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一度,券业榜单最新出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8 11:21
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近日,证监会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 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 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 今年8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下称《规定》),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制度 体系。本年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以《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监管部门将重点做好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解读,通过编发监管动态、 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行业准确理解监管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升评价标准的透明度、导向性和公平 性,充分发挥好分类评价"指挥棒"的机制作用。 各类别数量总体保持稳定 自2007年启动以来,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 挥监管"指挥棒"作用的重要途径,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10%, 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今年8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规定》,进一步完善 ...
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出炉: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8 07:09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参评公司共 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 司中,AA级公司14家。 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 的重要途径,在有效实施审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引导证券公司强化合规风控、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介绍,本年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以今年8月修订后的《证 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以下简称《评价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一年一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在引导证券公司发挥好自身功能,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一是增设互换便 利相关工作专项指标,对积极参与的证券公司予以加分,新增证券公司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业务发展 加分指标,此外还延续了上市证券公司积极回购股份、现金分红等专项指标。二是新增权益类基金销 售、基金投顾业务发展、权益类资管产品发展等业务发展加分指标,鼓励证券公司在引入中长期资金、 ...
新规首考落地 证券公司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6:23
分类评价结果概况 - 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 其中A类公司53家 B类公司43家 C类公司11家 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 [1] - 各类别数量总体保持稳定 A类 B类 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 40% 10% 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1] 评价体系结构 - 分类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 按照证券公司自评 证监局初审 证监会复核程序进行 [2] -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部分:持续合规状况 业务发展状况 风险管理能力 专项工作情况 [3] - 风险管理能力设置6大类47项具体指标 包括资本充足 治理和合规 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 客户权益保护 信息披露 [3] 监管导向重点 - 引导证券公司发挥自身功能 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 [2][4] - 促进证券公司提高专业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5] - 突出严监严管 坚持严而有度 严而有效 [2][6] 业务发展导向 - 新增互换便利相关工作专项指标 对积极参与证券公司予以加分 [4] - 新增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 权益类基金销售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 权益类资管产品发展等业务发展加分指标 [4] - 加大对并购重组能力指标加分力度 延续投行执业质量评价 新股发行定价能力专项加分 [5] 专项工作评价 - 将证券业协会开展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结果纳入分类评价 [5] - 延续行业文化建设 履行社会责任 参与北交所市场改革 支持民企融资等专项评价 [5] - 延续廉洁从业内部控制专项指标 对行贿受贿等廉洁问题从严扣分 [6] 合规监管要求 - 将证券公司 分支机构 子公司 董监高和业务人员等各类主体全面纳入评价范畴 [6] - 对合规风控能力较弱公司应扣尽扣 准确反映其合规风控整体情况 [6] - 加强从业人员监管 对违规入股 违规买卖股票 违规代客理财等问题予以扣分 [6]
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出炉,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8 06:23
一年一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参评公司共 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 中,AA级公司14家。 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 的重要途径,在有效实施审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引导证券公司强化合规风控、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介绍,本年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以今年8月修订后的《证 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以下简称《评价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今年的分类评价结果显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 家。据了解,近年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 40%、10%,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自2007年启动,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按照证 券公司自评、证 ...
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出炉,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8 06:23
一年一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 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 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的重要途径,在有效实施审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引导证 券公司强化合规风控、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介绍,本年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以今年8月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 规定》(以下简称《评价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今年的分类评价结果显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据了解,近年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 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10%,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自2007年启动,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按照证券公司自评、证监局初审 ...
增“绿”拓“新” 助力期货服务实体广覆盖深赋能
期货日报网· 2025-09-25 23:40
"完善衍生品布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报道(上)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期货行业各方的努力和推动下,期货市场在品种工具供给上取得积极突破:系列 期权落地、首个再生金属期货品种上市、化工和浆纸产业链衍生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月均价期货获准注 册、新的新能源金属期货有望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提上日程……截至目前,我国已上市157个期货和 期权品种,广泛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造纸、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今日 起,本报推出"完善衍生品布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报道,敬请关注。 年初召开的中国证监会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期货 品种布局,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期货市场在丰富和完善品种体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纯苯 期货和期权、丙烯期货和期权、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等先后挂牌 上市。铂、钯期货和期权,焦煤期权,以及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等上市也 提上日程。 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随着更多新品种上市,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 济、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
支付宝宣布小微商户降费再延长1年
新浪科技· 2025-09-25 06:19
为了进一步服务好小微,支付宝决定对上述降费让利举措在到期后再延长一年,延至2026年9月30日。 9月25日,支付宝宣布,小微商户降费再延长1年。 责任编辑:李昂 支付宝表示,为切实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支付宝先后实施了"2017年收钱码推出至今提现免 费""小微商户网络支付服务费9折优惠"等举措。近4年来,通过上述举措支付宝已为商家降费超 260亿 元,惠及各类商户及小微经营者超 9200万户。 ...
五年砺剑 筑金融强国根基
金融时报· 2025-09-23 02:08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介 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以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在时代浪潮中勇 立潮头,于改革攻坚中破局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动能。五年砥砺耕耘,一幅金融与 实体共生共荣的画卷徐徐展开。 拓展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竞争能力。"十四五"时期,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业与市场开放有序 推进,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熊猫债发行突破万亿元,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制度建设与基础设施日 趋完善,已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与支付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国际金融中心建 设蹄疾步稳,上海人民币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功能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巩固,形成内外 联动的开放格局;营商环境更趋包容,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升级。实践印证,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既是 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更是自身提质增效的路径,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十四五"五年答卷,是金融业坚守本源、改革攻坚的辉煌印记,更是金融与 ...
交通银行党委通报中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1:53
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 党委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设立选人用人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推动巡视整改工作[1] - 全面认领问题并形成整改问题清单 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 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1] - 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和专项治理方案 担任整改领导小组和三个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2] 贯彻金融工作政治性 人民性要求 - 制定深化改革方案并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聚焦稳效益 稳质量 稳息差 优结构[2] - 上线公司条线客户规模划型自动判定功能 将划型准确性纳入条线业务评价[3] - 修订7项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畅通投诉渠道 优化投诉处理流程 建立快速处理直通车机制[4] 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 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 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4] - 2024年集团在沪综合贡献持续提升 上海市分行实质性贷款增量显著提升[5] - 优化普惠金融考核和专项激励政策 加大线上拓客力度 重点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群[6]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完善集团风险治理体系 强化贷前调查管理 建立自查排查 系统改造 流程优化等长效机制[7] - 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分类推动风险化解 加强贷后管理[8] - 加快重要业务系统灾备建设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提升生产问题解决效率[11] 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 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 深化审计架构 问责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党建督查等工作机制[13] - 修订制度办法 严格执行交流轮岗 履职任职回避规定 建立听取内部巡视意见机制[13] - 整合优化问责委员会 制定工作规则和行规问责操作规程 修订完善不良资产问责办法[13] 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范 - 纵深推进信贷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办 严厉惩治信贷等领域腐败分子[15] - 制定修订招投标领域相关制度8项 加强集中采购管理和关键岗位监督 建立专家库[16] - 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 强化督查督办和办公质效考核[17]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党委班子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19] - 制定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办法 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制度体系 修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管理相关办法[20] -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部审核及双备份机制 回复党风廉政意见定期对账核查机制[21] 长期整改事项进展 - 集中整改以来实现利润稳定增长 客户存款趋势向好 编制十五五规划过程中平衡服务实体经济 资产质量 盈利能力和息差关系[27][28] - 2025年二季度投诉量同比 环比均实现下降[29] - 常态化推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上海主场建设 健全分层分类的区域政策管理体系[30] 下一步工作打算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和金融工作等方面重要论述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的领导作用[35] - 党委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党委书记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35] -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强化风腐同查同治 紧盯重点领域和风险点[35]
中共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认领问题并形成整改问题清单 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2] - 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选人用人专项整改领导小组 统筹推动巡视整改工作[2] - 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并担任整改领导小组和三个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3] 贯彻金融工作政治性 人民性要求整改 - 公司制定深化改革方案 聚焦稳效益 稳质量 稳息差 优结构 优化数字金融发展体制机制[5] - 上线公司条线客户规模划型自动判定功能 将划型准确性纳入条线业务评价[6] - 修订7项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建立投诉快速处理直通车机制[8] 服务实体经济整改措施 - 公司全面对接上海市重点工作部署 2024年集团在沪综合贡献持续提升 上海市分行实质性贷款增量显著提升[10] - 优化普惠金融考核和专项激励政策 重点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群发展[12] - 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账户规模快速增长[12]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措施 - 公司完善集团风险治理体系 强化贷前调查管理 高质量完成贷投后管理年行动[13] - 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 分类推动风险化解工作[14] - 加快重要业务系统灾备建设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17] 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 公司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18] - 整合优化问责委员会 修订不良资产问责办法 防范问责处理宽松软[19] - 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 对重点问题开展现场督查[20] 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范 - 公司纵深推进信贷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办 制定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施意见[21] - 修订8项招投标领域制度 加强集中采购管理和关键岗位监督[22] - 印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 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检查[23]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党委班子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持续优化三重一大事项清单[24] - 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工作流程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内部审核及双备份机制[26] - 对违规因私出国境 违规经商办企业责任人严肃处理 建立离职人员常态化管理机制[27] 长期整改事项进展 - 公司调研主要业务条线和重点区域分行 实现利润稳定增长 客户存款趋势向好[33] - 2025年二季度投诉量同比 环比均实现下降[34] - 持续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落实上海主场建设方案 建强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金融功能[35] 下一步工作打算 - 公司将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的领导作用[41] -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强化风腐同查同治 紧盯重点领域和风险点[42] - 对已完成整改任务适时开展回头看 加强源头治理 推动建章立制[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