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NIO)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最后的疯狂?补贴退坡的末班车经济学
36氪· 2025-09-29 11:37
2025年的秋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 理想i6上市后,几个小时就收获了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后,全新问界M7在24小时大定订单迅速突破4万个;蔚来新ES8上市后, 大定订单超过了今年4万辆产能上限。 在这片狂热的景象之下,一个冰冷的倒计时正在滴答作响:2025年12月31日,它不仅是日历的翻页,也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 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政策的终点,还是2025年"国补"的最后窗口期。 图/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从2026年开始,多项购车优惠退坡。消费者们争分夺秒地锁单,仿佛在搭乘最后一班福利列车,而车企的产能与交付系统却在这场突击考验中频频告急。 北京的蔚来车主孙先生在9月20日抢购新ES8时,遭遇系统崩溃,苦等8分钟才锁单,提车时间排到了2026年1月底。虽然蔚来承诺"兜底"购置税政策,但 1.5万元的置换补贴可能没了。 这场由政策和市场共同催生的"最后的疯狂",究竟是消费者的理性抉择,还是泡沫下的集体冲动?当狂欢落幕,那些因车企原因无法准时提车的消费者, 他们的损失又该由谁埋单? 1. 购置税与补贴 ...
科技行业调研: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或将带来竞争格局变化
浦银国际· 2025-09-29 09: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重申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技术创新是驱动科技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涵盖基础前沿技术和应用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和竞争格局变化 [2] - 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智驾、功率半导体等细分产业均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 [2][3][5]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电子产业 -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需求爆发增长,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增量动能,预期趋势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延续 [2] - 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等零部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增长,即使智能手机大盘稳定仍具成长机遇 [2] 新能源车产业 - 行业处于产品爆发阶段,主流新势力车企(如蔚来汽车L90和ES8车型)通过优秀产品定义带动需求增长,短期“供不应求”阶段可能推动基本面和估值共振向上 [2] 智驾产业 - 技术处于快速迭代阶段,标准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行业玩家存在向上突破机遇 [3] - 国产地平线智驾芯片在车企中大规模上量,相关Tier 1供应商同步取得进展,高阶智驾方案落地有望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3] - 泛机器人领域(割草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衍生出新增长机会 [3] 功率半导体产业 - 传统半导体周期波动减弱,行业处于底部但保持稳定状态,部分产品在特定领域存在涨价动能 [3] - 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新增产能填充后竞争格局较此前稳定,未出现竞争持续加剧情况 [5] 重点公司推荐 - 重申“买入”评级的公司包括:豪威集团(603501.CH)、丘钛科技(1478.HK)、蔚来汽车(9866.HK/NIO.US)、零跑汽车(9863.HK)、舜宇光学(2382.HK)、地平线机器人(9660.HK)、扬杰科技(300373.CH) [5] - 建议关注潜在机会的公司包括:英恒科技(1760.HK)、赛晶科技(580.HK)、知行科技(1274.HK)、佑驾创新(2431.HK)、闻泰科技(600745.CH)、新洁能(605111.CH)、华润微(688396.CH) [5]
汽车代工的“进与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06:22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注销事件 -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江来公司于9月15日完成注销 此前6月已发布注销公告 属于正常业务调整[2] - 注销原因为蔚来2023年12月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资质 实现整车制造自主准入 江来公司作为生产支持主体不再必要[2] 汽车代工模式在国内外的分化趋势 - 国内汽车行业正在告别代工模式 而国外中国车企则在寻找代工对象[2]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 借助其成熟生产线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本地化生产[2] - 广汽可能由麦格纳在欧洲代工生产两款电动车型[2] 代工模式兴起的原因与作用 - 代工模式兴起是为了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 尤其开辟海外市场[3] - 麦格纳作为典型代工厂商 已代工制造超过400万辆整车 为10余家车企生产40余款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 宝马 捷豹路虎等[3] - 中国新势力车企早期选择代工主要受资质限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前几年生产资质管控严格 新势力难获新资质[3] - 代工帮助新势力弥补早期制造能力不足 借助成熟生产体系和供应链快速实现量产 小鹏牵手海马 蔚来与江淮合作即为例证[4] 代工在海外市场的战略价值 - 小鹏在海外与麦格纳合作可加快欧洲量产速度 减少海外建厂投资 规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口限制[4] - 通过本地化生产提升产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 为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4] - 中国车企海外发展进入加快本地化生产阶段 代工合作可帮助加快海外量产步伐 规避不确定风险[4] 自主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与代工退场 - 蔚来与江淮合作结束标志中国汽车行业代工合作告一段落 企业进入独立生产新时代[5] - 汽车生产制造对技术工艺要求高 生产制造能力是车企竞争力重要表现 也是品牌竞争力代表[7] - 代工可能影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因代工企业往往自身品牌竞争力不够 甚至停产濒临退市[7] - 车企发展壮大获得生产资质后自然选择结束代工 发展自身生产制造能力 蔚来已有三大品牌10多款产品 构建完整产能体系[8] 代工模式的未来政策与行业定位 -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超50%后增速可能下降 行业出现企业分化 油电分化等现象 需适度调整政策体系[11] - 适度允许代工可遏制产能扩张 通过政策引导出清落后企业 盘活置换过剩产能[11] - 工信部有序推进代工放开 2018年已明确鼓励研发和产能合作 允许符合条件企业委托加工生产[11] - 未来应允许代工成为行业竞争方式 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模式 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有优势的企业可选择代工弥补产能不足[12] - 闲置利用率不足工厂可通过改造升级成为专门代工厂 有效利用汽车产业产能[12] - 是否选择代工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的市场选择 不能强制"拉郎配"[12]
一部logo史,半部辛酸泪,国产车的门面支棱起来了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8 23:07
中国汽车品牌标识演变趋势 - 过去十年中国乘用车企业更新品牌标识超过20家 部分品牌多次调整[5] - 2014-2025年间中国市场诞生超过400个新汽车品牌 其中至少30个至今仍具重大影响力[8] - 品牌标识已成为车企出海征战 战略转型和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抓手[4] 主要车企标识更新案例 - 一汽集团2025年采用扁平化镂空设计 以黄金比例为核心[6] - 比亚迪2022年启用圆润科技风新标识[6] - 长城汽车2025年推出国际化"GWM"新标[7] - 奇瑞2025年将标识迭代升级为花瓣造型[7] - 吉利2022年取消多余配色 采用银/黑双色[7] 新品牌标识设计特点 - 蔚来2014年创立 2024年推出十周年标识 融入无穷符号"oo"[10] - 理想2015年创立 2024年升级细节和配色[10] - 小米汽车2021年采用斜边切割"M"字标 2024年推出碳纤维镀金版[10] - 阿维塔2021年由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联合设计 体现三方合作理念[17] - 红旗2023年明确划分"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6] 标识设计理念演进 - 长安汽车标识经历从汉字标 拼音标 草帽标到V字标的演变过程 体现从粗犷到精益管理的转变[15][16] - 五菱标识通过简单颜色和线条微调实现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跨越[51] - 奇瑞风云标识将母品牌意象反向选取 形成开放式形态 突破原有禁锢感[37][38] - 坦克品牌标识采用榫卯灵感设计 字母"扶正"并去除红底[7][59] 设计风格分类 - 极简现代主义:阿维塔采用极细线条构成 彰显网络和科技感[17] - 抽象意识流:深蓝倒三角能量晶体设计强化探索未知的品牌联想[20] - 中式文化意象:岚图灵感源于《逍遥游》鲲鹏展翅 体现中式流线美[29][30] - 字母图形化:领克采用字符串设计 体现数字化社会意象[62][63] 成功标识特征 - 奔驰三叉星辉成为行业标杆 极简设计达到信仰般存在[11] - 特斯拉标识体现形象美 辨识度高 关联性强三大准则[11] - 蔚来标识具有最佳延展性 在不同场景应用均不违和[53] - 红旗标识代表中国汽车产业历史积累 体现中华文化对称美学和中轴线占位[68][69] 行业评价标准 - 好标识需具备审美 高辨识度 强关联 情感共鸣 稳定与适应平衡 合规性六大特征[70] - 标识设计需遵循战略先行 逻辑支撑 美学落地三步流程[12] - 最佳设计应没有设计味 保持极简以包容更多阐释空间[70]
组合辅助驾驶迎来强监管新阶段,从L2规范向L3前瞻:——汽车行业专题研究
国海证券· 2025-09-28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辅助驾驶行业"推荐"评级 [1][42] 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政策形成"稳增长"与"强安全"双轮驱动新格局 2025年9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2025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目标 同期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标志L2/L2+级辅助驾驶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 [4][10] - 政策实施分三阶段推进:标准制定期(2025年征求意见与发布)、实施过渡期(2026年产品合规与监管强化)、全面实施期(2027年起监管常态化) 预计L3级自动驾驶正式准入节点有望在2026年后到来 [4][36][40][41] - 投资机会聚焦合规需求与技术升级两大方向: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数据记录系统、测试验证平台等直接受益于标准增量需求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规级芯片、线控执行机构等核心部件持续受益技术迭代 [4][42][49] 政策内容总结 国家层面政策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消费刺激、供给升级、环境优化、国际合作四大维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括加快公共领域电动化(新增7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深化"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支持L3级自动驾驶准入等 [4][10][12][15] - 国家智能驾驶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2021年《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主体责任 2023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两阶段目标 2024年三项强制性国标实现监管具体化(2026年施行) [4][28] 地方层面政策 - 各城市开展差异化试点:广州以资金补助推动规模化应用 北京开放个人乘用车场景 深圳聚焦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融合 武汉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体系 [4][31] - 2023年启动"准入+上路"双试点 2024年6月首批9家企业联合体在7市开展多车型安全测试 2024年7月扩展至20个城市(联合体)启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4][33] 技术标准与实施细节 - 《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将系统分为4类(基础单车道、基础多车道、领航组合、泊车组合) 要求明确定义设计运行范围(ODD/ODC) 构建"场地+道路+文件检验"多层级评价方法 [4][16][24] - 关键条款包括:驾驶员监测时序规范(车速高于10km/h时视线偏离需5秒内发出警示 10秒内启动风险减缓功能)、数据记录系统采用"锁定不可覆盖"原则、系统触发风险减缓后强制禁用至少30分钟 [4][21][24] - 标准过渡期建议:2027年1月1日起新申请车型需满足除数据记录外全部要求 2028年1月1日起需满足全部要求(含数据记录) [4][41]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研发能力强、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头部车企: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合作车企 [4][46]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商:Momenta、元戎启行 [4][46]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舜宇光学科技、禾赛-W、速腾聚创、地平线机器人-W、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科博达等 [4][46][49]
蔚来,变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9-28 13:51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5 年 8 月初的星期天,在上海漕河泾蔚来总部一楼的会议室里,正展开着一场激烈的讨论。 因为这一天必须定下来今年 NIO Day 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才能有序推进接下来的所有工作。 ( *NIO Day :一年一度的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盛会,已连续举办 9 年 ) 我不是第一次作为媒体观察团参与 NIO Day 的前期筹备了,而除了同样作为媒体观察团的电动星球蟹老板、以及负责 NIO Day 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负责人之外,和我同来现场的,还有几个穿着同一款式 Polo 衫的人。 他们甚至主动坐在了会议桌最主位,而李斌、秦力洪很自然地分别被一左一右挤到了桌子最侧面。 他们就是蔚来的用户顾问团。 关于今年的主题——"生长"二字,其实早有定论。 但英文名字、以及如何向外界诠释背后的含义,大家意见却不统一。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 生长不是瞎长,它是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需要阳光、需要雨露,也需要破土的勇气和定力。 负责蔚来各种大型线下活动举办的 @ 老万 跟我感叹道。 此时,距离 NIO Day 开幕只有 49 天了。 这是蔚来从 2017 年在北京五棵松办第一场 ...
汽车周报:正视挑战,国补额度压力下的新矛盾-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4] 报告核心观点 - 科技点燃市场情绪,建议关注底部优质零部件企业,特别是具备制造业竞争力且考虑转型的企业,如科博达等 [4] - 国庆旺季到来,强势新品有望收拢订单,但国补额度不足将成为后续销量兑现的新压力 [4] - 机器人、AI是短期市场最大焦点和事件催化最集中的板块 [4] - 基于科技+中高端+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进行投资布局 [4] 行业情况更新 - 2025年第38周(2025.9.15-2025.9.21)乘用车零售总量50.8万辆,环比+12.89%,同比+10.29% [2] - 其中传统能源车销量21.1万辆,环比+15.93%,同比-9.21% [2] - 新能源车销量29.7万辆,环比+10.82%,同比+30.15%,新能源渗透率达58.46% [2]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行业总成交额8515.90亿元,环比-7.71% [4] - 汽车行业指数收8106.63点,全周上涨0.0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4][19] - 汽车行业周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7位,较上周下降3位 [4][19] - 行业个股上涨122个,下跌168个 [4][23] - 涨幅最大个股:新坐标(+25.0%)、科博达(+22.6%)、天普股份(+21.0%) [4][23] - 跌幅最大个股:中马传动(-15.2%)、上海物贸(-14.0%)、明新旭腾(-13.7%) [4][23] 原材料价格变动 - 最近一周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0.9%,近一个月-1.1% [4][71] - 最近一周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0.4%,近一个月-0.2% [4][71] - 具体变动:钢材-1.8%、铝材-0.2%、塑料-0.2%、橡胶-0.4%、玻璃+3.2% [71] - 电池原材料:镍-0.2%、钴+12.5%、碳酸锂+0.0% [71] 重点事件分析 工信部整治0公里二手车 - 0公里二手车指公里数极低却以二手车价格出售的准新车 [5] - 背后驱动因素包括销量、补贴与返利的多重利益驱动 [5] - 车企和经销商通过此操作可粉饰财报、套取地方新能源补贴,甚至实现"重复领取" [5] - 监管部门已联手加强治理,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 [5][6] 理想汽车发布i6 - 2025年9月26日发布五座纯电SUV i6,售价24.98万元起 [7][9][52] - 基于原生纯电架构打造,车身尺寸4950mm×1935mm×1655mm,轴距3000mm [7] - 标配87.3度5C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500公里 [8] - 搭载VLA司机大模型AD Max辅助驾驶系统,9月27日开启交付 [8][9][52] 问界M7交付情况 - 全新问界M7于9月26日开启全国交付,月产能不低于3万台 [11] - 截至9月23日,小订累计突破23万辆 [11] - 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12款配置,售价27.98万元起 [11][12][36] - 高配版本配备双腔空气悬架、华为乾崑智驾ADS4高阶版、800V高压电机平台 [12] 尚界H5市场表现 - 售价15.98-19.98万元,成为鸿蒙智行最便宜的SUV车型 [14][41] - 搭载192线激光雷达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实现从车位到车位全程辅助驾驶 [14] - 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累计小订数量突破15万台 [31][43][44] - 增程版百公里综合油耗4.44L,纯电版百公里电耗13.4kWh [16] 销量数据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同比+1%,环比+8% [6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95.5万辆,同比+9% [61]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0.7万辆,同比+0%,环比+16% [65]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934.9万辆,同比+12% [65] 投资建议 整车环节 - 推荐国内强α主机厂:蔚来、小米、小鹏、理想 [4] - 关注新品强势的蔚来、江淮、理想,以及重回竞争序列的比亚迪 [2] 智能化趋势 - 华为鸿蒙高端智能代表:关注江淮汽车、赛力斯 [4] - 推荐理想汽车、科博达、德赛西威、经纬恒润 [4] 国央企整合 - 推荐关注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长安汽车 [4] 零部件企业 - 推荐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福达股份、双环传动、银轮股份、无锡振华等 [4] - 关注敏实集团、拓普集团 [4] - 建议关注底部优质零部件企业如博达、星宇、继峰等,以及业绩恢复的敏实、宁波华翔等 [2]
蔚来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获评“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新华财经· 2025-09-28 10:06
大会背景与评选权威性 - 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2025年9月28日在中国海口举办 由国务院批准 中国科协 海南省 科技部 工信部联合主办 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规格国际化年度盛会[2] - 大会同期举办"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 分为前沿技术和创新技术两类 本届征集近百项候选技术 由7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多轮评审 最终选出9项前沿技术和9项创新技术[2] 蔚来技术获奖详情 - 蔚来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获评"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发布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颁奖 公司执行副总裁沈峰代表领取[2] - 该系统历时4年研发 投入超过23000人月 于2024年7月NIO IN创新科技日全量发布 是行业首个面向AI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3] - 目前搭载于蔚来 乐道 萤火虫三大品牌在售车型 实现对中国车企首次掌握全球领先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技术的突破[3] 技术特性与行业意义 - 系统底层打通智能硬件 计算平台 通信与能源系统 统一管理车联 车控 智能驾驶 数字座舱 手机应用等全域应用[3] - 具备高带宽 低时延 大算力与异构硬件 跨域融合 灵活持续进化 高可靠性 信息安全七大特性[3] - 该技术是AI时代智能电动汽车必然趋势 将引领全球技术发展方向 助力中国汽车全球产业竞争力提升[4]
千呼万唤,隐藏式门把手要被禁了
36氪· 2025-09-28 09:32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汽车 ,作者徐蔡钰 36氪汽车 . 看懂汽车产业新百年。36氪旗下智能电动车产业报道公号。 " 半隐藏可以保留,全隐藏彻底整改。" 文 | 徐蔡钰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EV36kr)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在消费者眼中,隐藏式门把手已从最初代表科技感的"高端配置",演变为日常用车中令人困扰的"设计败笔"。 打车时因为找不到开门机关的狼狈摸索、家庭用车时老人孩子面对感应式把手的茫然无措、北方车主面对门把手被冻住时的无奈困苦,这些琐碎体验,已经 将用户对创新设计的耐心与好感消磨殆尽。 碰撞事故后无法弹出的门把手,更是直接引发消费者的焦虑与担忧:为何要为华而不实的设计承担生命风险? 千呼万唤下,隐藏式门把手迎来法规整改。 9月24日,工信部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新技术要求对汽车内、外门把手的形态、位置以及安全要求作出了 新规定。 全隐藏式门把手 无手部操作空间 需要整改 其中变动最大的新条款为,要求每个车门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都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且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60mm×20mm×25mm。 这条规定意味着,市面上9 ...
蔚来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获评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09:13
奖项与行业认可 - 蔚来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获评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项 [2] - 奖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发布并由中国科协主席万钢颁发 [2] - 蔚来执行副总裁沈峰代表公司领取该奖项 [2] 技术研发与投入 - 「SkyOS·天枢」历时4年研发并累计投入超过2.3万人月 [2] - 系统于2024年7月NIO IN蔚来创新科技日正式发布 [2] 技术特性与应用范围 - 该系统被称为行业首个面向AI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 [2] - 目前已搭载于蔚来品牌、乐道品牌及萤火虫品牌车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