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9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显示,地方养老基 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 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基金会坚持并持续丰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审慎 稳健开展投资运营管理,忠实履行好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主体责任。 近8年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报告显示,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其中,直接投资 5826.42亿元,占基金权益总额的24.95%;委托投资17523.61亿元,占基金权益总额的75.05%。 地方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247.96亿元,权益总额23233.02亿元;风险基金资产总额150.81亿元,权益总 额117.01亿元。 投资业绩方面,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其中,已实现收益额 662.79亿元(已实现收益率3.50%),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394.09亿元。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 以来,地方养老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 ...
成长,总被时代不断定义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20
成长,总被时代不断定义 从更深层次看,上述市场分化现象还有对投资本质的再思考,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并非对立关系,而是 看待企业的不同视角。传统价值股强调的现金流折现和新兴成长概念股关注的未来增长潜力,本质上都 是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只是时间维度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者应超越这种简单的二元分类,认识到投资 本质上是对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判断。 事实上,成长和价值的分野,在市场中会长期存在,但其内涵将不断演变。在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 关键时期,传统与新兴共舞,正是这一过渡期的生动写照。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一些今天的成长 股,也会成为明日的价值股,而一些当下的价值股,也可以通过转型也能焕发新生。 对于投资者来说,重点是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过度追逐热点可能忽略风险,而完全固守传统则 可能错失机遇。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本质是面向未来的,既反映现实,更承载预期。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述市场风格变化和年龄的对应关系,不仅反映了市场风格的结构性变化,更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经济 变迁和投资理念的代际更迭。这一分类不仅关乎股票特质,更暗含了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偏好差异—— 年轻人追逐创新,中老年坚守价值。这种市场现象背后 ...
关于保险资管践行“长钱长投”,业内人士发声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8 16:56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在以"低利率之下保险机构金融资产配置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利率中枢下行环境下,资管机构面临的资产配置新挑战进行了讨 论。 圆桌论坛现场 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市场上重要的长期资金,保险资金需在坚守长期投资、绝对收益理念的同时,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拓展投资 能力边界,并呼吁完善长期投资生态,以真正践行"长钱长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险资机构信心增强 中邮资管董事、总经理张戬表示:"我们的投资理念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当前市场环境与过去两年有所不同,配置思路需随之调整。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险资机构的信心在增强。 "自去年9月份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信心在修复。" 中意资产总经理贡磊表示,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表 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央行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债券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股票市场迎来上涨。 安联资管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张光表示,去年以来,鼓励险资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的政策频出,今年 ...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15:36
市值表现与市场关注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引发市场关注 但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 [1] -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让投资者看到坚守大型科技股的投资机会 大型科技蓝筹股同样可能出现大幅持续上涨 [1] -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未发生巨大改变 近几年股价表现平平与投资偏好及业绩增长阶段有关 [1] 投资者偏好与投资逻辑 - 两家公司投资者群体不同但都属于价值投资 都需要中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满意收益 [2] - 宁德时代代表的科技蓝筹股更易获得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的双重青睐 股价表现更活跃 [2] - 贵州茅台能提供更稳健现金分红 对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追求稳健现金流的机构异常重要 [2] 业绩与股价驱动因素 - 宁德时代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推动股价上涨 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1]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并大火 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 [2] - 传统行业业绩波动风险相对更小 投资者持股安全性更高 [2] 投资价值评估标准 - 最终判断依据是公司能否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 以及是否拥有持续提升价值的内在驱动力 [3] - 坚持价值投资原则 买入并持有价值高于股价的公司 最终获得长期满意投资收益并非难事 [3]
北京商报侃股: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15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市值表现及投资价值对比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引发市场关注[2] - 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2] - 宁德时代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业绩与股价齐飞[2] 投资者偏好与持股策略 - 两家公司投资群体不同但均属价值投资 需中长期持有[3] - 宁德时代获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双重青睐[3] - 贵州茅台提供稳健现金分红 适合社保及保险等稳健资金[3] 科技股与传统行业投资特性 - 科技股存在更多业绩提升机会 传统行业业绩波动风险更小[4]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大火 业绩有超预期可能[4] - 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长期持有的公司[4] 公司股价表现驱动因素 - 宁德时代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支撑股价慢牛走势[2] - 贵州茅台股价表现平平与投资偏好及业绩增长阶段相关[2] - 投资价值最终依据是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的能力[4]
侃股: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13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市值表现及投资价值比较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引发市场关注[1] - 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1] - 投资者需关注长期投资回报而非短期市值排名[1][2]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及投资逻辑 - 宁德时代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股价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1] - 实践表明大中型科技股可走出慢牛走势并可能超市场预期[1] - 投资者可关注大型科技蓝筹股 不再局限于小盘科技股[1]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分析 -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未发生巨大改变 近几年股价表现平平[1] - 业绩增长期已过超预期发展阶段 与市场投资偏好有关[1] - 提供稳健现金分红 对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追求稳健现金流的机构异常重要[2] 两类公司投资群体及风格差异 - 投资群体不同但均属价值投资 需中长期持有获得满意收益[2] - 宁德时代代表科技蓝筹股更活跃 获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双重青睐[2] - 贵州茅台业绩波动风险相对更小 持股安全性更高[2] 投资价值判断依据 - 最终依据是公司能否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3] - 公司需拥有持续提升价值的内在驱动力[3] - 坚持价值投资原则 买入并持有价值高于股价的公司[3] 传统行业与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股存在更多业绩提升机会 但传统行业并非一无是处[2] - 传统行业只要产品和服务获消费者认可 业绩持续提升总有机会[2]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并大火 业绩也有超预期可能[2]
段永平谈茅台估值思路,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43
投资理念 - 强调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现金流折现模型是思维模式但实际计算不靠谱 因变量和假设过多[2] - 价值投资关键在于宁要模糊的正确 不要精确的错误 估值模型帮助建立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认知而非提供绝对答案[7] - 投资核心是寻找模糊的正确 保持客观理性 识别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背后的稳定性 比短期价格涨跌更重要[10] 茅台估值方法 - 认为茅台变量相对较少 更适合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4] - 采用1.5%贴现率 参考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等无风险回报水平[7] - 即便在十年几乎零增长假设下 茅台估值仍具备性价比 有望跑赢国债收益水平[7] - 关键不是折现率 而是准确预测未来盈利能力 不切实际的现金流预测会使估值失去意义[8] 茅台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9.16% 净利润增长8.89%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竞争优势凸显[10] - 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低位 现金流充足[10] - 市值管理领先 通过增持 回购 分红政策协同形成系统化策略 主动维护市场形象和股东权益[10]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底 基金公司合计持有9298.02万股 较3月底增加230.84万股[10] - 私募大佬林园公开表示只加仓不减仓贵州茅台[10]
82%专家支持沃勒,为何胜算仅20%?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53
每当翻开财经新闻,总能看到各路专家指点江山。上周芝加哥大学的调查显示82%经济学家力挺沃勒接任美联储主席,但现实胜算却只有20%。这让我想起 股市里那些言之凿凿的"股神"们——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现象。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调查结果堪称当代金融界的"罗生门"。82%的经济学家支持沃勒接棒鲍威尔,认为他是最符合"中央银行家"专业形象的候选人。但 讽刺的是,只有20%的人相信他能真正胜出。 这种分裂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在政治面前,专业判断往往要让位。39%的受访者预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西特最可能接任,原因无他——只因 这位先生与特朗普的政策立场更契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Robert Barbera一语道破天机:"沃勒不迎合政治的姿态,恰恰可能让他出局。"这句话让我想起股市里那些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 ——他们的专业判断常常要屈从于短期排名压力。 这种现象在股市里更是司空见惯。现在资讯发达,"股神"遍地开花。今天喊牛市来了,明天又说熊市将至。他们的套路我太熟悉了: 说到底,市场走势无非涨、跌、横三种可能。但某些专家能用两千字的长文让你看得云里雾里。别怀疑自 ...
周末官方数据,助力价值板块复苏?
虎嗅· 2025-09-28 10:50
上周五,科技板块出现明显资金流出,整体大幅回踩:无论成长股云集的创业板,还是科创50,表现均 逊于价值板块。长假前部分资金落袋为安、从科技抽仓,本属正常,单一信号难成结论;但结合盘后几 条新线索,价值风格似乎获得额外助力。 临近三季度末与10月初,市场出现关键争论:A股板块会否在此刻切换?众所周知,三季度科技板块涨 势如虹,而以银行、蓝筹、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赛道却全线跑输平均。 临近四季度,风向会否逆转?9月以来争论已多,价值和蓝筹被戏称为"老登资产",新兴产业、科技则 称"小登资产"——老登嫌小登狂傲,小登嫌老登落伍,口水仗贯穿整月。近期,甚至一两年来"潜水"的 明星基金经理也出面发声,认为四季度蓝筹与价值正"酝酿复苏的种子"; 常刷社交媒体的投资者应已看到。上周五,市场更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似乎真指向价值投资有望接棒, 我们梳理如下,首要关注的便是资金态度——资金是行情最后的推手,也是最关键的引擎。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1、工业企业 ...
60、70后基金经理业绩领跑!“老登”投资力压“小登”?
私募排排网· 2025-09-28 10:0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今年来,A股市场行情火热,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截至9月25日,上证指数涨幅约15%,深证成指上涨29.11%,创业板指涨超51%。 虽然这轮牛 市行情指数表现亮眼,但市场风格分化却演绎到极致,机器人、 AI算力、半导体等通信、电子板块涨幅吸睛,食品饮料、煤炭等传统蓝筹板块 跌幅居前,因此近期市场也开始衍生出"老登、中登、小登"的投资区分 。 此前,更有私募大佬公开质疑某CPO上市公司2027年净利润超250亿元的预测,随即却遭到某券商分析师的怒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火药 味十足。 在这场由科技成长股主导的 "盛宴"中,不同年代的私募基金经理,其业绩表现是否也如这"登字辈"的划分一样呈现出清晰的断层线?经笔者统 计发现并非如此,60后、70后私募基金经理投资经验相对更为丰富,投资风格也更偏稳重,今年来的收益均值领先80后、90后基金经理 。 为了给予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将梳理今年来60后、70后、80后、90后私募基金经理业绩10强,供投资者参考。 (注:截至2025年8月底, 参与排名的基金经理需满足旗下在私募排排网上有3只及以上符合排名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