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投资

搜索文档
2020—2024年全球绿色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9-27 03:31
(原标题:2020—2024年全球绿色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 据阿拉伯贸易网9月25日援引普华永道旗下 Strategy&Middle East的报告指出,2020—2024年全球绿色投 资超过1万亿美元,沙特、阿联酋和阿曼仅吸引240亿美元(约占2%),同时三国在海外绿色项目上共 投资1320亿美元。三国共完成29笔境外和10笔境内大型绿色投资,重点集中在氢能、氨能及可再生能 源。沙特获资126亿美元,阿曼89亿美元,主要来自中印美投资者。尽管如此,海合会仍具备显著优 势,如,全球最低的太阳能发电成本,全球十大低价项目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区。另悉,2024年全球绿色 投资达1580亿美元,较2020年翻三倍。 ...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将发布固定收益和货币路线图
搜狐财经· 2025-09-25 03:25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上致欢迎词时表示,将于今天(9月25日)发布 固定收益和货币路线图。余伟文表示,展望未来,无论是通过代币化债券等新工具,还是通过跨平台、 跨地域、跨资产类别整合和嵌入技术,或是通过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投资和社会责任投资需求,香港目 标不仅是发展市场,还要提高市场的品质、韧性和连结性,确保市场能够支持创新。他指出,深化流动 性同样重要,并提供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确保我们的生态系统在面对全球挑战时保持稳健。 ...
CGI深度 | 迈向碳达峰的“十五五”:挑战、行动和投融资
中金点睛· 2025-09-21 23:54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金研究院 ,作者林欣月 陈济 中金研究院 . 中金研究院 (CICC Global Institute,缩写 CGI)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智库,服务于中国 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在绿色转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且成效显著。然而"十四五"期间,受疫情和国际局势等因素影 响,我国高耗能制造业占比有所回升,电气化进程放缓,煤炭消费增速提高,导致碳减排压力增大。这些变化引发了各界关于 我国如何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的广泛讨论。在我们看来,"十五五"(2026-2030年)作为实现碳达峰的攻坚时期,精准把握碳 达峰行动、合理布局绿色投资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认为,实现"十五五"碳达峰有三大关键行动领域: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以及发电结构"清洁化"。根据我们 测算,到2030年,上述领域的绿色投资总需求为17.5万亿元,累计减排量达16亿吨,有望拉动GDP年增长1.2%。其中,超过四 分之三的投资将流向新能源产业链。目前,我国每年能有效支撑碳达峰的绿色融资规模在 ...
中国绿色投资崛起,全球新能源格局重塑,供应链竞争进入深水区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40
一切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2025年3月,一组被路透社与彭博社陆续披露的数据。这些数字并非虚无缥 缈的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落地证明"——近三年内,中国对外的绿色技术和能源相关投资累计高达近 2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万亿。这笔巨资,在非洲的几个小型国家、东南亚一座繁忙的沿海城 市,以及中南美洲的电池制造厂等地,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这些钱,看得见吗?"我曾这样问一位负责项目的工程师。他笑了笑,将手机递给我。屏幕上,是一张 尘土飞扬的厂区门口照片:简陋的宿舍整齐排列,工人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工作服,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堆 叠如山的太阳能电池板货柜之间。年轻的当地工人,人手一部手机,专注地学习操作技能。这幅画面, 粗糙却真实,正是庞大资金转化为钢筋水泥的瞬间写照。 2025年的春日午后,一股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紧张气氛弥漫开来。美国华盛顿与北京之间那本应是礼节性 的电话寒暄,此刻却被一种夹杂着匆忙与不安的语调所取代,仿佛久违的老友突然发现家门口悄然多了 一把冰冷的刀。与此同时,欧洲几座主要首都的走廊里,外交官们低声交换着文件,他们的眼神中透露 出一种不言而喻的信号:"事态比我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 我还记得一次在路 ...
卢旺达推出绿色分类数字平台,推动可持续金融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14:41
据卢旺达财政部发布,9月11日,卢旺达政府与 GIZ 等发展伙伴合作,推出了卢旺达绿色分类法 (RGT) 的全面实施路线图,同时推出了一个旨在加速其在关键领域应用的创新数字平台。 此次发布会介绍了卢旺达绿色分类导航器,它将使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私营部门参与者和其他用户能 够更清晰、更实际地了解卢旺达绿色分类法,使其更容易使用和应用于内部项目和计划。 卢旺达绿色分类法 (RGT) 是一个国家级框架,旨在定义可持续性标准,促进对绿色投资构成的共识和 信任。它是一种政策工具,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气候适应性和社会包容性投资,同时为市场参与者 提供清晰的指引,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漂绿"风险。 该路线图为实施RGT提供了清晰的分阶段计划,强化了卢旺达坚定不移的环境和气候承诺。它使金融部 门与"2050愿景"、"国家转型战略"(NST2)、"绿色增长与气候韧性战略"(GGCRS)以及更新的国家 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绿色转型和气候行动目标直接对接。 ...
The Kingdom of Denmark is preparing the issuance of a 10-year European Green Bond under an updated green bond programme
Globenewswire· 2025-09-03 09:03
发行计划与结构 - 丹麦王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欧洲绿色债券标准(EuGB Standard)下欧洲绿色政府债券(EuGB)的主权国家 [1] - 债券期限10年 通过银团承销方式发行 [1] - 2025年总发行规模预计最高达100亿丹麦克朗 [5] - 债券作为传统债券DGB 2.25% 2035(ISIN: DK0009924961)的"双生债券"发行 票面利率2.25% 到期日2035年11月15日 [5] - 首次发行将于2025年下半年通过银团进行 之后纳入常规拍卖名单 [5] 资金用途与合规性 - 发行收益将用于绿色中央政府支出 包括能源行业转型、可持续交通、农地转化及自然恢复 [2] - 更新后的绿色债券计划完全符合欧盟在文件编制、透明度和绿色投资方面的要求 [1] - 资金使用严格遵循欧盟分类标准 支出类别在绿色债券事实文件中明确定义 [5] - 发行金额将用于融资前一年度符合绿色标准的中央政府支出 [5] 市场意义与认证 - 丹麦国家通过此发行积极支持欧洲绿色投资共同标准 建立市场透明度和信任 [3] - 绿色债券事实文件经Sustainable Fitch外部审查 确认为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和欧洲绿色债券标准 [4][5] - 将继续定期发布资金分配和影响报告 说明绿色债券收益的分配情况及气候相关影响 [5] - 法国巴黎银行、北欧银行和瑞典商业银行担任事实文件更新的协调人 [6]
中国人保集团上半年承担风险保障金额1780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8-28 14:4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合并净利润35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投资资产规模达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 [2] 保费收入结构 - 总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增长6.4% [1] - 财产险保费收入3233亿元同比增长3.6% [1] - 人身险保费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3.8% [1] 风险保障与赔付 - 承担风险保障金额1780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赔付支出2335亿元同比增长14% [1] 业务质量指标 -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95.3%创10年同期最优 [1] -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细分业务亮点 - 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人保健康保费首超400亿元创同期新高 [1] - 新能源车承保量616万辆同比增长36.8% [1] 绿色金融与创新领域 - 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2.7万家 [1] - 清洁能源风险保障6834亿元同比增长3.6% [1] - 绿色投资规模1404亿元同比增长13.6% [1] 养老金业务发展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77.4% [1] - 商业养老金管理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00% [1] 资本实力状况 - 合并净资产3895亿元较年初增长6.1% [2]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19%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76% [2]
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亮眼 多元化投融资“快进” 绿色投资靠前发力 巨大增量空间将启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绿色投资表现亮眼 - 绿色投资表现亮眼 新能源项目出现爆发式增长 多元化投融资支持按下快进键 [1] - 南方电网公司建设广东梅州 阳江两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 总投资150亿元 拉动产业链投资300亿元 带动就业7.4万个 [2] - 1-4月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73亿元 同比增长5.1% 其中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290亿元 同比增长204.1% [2] - 华能集团预计上半年开工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900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计划今年投入2000亿元 [2] - 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加快建设 太阳能发电 陆上风电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02.6% 13.3% 抽水蓄能投资额同比增长31%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 - 1-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倍 市场占有率达到20.2% 4月销量实现44.6%同比增幅 [3] - 新能源汽车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大幅提升 [3] - 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培育新动能 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将支撑经济增长 [3] 绿色金融支持加速 - 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额度 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3000亿元 [4] - 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 同比增长38.6% [4]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8.27万亿元 4.74万亿元和2.3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1.3% 39.3%和58% [4] - 招商银行发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 募集资金用于县域乡村振兴绿色产业项目 特别是风电 光伏等清洁能源类项目 [4] 地方绿色金融部署 - 北京市提出扩大绿色领域投资 探索建设全国绿色项目库和国际绿色项目库 完善市场化绿色投融资增信机制 [5] - 上海浦东新区公开征求意见 提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 探索差异化投融资模式 强化各类资金有序投入 [5] - 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 推动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5] 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 十四五时期绿色产业投资热度将持续升温 到2025年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 [6] - 北京市推进燃煤清洁替代 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5% 可再生能源消耗比重增加到10.4% [6] - 天津开展十大重点工程 包括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制造体系 超低能耗建筑 绿色数据中心示范 燃煤减量清洁替代等 [6] - 河南计划形成2000亿元级产业规模 加快构建低碳高效能源支撑体系 [6] - 宁波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化工新材料大项目 力争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6] - 能源基金会预测十四五期间绿色投资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 [6] 绿色产业政策预期 - 环境监管趋严 绿色产业投资预期将继续向好 [7] - 十四五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 [7] - 预计后续政策层面将有更有力的市场经济激励政策 如对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低碳或零碳产业出台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 [7]
我国绿色投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总和达到1.03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 截至8月8日绿色债券发行总和达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53% [1] - 截至6月底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近500只 规模达5050亿元 [3] - 《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明确募集资金需100%用于绿色项目 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3] 政策与监管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规划 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 [2] - 四川、广东等地加强绿色企业上市支持 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2] - 交易所建立"绿色通道" 设计统一绿色债券标识并推动发行 [3] 企业战略与并购案例 - 海印股份收购申辉智慧能源 转型分布式光伏与智慧能源业务 [3] - 节能风电收购腾煌公司100%股权 扩大风电业务版图 [3] - 企业通过绿色项目实现转型 并享受优惠政策补贴 [2]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绿色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 政策支持创新模式并优化市场环境 [2][3] -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及资源再利用行业更具市场前景 [4][5] - 电网建设向新能源转型 推动绿色投资热潮 [4]
金融发力稳经济: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4.46万亿元[2] - 推动投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2] - 放宽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限制以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滇中引水工程总投资90亿元保险资金以股权直接投资模式提供保障[4] - 工程建成后年引水量34.03亿立方米,受益人口1112万,改善灌溉面积63.6万亩[4] - 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支持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贵州高速公路、大连湾海底隧道等项目[5] REITs与存量资产盘活 - 2021年6月首批9只基础设施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5] - 银保监会2021年底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REITs投资[5] - REITs将存量基础设施转化为可上市交易的封闭式公募基金[5] 绿色能源投资创新 - 保险资金参与投资宁夏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7] - 国寿资管设立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三期累计投资104.4亿元(76亿+13.6亿+14.8亿)[7] - 首期投资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03.29万吨[8] - 通过碳中和基金对中小型绿电项目开展股权投资[8] 投资策略与优势 -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成本低、来源稳定的特点[6] - 可通过股权、债券、资管产品等多种形式满足重大项目融资需求[6] - 在稳投资、促增长、补短板、惠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 监管与风险防控 - 取消保险资金可投金融企业债券白名单和外部信用评级要求[9] - 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9] - 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由注册制改为登记制[9] - 需加强关联交易管理、风险机制和内部审计[10] 行业能力建设 - 需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并关注资产安全性[10] - 通过金融科技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手段[10] - 明确"三会一层"资金运用职责,实现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分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