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搜索文档
锚定高端新能源排头兵 岚图全方位助力东风集团战略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5:04
对此,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表示,此次上市计划体现了东风集团坚定推进国企改革的决心。"公司将以最好的经营成 果,助力东风集团实现转型目标与发展愿景。" "听劝"的岚图蹄疾步稳。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今年7月开始,岚图汽车每个月都将推出一款新车型,这也将是岚图汽车自诞生以来最密集的产品发布 节奏。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8月,岚图汽车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8万辆,平均每个月都超过1万辆。 对此,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对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岚图汽车的进单量增长了8倍,人员也扩张了约 40%,但仍然不够,工厂也在加班加点,尽早将车交付到用户手中。" 与此同时,9月15日,岚图汽车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36.8亿元,上市计划进一步加快。记者注意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今 年8月22日公告,作为集团子公司的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对此,卢放也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岚图汽车仍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多优秀产品。"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产品,给用户带来更多智能化的新能 源的出行体验。" 专注中高端市场 乘业绩增长东风,岚图汽车将加速助力东风集团战 ...
机器人“最后一厘米”:灵巧手面临攻关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4:46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正在敲定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设计 其手部灵巧度将接近人类水平并实现量产 [2] - 机器人最主要的工程难点集中于手部和前臂部位 [2] - 灵巧手系统在整机价值占比约17% 远高于其他零部件 [2] 灵巧手技术攻关现状 - 国内外科技企业及科研团队正集中突破灵巧手技术瓶颈 [4] - 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包括齿轮直驱、腱强和连杆等主流驱动方式 [9] - 成本优化 核心硬件技术升级和控制算法提升成为当前攻关重点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灵巧手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9.21亿美元 2030年增长至30.36亿美元 [11] - 全球人形机器人腱绳套管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10.2亿元 [9] - 工业机器人普遍采用二指灵巧手 人形机器人推动向4指/5指高自由度发展 [11] 产业化进展与客户分布 - 2025年被业界认定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及灵巧手规模化出货元年 [5] - 灵巧手主要客户涵盖全球科研巨头 国际市值前十科技公司中9家已成为客户 [5] - 客户类型包括机器人实验室 顶尖科技公司 具身智能企业及工业自动化领域 [6] 融资与产能扩张 - 源升智能2023年完成亿元融资 其中单轮融资达数千万元 [6] - 灵心巧手 因时机器人等厂商融资规模在数千万元到亿元区间 [6] - 灵巧手实现稳定量产 成本大幅下降 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5] 应用场景拓展 - 灵巧手应用于具身机器人 协作机械臂的泛化操作和工业自动化分拣场景 [6] - 仿生手产品服务于医疗康复辅助领域 帮助上肢残障人士重建手部功能 [6] - 电商渠道销售价格区间覆盖几千元至十几万元 多个品牌已实现渠道布局 [7] 技术演进趋势 - 灵巧手增长速度预计超越机器人整体增长 形成协同增长关系 [9] - 高自由度灵巧手成为灵巧操作基础 替代传统夹爪趋势明显 [6] - 技术成熟度提升解决大模型训练障碍 推动更多参与者进入赛道 [6]
人形机器人需要“第三只手”?清华大学教授赵明国:智能化是一个渐进突破的过程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4:41
人形机器人技术现状 - 人形机器人已具备走、跑、跳、翻跟头及障碍路面行走等复杂运动能力 但环境理解与跨场景泛化能力存在明显短板[1] - 当前任务执行约80%依赖人工遥控 仅20%由机器人自主完成 目标是将自主性提升至40% 但实现50%自主性仍较困难[2] - 完全自主决策是终极目标 但需漫长发展过程 现阶段仍高度依赖预设场景和人工干预[1][2] 技术路径与挑战 - 主流技术路径试图通过构建通用人工智能基座 再针对垂直领域注入专用数据训练 但该逻辑存在漏洞 因单一任务尚未完善[2] - 大语言模型(LLM)的成功模式难以直接迁移至物理空间 需开发另一套智能系统支撑物理世界智能[3] - 物理智能依赖强化学习 但高质量物理数据与仿真数据获取仍是行业共同挑战 需虚拟与物理智能深度融合[3] 硬件与软件协同需求 - 智能化提升需同步突破硬件(传感器数量、数据资源)与软件(算法复杂度)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5] - 目前尚无机器人运动能力达到人类水平 反对者认为跑步、踢足球等活动无实际意义 但运动场是验证技术的关键场景[5] 行业应用与标准化 - 智能机器人目前属于"玩具""教具""展具""科研工具" 距产业成熟规模化应用仍需解决数据、标准、安全及场景融合问题[4] - 需建立类似自动驾驶L1-L5的分级标准 以统一技术路线、测试与法规 当前缺乏行业共识导致目标分散[6] - 机器人足球等场景是验证具身智能的"标准平台" 涵盖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全链路技术 与智能汽车智驾系统底层逻辑相通[6] 商业化前景 - 技术验证将逐步解决手部与腿部具身智能问题 最终面向老龄化、服务业短缺等需求推动商业化落地[6] - 人形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仍需较长时间 需经历从工厂到家庭的渐进过程[3][5]
南京银行又获股东增持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4:08
战略合作与股东增持 - 法国巴黎银行于9月22日至2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 占总股本0.87% [3] - 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及QFII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提升至17.02% 重新突破17%关口 [3] - 本次增持正值双方战略合作二十周年 法巴CEO柏诺飞在宁参与系列纪念活动 [1] 股东增持动态 - 南京银行主要股东上半年增持活跃 包括江苏交通控股、南京高科、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与紫金信托 [1] - 持股1%以上股东上半年主动增持总额近60亿元 增持规模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 [1]
长城汽车耗资3亿建台风试验室,魏建军称其为造车基本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1:08
公司投资与研发能力 - 长城汽车投资3亿元建设可模拟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试验室 [1] - 该试验室已建成10年 具备"呼风唤雨"的测试能力 [1] - 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将试验室视为造车领域的"基本功" [1] 行业技术标准 - 汽车行业通过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体现"久久为功"的发展理念 [1] - 极端环境测试能力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基础 [1]
魏建军揭秘长城汽车试验室投入3亿细节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1:08
试验室投资 - 长城汽车2015年建成可模拟台风的试验室 投入金额达3亿元人民币 [1] 研发投入规模 - 公司试验室建设投入细节首次由魏建军在央视对谈节目中披露 [1] - 试验室单项目投入规模显著 远超3亿元小目标 突显研发高成本特征 [1]
长城汽车确立纯电小型化混动大型化战略,3亿实验室彰显技术实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1:08
公司战略 - 长城汽车形成"纯电车小型化+混动车大型化"场景化战略思路[1] - 战略基于扎实市场实践和技术积累[1] 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耗资3亿元建造的台风试验室[1] - 体现始终不渝的造车初心[1]
“隐匿”劣后级风险信息 陆浦财富及法定代表人何勇“领罚”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0:28
中经记者 罗辑 实习生 吴依凡 北京报道 根据《基金法》《私募基金监管办法》《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中基协决定对陆浦财富作出暂停受理 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的纪律处分,对何勇进行公开谴责。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两则纪律处分决定书,分别对陆浦财富管理 (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浦财富")及其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何勇开出暂停产品备案半年和 公开谴责的"罚单"。 陆浦财富作为规模相对较大的私募机构,此次"领罚"事涉"隐匿"劣后级风险信息。 具体来看,根据处分决定书披露,陆浦财富于2014年10月登记为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为相关私募 基金的管理人。相关私募基金受让由陆浦财富管理的其他基金所持有的相关信托计划4.01亿元劣后级信 托份额对应的收益权。相关信托计划用于向某房地产项目发放信托贷款。 陆浦财富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向相关私募基金投资者提供以下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所 投资信托计划收益权系劣后级信托份额对应的收益权、信托计划发放贷款曾出现违约情况、信托贷款违 约后相关诉讼及后续执行情况、某房地产项目重整进展情况等, ...
广汽传祺向往S7 Pro+上市 搭载R6大模型剑指智能驾驶高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10:2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传祺向往S7 Pro+系列于9月26日正式上市 共推出两款车型 售价区间为15 98万至17 98万元[2] - 新车基于全新EV+新能源平台打造 搭载1 5T插混动力系统 配合智能四驱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 智能驾驶技术升级 - 全系标配可变焦激光雷达 探测精度达厘米级 可自动调节焦距使局部清晰度提升4倍[2][3] - 激光雷达系统以每秒10次频率扫描120°视野范围 最远探测距离200米 聚焦速度仅需0 3秒[3] - 高速场景下可提前6秒识别潜在危险 年内通过OTA升级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2] - 成为首批搭载R6大模型车型 显著提升加塞 鬼探头 盲区遮挡等高危场景的感知与决策能力[2] 智能座舱配置 - 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 算力达8155芯片的4倍[2] - 配备全新PAD化车机界面 支持长达10年的系统迭代升级[2] - 采用27英寸超大HUD显示屏 可将核心行车信息投射至前方[2] 战略定位与技术优势 - 通过智能硬件与软件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在新能源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三大维度全面升级[3] - 旨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树立新的技术优势[3]
尹同跃21年终圆“上市梦” 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诞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09:15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9973.HK)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上市,奇 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 车企IPO。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奇瑞汽车在本次发行中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45.73亿港 元,基石投资者包括混改基金、高瓴、景林、黄山建投、晶合集成、地平线、大家人寿、Martis Fund、 国轩高科、合肥建汇、中邮理财、星宇股份等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地方政府。 在上市庆祝活动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正是各方的信任、期待和支持,为奇瑞注入了"把不 可能变成可能"的创新基因,让奇瑞一步步从"小草房"走向港交所。此次港股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 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开盘后奇瑞汽车股价继续上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截至9月27日,奇瑞汽车股 价为32.80港元/股,市值约为1891亿港元。 7次冲击资本市场 从2004年首次被曝提出上市计划至今,奇瑞汽车谋划冲击IPO已近20年时间。此后,奇瑞汽车在2006 年、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