄弟等股价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资金将在当地时间9月30日24时前完全耗尽,目前两党仍然"分歧巨大",联邦政府面临"关 门"在即。 美国政府资金还能坚持最后一天 两党仍"存在巨大分歧"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两院领导人会面,就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磋商。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称他们之间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已听取了他们的反对意见。舒默称,政府是否陷入停摆 由共和党决定。他还表示,不会接受为期7至10天的临时拨款法案。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表示,这是一次坦诚的讨论,民主党不会支持损害医疗保健的共和党法案。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表示,希望留出更多时间进行谈判。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与两院领导人的会谈是"坦诚的",不 应因分歧而导致联邦政府停摆。 随着 ...
中概股,集体大涨
财联社· 2025-09-30 00:09
周一(9月2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5%,报46316.07点;标普500指数涨0.26%,报6661.2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48%,报22591.15点。 |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DJI | 道琼斯指数 | 46316.07 | +68.78 | 0.15% | | SPX | 标普500指数 | 6661.21 | +17.51 | 0.26% | | .IXIC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 ○ 22591.15 ● | +107.09 | 0.48% | 上周,三大指数集体走弱。标普500指数创8月1日来最差单周表现,纳指也创8月初以来最弱的一周,道琼斯指数则出现三周来的首次下 跌。 分析认为,围绕人工智能交易的质疑声给大盘带来压力,一些交易员怀疑英伟达和OpenAI之间的人工智能基建合作计划能否持续带动股市 上涨。 对此,巴克莱美国股票策略主管Venu Krishna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的资本支出仍在为市场提供推动力,"资本支出增长势头没有放缓的迹 象。" ...
利好来了!外围,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9-29 23:28
外资重估中国资产。 当地时间9月29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03%,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哔哩哔哩、阿里巴巴、新东方涨 超4%,理想汽车、京东涨超3%。 全球基金经理正重返中国市场 美东时间9月29日,据彭博社报道,全球基金经理正重返中国市场,这源于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股市反弹和中 国高科技产业的进步。 高盛指出,全球对冲基金上个月在中国境内股票市场的活跃度为近年来最高。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表示,投资者现在更担心错失良机,而不是风险。官方数据显示,外资正在 流入中国各类资产,这种同步增长的现象过去十年仅出现过三次。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截至9月19日当周,在投资新兴市场的美国上市交易所交易产品中,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 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8月底,外国多头基金的资金流入规模已达10亿美元,去年则流出170亿美元。 报道称,目前全球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处于"低配"状态,意味着仍有大量空间可以加仓。根据摩根士丹利本 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全球基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低配1.3个百分点。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全球基金经理正重返中国市场。 ...
周一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阿里巴巴涨超4%





新浪财经· 2025-09-29 20:32
热门中概股周一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03%。迅雷涨超9%,哔哩哔哩、阿里巴巴、新东 方、搜狐、网易有道涨超4%,理想、京东涨超3%,百度、网易、蔚来涨超2%,小鹏涨超1%。 来源:滚动播报 ...
新能源车最后的疯狂?补贴退坡的末班车经济学
36氪· 2025-09-29 11:37
政策变动与市场反应 - 2025年12月31日为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和“国补”政策的截止日期,引发消费者抢购潮 [1] - 2026年1月1日起购置税政策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单车减免上限降至1.5万元,导致2025年底出现政策红利叠加期的稀缺性消费 [3][5] - 以定价33.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 L为例,2025年购置税全免(3万元),2026年需缴纳1.5万元,购车成本显著增加 [5][6] - 地方消费补贴(如海口、成都、大庆等地额外补贴3000-5000元)与国家级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但部分城市(如连云港)政策不与置换补贴叠加 [6][8][22] 车企订单与产品表现 - 理想i6上市后数小时内收获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7在24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4万个,蔚来新ES8大定订单超过其4万辆年产能上限 [1][10] - 鸿蒙智行旗下产品(问界M7、尚界H5、享界S9T)订单火爆,单周新增订单超过10万辆 [10] - 问界M7的鸿蒙座舱实现多设备无缝互联,蔚来ES8采用碳化硅平台使续航突破600公里并支持3分钟快速换电,产品力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11][14] - 车企推出限时保价、交付承诺等营销策略制造紧迫感,预计购置税减免因素可能使今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超过50% [14] 行业订单真实性及成本分析 - 行业存在订单统计口径差异问题,“小订”(可退订)与“大定”(支付5000元以上,退订有条件)的转化率仅为10%-30%,部分经销商垫付定金制造虚假订单导致数据虚高 [14][15] - 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降至0.4元/Wh,相比2022年高位下降40%,搭载100kWh电池包的车型电池成本从6.5万元降至4.2万元 [15] - 主流智驾系统核心部件(如激光雷达)降价使高端车型价格下探,更多消费者能负担带高级智驾的车型 [16]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区间为7.71-8.01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区间为6.7-7.0万元/吨,相关材料价格近期呈现上涨趋势 [16] 供应链与交付挑战 - 火爆订单给车企供应链和交付体系带来巨大压力,电池、芯片等核心部件需求暴增,主要供应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半导体开启24小时加班模式 [17]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提升单班产能仍无法满足Model Y订单需求,蔚来优先保障ES8和乐道L90产能导致其他车型产能受限 [17] - 物流网络跟不上导致车辆积压,无法按时交付消费者,因车企原因延迟交付可能引发纠纷,法律上对“系统崩溃”、“产能不足”是否属不可抗力尚无明确界定 [17][22] - 蔚来针对新ES8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承诺对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但因厂家原因跨年交付的订单承担最高1.5万元的购置税差额,但部分用户仍面临置换补贴损失的风险 [18][20] 售后服务与用户投诉 - 今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同比增加37%,其中交付延迟和虚假宣传的占比超过60%,显示后端服务未能跟上前端销售步伐 [25] - 地方补贴的“先到先得”规则增加消费者风险,例如连云港政策要求购车发票在12月31日前开具且补贴申报需在明年1月10日前完成,逾期视为放弃 [22]
科技行业调研: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或将带来竞争格局变化
浦银国际· 2025-09-29 09: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重申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技术创新是驱动科技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涵盖基础前沿技术和应用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和竞争格局变化 [2] - 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智驾、功率半导体等细分产业均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 [2][3][5]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电子产业 -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需求爆发增长,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增量动能,预期趋势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延续 [2] - 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等零部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增长,即使智能手机大盘稳定仍具成长机遇 [2] 新能源车产业 - 行业处于产品爆发阶段,主流新势力车企(如蔚来汽车L90和ES8车型)通过优秀产品定义带动需求增长,短期“供不应求”阶段可能推动基本面和估值共振向上 [2] 智驾产业 - 技术处于快速迭代阶段,标准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行业玩家存在向上突破机遇 [3] - 国产地平线智驾芯片在车企中大规模上量,相关Tier 1供应商同步取得进展,高阶智驾方案落地有望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3] - 泛机器人领域(割草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衍生出新增长机会 [3] 功率半导体产业 - 传统半导体周期波动减弱,行业处于底部但保持稳定状态,部分产品在特定领域存在涨价动能 [3] - 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新增产能填充后竞争格局较此前稳定,未出现竞争持续加剧情况 [5] 重点公司推荐 - 重申“买入”评级的公司包括:豪威集团(603501.CH)、丘钛科技(1478.HK)、蔚来汽车(9866.HK/NIO.US)、零跑汽车(9863.HK)、舜宇光学(2382.HK)、地平线机器人(9660.HK)、扬杰科技(300373.CH) [5] - 建议关注潜在机会的公司包括:英恒科技(1760.HK)、赛晶科技(580.HK)、知行科技(1274.HK)、佑驾创新(2431.HK)、闻泰科技(600745.CH)、新洁能(605111.CH)、华润微(688396.CH) [5]
汽车代工的“进与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06:22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注销事件 -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江来公司于9月15日完成注销 此前6月已发布注销公告 属于正常业务调整[2] - 注销原因为蔚来2023年12月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资质 实现整车制造自主准入 江来公司作为生产支持主体不再必要[2] 汽车代工模式在国内外的分化趋势 - 国内汽车行业正在告别代工模式 而国外中国车企则在寻找代工对象[2]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 借助其成熟生产线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本地化生产[2] - 广汽可能由麦格纳在欧洲代工生产两款电动车型[2] 代工模式兴起的原因与作用 - 代工模式兴起是为了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 尤其开辟海外市场[3] - 麦格纳作为典型代工厂商 已代工制造超过400万辆整车 为10余家车企生产40余款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 宝马 捷豹路虎等[3] - 中国新势力车企早期选择代工主要受资质限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前几年生产资质管控严格 新势力难获新资质[3] - 代工帮助新势力弥补早期制造能力不足 借助成熟生产体系和供应链快速实现量产 小鹏牵手海马 蔚来与江淮合作即为例证[4] 代工在海外市场的战略价值 - 小鹏在海外与麦格纳合作可加快欧洲量产速度 减少海外建厂投资 规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口限制[4] - 通过本地化生产提升产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 为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4] - 中国车企海外发展进入加快本地化生产阶段 代工合作可帮助加快海外量产步伐 规避不确定风险[4] 自主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与代工退场 - 蔚来与江淮合作结束标志中国汽车行业代工合作告一段落 企业进入独立生产新时代[5] - 汽车生产制造对技术工艺要求高 生产制造能力是车企竞争力重要表现 也是品牌竞争力代表[7] - 代工可能影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因代工企业往往自身品牌竞争力不够 甚至停产濒临退市[7] - 车企发展壮大获得生产资质后自然选择结束代工 发展自身生产制造能力 蔚来已有三大品牌10多款产品 构建完整产能体系[8] 代工模式的未来政策与行业定位 -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超50%后增速可能下降 行业出现企业分化 油电分化等现象 需适度调整政策体系[11] - 适度允许代工可遏制产能扩张 通过政策引导出清落后企业 盘活置换过剩产能[11] - 工信部有序推进代工放开 2018年已明确鼓励研发和产能合作 允许符合条件企业委托加工生产[11] - 未来应允许代工成为行业竞争方式 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模式 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有优势的企业可选择代工弥补产能不足[12] - 闲置利用率不足工厂可通过改造升级成为专门代工厂 有效利用汽车产业产能[12] - 是否选择代工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的市场选择 不能强制"拉郎配"[12]
一部logo史,半部辛酸泪,国产车的门面支棱起来了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8 23:07
中国汽车品牌标识演变趋势 - 过去十年中国乘用车企业更新品牌标识超过20家 部分品牌多次调整[5] - 2014-2025年间中国市场诞生超过400个新汽车品牌 其中至少30个至今仍具重大影响力[8] - 品牌标识已成为车企出海征战 战略转型和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抓手[4] 主要车企标识更新案例 - 一汽集团2025年采用扁平化镂空设计 以黄金比例为核心[6] - 比亚迪2022年启用圆润科技风新标识[6] - 长城汽车2025年推出国际化"GWM"新标[7] - 奇瑞2025年将标识迭代升级为花瓣造型[7] - 吉利2022年取消多余配色 采用银/黑双色[7] 新品牌标识设计特点 - 蔚来2014年创立 2024年推出十周年标识 融入无穷符号"oo"[10] - 理想2015年创立 2024年升级细节和配色[10] - 小米汽车2021年采用斜边切割"M"字标 2024年推出碳纤维镀金版[10] - 阿维塔2021年由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联合设计 体现三方合作理念[17] - 红旗2023年明确划分"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6] 标识设计理念演进 - 长安汽车标识经历从汉字标 拼音标 草帽标到V字标的演变过程 体现从粗犷到精益管理的转变[15][16] - 五菱标识通过简单颜色和线条微调实现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跨越[51] - 奇瑞风云标识将母品牌意象反向选取 形成开放式形态 突破原有禁锢感[37][38] - 坦克品牌标识采用榫卯灵感设计 字母"扶正"并去除红底[7][59] 设计风格分类 - 极简现代主义:阿维塔采用极细线条构成 彰显网络和科技感[17] - 抽象意识流:深蓝倒三角能量晶体设计强化探索未知的品牌联想[20] - 中式文化意象:岚图灵感源于《逍遥游》鲲鹏展翅 体现中式流线美[29][30] - 字母图形化:领克采用字符串设计 体现数字化社会意象[62][63] 成功标识特征 - 奔驰三叉星辉成为行业标杆 极简设计达到信仰般存在[11] - 特斯拉标识体现形象美 辨识度高 关联性强三大准则[11] - 蔚来标识具有最佳延展性 在不同场景应用均不违和[53] - 红旗标识代表中国汽车产业历史积累 体现中华文化对称美学和中轴线占位[68][69] 行业评价标准 - 好标识需具备审美 高辨识度 强关联 情感共鸣 稳定与适应平衡 合规性六大特征[70] - 标识设计需遵循战略先行 逻辑支撑 美学落地三步流程[12] - 最佳设计应没有设计味 保持极简以包容更多阐释空间[70]
组合辅助驾驶迎来强监管新阶段,从L2规范向L3前瞻:——汽车行业专题研究
国海证券· 2025-09-28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辅助驾驶行业"推荐"评级 [1][42] 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政策形成"稳增长"与"强安全"双轮驱动新格局 2025年9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2025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目标 同期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标志L2/L2+级辅助驾驶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 [4][10] - 政策实施分三阶段推进:标准制定期(2025年征求意见与发布)、实施过渡期(2026年产品合规与监管强化)、全面实施期(2027年起监管常态化) 预计L3级自动驾驶正式准入节点有望在2026年后到来 [4][36][40][41] - 投资机会聚焦合规需求与技术升级两大方向: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数据记录系统、测试验证平台等直接受益于标准增量需求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规级芯片、线控执行机构等核心部件持续受益技术迭代 [4][42][49] 政策内容总结 国家层面政策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消费刺激、供给升级、环境优化、国际合作四大维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括加快公共领域电动化(新增7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深化"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支持L3级自动驾驶准入等 [4][10][12][15] - 国家智能驾驶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2021年《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主体责任 2023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两阶段目标 2024年三项强制性国标实现监管具体化(2026年施行) [4][28] 地方层面政策 - 各城市开展差异化试点:广州以资金补助推动规模化应用 北京开放个人乘用车场景 深圳聚焦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融合 武汉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体系 [4][31] - 2023年启动"准入+上路"双试点 2024年6月首批9家企业联合体在7市开展多车型安全测试 2024年7月扩展至20个城市(联合体)启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4][33] 技术标准与实施细节 - 《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将系统分为4类(基础单车道、基础多车道、领航组合、泊车组合) 要求明确定义设计运行范围(ODD/ODC) 构建"场地+道路+文件检验"多层级评价方法 [4][16][24] - 关键条款包括:驾驶员监测时序规范(车速高于10km/h时视线偏离需5秒内发出警示 10秒内启动风险减缓功能)、数据记录系统采用"锁定不可覆盖"原则、系统触发风险减缓后强制禁用至少30分钟 [4][21][24] - 标准过渡期建议:2027年1月1日起新申请车型需满足除数据记录外全部要求 2028年1月1日起需满足全部要求(含数据记录) [4][41]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研发能力强、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头部车企: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合作车企 [4][46]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商:Momenta、元戎启行 [4][46]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舜宇光学科技、禾赛-W、速腾聚创、地平线机器人-W、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科博达等 [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