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口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级环氧树脂新锐企业,再获投资
DT新材料· 2025-09-28 16:03
公司融资与业务进展 - 智仑新材于近期成功完成PRE-B轮融资 并于2024年4月完成A+轮融资[2] - 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 是一家专注于超高纯低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高新技术企业[2] - 通过高效梯级分离技术实现超高纯度、超低粘度、超低总氯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产业化 并完成进口替代[2] - 产品包括低总氯环氧树脂、高纯度环氧树脂、低粘度环氧树脂、高端活性稀释剂四大类 共计60多个规格[2] - 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客户覆盖从长三角、珠三角向中西部半导体产业集群延伸[2] - 自主研发的高纯低氯电子级环氧树脂已通过多家半导体产业链龙头企业长期验证 产品性能与稳定性达到国际同类水平[2] - 客户复购率与订单规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在成本控制与交付响应速度上具备本土化优势[2] 生产线与产品布局 - 彬州智仑新材料电子级环氧树脂新材料生产线项目阶段性竣工 实际总投资15000万元[3] - 产品涵盖普通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树脂(BPE)、高纯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树脂(BPE)、高纯萘系环氧树脂(BPN)等10余种特种树脂[3] - 改性电子级BPA树脂160吨用于溶剂型电子级BPA环氧树脂 改性电子级BPF树脂80吨用于溶剂型电子级BPF环氧树脂[5]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将重点针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用高性能树脂材料等前沿领域组建专项研发团队[2] - 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进一步扩大技术专利储备[2] - 通过乳化技术实现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水性化[2] 行业应用与特性 - 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广泛用于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液晶屏、印制电路板等核心电子领域[4] - 常规环氧树脂存在纯度低、粘度高、氯含量高等缺点 会制约下游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电性能[4] 行业活动与生态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 涵盖金刚石应用、碳纤维装备、新能源碳材料等主题[7][9] - 炭材料馆展示半导体用高纯石墨、金刚石单/多晶、化合物半导体、热沉片等高端材料及设备[8] - 活动包括新品发布、供需对接、科技成果展示等环节 聚焦碳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7]
科拜尔20250926
2025-09-28 14:57
摘要 科拜尔 20250926 科贝尔公司的短期和长期投资逻辑是什么? 短期投资逻辑主要集中在新产能释放上。科贝尔正在进行 5 万吨高分子复合材 料扩建项目,该项目预计将在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部分投产,这将显著提 升公司的产能并带来更多订单。从长期来看,有两个核心逻辑:一是核心产品 进口替代和产品结构升级,例如其 CPP 挤板吸塑级冰箱内胆材料已实现进口替 代;二是从家电市场向汽车领域拓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认证后 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科贝尔公司在收入结构上的表现如何? 科贝尔公司凭借技术研发能力和大客户粘性构筑核心竞争力,尤其在耐 油耐腐蚀改性、免喷涂金属效果等技术方面满足客户核心需求,与长虹、 美的等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订单稳定。 短期投资逻辑聚焦于 5 万吨高分子复合材料扩建项目,预计 2025 年底 至 2026 年初部分投产,显著提升产能。长期来看,核心产品进口替代 和产品结构升级,以及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是关键增长点。 改性塑料业务是科贝尔的主要收入来源,2025 年上半年占比 86%,且 过去三年增速最快。色母料业务毛利率较高,为 25.46%,不仅用于塑 ...
思泰克:公司自研的核心产品3D SPI和3D AOI可针对半导体后道封装中锡膏芯片锡球、锡膏质量进行检测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公司产品技术 - 公司自研核心产品3DSPI和3DAOI可针对半导体后道封装中锡膏芯片锡球及锡膏质量进行检测 [1] - 公司2024年研发生产的三光机(第三道光学检测设备)可针对半导体制程工序中的助焊剂、系统级封装工艺、芯片键合、引线键合及倒装连接等工艺进行检测 [1] - 公司产品均可实现进口替代 [1] 业务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先进封装制程 [1] - 具体覆盖半导体后道封装检测环节 [1] - 技术覆盖系统级封装(SIP)等先进封装工艺 [1]
亚威股份:公司多种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10:1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机床产品为金属成形机床 主要包括数控折弯机 数控折边机 数控转塔冲床 伺服压力机以及相关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技术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多种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1] 行业对标与市场定位 - 国际主要对标厂商包括德国通快 日本天田 德国舒勒等 [1] - 公司持续深耕高端智能装备及服务领域 不断推进高端金属成形机床国产化进程 [1]
欧菲光: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外销售收入为12.7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8:15
公司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建立全球化研发团队和创新研发中心 [1] - 积极与国内外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关注行业前沿信息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1] - 研发驱动创新,加快进口替代进程 [1]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外销售收入达12.7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2.91% [1] - 以全球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新市场并完善全球销售网络 [1] - 依托技术创新匹配客户需求,突破关键海外客户并把握资本市场多元化机会 [1]
化工大扩产,产能如何被消化?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5 01:29
化学品及终端产品出口的以价换量 出口金额增速平稳,但实物量大幅增加:通过对出口量价进行拆分,多种细分部门的出 口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2023-2025年,从出口价格指数的算数平均值来看,纺服/家具/文 体/电气机械/化纤/塑料橡胶制品/空调/冰箱等与化学品需求相关度比较高的行业均出现了明 显的价格指数下滑,对应每年价格2%~7%的下滑幅度。从出口数量来看,2023-2025年,塑 料/橡胶/汽车/家具出口量保持10%以上增速;化工品/纺服/机电/玩具保持5%-10%的增速。 进口替代&出口扩张 进口替代或出口虽不贡献表观需求,但对消化国内产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重点石 化产品的自给率有了大幅提升,以乙烯/PX为例,自给率提升19%/18%,分别对应消化 949/855万吨产能,占其2020-2024年投放总产能的41%/41%。 出口迎来快速增长:产能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同时得益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区域 需求的崛起,欧洲、日韩石化竞争力衰退,产能不断退出,中国化学品出口或迎来趋势性拐 点;2020-2024年苯乙烯/PP/PTA/EVA/PA6/PVC出口量的CAGR均在40%以上,其余监测产品 也均在9 ...
天风证券:化工大扩产 产能如何被消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23:53
行业产能与消费趋势 - 2019-2025E中国石化行业进入集中投产期 多种产品平均产能增速超10%/年[1] - 产能高速扩张导致竞争加剧及开工率/盈利下滑 但主要产品表观消费量仍实现高速增长[1] - 重点关注政策驱动行业:炼油/乙烯/PX/甲醇/炼油副产品 及市场机制主导行业:涤纶长丝/PTA/己内酰胺[1] 出口量价变化特征 - 2023-2025年纺服/家具/文体/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价格指数年均下滑2%-7% 呈现以价换量特征[3] - 同期塑料/橡胶/汽车/家具出口量保持10%以上增速 化工品/纺服/机电/玩具保持5%-10%增速[3] - 苯乙烯/PP/PTA/EVA等产品2020-2024年出口量CAGR超40% 其他监测产品增速区间为9%-40%[4] 进口替代与自给率提升 - 乙烯/PX自给率分别提升19%/18% 对应消化949万/855万吨产能[4] - 自给率提升消化产能占2020-2024年总投放产能的41%/41%[4] - 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对消化国内产能具有重要作用[4] 新兴需求拉动效应 - 新能源汽车与风光发电发展带动EVA/POE/环氧树脂/PVDF等化工新材料需求大幅增长[5] - 国补/快递/外卖消费崛起为传统塑料贡献增量需求[5] - 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欧美日韩石化产能逐步退出[5] 推荐标的 - 重点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宝丰能源/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2]
石油石化行业专题研究:化工大扩产,产能如何被消化?
天风证券· 2025-09-24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2019-2025E年中国石化行业处于集中投产期,多种石化产品平均产能增速超过10%/年,虽导致竞争加剧和开工率下滑,但表观消费量仍实现高速增长[1][11][13] - 终端出口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支撑需求,2023-2025年纺服/家具/文体等行业出口价格年降幅2%~7%,但塑料/橡胶/汽车等出口量保持10%以上增速[2][15][16] - 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消化产能,2020-2024年乙烯/PX自给率提升19pct/18pct,分别对应消化949/855万吨产能,占同期新增产能的41%[3][19] - 新兴市场(东盟、非洲)需求崛起,2020-2024年中国对巴西/越南/印尼化学品出口CAGR达17.7%/12.9%/13.7%,高于行业总体8.9%的增速[25][26] - 欧洲和日韩石化产能退出,欧洲2023-2024年关闭1100万吨产能,日韩PX/乙烯负荷率从2019年高点下滑至2024年的61-79%[27][30][31] - 内需温和复苏,2024年社零增速3.5%,2025年1-8月达4.6%,其中国补政策拉动家电/家具零售增速达28.4%/22%[35][36] - 新能源和新兴消费驱动需求,2021-2024年太阳能装机/动力电池产量AAGR为33%/123%,外卖市场2015-2024年CAGR达28%[37][39] 产能与需求分析 - 2019-2025E年乙烯/PP/PX/PTA产能年化增速达16%/14%/20%/14%,但开工率从2020年94%/88%/81%/87%下滑至2024年84%/77%/76%/80%[11][12][14] - 2020-2024年乙烯/丙烯/PX表需年化增速达10.4%/8.8%/8.5%,芳烃链中纯苯/PA6增速达14.5%/12.4%[13] - 行业整体累库有限,2025年7月底成品油/甲醇/PTA等库存处于5年分位值中低位,仅LDPE/LLDPE明显累库[34] 投资建议 - 政策驱动行业:炼油、乙烯、PX、甲醇、炼油副产品(石脑油、石油焦等),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宝丰能源[42][43] - 市场机制主导行业:涤纶长丝、PTA、己内酰胺,推荐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43][44]
新宙邦&阿科力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新宙邦为综合性化工新材料公司 业务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新材料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化学品 有机氟化学品 电容化学品 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3] * 阿科力为民营企业 原有业务为聚醚胺生产 用于风机叶片固化剂 是风电重要材料 目前正进行业务转型 研发环烯烃共聚物(COC)新材料[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新能源材料市场 * 当前新能源材料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六氟磷酸锂从2021年最高60万元/吨跌至五六万元/吨 电解液价格从最高13-14万元/吨跌至2万元/吨左右[6] * 2024年国内六氟磷酸锂表观消费量达13万吨 同比增长30%以上 预计2025年受益新能源汽车储能发展 同比增速有望达20%-30%[2][6] * 宁德时代预测到2026年国内储能需求接近翻倍 带动上游材料高速增长[6] * 供给层面因过去扩产较多导致产能过剩 预计2026年扩产减速带来小幅供给改善 行业景气度回升[6] * 新能源行业市场容量较小且装机速度放缓 导致行业出现过剩 2024-2025年行业净利润呈小幅亏损状态 每年亏损约千万元[15] 有机氟化学品 * 有机氟化学品为黄金产业 下游用于医药 农药 染料 半导体 新能源等行业 含氟聚合物如氟橡胶和树脂在汽车 电力 食品 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7] * 新宙邦通过打造完整生产链条和设立福建生产基地 实现较高水平一体化生产能力[2][7] * 美国3M计划关停相关工厂 在PFAS领域每年销售额约13亿美元 其退出将腾出市场空间 新宙邦有望扩大市场份额[2][7][11][12] 液冷技术与电子氟化液 * 液冷技术为未来数据中心理想冷却解决方案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优异 适用于高功率单机柜数据中心 随着AI行业发展对散热需求增加 液冷有望成为主流[2][9][10] * 全球电子氟化液市场由外资企业主导 包括美国3M 苏威 旭硝子和科慕等 3M退出后国内企业如金路邦和君华股份有望抢占市场份额[11] 公司业务与竞争力 * 新宙邦拥有全面产业布局与全球市场覆盖 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拥有10个生产基地(国内9个 欧洲1个) 国内配套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比亚迪等优质客户 海外与三星等建立合作[2][5] * 受益新能源储能 汽车及AI行业发展 锂电池材料有望量价齐升 预计2026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长可能超20%甚至达30%以上[2][5][12] * 阿科力研发的COC材料为国内实现化工材料进口替代的最后一个百亿市场容量的材料 主要应用于光学镜头(占全球需求60%以上)和医药包装(占30%多)领域[4][16] * 全球仅日本四家公司能生产COC 欧美未能生产 阿科力自2014年研发 2024年5月建成3000吨小型工业化装置 11月投产 已解决颜色偏黄问题并通过下游测试[17] * 阿科力计划2026年底建成1万吨规模生产装置 2027年再扩建2万吨产能 已获得小批量药品包装订单(价值200多万元) 光学领域产品价格高且成本低 公司毛利空间较大[4][18][19] * 国内仅一家未上市公司探索类似产品 其他企业尚未具备工业化装置 阿科力已突破技术瓶颈 具有显著竞争优势[20] 孵化业务与产品应用 * 新宙邦孵化业务推出多种氟化物产品 包括氢氟饱和化合物 氢氟不饱和化合物 含氟饱和化合物和不包含氟产品 应用场景广泛 电子氟化液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 传热性 材料相融性和电绝缘性 可用于电子测试 清洗 制冷和干燥等 终端应用包括半导体 精密设备 航空航天和医疗等[8] 其他重要内容 * 研究新宙邦需关注周期性产品价格波动和有机氟材料销量预估 需跟踪行业趋势如电影业供需关系及下游数据中心发展动态[13] * 阿科力原有聚醚胺业务因国内技术扩散和新产能增加面临挑战[14]
长川科技年内市值增230亿 订单充裕前三季预盈超8亿
长江商报· 2025-09-23 23:21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8.27亿元至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 [1][4]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4亿元至4.50亿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80.67%至215.75% [1][5][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7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3.52亿元 同比增长39.52% [5]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7亿元 同比增长26858.78% 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 [4] 市场与资金动向 - 2025年初以来股价涨幅显著 市值增加约230亿元 当前市值约506亿元 [2][6] - 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加仓4896.17万股 期末持股数达7620.26万股 为一季度末的两倍多 [3][7] - 9月23日股价强势涨停 涨幅20% 达80.27元/股 [6]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25年6月筹划定增募资不超过31.32亿元 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13] - 2023年及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88亿元和10.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77亿元 [1][13] - 通过系列并购整合产业资源 包括收购新加坡STI公司、分选机制造商EXIS公司等 [11][12] - 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聚焦关键技术领域 推动测试机、AOI设备进口替代进程 [13] 行业与订单状况 - 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客户需求旺盛 产品订单充裕 [1][6] - 截至2025年6月底合同负债0.63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43.79% [6] - 公司成为国内少数可自主研发生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企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