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泊车
icon
搜索文档
“豪华车”的定义更丰富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23:00
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趋势 - 中国汽车品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进入豪华车领域[2] - 国产车普遍配备空气悬架 零重力座椅 多屏交互 自动泊车等原属豪华车的高端配置[3] - 高端配置普及使30万元以下车型具备传统豪华车体验[3] 豪华车定义变革 - 豪华车定义从价格品牌转向智能化功能与享受型体验[2] - 消费者更关注智能驾驶体验 舒适乘坐体验 丰富娱乐功能[5] - 年轻消费者强调科技含量 如全场景语音交互等智能功能[5] 技术创新推动配置普及 - 国内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攻关空气悬架等技术[5] - 孔辉科技 拓普集团 保隆科技等实现空气弹簧 电控系统关键技术国产化[5] - 空气悬架车型起售价从50万元大幅降至20万元左右[5] 30万元以上市场突破 - 蔚来 理想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直接切入30万元以上市场[7]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超百万元 稳居国内百万豪车市场销量前列[7] - 极氪与英国高保真音响制造商合作提升豪华体验[7] 市场占有率提升 - 中国品牌乘用车上半年销售927万辆 同比增长25% 市场份额达68.5%[8] - 30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 中国品牌占比超过八成[8] - 比亚迪仰望 鸿蒙智行尊界等品牌打入百万级市场[8] 技术输出与国际合作 - 岚图汽车向合资品牌共享三电总成 混动等核心技术[8] - 宝马 奥迪 奔驰等国际豪华品牌与华为 Momenta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8] - 奥迪与华为联合研发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2] 海外市场拓展 - 蔚来计划2026年在南欧11国推出全系车型[10] - 比亚迪在西班牙月销量突破万辆 市场占有率9.7%[10] - 仰望U8L针对中东市场推出增程混动系统 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10] 传统豪华品牌市场表现 - 上半年宝马全球销量107.08万辆同比下降2.3% 奔驰交付107.63万辆同比下降8%[11] - 宝马中国交付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 奔驰交付29.32万辆同比下降14%[11] - 奥迪中国交付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1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豪华车与经济型车区分逻辑从价格差异转向功能体验差异[6] - 中国品牌通过精准定位与场景创新实现错位竞争[8] - 新能源汽车可越级媲美高级别燃油车使用体验[12]
巩固扩大智能化优势是当务之急 ——记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3 01:16
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超20%,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2] - 行业提出2030年目标: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形成用户基础,同时推动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以建立应用领先优势 [3]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滞后于预期,L3向L4/L5升级存在瓶颈,未来将进入融合规则与数据的认知驱动3.0阶段 [3] 技术突破与挑战 - 车企面临安全与成本平衡难题,L4以下仍需驾驶员参与,实现真正自动驾驶需克服技术鸿沟且成本可能增加2~3倍 [3] - AI操作系统(AIOS)成为智能化底座,车企正构建多Agent并行运行的智能体系,需统一共性技术支撑 [4] - 2026下半年至2027年算力平台将成关键"甜点位",规模化应用与用户体验是车企新挑战 [4] 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进入深度绑定模式,形成战略联盟以提升AI竞争力并助力科技企业跨越"死亡谷" [5] - 江淮与华为全价值链合作案例显示,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验证协同效应价值 [5] - 中国技术反向输出全球,跨国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如法雷奥在华拥有4500名研发工程师和13个研发中心 [6] 全球化与产业链延伸 - 中国L2/L3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20%,带动智能化整车及供应链"出海",但需解决网络安全等合规问题 [7] - 岚图汽车推动从贸易出口向本地运营转型,实施"全球车+区域优化"战略以建立品牌形象 [7] - 智能汽车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可带动机器人、低空技术等领域进入规模化低成本阶段,构建聚合智能产业链 [8]
比亚迪为泊车“兜底”,L4一小步?丨智驾雷达 Vol.1
虎嗅· 2025-07-10 11:27
比亚迪智能泊车兜底政策 - 公司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无赔付上限且终身有效 [1][2] - 覆盖旗下所有搭载天神之眼A/B/C系统的车型,无论是否首任车主均可享受 [5] - 由公司直接面向用户赔付,区别于行业普遍通过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 [2][7] 政策实施细则 - 不适用情况包括私自改装、操作失误、零部件损伤等人为原因 [5] - 涉及第三方责任的事故需由交管部门判定责任主体 [5] - 用户需在事故后24小时内联系公司,并提供事故证据材料 [5] - 技术部门将分析事故并最终确定处理方案 [5] 行业对比分析 - 长安/鸿蒙智行/广汽等车企均通过保险公司提供有限赔付,最高40-400万元不等 [7] - 其他车企服务多有期限限制且要求车险优先理赔 [7][9] - 公司是行业内首个由车企直接承担无上限赔付责任 [7][9] 技术等级定义 - 自主代客泊车(AVP)是当前唯一严格符合L4级别的功能 [6][8] - 智能泊车功能(APA/RPA)属于L2级别辅助驾驶 [6] - 公司此次兜底针对的是L4级别的技术责任认定 [4][8] 行业影响 - 标志着车企开始直接承担智能驾驶技术的第一责任人角色 [10][11] - 推动行业从模块化功能入手逐步完善技术可靠性 [11] - 可能引发其他车企跟进类似责任承担模式 [12] 实施背景 - 公司智驾车型上半年销量超71万辆,全年或破百万辆 [13] - 高销量基数下偶发事故可能影响技术评价 [13] - 直接服务模式将考验售后体系应对能力 [13]
汽车产业链股拉升,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6:14
汽车产业链股表现 - 汽车产业链股30日盘中大幅走高,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涨近12%,金麒麟、兴民智通、嵘泰股份等均涨停,超捷股份、祥鑫科技涨近9% [1] 政策驱动因素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 [1] - 驾驶辅助(L2)方面: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 [1] - 自动驾驶(L3)方面: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1] - 工信部于4月中旬召开行业会议,进一步规范产业链公司对于辅助驾驶的宣发、测试、OTA升级等活动 [1] 行业影响分析 - 监管态度明确,对L2和L3设立了清晰的宣传界限和责任认定 [2] - 产业链公司已开始规范相关表述,例如华为调整表达为L2组合驾驶辅助,地平线将HorizonSuperDrive表达为城区辅助驾驶 [2] - 主机厂预计将进一步收敛软硬件架构以保证产品成熟度,并加速数据收集 [2] - 能够提升系统鲁棒性的激光雷达有望加速渗透 [2] - 功能边界明确、安全责任划分清晰的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有望获得更多资源投入 [2] 投资机会 - 智能驾驶研发进展领先的主机厂 [2] - 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 [2] -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仿真测试服务头部公司 [2] - 其他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