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开曼)(09992)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0:24
沽空比率排名 - 华润啤酒-R沽空比率达100%位居首位 [1][2] - 友邦保险-R沽空比率89.92%位列第二 [1][2] - 新鸿基地产-R沽空比率85.69%排名第三 [1][2] - 中国海洋石油-R沽空比率70.29%且偏离值达30.3% [2][3] - 统一企业中国沽空比率61.52%同时偏离值39.4% [2][3] 沽空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SW沽空金额47.94亿港元居首 [1][3] - 百度集团-SW沽空金额25.6亿港元位列第二 [1][3] -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23.06亿港元排名第三 [1][3] - 美团-W沽空金额22.1亿港元且沽空比率16.57% [3] - 中芯国际沽空金额13亿港元但偏离值仅0.22% [3] 沽空偏离值特征 - 东方电气偏离值38.26%位列第三且沽空金额2.53亿港元 [1][3] - 中国旺旺偏离值34.67%配合58.96%沽空比率 [2][3] - 渤海银行偏离值31.17%但沽空金额仅201.74万港元 [3] - 泡泡玛特偏离值7.65%且沽空金额达10.1亿港元 [3] - 紫金矿业偏离值-4.45%但沽空金额8.15亿港元 [3] 特殊观察指标 - R股标的在沽空比率前十中占据六席 [2][3] - 科技股在沽空金额前十中占据七席 [3] - 消费类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同时入围三项排名前十 [1][2][3]
智通ADR统计 | 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22:41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523.97点 下跌20.88点或0.08% [1] - 当日最高价26568.27点 最低价26422.86点 振幅0.55% [1] - 成交量达7473.54万股 平均价26495.57点 [1] 主要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108.106港元 较港股收市涨0.85% [2][3] - 腾讯控股ADR报642.805港元 较港股收市微升0.13% [2][3] - 香港交易所ADR报446.269港元 较港股溢价2.269港元 [3] 科技股ADR表现 - 阿里巴巴ADR报157.96港元 较港股折让0.44港元 [3] - 小米集团ADR报56.853港元 与港股基本持平 [3] - 京东集团ADR报137.583港元 较港股溢价3.283港元 [3] - 网易ADR报237.834港元 较港股折让2.566港元 [3] 金融股ADR表现 - 建设银行ADR报7.641港元 较港股微跌0.009港元 [3] - 工商银行ADR报5.891港元 较港股折让0.019港元 [3] - 中国银行ADR报4.371港元 较港股折让0.009港元 [3] - 交通银行ADR报6.883港元 较港股溢价0.183港元 [3] 其他重点个股表现 - 泡泡玛特ADR报267.155港元 与港股基本持平 [3] - 百济神州ADR报205.139港元 较港股溢价3.139港元 [3] - 携程集团ADR报607.807港元 较港股大幅溢价9.307港元 [3] - 快手ADR报72.913港元 较港股折让3.437港元 [3]
香港宽频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4:41
港股通成交活跃度分析 - 9月18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63.71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36.27% [2] - 净买入金额33.31亿港元 [2] 个股成交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W成交额210.72亿港元居首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140.50亿港元位列第二 [2] - 腾讯控股成交额91.65亿港元位列第三 [2] 港股通资金关注度 - 阿里巴巴-W与腾讯控股近一个月均上榜23次 为最受关注个股 [2] - 美团-W近一个月上榜22次 [2] - 华虹半导体近一个月上榜17次 [2] 香港宽频首次上榜表现 - 香港宽频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个股 [2] - 当日港股通成交额26.49亿港元 [2] - 成交净买入4.28亿港元 [2] - 收盘价上涨68.55%至8.63港元 [2] 其他活跃股交易数据 - 泡泡玛特成交额33.98亿港元 净买入12.07亿港元 [2] - 优必选成交额46.27亿港元 净买入1.72亿港元 [2] - 东方甄选成交额35.71亿港元 净买入0.71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净卖出11.65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净卖出4.18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净卖出2.77亿港元 [2]

港股通9月18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4:4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8日下跌1.3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2105.50亿港元 其中买入1084.19亿港元 卖出1021.31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62.88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767.84亿港元 净买入43.8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1337.66亿港元 净买入19.0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210.72亿港元 中芯国际成交140.50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91.65亿港元 [1] - 美团-W成交69.34亿港元 净买入14.12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40.91亿港元 净卖出11.65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个股共8只 美团-W净买入14.12亿港元居首 阿里巴巴-W净买入12.10亿港元 泡泡玛特净买入12.07亿港元 [1] - 净卖出个股中华虹半导体净卖出11.65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卖出4.18亿港元 中芯国际净卖出2.7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连续20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561.01亿港元 美团-W获连续4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49.01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美团-W股价上涨0.29%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8.62%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4.62% [1] - 香港宽频股价大幅上涨68.55%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16.34% [2]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2.95%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98% [2]
泡泡玛特开卖足金,老凤祥拟卖奢品,金价越贵市场越旺?
搜狐财经· 2025-09-18 14:17
黄金价格走势 - COMEX黄金期货价格9月17日突破3700美元/盎司 较8月18日3378美元/盎司上涨近10%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40% [2] 泡泡玛特黄金业务拓展 - 旗下珠宝品牌popop于9月12日在北京国贸和上海兴业太古汇同步首发"Baby Molly·足金"系列 包含黄金串珠/吊坠/金条/摆件等8个SKU 采用硬足金+古法+珐琅工艺 [4] - 产品定价为一口价 最低980元 最高56800元 平均克价达1300-1800元 [4][5] - 相较于此前与周生生联名款0.8克1748元(克价2185元) 本次自主IP产品单价有所降低 [5] - 创始人王宁表示珠宝是公司重要拓展品类 2023年5月首次通过联名进入珠宝行业 本次是首次自主IP设计研发 [8] - popop品牌于今年6月在高端购物中心开设两家门店 与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奢侈品牌相邻 [8] - 首发当日北京门店客群以20余岁女性为主 1克内吊坠最受欢迎 41克"抱抱奶瓶"摆件克价约1300元 对标老铺黄金 [10] - 店员强调产品核心为IP+设计而非料价 系列上线三天带动门店客流与销售显著增长 [10] - 行业认为一口价模式叠加IP影响力使产品具备竞争力 预计未来将推出更多IP黄金产品 [10] 老凤祥业务动态 - 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5000万元设立老凤祥奢品销售有限公司 其中老凤祥有限出资4000万元占比80% [11] - 投资旨在提升品牌形象与价值 开拓中高端市场 但新公司尚未完成注册 奢品销售属于创新业务存在经营管理不确定性 [11] 奢侈品巨头动向 - LVMH集团老板Bernard Arnault近期现身上海老铺黄金门店 观摩产品并评价"很精致 很有趣" 引发行业关注 [12] - 此前已有LVMH高管两次造访老铺黄金 被解读为国际奢侈品牌对中国黄金市场重视度提升 [12] - LVMH高管曾表示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兴趣增长 部分本土珠宝公司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 [12] - LVMH集团近期吸纳中国设计师Kexin Zhang加入皮具与配饰部门 该设计师擅长珠宝设计与金属工艺 或为强化东方叙事能力 [13] 行业趋势观察 -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金价飙升超过居民收入增速 抑制部分消费者购买意愿 但满足功能与情感需求后市场仍有潜力 [10][11] - 泡泡玛特作为黄金行业新进入者 IP+黄金创新模式能否获得市场认可仍需时间检验 [11]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02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总额前三位公司为阿里巴巴-W(131.63亿元)、中芯国际(90.44亿元)、腾讯控股(56.34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总额前三位公司为阿里巴巴-W(79.09亿元)、中芯国际(50.05亿元)、腾讯控股(35.31亿元) [1] - 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显示阿里巴巴-W(210.72亿元)、中芯国际(140.49亿元)、腾讯控股(91.65亿元)位列市场关注度前三甲 [1][2] 沪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额3.15亿元 同时保持最高成交额131.63亿元 [2] - 美团-W获显著资金流入 净买入额达5.68亿元 成交额44.40亿元 [2] - 腾讯控股遭遇最大净卖出9.40亿元 尽管成交额达56.34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出现大幅资金流出 净卖出额7.45亿元 成交额26.60亿元 [2] 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额8.95亿元 成交额79.09亿元 [2] - 美团-W获强劲资金流入 净买入额8.44亿元 成交额24.95亿元 [2] - 泡泡玛特获显著净买入4.65亿元 成交额10.46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再度遭遇资金流出 净卖出额4.20亿元 成交额14.31亿元 [2] 行业资金偏好 - 科技板块呈现分化态势 阿里巴巴获双向净买入而腾讯遭遇沪港通净卖出 [2] - 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获双向净买入(沪港通-3.95亿元 深港通+1.17亿元) [2] - 消费类公司表现活跃 泡泡玛特深港通净买入4.65亿元 优必选获双向关注 [2] - 新兴科技企业受青睐 地平线机器人获净买入2987.65万元 成交额10.59亿元 [2]
净买入约63亿港元 流入美团和阿里减持华虹半导体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41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成交额达2105.50亿港元 较前一日大幅放量近320亿港元[2] - 南向资金占恒指成交总额比例达50.94% 占比超过五成[2] - 全天净买入62.88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净买入19.07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买入43.82亿港元[2][4] 个股资金净流入情况 - 美团-W获净买入14.12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5.68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8.44亿元[2][6]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2.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3.15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8.95亿元[2][6]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12.07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7.43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4.65亿元[2][6]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6.6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80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3.81亿元[2][6] 个股资金净流出情况 - 华虹半导体遭净流出11.65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7.45亿元 深股通净流出4.20亿元[2][6] - 腾讯控股遭净流出4.18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9.40亿元 深股通净流入5.22亿元[2][6] - 中芯国际遭净流出2.77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3.95亿元 深股通净流入1.17亿元[2][6] 个股价格表现与资金趋势 - 美团-W股价上涨0.29% 但短线资金呈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1237万股[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98% 短线资金持续流入 前5日加仓1.20亿股[3]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4.62%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397万股[3]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73%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2099万股[3] - 华虹半导体股价大涨8.62%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前5日加仓1069万股[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2.95%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前5日减持82万股[3]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2.66% 短线资金以流入为主 前5日加仓2057万股[3]
茅台和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好在哪里?
雪球· 2025-09-18 08:06
商业模式分析 - 商业模式定义为公司赚钱的难易程度和持续性 [2] - 赚钱难易度最直观指标为毛利率和净利率 茅台毛利率90% 净利率50% 全球第一 泡泡玛特毛利率70% 净利率35% 全球前五 [3] - 从持续性角度 白酒行业属存量甚至缩量市场 消费群体存在断崖下跌风险 茅台消费群体局限国内及大中华区 份额提升面临挑战 [3][5] - 泡泡玛特Labubu世界级IP价值被显著低估 IP矩阵将持续贡献价值 美国市场潜力巨大 稳态下美国营收预计达国内2-3倍 店均收入超国内10倍 [6] - 综合评估两者商业模式难分伯仲 均属顶级公司 [8] 财务与估值比较 - 当前静态估值测算至年底 泡泡玛特PE约25倍 茅台PE约20倍 处于同一估值档次 [11] - 泡泡玛特业绩存在波动可能 但短期1-2年内每次披露业绩都将是未来下限 茅台同样适用该逻辑 [11] - 泡泡玛特营收增长路径清晰 年初研究时可见500亿营收轮廓 当前千亿营收已初具雏形 实现时间约3-5年 [12] 管理层评价 - 苹果公司管理层被视为顶级标杆 乔布斯为造钟人 库克实现企业文化平稳过渡 [10] - 腾讯管理层公认最佳 但因仍属创一代掌舵 略逊于苹果 [10] - 泡泡玛特管理层优于茅台 约等于腾讯 未来有望达到苹果水平 [11] 市场前景判断 - 泡泡玛特美国市场战略意义重大 全球第一消费国市场含金量被低估 [6] - 参照乐高和苹果的营收结构 美国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6] - 从消费人群和市场持续性角度 泡泡玛特略胜茅台一筹 [7]
大摩:料泡泡玛特(09992)增产可令客户基数扩大影响正面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38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7:51
销售预期与增长动力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预期同比增长超过180% 第二季度为235% [1] - 多个消费旺季来临包括内地国庆及西方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 [1] - 销售势头持续基于热门产品库存充足 新品推出及门店扩张 [1] 财务目标与估值 - 维持目标价382港元 相当于2025年预测市盈率42倍 2026年32倍 2027年26倍 [1] - 2025年至2027年每股经调整盈利预测分别为2.58港元 9.90港元 11.87港元及14.67港元 [2] 行业地位与市场占比 - 公司在全球IP产品市场份额达5.7% 对比迪士尼43.1% Sanrio的8.2% [2] - IP产品市场规模已相当可观且持续成长 [1]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可把握日益增长的"kidult"消费需求 [1] - 参考宝可梦2021至2022年扩大卡牌产能后客户基数扩大推动需求强劲 [1] 投资评级与市场情绪 - 获"增持"评级并被列为行业首选 [1] - 尽管市场情绪转趋谨慎 但机构看法相反 [1]
大摩:料泡泡玛特增产可令客户基数扩大影响正面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38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8 07:51
销售预期与增长动力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预期同比增长超过180% 相比第二季度的235%增长[1] - 多个消费旺季来临包括内地国庆及西方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推动销售势头[1] - 热门产品库存充足 新品推出及门店扩张支撑增长预期[1] 财务目标与估值 - 维持目标价382港元 对应2025年至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2倍、32倍及26倍[1] - 2025年至2027年每股经调整盈利预测分别为2.58港元、9.90港元、11.87港元及14.67港元[1] - 列为行业首选并维持增持评级[1] 行业地位与市场机会 - 全球IP产品市场份额达到5.7% 对比迪士尼43.1%和Sanrio的8.2%[1] - IP产品市场规模已相当可观且持续成长[1] - 差异化的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能把握日益增长的kidult消费需求[1] 投资者情绪与行业对比 - 市场情绪转趋谨慎 但看法与市场相反[1] - 参考宝可梦在2021至2022年通过增加卡牌产能解决炒卖问题后 客户基数扩大推动需求持续强劲[1] - 投资者质疑IP收藏品非主流爱好 但认为公司能维持持续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