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电气
icon
搜索文档
直播预告 | 科思创邀您探索全新透明阻燃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9-21 23:07
从炫酷的 RGB 电竞装备, 到轻盈典雅的智能家居, "透明设计"正在电子电气行业燃起新风潮。 但当设计不断向前, 性能与安全如何同步实现突破升级? 面对美观、功能与安全的多重挑战, 材料,也要"升级打法"。 近期, 科家将带来两场直播活动 中文与英文专场分别呈现 下滑了解高能直播详情! 即刻频约 线 F直播 透明 · 阻燃 · 高性能 科思创全新聚碳酸酯解决方案 以材料创新成就产品创新 直播日程: ● 电子电气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解析 科思创全系列透明阻燃解决方案介绍 O 应用案例分享 O 线上互动问答 O 演讲嘉宾介绍: 汪海燕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电子电气行业 市场经理 汪海燕女士现任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市场经理, 专注电子电 气行业. 聚焦高性能材料在下游应用,具有丰富的市场研究及推 广经验。 邢东博 博士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电子电气行业 产品技术专家 邢东博博士是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的产品技术专家, 专注 电子电气行业,具有丰富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开发经验。 OK er E 9月24日 上午 10点-11点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中文线上直播! 即刻预约 线上直播 Nicolas Sunderland 科 ...
瑞玛精密:本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790.72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47
资产减值影响 - 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790.72万元 [1] - 减少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3.95万元 [1] - 减少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263.95万元 [1] 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汽车行业收入占比79.85% [1] - 移动通讯收入占比12.72% [1] - 电子电气收入占比4.9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47% [1]
宇树科技上市受狙击,被起诉专利侵权,股权律师分析上市应对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10
宇树科技专利侵权诉讼事件 - 宇树科技于2025年7月7日开始上市辅导 今日因专利侵权案开庭审理[1] - 起诉方为杭州露韦美日化有限公司 由周建军持股90% 周建军同时拥有多项专利包括电子狗相关专利[2] 专利诉讼对上市进程的影响案例 - 维赛新材2023年3月申请深交所主板上市 同月被天晟新材起诉专利侵权并索赔9800万元[5] - 维赛新材经历两轮问询后 原定2024年1月18日上会 但因重大事项被取消审议[5] - 尽管涉案专利于2023年9月13日被宣告无效 但天晟新材提起行政诉讼[8] - 维赛新材最终于2024年4月撤回上市申请 上市失败后反诉天晟新材恶意诉讼索赔8020万元[9] - 2025年7月一审法院驳回维赛新材起诉 判其承担45万元诉讼费[10] - 英集芯2018年12月被富满微起诉专利侵权 但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使涉案专利于2019年9月失效[14] - 英集芯在富满微提起行政诉讼期间 仍于2021年6月申请科创板上市并成功过会[15][16] - 英集芯最终与富满微达成和解 支付5200万元换取撤诉[19]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国内机器人第一股争夺激烈 智元机器人2025年7月收购上纬新材被媒体称为"机器人第一股"[3] - 智元机器人收购后不到一个月股价暴涨14倍 市值从30亿增至400亿[4] 专利诉讼策略与应对机制 - 企业普遍采用双轨制应对策略:一方面应对专利侵权诉讼 另一方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无效[6][14] - 行政诉讼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无效宣告决定 不影响上市过会进程[16]
ST德豪: 关于涉及诉讼事项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17:09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大连德豪光电科技收到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1] - 案件涉及深圳安萤电子有限公司与大连德豪、芜湖德豪润达光电科技的销售代理合同纠纷[1] - 案件当事人包括原告深圳安萤电子、被告大连德豪光电科技、芜湖德豪润达光电科技、安徽德豪润达电气及第三人安萤电子有限公司[1] 诉讼主要内容 - 案件源于2022年4月29日披露的累计诉讼公告,涉及大连德豪诉深圳安萤的买卖合同纠纷[1] - 大连中院一审判决深圳安萤支付LED芯片销售货款7152.76万元,安萤电子承担连带责任[1] - 深圳安萤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辽宁高院,后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但未履行[2] 诉讼请求 - 深圳安萤认为一审判决款项属于销售代理合同关系而非买卖合同关系[2] - 深圳安萤要求公司及子公司退还垫付的客诉赔偿、坏账损失、纠纷处理诉讼成本等款项[2] - 诉讼请求金额共计2000万元(具体以审计鉴定结论为准)[2] 诉讼进展 - 截至公告披露日,案件尚未进入开庭审理阶段[2] - 公司暂无法判断该诉讼对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2] 其他诉讼事项 - 除本次诉讼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3]
工业与避险需求齐发力,白银涨势紧逼黄金,本月涨幅已逾10%
新浪财经· 2025-06-18 11:49
白银价格表现 - 伦敦银现货价格自6月以来累计上涨逾10%突破每盎司37美元关口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5% [1] - COMEX黄金年内累计涨幅约30%白银涨幅直追黄金 [1] - 截至6月17日伦敦银现货价格最高达每盎司37.07美元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贵金属板块内部补涨需求(金银比值收敛)及工业需求支撑共同推动白银上涨 [3] - 白银工业需求占总需求60%其中光伏产业需求占比16.8%新能源汽车5G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4] - 全球主要交易所白银库存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内库存2024年止跌反弹但光伏抢装潮一度使库存降至900吨6月回升至1260吨 [4] 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 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为黄金白银提供上涨动力 [6]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4月后白银表现弱于黄金金银比走阔至100以上中美贸易谈判缓和后白银涨幅反超黄金金银比修复 [7] 未来价格展望 - 三重属性共振支撑白银价格:金融属性(去美元化及央行储备潜在催化)工业属性(新型工业化带动需求)投机属性(高价格弹性及集中持仓) [8]
美银证券报告:制造业“回流美国”雷声大,与实际产能落地之间仍存很大差距
环球时报· 2025-06-10 22:47
制造业回流政策效果 - 美国政府通过关税手段推行制造业回流政策 但企业回流意愿有限 更倾向将产能转移至友好国家或邻近市场 [1] - 仅1/5分析师预测美国制造业将出现大规模回流 2/5分析师呼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涉及国家特定领域的企业加快回流速度 [1] - 美国制造业就业指数持续下降 目前仅占整体就业比重的8% [1] 企业供应链布局趋势 - 近半数分析师认为高关税政策不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实质影响 企业更看重供应链灵活性与风险分散 [2] - 越南 泰国 印度是最受青睐的三个替代基地 墨西哥因地理接近和劳动力成本低廉被视为稳定中长期外包基地 [2] - 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时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 [2] 制造业回流实际进展 - 2025年制造业回流指数较去年下挫311个基点 [2] - 过去一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增幅仅为1% 高调宣布回流计划与实际产能落地存在很大差距 [2] 重点回流行业 - 电子电气 运输设备 金属矿业以及生物科技等行业被呼吁加快回流速度 [1]
“苏大强”的知名消费品牌,为何少于广东浙江?
虎嗅· 2025-06-08 06:31
江苏、广东、浙江制造业结构差异 - 江苏GDP全国第二但上榜消费品牌仅39个,排名第五,相当于浙江的四分之一和广东的四分之一 [5] - 广东在CBI前50名品牌中占据10个,浙江5个,江苏仅波司登1个 [7][8][9] - 广东电子电气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34.4%,比江苏浙江总和多100多万 [12] - 江苏重工业和2B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达45%,钢材产量是粤浙之和的1.77倍 [16] - 浙江一般消费品制造从业人员占比42.1%,前200名品牌中83%集中在服饰快消家居领域 [20] 各省优势产业表现 - 广东彩电产量11973万台是江苏19倍,手机产量68260万台是苏浙之和5.6倍 [14] - 江苏造船完工量2282万载重吨占全国47.4%,新接订单占全球34.3% [18] - 江苏建筑业总产值44771.5亿元占全国13.7%,第二产业产值超广东 [15] - 浙江前50名品牌包括苏泊尔、珀莱雅等,主要分布在小家电和日用品领域 [8][20] 产业结构形成原因 - 广东电子工业优势源于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政策和深圳电子工业投入 [22] - 江苏重工业优势来自计划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发展路径及上海供应链配套 [23] - 浙江轻工业特色因民营经济主导,从草根领域起步并形成商贸物流闭环 [24][25]
思泉新材(301489) - 2025年05月12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2 08:06
公司基本情况 - 从事电子电气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热管理与防水密封协同创新 [2] - 产品包括导热散热材料和散热器件,可提供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 [2] - 应用于消费电子终端及中高端散热领域 [2] 客户资源 - 服务国内外消费电子和科技行业领先客户,积累多行业客户 [2] - 主要终端品牌有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等 [2] 业绩表现与盈利驱动 - 2024年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1.10%;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滑3.88%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净利润1772.20万元,同比增长79.57% [2] -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扩容、北美大客户订单增量等 [3] 产品应用 - 现有产品如液冷模组等可应用在机器人上 [4] 业务布局进展 - 人形机器人散热领域已布局,业务有突破,可提供多种散热方案 [5] - 数据中心散热领域具备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业务布局有突破,推进客户产品导入 [6] AI技术布局 - 紧跟行业趋势,提升石墨产品份额,拓展液冷等产品市场,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6] 2025年重点项目 - 推进石墨膜扩产项目、液冷产品生产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 [6] 未来定位与战略 - 秉持愿景,聚焦电子电气可靠性工程领域,构建失效解决方案 [6] 2025年业绩展望 - 对2025年全年业绩增长抱有信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