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

搜索文档
本周电解槽招投标项目持续新增,氢能重卡获小批量订单
长城证券· 2025-08-20 12:5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输氢管道建设实现多个突破,氢能重卡重现批量订单[2] - 本周新增招中标电解槽项目共5个,建议关注电解槽中标能力较强的公司[2] - 中游加快输氢管道建设,多个输氢管道项目有所突破,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2] - 氢能重卡本周有批量订单公布,建议关注氢能重卡相关企业[2]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386.88点,本周涨跌幅为2.75%,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34.33%[1][8]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大元泵业、腾龙股份、凯美特气、佛燃能源、川环科技,涨幅分别为61.11%、35.05%、34.73%、28.72%、27.58%[1][14]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五的公司为东华能源、西菱动力、新迅达、山东墨龙、华电辽能,跌幅分别为-11.49%、-6.65%、-5.75%、-5.59%、-5.48%[1][14] - 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6.96倍,MRQ市净率为1.75倍[11][12] - 示范区域4N级以上高纯氢价格保持稳定,上海地区为2.5元/标准立方米,北京地区为2.3元/标准立方米,河北为2.1元/标准立方米,河南为2.0元/标准立方米,广州为1.9元/标准立方米[11][12]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 本周氢能项目招投标方面,累计中标项目有6个,规模为15MW,制氢规模总计3000 Nm³/h[16] - 本周招标市场方面有7个项目启动招标,规模总计670MW,制氢规模总计134000 Nm³/h[17] - 8月15日,国内首个"本征无储能"离网制氢系统——深能鄂托克旗5MW离网光伏发电制氢工程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开工建设[18] - 2025年7月份燃料电池车的产量新增229辆,环比增加21.81%;销量新增284辆,环比增长13.15%[19] - 2025年1-7月,燃料电池车的累计产量达到了1593辆,同比下降54.47%;累计销量达到了1657辆,同比下降50.71%[19]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增长了353.90%,同比增长39.60%,2025年1-7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累计装机量达到了1389.63MWh[20]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客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了72.50%,同比下降94.80%,2025年1-7月,燃料电池客车的累计装机量达到了238.36MWh[20]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 吉利醇氢商用车现场签单270台[31] - 华电195公里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计划9月5日开工[31] - 首钢京唐成功研发出输氢管线钢产品矩阵,突破6项关键技术瓶颈[31] - 阿曼宣布新的氢能财政激励措施,包括减免90%的土地租赁费、特许权使用费减免,以及长达10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32] - 能源巨头ACWA计划在砂拉越开发千兆瓦规模绿氢项目[32] - 沃尔沃集团墨西哥建设氢能重卡生产基地[32] - 财政部公告氢能作为燃料(能源)可抵税[33] - 39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重现氢能乘用车[34] -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氢能装备"列为新能源领域核心赛道[34] - 金达弘景(莎车)氢能科技25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EPC招标[35] - 清能股份全面收购Hyzon Motors氢车知识产权,为其全球客户提供服务[35] - 中电绿波获东北电力大学AEM制氢系统订单[35]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820
长城证券· 2025-08-20 12:19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为《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1] - 数据日期为2025/8/11 - 2025/8/15 [1] - 报告由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发布 [1] - 分析师为金铃,执业证书编号为S1070521040001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 [1] 国内被动股票基金情况 综合类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周涨跌幅1.86%,周资金净买入额43.52亿元 [4]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周涨跌幅2.52%,周资金净买入额26.43亿元 [4]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周涨跌幅4.08%,周资金净买入额11.17亿元 [4] - 中证1000基金规模1169.17亿元,周涨跌幅4.20%,周资金净买入额32.72亿元 [4]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周涨跌幅8.69%,周资金净买入额 - 31.36亿元 [4] - 科创创业50基金规模329.65亿元,周涨跌幅8.77%,周资金净买入额 - 14.61亿元 [4]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周涨跌幅5.58%,周资金净买入额 - 104.56亿元 [4] - 科创100基金规模257.01亿元,周涨跌幅7.46%,周资金净买入额4.78亿元 [4] - 科创200基金规模5.47亿元,周涨跌幅5.06%,周资金净买入额1.38亿元 [4] - A50基金规模361.01亿元,周涨跌幅2.05%,周资金净买入额 - 13.99亿元 [4] - A500基金规模1980.99亿元,周涨跌幅2.90%,周资金净买入额 - 11.55亿元 [4]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周涨跌幅2.26%,周资金净买入额4.59亿元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9.15亿元,周涨跌幅2.09%,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其他综合类基金规模1294.49亿元,周涨跌幅3.36%,周资金净买入额 - 7.65亿元 [4] 行业主题类 - 大科技基金规模2166.88亿元,周涨跌幅5.87%,周资金净买入额 - 99.37亿元 [4] - 大金融基金规模1284.83亿元,周涨跌幅4.44%,周资金净买入额12.91亿元 [4] - 大健康基金规模1001.61亿元,周涨跌幅3.63%,周资金净买入额37.54亿元 [4] - 大制造基金规模728.18亿元,周涨跌幅4.44%,周资金净买入额 - 7.36亿元 [4] - 大消费基金规模560.89亿元,周涨跌幅1.28%,周资金净买入额16.95亿元 [4] - 大周期基金规模214.16亿元,周涨跌幅2.30%,周资金净买入额18.34亿元 [4] - 公用事业基金规模66.14亿元,周涨跌幅 - 0.51%,周资金净买入额 - 1.89亿元 [4] - 碳中和基金规模130.51亿元,周涨跌幅2.26%,周资金净买入额 - 1.25亿元 [4] - 国企改革基金规模0.61亿元,周涨跌幅1.17%,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2亿元 [4] - 其他行业主题类基金规模7.42亿元,周涨跌幅2.75%,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5亿元 [4]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598.77亿元,周涨跌幅0.19%,周资金净买入额 - 2.03亿元 [4] - 成长基金规模73.06亿元,周涨跌幅7.20%,周资金净买入额 - 1.89亿元 [4] - 价值基金规模33.08亿元,周涨跌幅1.2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31亿元 [4]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435.35亿元,周涨跌幅 - 0.59%,周资金净买入额 - 8.36亿元 [4] - 质量基金规模13.32亿元,周涨跌幅3.67%,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4亿元 [4] - 低波基金规模2.55亿元,周涨跌幅1.00%,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1亿元 [4] - 其他风格策略类基金规模1.11亿元,周涨跌幅 - 0.59%,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企业性质与区域类 - 中特估基金规模516.33亿元,周涨跌幅0.57%,周资金净买入额6.43亿元 [4] - 区域类基金规模43.42亿元,周涨跌幅3.25%,周资金净买入额 - 0.71亿元 [4] 海外基金情况 综合类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周涨跌幅2.18%,周资金净买入额3.62亿元 [5] - 标普500基金规模208.37亿元,周涨跌幅1.99%,周资金净买入额0.23亿元 [5] - 道琼斯基金规模17.08亿元,周涨跌幅2.62%,周资金净买入额0.06亿元 [5] - 德国DAX基金规模9.75亿元,周涨跌幅1.33%,周资金净买入额 - 0.53亿元 [5] - 法国CAC40基金规模6.01亿元,周涨跌幅2.46%,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7亿元 [5] - 日经225基金规模36.11亿元,周涨跌幅4.00%,周资金净买入额 - 2.00亿元 [5] - 东证指数基金规模7.71亿元,周涨跌幅3.12%,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沙特阿拉伯基金规模5.40亿元,周涨跌幅 - 0.53%,周资金净买入额1.52亿元 [5]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周涨跌幅2.15%,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120.02亿元,周涨跌幅1.98%,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其他综合类海外基金规模37.13亿元,周涨跌幅2.29%,周资金净买入额 - 0.55亿元 [5] 行业主题类 - 港股科技基金规模926.09亿元,周涨跌幅1.91%,周资金净买入额40.25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周涨跌幅2.98%,周资金净买入额 - 4.50亿元 [5] - 港股医疗基金规模272.31亿元,周涨跌幅6.47%,周资金净买入额11.94亿元 [5] - 港股消费基金规模9.68亿元,周涨跌幅1.65%,周资金净买入额0.03亿元 [5] - 其他行业主题类海外基金规模169.31亿元,周涨跌幅2.9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34亿元 [5]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12.69亿元,周涨跌幅0.81%,周资金净买入额 - 2.46亿元 [5]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7.77亿元,周涨跌幅0.13%,周资金净买入额0.12亿元 [5] 债券、商品及指数增强基金情况 债券类 - 30年利率基金规模89.69亿元,周涨跌幅 - 1.53%,周资金净买入额40.46亿元 [6]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40.90亿元,周涨跌幅 - 0.31%,周资金净买入额0.24亿元 [6] - 5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389.52亿元,周涨跌幅 - 0.33%,周资金净买入额 - 9.86亿元 [6] - 5年利率基金规模69.48亿元,周涨跌幅 - 0.12%,周资金净买入额 - 1.92亿元 [6] - 5年以下利率基金规模227.25亿元,周涨跌幅 - 0.01%,周资金净买入额 - 3.04亿元 [6] - 其他利率基金规模3.71亿元,周涨跌幅 - 0.53%,周资金净买入额5.98亿元 [6] - 中高等级信用基金规模109.16亿元,周涨跌幅 - 0.13%,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城投债信用基金规模138.17亿元,周涨跌幅 - 0.14%,周资金净买入额2.60亿元 [6] - 短融信用基金规模293.41亿元,周涨跌幅0.02%,周资金净买入额17.47亿元 [6]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周涨跌幅1.44%,周资金净买入额31.81亿元 [6] 商品类 - 黄金基金规模708.87亿元,周涨跌幅 - 1.42%,周资金净买入额 - 19.12亿元 [6] - 豆粕基金规模41.93亿元,周涨跌幅1.36%,周资金净买入额 - 0.53亿元 [6] - 有色基金规模7.45亿元,周涨跌幅0.35%,周资金净买入额 - 0.32亿元 [6] - 能化基金规模2.93亿元,周涨跌幅 - 0.83%,周资金净买入额2.32亿元 [6] 指数增强类 - 上证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76亿元,周涨跌幅2.82%,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1亿元 [6] -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周涨跌幅2.34%,周资金净买入额0.34亿元 [6]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周涨跌幅3.6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4亿元 [6] -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6.56亿元,周涨跌幅3.77%,周资金净买入额0.86亿元 [6] - 创业板指指数增强基金规模4.69亿元,周涨跌幅8.3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25亿元 [6] - 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62亿元,周涨跌幅8.63%,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科创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周涨跌幅5.52%,周资金净买入额 - 0.77亿元 [6] - 科创1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17亿元,周涨跌幅6.74%,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3亿元 [6] -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4亿元,周涨跌幅2.68%,周资金净买入额3.10亿元 [6]
羚锐制药(600285):2025H1业绩增长稳健,看好并购后整合和提质增效
长城证券· 2025-08-20 11:0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5] 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2025H1业绩增长稳健,实现营收20.99亿元(yoy+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yoy+14.85%),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yoy+12.28%)[1][2] - 2025H1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81.33%/22.60%,同比增长5.29/0.93pct,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通络祛痛膏增长及银谷并表影响[2]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52pct至47.37%,主要因销售端加大投入及银谷并表[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9.51/43.96/48.28亿元,同比增长13%/11%/10%;归母净利润8.31/9.51/10.67亿元,同比增长15%/14%/12%[4] 财务表现 - 2025H1内生营收20.00亿元(yoy+4.95%),归母净利润4.62亿元(yoy+11.97%),剔除银谷并表因素后仍保持稳健增长[3] - 2023-2027年ROE预计从20.3%提升至24.6%,EPS从1.00元增长至1.88元[1][9] - 2025年PE估值16.1倍,2027年降至12.5倍,P/B从3.9倍降至3.0倍[1][9] 业务发展 - 3月并表银谷制药,贡献营收9877.70万元,净利润1322.60万元,构建第二增长曲线[3] - 强化"两只老虎"、"小羚羊"子品牌建设,定位骨科健康产品和OTC儿科标杆[3] - 提出"有关爱"核心品牌内涵,加强新媒体合作提升消费者情感链接[3] - 作为中药贴膏剂龙头,将持续受益老龄化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4]
北新建材(000786):Q2业绩阶段性承压,涂料业务表现亮眼
长城证券· 2025-08-20 11:0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Q2业绩阶段性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58亿元(同比-0.29%),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12.85%)[1] - 涂料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营收25.11亿元(同比+40.82%),毛利率31.79%(同比+0.51pct),主要因浙江大桥并表及工业涂料布局完善[1] - 境外销售高增,上半年海外销售额3.24亿元(同比+68.78%),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基地实现双位数增长,泰国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1] - 石膏板业务承压,上半年营收66.77亿元(同比-8.57%),毛利率38.68%(同比-0.94pct)[1]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9/43/49亿元,同比增速8%/10%/14%,对应PE 11.4/10.5/9.2倍 [7]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74/302/338亿元,同比增速6.2%/10.1%/12.0% [1] - ROE保持稳定,2025-2027年分别为13.6%/13.5%/13.9% [1] 战略与产能 - 推进"一体两翼"战略,石膏板产能持续扩张,拟投资6.32亿元建设宁波年产8000万平米石膏板及2万吨龙骨生产线,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6.75% [3] - 防水+涂料业务拓展顺利,防水卷材营收17.20亿元(同比+0.63%),龙骨营收11.37亿元(同比-10.72%)[1] 经营效率 - 毛利率基本稳定,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30.35%(同比-0.59pct),净利率14.56%(同比-2.01pct)[2] - 费用率小幅上升,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16%/8.03%/0.18%(同比+0.68/+0.03/-0.13pct)[2] - 经营性现金流9.62亿元(同比-52.86%),主要受并表嘉宝莉授信政策及销售回款减少影响 [2]
三棵树(603737):业绩同比大幅提升,产品结构焕新升级
长城证券· 2025-08-20 09:3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 2025年8月19日收盘价为43.89元,总市值323.83亿元 [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16亿元,同比增长0.97%,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07.53% [1] - 家装墙面漆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长8.43%,剔除防水涂料拖累后同比+13.45% [1] - 工程墙面漆收入17.95亿元,同比下滑2.26%,基材与辅材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10.40% [1] - 经销渠道收入50.88亿元,同比微降0.49%,直销渠道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2.52% [1] - 国内收入56.81亿元,同比增长0.41%,国外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1.07%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2.35%,同比提升3.70个百分点,净利率7.48%,同比提升3.87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23.67%,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87个百分点至14.97%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51亿元,同比由负转正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0.4/12.6亿元,同比增长162%/19%/22% [3]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1.40/1.71元,对应PE估值37/31/26倍 [3] 产品与成本 - 家装墙面漆平均单价5.92元/kg,同比上涨2.78%,工程墙面漆平均单价3.35元/kg,同比下降8.47% [2] - 家装墙面漆平均采购价格2.42元/kg,同比下降12.95%,工程墙面漆平均采购价格0.93元/kg,同比下降17.70% [2] - 基材与辅材平均单价1.18元/kg,同比下降16.31%,防水卷材平均单价14.06元/kg,同比下降5.13% [2] 战略转型 - 零售业务持续发力,服务模式快速复制 [3] - 工程业务积极开拓新赛道,提升人均效能,加强成本管理 [3] - 产品结构焕新升级,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3] 股价表现 - 近一年股价涨幅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6]
国内主要股指全线上涨,酒类消费板块资金净流入
长城证券· 2025-08-20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综合及主题ETF交易活跃且部分有资金流入,各市场表现分化,为投资者提供市场风格切换和资金流向参考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市场概况 - 股票市场: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大盘指数沪深300、上证50和上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37%、1.57%和1.70%,中小盘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3.88%、4.09%和8.58%;风格指数涨跌互现,成长风格涨幅5.04%居前,稳定风格跌幅-0.67% [9] - 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上周上证转债涨跌幅为1.53%,纯债指数涨跌互现;主要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全线上涨,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涨跌幅分别为-0.29%、-0.15%和-0.02% [16][17] - 商品市场:过去一周商品市场涨跌互现,南华农产品指数、南华有色金属指数、南华商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25%、0.99%和0.52%;国内重点商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SHFE橡胶、DCE焦煤、SHFE铜主力合约涨跌幅分别为2.61%、0.86%、0.79% [19][22] ETF市场行情统计 - 国内股票型ETF交易活跃度排名:将基金周换手率作为ETF交易活跃度考量,上周交易热点集中在创业板50、创业板等综合指数和证券ETF、银行ETF、酒ETF等板块 [25] 大小盘风格监测 - 综合股票ETF:截止上周,综合型ETF基金上周交易额为746.18亿元,比前周增加292.26亿元;场内份额为3619.49亿份,比前周增加6.94亿份 [27] - 主题股票ETF:截止上周,32只主题ETF平均周涨跌幅为3.93%,大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2.38%,中小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5.13%;总成交额为888.04亿元,比前周增加266.11亿元;场内份额为3988.08亿份,比前周变化-52.58亿份 [30] 板块资金流向跟踪 - 综合类ETF:收益涨跌互现,前三为创业板50、双创50ETF、创业板,涨跌幅分别为9.98%、8.72%、8.52%;后三为50ETF、华夏300、300ETF,涨跌幅分别为1.89%、2.66%、2.68%;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等中小盘ETF有资金流入 [33] - 行业主题类ETF:收益涨跌互现,前三为5GETF、AI智能、券商ETF,涨跌幅分别为9.80%、9.40%、8.55%;后三为银行ETF、钢铁ETF、军工龙头,涨跌幅分别为-2.99%、-1.76%、-1.25%;煤炭、酒类、消费等权重板块有资金大幅流入,半导体芯片、券商等板块资金净流出 [33] 商品ETF - 上周黄金ETF、博时黄金、豆粕ETF、有色期货、能源化工涨跌幅分别为-1.43%、-1.44%、1.36%、0.35%、-0.83%;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增加0.06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变化-28.49亿元 [38] 海外ETF - 上周纳指ETF、H股ETF、恒生ETF涨跌幅分别为2.13%、2.09%、2.23%;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增加0.32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增加0.31亿元 [39] 货币市场ETF - 截止上周末,SHIBOR隔夜利率为1.32%,比前周下降0.00%;SHIBOR一周利率为1.43%,比前周下降-0.01%;华宝添益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05%,比前周上升0.02%;银华日利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12%,比前周上升0.09%;华宝添益场内份额为722.39亿份,比前周变化-24.97亿份;银华日利场内份额为620.75亿份,比前周变化-57.77亿份 [43]
天铁科技(300587):业务加速转型,完善锂电产业的布局,受益于长期产业趋势
长城证券· 2025-08-20 09:0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天铁科技"买入"评级,2025年8月19日收盘价8.27元,总市值107.37亿元[3][7]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业务加速转型,完善锂电产业布局,将受益于长期产业趋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1.40/2.13亿元[1][7]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被视为关键驱动因素,其高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高安全性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1][2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21.36亿元(+41.7%),归母净利润1520万元实现扭亏,但2025Q1营收同比下滑39.9%显示阶段性波动[15][2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0.2%/24.5%/20.7%,毛利率从24.7%提升至27.6%,ROE从2.9%升至6.9%[1][73][77] - 锂化物系列产品将成为增长主力,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48.1%,毛利率从7.56%(2024A)提升至36.02%(2027E)[75][76] 固态电池产业机遇 - 固态电池全球出货量预计从2023年50GWh增至2030年650GWh,中国市场空间从2023年150亿元增至2030年250亿元[30][32] - 锂金属负极材料是关键突破方向,可使能量密度提升40-50%,全球销量预计从2022年4762吨增至2029年8205吨(CAGR8.44%)[63][65] - 下游应用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40.9%(2024年),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创造增量需求[44][47] 公司战略布局 - 通过安徽天铁年产2600吨锂材项目切入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已获珠海欣界4亿元铜锂复合带订单(对应约2GWh产能)[62][67] - 拟投资14.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达产后年产值25亿元[69][77] - 终止部分轨交募投项目(涉及资金3.25亿元)以优化资源配置,显示战略重心向新能源倾斜[70][72] 行业背景与竞争 - 轨交行业仍具发展空间,"十四五"末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高铁5万公里),城轨交通年均新增超1000公里[53][58][61] - 固态电池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不足1%提升至2030年10%,但当前技术路线仍以半固态为主,全固态商业化尚需突破[33][37] - 公司金属锂产品纯度达99.97%-99.98%,在电解、除杂等环节形成技术壁垒,但面临行业一体化竞争加剧风险[68][79]
纳芯微(688052):25Q2营收再创历史新高,量产产品单车ASP至25年底有望提升到1500元
长城证券· 2025-08-20 07: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8] 核心财务数据 - 25Q2单季度营收8.07亿元,环比增长12.49% [9] - 25Q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环比亏损收窄 [9] - 25Q2毛利率35.97%,环比提升1.60pct [9] - 25H1营收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 [11] - 25H1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7/1.37/3.69亿元 [3] 产品表现 - 信号链产品25Q2营收3.05亿元(占比38%),同比+18%,环比+9% [2] - 电源管理产品25Q2营收2.68亿元(占比33%),同比+53%,环比+7% [2] - 传感器产品25Q2营收2.29亿元(占比28%),同比+328%,环比+25% [2] - MCU+产品累计出货超过400万颗 [2] 业务发展 - 量产产品单车价值量约1300元,预计至25年底将增长至1500元 [3] - 信号链产品已获得百家以上客户订单 [3] - 电源管理产品中功能安全栅极驱动已开始大批量量产装车 [3] - 传感器产品中压力传感器已量产,温湿度传感器批量出货 [3] 行业与市场 - 泛能源领域显现复苏,收入环比+30% [2] - 公司是国内模拟芯片领军企业 [3] - 2025年8月19日收盘价175.90元,总市值250.71亿元 [5]
锦浪科技(300763):储能逆变器修复兑现,盈利能力显著回暖
长城证券· 2025-08-20 07: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9.7% [5][9] 核心财务预测 - **营业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77.63/90.9/104.99亿元,对应增速18.7%/17.1%/15.5% [1][4] - **归母净利润**: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1.03/12.74/14.68亿元,增速59.5%/15.5%/15.2% [1][4] - **盈利能力**:2025E毛利率/净利率32.6%/14.2%,ROE回升至11.8% [1][10] - **估值水平**: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E 20.1倍,P/B 2.4倍 [1][5] 业务亮点 逆变器业务 - **并网逆变器**:2025H1出货35万台(营收18.2亿元,同比-11.22%),毛利率同比提升7.62pct至26.12% [2] - **储能逆变器**:2025H1营收同比+313.51%至7.93亿元(出货约12万台),毛利率30.27%(同比+2.69pct),Q2单季度出货8-9万台 [2] - **整体表现**:逆变器总销量46.62万台,毛利率27.38%(同比+8.1pct) [2] 电站业务 - **发电量**:2025H1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量66.75万度,并网电量1.91万度 [3] - **交易规模**:出售电站及户用系统206.80MW(均价3.10元/W),贡献利润0.23亿元 [3] - **收入结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新能源电力生产收入8.08/3.04亿元,毛利率58.02%/52.78% [3] 季度业绩表现 - **2025Q2单季**:营收22.76亿元(同比+16.25%,环比+50%),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22.75%,环比+109.27%) [1] - **利润率改善**:Q2毛利率/净利率达38.06%/17.9%,环比提升5.99/5.07pct [1] 行业与市场 - **行业定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潜力释放 [5] - **股价表现**:近一年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2025年8月累计涨幅达65% [7]
和而泰(002402):25H1业绩大幅提升,各板块订单导入稳步推进
长城证券· 2025-08-20 06:10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大幅提升,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扣非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1][2] - 毛利率提升至19.13%(同比+1.66pct),主要受益于控制器业务结构优化和铖昌科技毛利率提升[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9.20/11.68亿元,对应PE 41/32/25倍[4] 财务表现 - 2025H1财务数据: - 控制器业务营收52.45亿元(+16.64%),净利润3.27亿元(+56.35%)[2] - 铖昌科技营收2.01亿元(+180.16%),净利润0.57亿元(+333.23%)[2] - 盈利预测: - 2025E营收121.74亿元(+26%),净利润7.09亿元(+94.7%)[1] - 2026E营收151.63亿元(+24.6%),净利润9.20亿元(+29.6%)[1] - 2027E营收186.61亿元(+23.1%),净利润11.68亿元(+27%)[1] 业务板块分析 - 家用电器板块:营收35.63亿元(+22.14%),毛利率提升0.94pct[3] - 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营收5.35亿元(+8.32%),服务TTI、HILTI等头部客户[3] - 汽车电子板块:营收4.15亿元(+5.2%),深化与博格华纳、比亚迪等合作[3] - 智能化产品板块:营收6.18亿元(+9.92%),毛利率23.67%[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0.83元,总市值285.12亿元[5] - 2025E P/E 41.3倍,P/B 5.5倍[1] - 2026E P/E 31.8倍,P/B 4.8倍[1] - 2027E P/E 25.1倍,P/B 4.1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