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麦克风
icon
搜索文档
漫步者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103.16万元,融资余额2.6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漫步者股价上涨0.60% 成交额达1.8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103.16万元 融资偿还2497.45万元 融资净流出394.2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63亿元 融资余额2.62亿元占流通市值2.20%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券方面当日卖出1900股 金额2.54万元 融券余量9.42万股 余额125.95万元 处于近一年40%分位较低水平[1] - 融券偿还量为0股 显示融券活动相对有限[1] - 融资余额水平显著低于历史区间 反映市场融资需求偏弱[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成立于2001年1月16日 2010年2月5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销售[1] - 收入构成:耳机58.42% 音响37.57% 其他3.61% 汽车音响0.39%[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3万户 较上期增加2.83%[2] - 人均流通股6922股 较上期减少2.75%[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515.02万股 较上期减少1142.28万股 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2]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10.25万股 较上期增加76.81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2]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A持股285.66万股 较上期减少49.34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2] - 景顺长城景气进取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53亿元 同比减少1.95%[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00亿元 同比减少9.07%[2] - 上市后累计派现16.3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78亿元[2]
共达电声:目前没有做精密外壳的业务,专注在音频方面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59
业务聚焦 - 公司明确表示没有从事精密外壳业务 专注音频领域发展 [2] - 公司聚焦核心业务与市场需求 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2] - 公司全力推动客户份额的有效增长 [2] 客户合作 - 公司在2024年8月中标华为Mate70全系麦克风订单 [2] - 公司未在互动平台回应是否加大与华为手机等合作 [2]
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出口商品商标侵权被行政处罚
齐鲁晚报· 2025-09-14 10:28
行政处罚事件 - 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出口侵犯"SONY"和"LG"商标专用权的遥控器被大鹏海关行政处罚 [1][2] - 公司委托报关服务以一般贸易方式向荷兰出口货物 报关单号531620250161709265 [1][2] - 实际出口货物中发现标有"SONY"商标的遥控器3024台和标有"LG"商标的遥控器5040台 [1][2] - 侵权货物总价值为人民币108043.62元 [1][2] - 权利人为索尼集团公司和株式会社LG 海关备案号T2024-165745和T2021-107194 [1][2] - 处罚结果为没收全部侵权货物并处以罚款人民币16220元 [1][3] 公司背景 - 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于2023年12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股票代码301578 [5]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遥控器、摄像头、麦克风等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5] 法律依据 - 违法行为被认定为构成出口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货物 [1][3] - 处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九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3] - 当事人可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在6个月内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
天键股份控股子公司400万元项目环评获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5:47
公司业务与扩张 - 控股子公司中山天键电声有限公司获耳机、麦克风、音箱、话筒和智能眼镜扩建项目环评审批 总投资额400万元[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 占营收比例98.95% 其他业务占比1.0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5亿元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2.27亿元 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17.56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25.34万元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3.60% 2024年全年毛利率18.77% 2023年全年毛利率20.31%[4]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0.26% 2024年全年净资产收益率10.78% 2023年全年净资产收益率11.49%[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4341.05万元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2.38亿元 2023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613.92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3.96亿元 2024年全年应收账款4.34亿元 2023年全年应收账款4.58亿元[4] 股权结构 - 当前市值59.63亿元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0.83% 机构持股家数为0[4] - 大股东质押率显示为"最新监管情况近一年无相关信息"[4]
游购成都 即买即退
环球网· 2025-09-03 02:39
商圈发展现状 - 成都IFS—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拥有超过180家离境退税商店 涵盖服饰 电子数码 特色文创等多个消费热点领域 [1] - 商圈累计引入各类首店超600家 国际品牌近2000个 举办首展首秀超100场 [3] - 商圈内阿迪达斯品牌中心提供个性化订制服务 带有大熊猫和方言元素的产品受外国游客青睐 [3] 退税服务创新 - 四川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落地成都IFS 将离境退税窗口前移到商业综合体 最高可享9%税额立返和2万元退税金 [1] - 商圈推出"码上退"线上服务 通过小程序实现指尖退税和现金秒到账 依托图文识别和自动抓取技术简化流程 [2] - 2024年1至7月锦江区离境退税销售额及应退税额同比增长219.5% 服务近5000人次外国游客 [2] 支付与体验优化 - 商圈商店支持Visa MasterCard等多种境外支付途径 方便外国游客即时办理退税 [2] - 商圈结合大慈寺等场景提供产品试拍体验 增强游客参与感 [2] - 退税服务促进外国游客二次消费 使行程安排更加自如 [2]
Knowles (KN)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7 22:12
公司信息 * Knowles Corporation (NYSE: KN) [1] * 2024年营收5.54亿美元 [3] * 公司已完成重大业务转型 不再涉足消费电子市场 苹果公司不再是其客户 [4][5] 业务部门与市场 * 公司业务分为两大部门:精密器件部门(Precision Devices, PD)和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edTech & Specialty Audio, MSA) [4] * 精密器件部门(PD)主要产品包括电解、薄膜和陶瓷电容器以及射频滤波器 [4] * 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SA)主要产品包括麦克风、扬声器以及面向听力健康市场的音频解决方案 [4] * 核心目标市场为医疗技术、国防和工业 [10][24] 财务表现与历史转型 * 2024年持续运营业务营收为5.54亿美元 [3][12] * 2025年市场共识预期营收约为5.85亿美元 [13] * 公司毛利率预计将达到45% [3] * EBITDA利润率预计将达到20%+的中段水平(mid-20s) [3] * 2017至2024年间 持续运营业务实现了8%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和11%的EBITDA复合年增长率 [15] * 同期EBITDA利润率提升了400个基点 [15] * 同期通过收购实现了4%的营收增长 [12] * 转型期间公司剥离了约4亿至5亿美元的低利润率业务营收(消费电子MEMS麦克风和晶体振荡器业务) [11][35][36][47] * 完成了四次收购 总计带来约1.75亿至2亿美元营收 [12][37][46] 未来展望与增长战略 * 未来五年目标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至10% [16][17] * 未来五年目标EBITDA复合年增长率将显著高于营收增长率 [17][28] * 预计未来五年EBITDA利润率将再提升400个基点 [17] * 增长动力包括:4%至6%的有机增长 [16][23] 以及4%的收购增长 [25] * 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SA)增长稳定 历史增长率约为2%至4% [16][19] * 精密器件部门(PD)预计有机增长率为6%至8% [23] * 听力健康业务毛利率超过50% [20] * 公司杠杆率很低 目前净债务杠杆率约为0.7倍 [8][44] * 资本配置优先级为:资本支出(目前趋向4%-6%范围的高端)、增值收购(杠杆率上限2.75倍)、以及在无收购机会时进行股票回购 [42][43][44][45] * 2025年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600万美元 并花费了3000万美元进行股票回购 [45] 竞争优势与成功要素 * 拥有差异化的技术和领域内的专家 [7][32] * 与蓝筹股客户关系紧密 深刻理解其应用需求 [7][32][33] * 具备世界级的供应链和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 能实现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可靠地规模化生产 [7][29][34] * 成功的并购(M&A)战略记录 能够补充有机增长 [7][47] * 在COVID等危机期间证明了供应的可靠性 赢得了客户信任 [3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约两年前以2.6亿美元收购了Cornell Dubilier 收购价格约为其当时EBITDA的10倍 该业务现已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 [25][26][27] * 听力健康市场潜力受认知度提高(如与痴呆症的关联)的推动 但“污名化”(stigma)问题仍是增长挑战 [21][23] * 公司正将听力健康技术应用于其他医疗市场 预计将在2027或2028年带来增长 [23]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关键领域 如除颤器(电容)、起搏器(电容)以及国防电子战和雷达系统(射频滤波器) [24][25] * 并购策略聚焦三类目标:整合型(成本协同)、扩展型(扩大TAM 如Cornell)、相邻型(如电感器、电阻器、磁学元件) [38][39][40][41]
AAC TECHNOLOGIES(2018.HK):NEW ROUND OF EARNINGS UPCYCLE STAYS INTACT
格隆汇· 2025-08-26 20: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3.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4% 达到全年市场共识预期的43%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1% 达到全年市场共识预期的36% [1] - 毛利率20.7%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 [1] - 维持2025-2026财年15%股息支付率的预期 [1] 业务分部表现 - 声学业务收入35.23亿元人民币(占比26%)同比增长1.8% 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1] - 光学业务收入26.47亿元人民币(占比20%)同比增长19.7% 毛利率10.2%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5] -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46.33亿元人民币(占比35%)同比增长27.4% 毛利率稳定在22.9% [9] - 汽车及消费声学业务收入17亿元人民币(占比13%)同比增长14.2% 毛利率23.9% [3]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6P及以上镜头占总出货量18% 7P镜头项目实现稳定出货 [6] - WLG微棱镜解决方案实现独家量产 2025/2026财年目标出货1500万/2000万件 [6] - 散热产品收入2.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45% 预计2025年底达10亿元人民币 [9] - 32MP以上摄像头模组出货占比超34% OIS模块收入飙升至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倍 [7] 市场前景与战略方向 - 人工智能智能手机和外形变革(轻薄可折叠)将驱动声学/触觉/散热业务增长 [1] - 汽车声学系统采用灵活商业模式 提供从超旗舰到高性价比的综合音频解决方案 [2] - 在全球汽车扬声器市场份额达15-20%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利润率 [4] - 光学业务持续改善 目标塑料镜头毛利率达40% WLG技术毛利率达30-35% [5][6] 业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财年盈利预测20.5%/20.4% 引入2027财年预测 [10] - 预计2024-2027财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1.7%/22.3% [10] - 当前交易于18.2倍2026财年市盈率 略低于10年平均水平 [10]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2.88港元 对应22倍2026财年目标市盈率 [10]
瑞声科技20250821
2025-08-21 15:05
**瑞声科技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分析**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为瑞声科技 属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零部件行业[1] * 行业涉及智能手机 智能汽车 AI设备 AR/VR设备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16][26][27][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4.7亿元 同比增长18.4% 净利润8.76亿元 同比增长63.1%[2] * 非经常收益来自PSS并购交易 不影响下半年财务表现[11]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不低于18.4%[12] * 上半年毛利率20.7% 同比略降0.8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3] * 预计全年毛利率不低于去年22.1%的水平[1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15.8亿元[5] *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收入46.3亿元 同比增长27.4% 得益于线性马达 创新侧键和金属中框放量[3][9] * 散热业务收入2.21亿元 同比增长45%[9] * 笔电机壳收入7.13亿元 同比增长18.4%[9] * 推出厚度2.33毫米的Super Slim Engine[9] * 传感器和半导体业务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长56.2% 主要得益于高信噪比麦克风向海外大客户出货[10] * MEMS麦克风销售规模增长超过50%[3] **光学业务**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19.7%[7] * 光学整体毛利率10.2% 同比改善5.5个百分点[8] * 塑胶镜头毛利率大幅提升超10个百分点[2] * O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 同比增长近150%[8] * WLG单镜片良率达80%以上 G+P波速混合镜头毛利可超塑料镜头[2] * 预计全年光学业务出货量将超千万 实现50%以上增长[14] * WLG盈亏平衡或盈利点预计在2026年[14] **车载声学业务**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17.4亿元 同比增长14.2% 毛利率23.9%[6] * 占集团总营收约13%-15%[2][5] * 收购河北初光 产品线涵盖智能麦克风 e-call麦克风及RNC传感器[2][6] * 全战式车载声学系统亮相上海车展 包含高性能扬声器 自研功放及AI算法[6] * 定点国内某新能源品牌的SUV旗舰项目 包括32扬声器 40通道功放 算法及调音服务的音响系统[6] **AI及新兴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AI相关领域 包括机器人 电机 传感器等[16] * 预计2026-2027年AI设备及AR/VR设备将带来新机会[16] * 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打造高价值零部件 系统及大模组和软件算法垂直一体化能力[26] * 机器人灵巧手方案即将规模化交付 并已斩获多个头部客户项目定点[26] * 全面构建XR AI设备核心能力 在声学系统和显示系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27] * 与国内外多家头部AR AI眼镜厂商合作 有多个定点项目开发交付中[27] **业务展望及预期** * 散热业务预计今年实现至少三倍增长 从去年3.2亿元增至超过12亿元 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3][42] * 麦克风传感器事业部业绩预计从去年的7亿增长到14至15亿之间[15] * 波速混合镜头需求旺盛 今年出货量预计1000万到1500万 明年有望达到2000万[17] * 声学产品全年毛利率预计不低于去年30.2%的水平[30] * 塑料镜头下半年毛利润预计超30% 中长期目标40% 波速混合镜头预计35%以上 长期目标40%[41] * 车载领域通过收购PSS 出光和先锋 实现全面布局 今年营收占比已超10%[16] * 全球化布局完善 在欧洲 亚洲 美洲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28] **风险及挑战** * 声学产品上半年毛利率下降 主要由于新产品转量产项目较多[18][30] * 车载扬声器PSS部分毛利率略微下滑 主要由于整合带来的变化[41] * 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需配合大客户进行开发[29]
佳禾智能: 关于将附带生效条件的收购协议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23
交易基本情况 - 佳禾智能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拟收购卖方持有的BD KG全部有限合伙权益、BD GmbH全部股份及股东借款 [1][2] - 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收购协议签订及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 [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5月营业收入26,114.47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268.81万元人民币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67,657.07万元人民币,净利润6,408.75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亏损3,558.27万元实现扭亏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89.96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0.83万元人民币 [2][3] - 2025年5月末所有者权益6,151.48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1,937.77万元增长217.5% [2] 审计与评估差异 - 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4,385.59万元人民币,较尽调数据7,420.34万元低40.9%,主要因未分配利润分配会计处理差异 [4][5] - 经还原后净资产差异率为-1.14%,未触发收购协议终止条件 [5] 评估方法与结果 - 采用收益法评估标的公司全部合伙权益价值88,800万元人民币,较账面净资产增值82,648.56万元,增值率1343.56% [6][7] - 市场法评估值为94,100万元人民币,最终选取收益法因更客观反映企业运营潜力 [6][7] - 评估值对应2024年静态PE倍数13.42,动态PE倍数11.27,处于行业合理水平 [8] 收购对价与估值 - 总收购价款为基础金额1.22亿欧元加减现金、债务及营运资本调整项 [9] - 作价对应2024年净利润PE倍数15.8倍,营业收入PS倍数1.5倍 [10] - 估值水平介于可比案例Beats(PS 2.3倍)与森海赛尔(PS 0.8倍)之间 [10] 标的公司核心竞争力 - 拥有Tesla技术、静电技术等核心音频技术及元器件自主开发能力 [8][12] - 专业耳机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认可度达89%,持有58项商标及39项专利 [8] - 2024年推出5款新产品贡献12%收入,2025-2026年计划推出21款新产品 [8] - 销售网络覆盖100余家合作伙伴,渠道包括经销、电商及直营模式 [13][14] 协同效应与战略影响 - 整合后将强化高端音频领域竞争力,拓展自主品牌业务收入 [11][12] - 发挥制造自动化与规模优势满足BD KG产能需求,提升制造业务收入 [12] - 借助BD KG欧美渠道完善全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13][14] - 实现消费级与专业级音频技术互补,加速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12][13]
山东夫妇,操刀一笔百亿并购
投资界· 2025-07-24 08:10
歌尔股份并购交易 - 歌尔股份拟以104亿港元收购米亚精密科技和昌宏实业全部股权,为公司成立以来最大并购[1][3] - 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约91 1亿港元,占歌尔股份1009 54亿元总营收近10%[5] - 并购旨在提升精密结构件领域垂直整合能力,标的公司在金属结构件领域具行业领先竞争力[4] - 米亚精密科技子公司曾为苹果、特斯拉生产精密五金配件,总投资近40亿港元,员工超30000人[4]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滨夫妇2001年创办麦克风厂,现发展为年营收超千亿的全球声学与智能硬件龙头[1][8][9] - 2008年上市,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后营收两年内突破100亿元[10] - 2020年姜滨以32亿美元身家成为山东首富,公司现布局声光电零组件、智能整机等多领域[10] - 子公司歌尔微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估值超200亿元[10] 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2000单并购重组,金额超1 4万亿元,重大重组事项同比增165%[12][13] - 中国生物制药以9 51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 09%股权,立讯精密41亿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企业Leoni[14] - 私募机构积极参与并购,启明创投4 52亿元控股天迈科技,多家PE竞购星巴克中国[15] - 全国多地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国资牵头并购案例显著增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