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

搜索文档
解码二季报下半年投资机遇,新势力登台,国家队继续偏好ETF!
市值风云· 2025-07-25 10:03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核心分析 市场环境与整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持续,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供应链,国内经济在稳增长政策下逐步复苏 [2] - A股市场整体平稳,上证指数维持在3300-3500点区间震荡上行,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达1.4万亿 [3] - 公募基金二季度整体盈利3850.98亿元,创历史新高,华夏、易方达等11家基金公司盈利超百亿元,行业总规模突破34万亿 [5] ETF市场动态 - ETF规模达4.31万亿元(非货币ETF为4.14万亿元),债券型ETF规模逼近4000亿,占比提升至9%,港股相关ETF规模增速超20% [8] - 股票型ETF占ETF总规模70.48%,跨境ETF占13.2%,债券型ETF占8.92% [9] - 利润前20的基金中宽基ETF主导,沪深300ETF(113.77亿元)、沪深300ETF易方达(80.51亿元)、华夏沪深300ETF(65.06亿元)位列前三 [11] 国家队增持动向 - 中央汇金二季度增持4只沪深300ETF及华夏上证50ETF合计约1500亿元,其中沪深300ETF(159919.SZ)增持55.4亿份至159.55亿份 [20][23] - 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SH)获增持84.29亿份(约31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510330.SH)增持92.88亿份(约350亿元) [23] - 四只沪深300ETF近一年收益22.7%左右,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9.7%,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年化回报分别达6.2%和6.4% [25][26] 主动基金持仓偏好 - 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小米集团-W与新易盛新晋,分列第七、九位,立讯精密遭减持1.71亿股最多 [27][28] - 比亚迪与格力电器退出前十,比亚迪受新能源车行业利空影响排名骤降至第三十二位 [30] FOF基金配置策略 - FOF偏好低费率被动产品,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6.43亿元)、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10.22亿元)为持仓市值前二 [33][34] - 黄金与港股资产受青睐,78只FOF持有华安黄金ETF(10.04亿元),17只FOF持有华夏恒生ETF(8.35亿元) [35] 行业趋势总结 - ETF作为高效配置工具地位强化,债券型与港股ETF增长显著,国家队增持传递政策维稳信号 [37] - 主动基金持仓转向新经济标的(如小米、新易盛),FOF持续侧重被动型产品 [27][33]
一图看懂 | 基孔肯雅热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4 10:01
疫情现状 - 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疫情形势相当严峻[1] - 截至2025年7月22日,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4] - 7月2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63例,相比7月15日首次通报时的478例,一周内增加超过2000例[4] - 澳门、北京等地已出现个别病例[4]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4][5] 驱蚊防护企业 - 润本股份(603193):国内驱蚊产品线上龙头,产品包括电热蚊香液、驱蚊液、驱蚊贴等含避蚊胺产品,2024年驱蚊系列营收4.4亿元(同比+35.4%),毛利率54.2%[7] - 彩虹集团(003023):国内知名卫生杀虫企业,产品覆盖驱蚊手环、驱蚊液、电热蚊香液、灭蚊灯等全系列产品[8] - 上海家化(600315):旗下"六神"是国内驱蚊花露水第一品牌,在防蚊和个人护理领域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9] - 朗云集团(06601):港股上市公司,杀虫驱蚊产品连续10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超威驱蚊小绿瓶、贝贝健免拆蚊香等产品[10] - 康芝药业(300086):旗下中山爱护拥有婴童康护全品类产品,包括消毒用品、驱蚊产品等,在婴童健康防护领域具有专业优势[11] 检测诊断企业 - 硕世纪录物(688399):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平台用于基孔肯雅热疫情检测,在病毒检测领域具有技术优势[11] - 明德生物(002932):已推出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盒,为疫情防控提供专业检测工具[12] - 达安基因(002030):拥有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分子诊断领域具有丰富经验[13] - 金域医学(603882):采用MetaCAP技术助力基孔肯雅热精准诊断,是全国领先的医学检验机构[14] - 万孚生物(300482):检测产品覆盖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在POCT(即时检验)领域具有优势,可提供快速现场检测方案[16] - 诺唯莎(688105):以分子设计为核心,结合多种热启动技术,实现灵敏度突破,支持23分钟快速程序检测病原体[17]
宗申动力:低空小引擎,轰出大想象
市值风云· 2025-07-24 10:0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100%,扣非净利润区间为4.5亿-5.4亿 [3][4] - 2024年公司营收破百亿,同比增长28.9%,2025年Q1营收32.4亿,同比增长39.1% [37] - 2024年通机业务净利润创新高达到3.6亿元,营收52.2亿占比50.3% [40][41] - 摩发业务2024年营收38.2亿同比增长13.7%,毛利率小幅下降至10.2% [45] 低空经济业务 - 公司被市场称为"低空三剑客之一",2024年股价涨幅达282.8% [6][8] - 航空动力业务2024年营收1.6亿占比1.5%,同比增长78%,净亏损收窄至0.04亿 [14][15] - 全球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规模2024年为5.96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0.2亿美元,CAGR8.1% [29] - 发动机占飞行器成本40%,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小型低速通用飞机 [20][26]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335%,营收5.8亿占比2.5% [34] - 2023年收购储能企业东莞锂智慧60%股权,产生商誉2.77亿 [36] 摩托车业务 - 参股隆鑫通用24.6%股权,后者2024年摩托车业务营收126.9亿 [49][51] - 隆鑫通用连续19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外销占比64.5% [51][54] - 2025年上半年摩托车行业大排量休闲娱乐车保持高增长 [48] 行业格局 - 全球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呈现"欧美主导、中国追赶"格局 [32] - 公司与隆鑫通用合计市占率约16%,超过行业第一的大长江 [57] - 2025年1-6月全行业燃油摩托车销量904.01万辆,电动摩托车157.45万辆 [58]
一图看懂 | 聚变能源公司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3 10:14
核聚变产业投资背景 - 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口期 [1][7] - 可控核聚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投资主体涵盖科研机构、国企和民企 [1][7][8] - 中国核电(601985)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6.65%),浙能电力(600023)投资7.51亿元(持股5%),标志着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4][7] 直接参股企业 中国核电(601985) - 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5%,作为中核集团旗下核心核电企业深度参与聚变技术工程化 [9][11] - 战略意义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要求,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巩固央企在聚变产业的核心地位 [12] 浙能电力(600023) - 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依托电力国企背景推动聚变技术商业化 [13] - 战略意义为发挥传统电力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资本协同优势,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 [14] 核心部件供应商 西部超导(688122) - ITER低温超导线材国内唯一供应商,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15] - 超导材料是核聚变装置磁约束系统的核心材料,技术壁垒极高 [16][17] 安泰科技(000969) - 全系列涉钨产品覆盖聚变装置核心需求,累计为ITER项目提供数万件钨铜零部件 [17] - 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中子屏蔽材料等产品在极端环境下具有不可替代性 [17][18] 国光电气 - ITER项目偏滤器独家供应商,真空室及热氦检漏设备技术全球领先,屏蔽模块打破国际垄断 [19] - 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负责排除聚变反应中的氦灰和高热负荷,技术要求极高 [20][21] 旭光电子(600353/688776) - 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磁约束核聚变中回旋加热等离子体的核心器件,单件价值200-300万元 [23] - 产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属于消耗品,单堆用量8-16个,市场空间广阔,技术门槛高 [23] 关键技术企业 东方电气(600875) - 牵头国内首个聚变发电示范项目设备供应,磁体线圈技术覆盖核聚变与裂变领域 [25] - 在聚变堆热交换系统、发电机设备领域拥有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 [26] 弘讯科技(603015) - 核聚变电源系统供应商,意大利子公司EEI为国际项目提供高动态电源定制方案 [27] - 与欧洲CERN保持多年技术合作,在核聚变电源器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29] 英杰电气(300820) - 为核聚变行业提供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包括磁场电源、加热电源等 [31] - 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安徽、河北、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 [32] 合锻智能(603011) - 聚变堆真空室构件研制,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在聚变堆真空室制造技术领域深度合作 [34] - 核聚变产业联盟成员,在偏滤器材料验证与制造领域协同研发能力突出 [35] 材料与设备企业 永鼎股份(600105) - 国内唯一高温超导带材量产企业,产品适配聚变装置磁约束与能源传输需求 [38] - 高温超导带材(YBCO类)是实现强磁场约束的关键材料,技术壁垒高 [39] 兰石重装(603169) - 新型高效紧凑型焊接式热交换器应用于CEFTRIA-12 [39] - 在氦冷固态包层热工设备领域具有独特技术积累,满足聚变装置极端工况要求 [40] 四创电子(600990) - 积极开拓上海、成都等各地聚变项目资源,参与聚变装置建设与配套 [40] - 在电子系统工程领域经验丰富,具备大型科研装置配套能力 [41] 百利电气(600468) - 为ITER计划提供电力无功补偿设备,在能源控制系统有深厚积累 [43] - 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确保聚变装置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技术成熟可靠 [43]
破局海外垄断,关键光刻材料国产第一!恒坤新材IPO:从产品引进到自研领跑
市值风云· 2025-07-23 10:1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其供应安全成为我国政策重点,面临"卡脖子"难题 [2] - 恒坤新材作为国内光刻胶领域代表企业,正处于科创板上市审核阶段,有望成为A股市场新成员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04年成立初期主营光电膜器件,2014年战略转型至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 [4] - 初期通过引进海外产品切入市场,2017年实现12英寸晶圆厂关键材料常态化供应 [5] - 2020年起自产产品陆续通过客户验证,2022年自产产品收入突破1亿元 [6] 产品结构与技术突破 - 量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KrF光刻胶等,应用于NAND、DRAM及90nm以下逻辑芯片 [6] - ArF光刻胶等高端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其中ArF光刻胶实现小规模销售 [6] -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8.94%提升至2024年63.77%,三年增长近180% [7][10] 财务表现与经营特点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57.22%,2024年总营收5.4亿元 [12] - 自产产品毛利率约30%,引进产品毛利率超95%,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 [13][14] - 2024年研发投入0.89亿元,研发费用率16.17%,处于高强度投入阶段 [5][14] 市场地位与客户验证 - SOC/BARC产品2023年销售规模居国产厂商首位,SOC产品2024年市占率达10% [18][19] - 前五大客户均为境内产能前十的晶圆制造企业,部分客户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 [21] - 成功打破信越化学、JSR等境外厂商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19] 行业前景与募投方向 - 12英寸晶圆领域i-Line光刻胶国产化率约10%,KrF/ArF光刻胶不足2% [23] - 行业2023-2028年CAGR预计17.8%,存在千亿级市场潜力 [25] - IPO募资10亿元投向高端前驱体/光刻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4][25] 政策支持与技术储备 - 公司承担多个国家级专项课题,2022年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2] - 已完成2项国家级课题验收,3项材料攻关项目进行中 [23]
坐享国产替代红利,半年报利润有望翻倍!A股唯一航材商:润贝航科
市值风云· 2025-07-23 10:14
中国商飞采购增长 - 中国商飞2025年总采购额预计同比提升70% [1] - 2024年总采购额近200亿元,2025年预计为2024年的4倍 [34] 润贝航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6,500万-9,000万元,同比增长46.78%-103.23% [4]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2.4亿,同比增长21.3% [7] - 2024年分销产品营收和毛利率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 [22] 润贝航科业务模式 - 国内唯一航材上市公司,航材分销起家 [10] - 航材分为周转件和直销为主,消耗件以分销为主 [12] - 航空油料和航空化学品是最主要收入来源,营收贡献近6成 [18] - 分销超过7,000种常备航材料号 [2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航材分销商分为外资、国有和民营三类 [21] - 润贝航科是国内竞争对手中唯一上市的公司 [21] - 与波音分销等外资巨头相比规模差距明显 [20] 自主研发与国产替代 - 已有超过2400个件号通过中国民航局批准 [26] - 国产替代件可将航材采购成本降低30%-70% [29] - 自研产品毛利率远高于分销产品 [31] - 2024年自研产品营收6,817万元,研发投入1,866万元 [34] 行业发展机遇 - 国产飞机ARJ21和C919交付带来航材需求增长 [33] - C919订单已达1000多架,2025年计划产能75架 [34] - 国产飞机有望形成"ABC"新竞争格局 [33]
追都追不进?雅鲁藏布江水电“核心圈”概念股一网打尽!
市值风云· 2025-07-22 10:02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位于西藏林芝市,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创下投资规模、施工难度、耗时及影响的历史纪录 [3] - 工程开工后雅鲁藏布江概念股全线涨停,市场热情高涨 [3] 核心受益企业 - 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作为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主体有望成为核心受益企业 [8] - 中国电建一季度营收1427.4亿,承担国内80%以上河流规划及大中型水电站勘测设计任务,65%以上大中型水电站建设施工任务,全球50%以上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 [9][11] - 中国能建一季度营收1003.7亿,水电工程领域施工市场份额超30%(大型水电超50%),承担国内几乎所有大型清洁能源输电通道工程勘察设计任务 [9][12]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增长显著,中国电建一季度末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1.4%,中国能建同比增长21% [13] 工程初期受益行业 - 开工初期(1-2年)主要涉及民爆和水泥行业 [14][15] - 高争民爆为西藏民爆龙头企业,2024年总炸药产能2.2万吨,一季度营收3亿同比增长17.3% [18][19] - 保利联合工业炸药产能47万吨,电子雷管产能16165万发,一季度营收12亿同比增长21.2% [21] - 西藏天路、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为水泥领域主要企业,在西藏产能占有率分别为34%、26%、6% [23][26] 建设高峰受益企业 - 建设高峰(3-5年)主要涉及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 [16] - 法兰泰克为国内欧式起重机龙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增长42.9% [30][34] - 东方电气水电产品技术国内领先,2024年抽水蓄能市场占有率41.6%,常规水电45%,一季度合同负债增长20% [35][39] - 铁建重工水利水电市场占有率超70%,岩石隧道掘进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41] 运营周期受益企业 - 运营周期(5年以上)主要涉及电力运营和输配电 [17] - 国电南瑞为智能电网设备领域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显著 [46]
1.2万亿超级工程开工!重庆钢铁:离西藏最近的上市钢企
市值风云· 2025-07-22 10:02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投资机会 - 总投资超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墨脱水电站)正式开工,关联个股开盘涨停,但钢铁板块未被充分讨论 [4] - 工程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或5座白鹤滩水电站,预计总耗钢量超200万吨 [7] - 西藏无本地钢铁企业,钢材需从省外调运,重庆钢铁因区位优势(川藏铁路70%热卷供应商)成为核心受益标的 [10][11][13] 钢铁行业供需与成本分析 - 2024年全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生铁8.52亿吨,钢材14亿吨,200万吨需求分散在10年建设期对行业整体影响有限 [9] -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普遍减亏,重庆钢铁从2024年亏损32亿收窄至1.2亿至1.4亿亏损,主因焦煤价格下行(吨钢成本降超60元) [14][16][18] - 螺纹钢和热轧钢卷价格处于近5年新低,行业改善逻辑依赖成本端而非需求端增长 [20][22] 政策与市场共振 - 工信部宣布实施新一轮钢铁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供给侧改革重启预期强化 [22] - 1.2万亿水电工程叠加政策引导,资金涌入钢铁板块,重庆钢铁、八一钢铁等涨停 [22] - 重庆钢铁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产能,产品覆盖宽厚板、热轧薄板等,可充分满足工程需求 [13] 关联板块表现 - 水泥板块:西藏天路(+7.07%)、华新水泥(+3.64%)、海螺水泥(+1.29%)领涨,本地市占率分别为34%、26%、6% [5] - 民爆板块:高争民爆(+7.80%)、保利联合(+5.03%)受益于工程爆破需求 [5] - 设备板块:法兰泰克(水电站起重设备市占率90%)、东方电气(水轮机市占率40%)涨幅显著 [5]
一图看懂 | 树图链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2 10:02
树图链(Conflux)技术升级 - 树图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公链系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第一梯队 [3][4] - 树图公链3.0即将上线,交易处理能力将提升至15000TPS [3][4] - 新版本将原生支持AI智能体链上调用功能 [3][4] Web3.0硬件安全入口 - 东信和平是全球领先的BSIM卡技术供应商 [5] - 公司与树图链、中国电信联合研发区块链手机SIM卡 [5] - 通过物理级安全防护解决数字身份认证和用户私钥管理难题 [5] - BSIM卡基于新恒汇eSIM物理架构升级存储与加密模块 [7] 数字资产(NFT与RWA)应用 - 风语筑子公司星图比特联手树图链垄断文物NFT确权业务 [8] - "域外归珍"项目结合政策背书与稀缺IP资源 [8] - 公司成为上海元宇宙新赛道核心标的 [8] 金融科技应用 - 东方明珠通过跨境数科绑定树图链 [9] - 主导AXCNH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 [9] - 正在申请香港牌照,具有上海国资背景和政策红利优势 [9] 基础设施 - 极客能Conflux是区块链底层技术提供商 [11][12]
从业绩和技术看凯赛生物的行业定位:“合成生物第一股”是怎么炼成的?
市值风云· 2025-07-21 10:09
合成生物行业概况 - 合成生物是我国未来产业重要方向,国家通过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支持 [3] - 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171亿美元,中国占比50%,未来五年CAGR预计28.65% [3] - 行业处于科研转化期,生物基材料等子领域已进入成长期,部分如生物发酵原料药进入成熟期 [25][27] 凯赛生物业务分析 - 主营产品包括长链二元酸系列(2003年量产)和生物基聚酰胺系列(2021年单独披露收入)[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9.58亿,其中长链二元酸26.7亿(占比90.3%),聚酰胺1.44亿(占比4.9%)[8] - 长链二元酸业务经历16年发展完成对化学法替代,2018/2021年获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10][12] 聚酰胺业务发展 - 生物基聚酰胺是全新材料,需完成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突破 [13] - 2024年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带来资金+资源+订单支持 [13] - 已构建太原/金乡/乌苏三大生产基地,并与宁德时代等合作开发新能源应用场景 [13][15] - 在民用纺织等领域完成"0到1"验证,处于"1到N"爆发临界点 [16] 生物质废弃物战略 - 秸秆高值化利用是三大发展战略之一,2024年万吨级秸秆乳酸示范线通过验收 [18] - 通用型秸秆技术突破将解决生物制造原料瓶颈,具备重大商业和社会价值 [18][20]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国家将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生物制造未来产业 [22][23] - 全球生物制造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5750亿,麦肯锡预测60%产品未来可用生物法合成 [24]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净利润4.89亿,静态PE 68倍,显著高于传统化工企业(10-15倍)[29][32] - 可比合成生物企业中华熙生物PE 141倍,华恒生物PE 42倍,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中游 [33] - 2024年收入同比增40%,扣非净利增52%,2025Q1扣非净利延续31%增长 [33] 股东结构与信心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上市5年未减持,2025年定增引入招商局集团并锁定5年 [37][38] - 员工股权激励覆盖300名中高层,5年累计分红10.23亿 [43][44] - 战略股东减持占比不足10%,主要为指数基金调仓行为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