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惯性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敏芯股份(688286):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扭亏为盈,产品矩阵加速完善平台化转型
天风证券· 2025-09-14 06: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亿元 创同期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7.82% [1] - 归母净利润2519.08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同比增长171.6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52.54万元 同比增长158.13% [1] - 综合毛利率31.64% 同比提升10.21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达36.16% 同比提升15.21个百分点 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2] 产品线表现 - 压力传感器销售收入13324.76万元 同比增长67.05% 超越声学产品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2] - 惯性传感器销售收入1975.6万元 同比增长98.82% [2] - 声学传感器在AI语音交互领域具备国际对标能力 [3] 业务发展战略 - 由单一产品型企业转型为平台型MEMS厂商 [2] - 通过绑定头部客户并拓展产品品类巩固收入基础 [4] - 高信噪比、低功耗数字麦克风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4] - 布局骨传导声学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TMR磁传感器及车载/机器IMU等新一代产品 [4]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863.03万元 [4] - 研发人员占比33.52% [4] - 累计获得近500项专利授权 在申请专利超过700项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6.53/8.18/10.30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46/0.84/1.33亿元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83元 2026年1.50元 2027年2.38元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00.04元 [9] - 市盈率(P/E)预计2025年120.66倍 2026年66.58倍 2027年42.00倍 [6] - 市净率(P/B)预计2025年5.16倍 2026年4.72倍 2027年4.16倍 [6]
十年聚能,感知无界,SENSOR CHINA2025展商名单重磅发布!
是说芯语· 2025-09-11 08:51
展会概况 - 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SENSOR CHINA 2025)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设置8大热门应用专区,汇聚600余家上下游企业,同期举办20余场高规格论坛及活动,并有100余位产业专家深度解析行业痛点及技术迭代趋势 [1] 产业发展背景 - 传感器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受益于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推进,实现了从单点应用到生态构建的跨越,SENSOR CHINA作为行业重要平台,十年来持续赋能产业、链接生态并整合创新链、产业链与价值链 [2] 参展企业阵容 - 国际头部企业如ADI、TE、英飞凌、ST等将展示全链条技术能力,覆盖新材料研发、MEMS工艺及智能感知系统,并通过本土化研发与服务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提供从工业级高可靠性方案到消费电子微型化创新的前沿实践样本 [3][4] - 国产领军企业包括汉威科技、纳芯微等,在气体、压力、温度等主流赛道建立应用创新与技术壁垒,通过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布局深度绑定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本土优势产业,推动传感器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3][6] - 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如福禄克、久茂等专注于锅炉温度监测、矿山环境感知、可穿戴医疗健康及特高压电流监测等场景,以定制化方案解决市场痛点,激活细分领域规模化应用潜力 [3][9] - MEMS设计制造企业如思微科技、龙微科技等展示在微型化、集成化及精度、噪声、功耗等关键维度的突破,支撑压力、惯性、气体及声学等MEMS传感器规模化应用,中国MEMS力量正加速崛起并在全球高端赛道获得更大话语权 [3][11] - 产业链知名企业包括共进微电子、德国莱茵、盛美半导体及精测半导体等,覆盖封测技术、检验认证、高端装备制造及半导体测试设备等环节,共同推动感知生态协同 [3][13] 专区设置 - 机器人感官互动主题生态区聚焦多模态感知升级,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触觉、视觉、力觉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14] - 智慧医疗与康养科技展示专区重点展示生命体征监测及可穿戴医疗健康方案 [14] - 欧洲先进传感器展示专区展示新型材料、工艺及前沿应用,链接全球传感技术创新资源 [17] - 智能传感芯片设计应用与制造装备专区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开发各环节,促进全产业链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 [17] - 汽车传感器场景展示专区聚焦自动驾驶感知、新能源电池与热管理尖端传感方案,呈现高精度环境识别与多源数据融合突破 [17] - 中国(蚌埠)传感谷展示专区集聚当地传感产业集群优质企业,展示从传感器件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及设备的全链条能力 [17] - 深圳智能传感协会优选专区以创新产品矩阵形式展示紧贴市场需求的高成长性感知应用场景 [17] - 创新成果专区聚焦技术转化关键环节,展示科技创业团队前沿实验成果及工程化验证项目等早期创新成果 [17] 同期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中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传感器与科学峰会、气体感知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论坛、传感器技术驱动电力生态能源用传感器创新解决方案论坛、储能系统全场景监测论坛、第二届具身机器人感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2025国际智能传感新质创新大赛总决赛、汽车热管理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论坛、汽车智驾感知技术及方案创新论坛、MEMS传感器芯片制造技术与应用论坛、MEMS传感器封装与测试技术论坛、智慧水务传感专场论坛、燃气安全与监测专场论坛、2025智慧康养及传感器应用创新论坛、压力传感器创新产业论坛、温度传感器创新技术与应用论坛等多场专业活动 [42][43] 行业意义 - 传感器作为智能时代的“神经末梢”和人类与万物对话的“语言”桥梁,通过灵巧手、自适应灯光及智能戒指等应用展示了其撬动未来的巨大潜力,SENSOR CHINA 2025旨在推动行业锚定未来3-5年增长逻辑 [15][17]
敏芯股份(688286):2025H1业绩、盈利能力大幅提升,MEMS平台布局初步成型
中银国际· 2025-09-01 06:3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敏芯股份维持"买入"评级,原评级亦为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7.8%至3.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7%至0.25亿元,毛利率提升10.2个百分点至31.6% [3][7] - 盈利预测上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1.64亿元、2.3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21元、2.92元、4.25元,市盈率70.1倍、29.0倍、20.0倍 [4][6] - 公司在端侧AI传感器和人形机器人三大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新产品研发储备丰富,有望驱动未来增长 [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亿元(同比+47.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171.7%),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158.1%),毛利率31.6%(同比+10.2个百分点),净利率8.4%(同比+25.9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7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207.9%),毛利率36.2%(同比+15.2个百分点,环比+10.2个百分点) [7] - 费用控制良好,销售费用0.1亿元(同比+3.9%),管理费用0.2亿元(同比-13.3%),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1.5%) [7]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 - 压力产品线营收1.3亿元(同比+67.1%),主要因防水气压计产品份额提升及微差压新产品布局 [7] - 惯性传感器营收0.2亿元(同比+98.8%),因加速度计解决工艺问题后向ODM平板及手机出货,且IMU产品实现客户突破 [7] - 声学产品线营收1.1亿元(同比-2.3%),但公司正推进高信噪比数字麦克风产品,部分已小批量出货 [7]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端侧AI传感器布局:开发SNR 72dB以上MEMS声学芯片、0.56mm*0.56mm芯片工艺优化;AI眼镜骨传导麦克风支持超低功耗及语音唤醒;压力传感器完成0.7mm*0.7mm血压计芯片及0.5mm*0.5mm胎压计芯片研发 [7] - 惯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新工艺平台客户送样,预计下半年批量出货;MEMS陀螺完成流片及测试 [7]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布局:启动MEMS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三维力/力矩传感器、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机器人用IMU研发立项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5亿元、10.49亿元、13.65亿元,增长率43.4%、44.6%、30.1%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1.64亿元、2.38亿元,增长率292.5%、141.4%、45.4% [6] - 当前股价84.88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70.1倍、29.0倍、20.0倍,市净率4.3倍、3.8倍、3.2倍 [4][6]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股价年内绝对涨幅40.6%,相对上证综指超额收益22.7% [2] - 总市值47.54亿元,总股本56.01百万股,流通股56.01百万股 [2] - 主要股东李刚持股19.18% [2]
河北石家庄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聚势突破
产业规模与增长 - 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从2021年初的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106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5% [1] - 产业形成半导体芯片、现代通信、空天信息、汽车电子、新型显示、软件研发6条完整产业链 [1] - 产业实现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覆盖 [1] 企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鹿泉区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从2021年初的536家增至1350家,增幅超150% [2] - 培育21家集群"领跑者"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突破5G基站射频芯片、6英寸碳化硅外延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2] - 河北美泰电子自主研发惯性传感器实现国产化替代,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领域 [1] - 河北东森电子自研氮化镓大功率发射机已投入500多台实际应用,订单排至明年 [2] 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 - 石家庄市出台专项政策从奖励资金、企业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3] - 与16所高校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采用企业点单、专家解题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低成本化园区,强化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3]
芯动联科股价上涨2.32% 公司回应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应用
金融界· 2025-08-25 17:13
股价表现 - 股价报82.8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8元,涨幅2.32% [1] - 盘中最高触及84.69元,最低80.60元 [1] - 成交额达11.65亿元,换手率5.67% [1] 资金流向 - 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16.40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81亿元 [1] 业务与产品 - 公司属于电子元件行业,业务涉及惯性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1] - 惯性传感器产品具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1] - 尚未与相关企业建立业务合作或展开合作 [1]
芯动联科:公司产品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尚未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业务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20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惯性传感器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2] 客户合作进展 - 目前尚未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业务合作 [2] 信息披露来源 - 信息来源于投资者互动平台及每日经济新闻 [2][3]
石家庄鹿泉区—— 电子信息产业聚势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8-23 22:1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营收从2021年初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1060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35% [1] - 形成半导体芯片、现代通信、空天信息、汽车电子、新型显示、软件研发6条完整产业链 [1] - 产业实现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覆盖 [1] 企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鹿泉区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从2021年初536家增至目前1350家 [2] - 培育21家集群领跑者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2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突破5G基站射频芯片、6英寸碳化硅外延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2] - 美泰电子自主研发惯性传感器实现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国产化替代 产品体积不足1立方厘米 [1] - 东森电子自研氮化镓大功率发射机已有500多台投入实际应用 订单排至明年 [2] 政策支持与产学研协同 - 石家庄市出台专项政策从奖励资金、企业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3] - 与16所高校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 采用企业点单专家解题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建设低成本化园区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3]
280亿估值!歌尔微电子冲击港股IPO,严重依赖大客户苹果
格隆汇· 2025-07-23 10:21
公司概况 - 歌尔微电子是歌尔股份分拆的子公司,专注于MEMS传感器领域,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3][4] - 2017年独立成立公司,2021年完成改制并获外部融资,投后估值206亿元,2024年估值达280亿元[5][6] - 歌尔股份持有公司83.4%权益,核心管理层来自歌尔股份,拥有25年以上行业经验[7][8] - 公司构建UniSense全栈技术平台,累计出货传感器超50亿颗,服务全球126家客户包括苹果、小米等[10] 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结构:传感器占比78.5%(声学传感器占74.1%)、SiP业务16.1%、传感交互模组5.2%[14][15] - 产品覆盖400余种,应用于智能手机、VR/AR、智能汽车等30类终端,涉及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10] - 2022-2025年毛利率波动:18.5%、17.2%、19.0%、20.6%,2023年因产品迭代放缓导致均价从1.6元降至1.3元[16][17] 财务表现 - 收入规模:2022年31.21亿元、2023年30.01亿元、2024年45.36亿元、2025年Q1达11.2亿元[12] - 净利润表现:2022年3.26亿元、2023年2.89亿元、2024年3.09亿元、2025年Q1为1.16亿元[12]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75%,苹果贡献超55%(2023年除外),歌尔股份亦为主要客户[18] 行业竞争 - 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68亿元,预计2029年智能终端出货量增至42.3亿台[23][24] - 行业CR10份额41.6%,歌尔微电子为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供应商,市场份额2.2%[27][2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楼氏电子、英飞凌等国际厂商,最大厂商市场份额达11.2%[27] 上市动态 - 公司曾于2021年申请创业板上市,2024年撤回后转战港股,2025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于7月二次递表[2] - 2024年至今超80家A股公司计划A+H双重上市,包括协创数据、卧龙电驱等[1][29]
【活力中国调研行】晶圆破局 “智感”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07 04:13
传感器行业概述 - 传感器是机器的"电子五官",能够感知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发出指令 [2] - MEMS传感器相比传统机械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易于集成等优势 [2] - 蚌埠市大力发展MEMS传感器产业,打造中国传感谷,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2] 蚌埠传感器产业发展 - 蚌埠是安徽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2] - 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在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投产 [2] - 中国传感谷已集聚23家领军企业和200余家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企业 [4] - 初步构建起涵盖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4] - 产业经济规模总量已超百亿元 [4] 华鑫微纳公司情况 - 拥有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月产能3万片 [3] - 还拥有一条月产5000片的6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 [3] - 产品涵盖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MEMS执行器等 [3] - 已与50家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意向订单总计约21万片 [3] - 预计到2026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人民币 [3] 产业链发展 - 芯动联科成为国产高性能惯性传感器领域的"隐形冠军" [4] - MEMS陀螺仪技术参数比肩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 [4] - 中国传感谷形成"一谷三园多点"的总体布局,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 [5] - 2024年被评为全国MEMS传感器十大园区之一 [5] - 2024年蚌埠经开区规上智能传感器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5.8% [5] - 预计到2027年中国传感谷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5]
未知机构:【狙击龙虎榜】指数高开回落不改情绪上升走势泛科技仍-有望持续主导盘面-20250508
未知机构· 2025-05-08 0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泛科技(机器人、泛AI、算力、芯片等)、军工、种业、大消费(电商、影视、宠物、零售等)、化工、农业、电力、贸易(跨境支付、商贸代理、港口航运等)、黄金、医药、环保、多胎概念、固态电池、核聚变、低空经济等 [2][3][4][9][12][14][16] - **公司**:亚联机械、大叶股份、精进电动、红宝丽、敏芯股份、振芯科技、国芳集团、银之杰 [1][6][7][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整体走势** - 指数走势波动,有高开回落、低开低走、冲高回落等情况,但情绪端整体呈上升走势,市场处于良性分化或新老周期交替阶段 [2][9][12] - 量能方面,有重回1.5万亿、持续萎缩、放大至2万亿等不同表现 [2][4][12] - **板块表现** - 泛科技(机器人、泛AI)是关注焦点,有望持续主导盘面,机器人板块有望反复活跃,细分领域如轻量化、灵巧手、减速器等受资金关注 [2][9][12] - 军工股受消息刺激涨幅居前,但持续性待观察,军工叠加AI方向可能有突破 [2] - 种业涨幅居前,但持续性可能不佳 [2] - 大消费股(电商、影视、宠物、零售等)时有活跃,在市场热点轮动中表现 [3][16][17] - 化工股在涨价题材卷土重来时表现活跃 [9] - 农业股(养鸡、种业等)逆势大涨 [3] - 电力股作为弹性方向时有走强 [13] - 贸易相关方向(跨境支付、商贸代理、港口航运等)强度有时压过消费 [16] - 黄金股集体大涨 [16][17] - **个股分析** - 红宝丽在指数跳水环境下最先主动上攻,涨停后稳住新老龙头,上方无套牢筹码,压力小,或有望开始第三波走势 [6] - 敏芯股份可提供多种传感器解决方案,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预计到2028年带集成语音助手的设备市场总销量将增至每年30亿台 [6] - 振芯科技提前布局智能化技术及产品,以“特定行业 + AI”为核心,有望打造中国版Palantir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Optimus Gen2的轻量化突破,使PEEK材料在电机、轴承、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加速渗透,单台人形机器人PEEK材料价值量可达万元,全球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 [13] - 4月22日起台州海盛将饲料级维生素D3国内报价大幅上调至600元/公斤(此前约450元/公斤),龙头壁垒深厚铸就高成长 [14] - 韶关打造“算力之城”支撑用电需求,本地企业有望获得较高规模的新能源项目 [13] - 我国醋酸纤维素市场基本依赖进口,某公司纤维素衍生物及其配套装置改造提升项目稳步推进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