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2025年2月销量点评:销量同比增长达7.8万辆,方盒子车型增长表现亮眼
长江证券· 2025-03-06 0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2025年2月销量7.8万辆,同比+9.7%,环比-3.8%,出口与新能源销量占比可观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坚定新能源转型,新车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与业绩改善 长期来看,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2月总销量77,883辆,同比+9.7%,环比-3.8%;国内销量46,815辆,同比+15.8%,环比-11.5%;新能源销量达15,121辆,同比+23.2%,环比-32.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24.9%,同比+4.7pct,环比-7.5pct [8] - 2025年1 - 2月累计销量15.9万辆,同比-9.3%,新能源累计销量3.7万辆,同比+0.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28.9%,同比+3.9pct [8] - 2月哈弗品牌销量43,301辆,同比-3.2%,环比 -10.8%;坦克品牌销量11,762辆,同比+15.7%,环比-8.4%;WEY品牌销量3,643辆,同比+37.5%,环比-27.2%;欧拉品牌销量1,898辆,同比-36.9%,环比-13.5%;长城皮卡销量17,263辆,同比+65.0%,环比+40.1% [8] - 2月方盒子车型销量2.9万辆,同比+41.5%;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1.8万辆,同比+33.0% [8] - 2月海外销量31,068辆,同比+1.6%,环比+10.9%,销量占比达39.9%,同比-3.2pct,环比+5.3pct 1 - 2月海外累计销售5.9万辆,同比+3.7%,销量占比达37.2%,同比+4.7pct [8] 发展战略 - 国内在产品、渠道、供应链三个维度充分调整,坚定深化新能源转型,重点发力插混赛道,加速智能新能源产品投放 [8] - “ONE GWM”战略加速出海,海外市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1300家,泰国罗勇工厂已量产多款车型,巴西项目稳步推进 [8] - 积极推动销量与车型智能化发展,未来智能化实力有望加强 [8] 投资建议 - 短中期出海加速叠加国内坦克等高价值车型占比提升有望推动销量与业绩成长 长期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长期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8]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9、160.5、179.5亿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6.8X、13.3X、11.9X,对应港股PE分别为8.0X、6.3X、5.7X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A、2024E、2025E、2026E的相关财务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 [13] - 基本指标涵盖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13]
长安汽车:公司简评报告:2月新能源销量同比提升,智驾平权步伐提速-20250306
东海证券· 2025-03-06 0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型规划密集、全球化战略布局清晰,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程度加深,看好其电动智能转型前景和全球市场增长空间,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5/68.85/96.62亿元,对应EPS为0.53/0.69/0.97元,对应PE为25/19/13倍,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长安汽车2025年2月汽车批发销量16.14万辆,同环比分+5.72%/-41.45%,2025年M1 - 2累计批发销量43.71万辆,累计同比+0.94%;自主乘用车2月批发销量9.42万辆,同环比分别+12.45%/-51.23%,2025年M1 - 2累计批发销量28.72万辆,同比+2.42%;2月新能源销量3.97万辆,同环比+68.4%/-41.25%;2月海外销量4.75万辆,同环比+15.5%/-23.37%[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2月批发、自主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环比降、同比增,环比下滑受春节假期后生产节奏调整及市场需求阶段性收缩影响,但CS75系列等战略车型有结构性增长动能;2月新能源销量环比承压,但渗透率较1月提升;启源2月销量0.79万辆,环比-26.67%;阿维塔2月销量0.52万辆,同环比分别+110.91%/-41.29%;深蓝2月交付量1.87万辆,同环比+87.49%/-23.75%;阿维塔06、深蓝S09、启源Q07等新车型预计2025年4月上市[6] 公司发展战略 - 新能源新车方面,2025年计划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涵盖深蓝、阿维塔和启源等品牌;深蓝将推6座大尺寸SUV深蓝S09及智能运动轿车,拓展全球化产品至81个国家;启源将推Q07、中型轿车及紧凑型SUV;阿维塔将推包括12、07改款和06等新车型;智能化方面,深蓝发布三大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自研的DEEPAL AD PRO支持高速NOA功能,搭载该方案的深蓝S07起售价较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本下探1万元;海外布局方面,2025年聚焦五大项目,包含东南亚罗勇工厂2025Q1投产、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独联体区域KD项目投产、中南美完成巴西子公司设立、中东非全面导入CHANGAN、DEEPAL、AVATR三大品牌[6]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1A|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1051|1213|1513|1678|1865|2039| |同比增速(%)|24%|15%|25%|11%|11%|9%| |归母净利润(亿元)|36|78|113|52|69|97| |同比增速(%)|7%|120%|45%|-54%|31%|40%| |毛利率(%)|17%|20%|18%|17%|17%|18%| |每股盈利(元)|0.36|0.79|1.14|0.53|0.69|0.97| |ROE(%)|6%|12%|16%|7%|9%|11%| |PE(倍)|36|16|11|25|19|13|[3]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64,871|71,205|78,875|90,495| |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41,513|46,031|51,175|55,941| | |预付账款(百万元)|288|319|355|388| | |其他应收款(百万元)|894|992|1,102|1,205| | |存货(百万元)|13,466|15,269|16,790|18,188| |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9,903|10,963|12,169|13,286| |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30,935|144,779|160,466|179,502| |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3,787|14,427|16,307|19,847| | |固定资产(百万元)|20,204|19,244|19,488|19,886| | |在建工程(百万元)|1,914|4,012|4,446|4,249| | |无形资产(百万元)|15,046|14,804|14,802|13,630| |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24|20|16|13| |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261|7,923|7,271|7,793|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59,236|60,429|62,329|65,419| | |资产总计(百万元)|190,171|205,208|222,795|244,921| | |短期借款(百万元)|30|30|30|30| | |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75,747|81,206|90,429|102,306| |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27,463|34,750|38,282|41,525|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03,239|115,986|128,741|143,861| | |长期借款(百万元)|1,206|977|733|476| |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1,043|11,043|11,043|11,043|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248|12,020|11,776|11,519| | |负债合计(百万元)|115,488|128,006|140,517|155,380| | |股本(百万元)|9,917|9,917|9,917|9,917| | |资本公积(百万元)|8,251|8,251|8,251|8,251| | |留存收益(百万元)|53,685|57,355|62,172|68,933| | |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71,853|75,523|80,341|87,102|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830|1,678|1,938|2,439| |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74,683|77,202|82,279|89,541| |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90,171|205,208|222,795|244,921|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51,298|167,764|186,510|203,880| | |营业成本(百万元)|123,523|140,067|154,017|166,836| |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4,758|5,276|5,866|6,412| | |销售费用(百万元)|7,645|7,598|8,025|8,334| | |管理费用(百万元)|4,098|5,234|5,410|5,497| | |研发费用(百万元)|5,980|6,744|7,624|8,472|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897| - 868| - 932| - 1,267| | |投资收益(百万元)|3,050|93|696|765|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 - 19| - | - | - | | |营业利润(百万元)|10,447|4,448|7,857|11,221| | |利润总额(百万元)|10,589|4,562|7,962|11,327| | |所得税(百万元)|1,087|468|818|1,163| | |净利润(百万元)|9,502|4,093|7,145|10,164| |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1,826| - 1,152|259|502|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1,327|5,245|6,885|9,662| | |EBITDA(百万元)|14,991|8,865|12,579|15,941| | |NPOLAT(百万元)|8,697|2,811|5,925|8,569| | |EPS(元)|1.14|0.53|0.69|0.97| |现金流量表|税后经营利润(百万元)|9,502|2,757|5,389|8,271| | |折旧与摊销(百万元)|5,299|5,171|5,549|5,881|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897| - 868| - 932| - 1,267| | |其他经营资金(百万元)|1,129|1,041|1,636|1,706|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9,861|13,246|15,683|21,530| |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 - 6,208| - 5,976| - 6,633| - 8,019| |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 - 2,128| - 936| - 1,379| - 1,892| |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11,434|6,334|7,670|11,619|[7]
长安汽车:系列点评二十二:阿维塔、深蓝发力 新能源转型加速-20250306
民生证券· 2025-03-05 16: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同比销量稳步提升,新能源大幅增长,阿维塔、深蓝发力加速新能源转型,海外销量加速成长打开全球市场,看好其电动智能转型及华为智能化赋能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销快报 - 2月集团批发销量16.1万辆,同比+5.7%,环比-41.4%;自主乘用车批发销量9.4万辆,同比+12.5%,环比-51.2%;长安福特批发销量1.2万辆,同比-9.0%,环比-31.5%;长安马自达批发销量0.38万辆,同比-3.9%,环比-42.5% [1] 自主乘用车与新能源 - 2月自主新能源批发销量3.97万辆,深蓝销量1.87万辆,同比+87.5%,环比-23.8%;阿维塔5182辆,同比+110.9%,环比-41.3%,阿维塔07新车型贡献增量;启源销量0.8万辆 [2] - 2025年集团销量目标30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100万辆,后续将推出阿维塔06、深蓝S09、长安启源Q07等全新产品 [2] 阿维塔与深蓝品牌 - 1月深蓝、阿维塔品牌销量分别24575、8826辆,2月分别为18738、5182辆 [3] - 2025年深蓝计划推出两款全新车型,深蓝S09采用六座布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全球年销目标50万台(国内40万台,海外10万台) [3] - 阿维塔新车型有阿维塔06及阿维塔12和阿维塔07改款车型,阿维塔06配备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4.0车机系统,价格有望下探,助力实现22万辆销量目标 [3] 海外销量 - 2月长安海外销量4.8万辆,同比+63.6%,环比-23.4% [4] - 2025年要在海外新建经营主体8个、物流节点16个、28条线路、渠道触点550+个,完成泰国罗勇工厂和独联体区域KD项目投产、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完成巴西子公司设立、中东非全面导入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等大事 [4] - 泰国布局的全球“右舵生产基地”产能2025Q1投产,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后总产能增至20万辆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1298|163012|188553|212122| |增长率(%)|24.8|7.7|15.7|12.5|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1327|6073|8244|10787| |增长率(%)|45.2|-46.4|35.7|30.8| |每股收益(元)|1.14|0.61|0.83|1.09| |PE|11|21|16|12| |PB|1.79|1.69|1.57|1.44|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151298|163012|188553|212122| |管理费用|4098|4890|6034|6364| |投资收益|3050|815|943|1061| |净利润|9502|5061|8244|10841| |其他流动资产|12240|5318|5756|6079| |非流动资产合计|59236|57460|55637|53645| |资产合计|190171|199307|221917|241993| [2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成长能力(%)|/|/|/|/| |营业收入增长率|24.78|7.74|15.67|12.50| |EBIT增长率|-16.37|-70.32|133.12|45.99| |净利润增长率|45.25|-46.38|35.75|30.84| |盈利能力(%)|/|/|/|/| |毛利率|18.36|16.11|17.12|18.00| |净利润率|6.28|3.10|4.37|5.11| |总资产收益率ROA|5.96|3.05|3.72|4.46| |净资产收益率ROE|15.76|8.00|10.09|12.05|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1.27|1.30|1.32|1.37| |速动比率|1.12|1.17|1.18|1.23| |现金比率|0.63|0.70|0.73|0.76| |资产负债率(%)|60.73|60.98|62.36|62.23| |经营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82|7.53|6.67|7.10| |存货周转天数|39.79|30.92|35.35|33.14| |总资产周转率|0.80|0.82|0.85|0.88| |每股指标(元)|/|/|/|/| |每股收益|1.14|0.61|0.83|1.09| |每股净资产|7.25|7.66|8.24|9.03| |每股经营现金流|2.00|1.60|2.10|1.80| |每股股利|0.34|0.20|0.25|0.30| |估值分析|/|/|/|/| |PE|11|21|16|12| |PB|1.79|1.69|1.57|1.44| |EV/EBITDA|5.23|7.28|3.69|2.02| |股息收益率(%)|2.64|1.54|1.93|2.31| [22]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净利润|9502|5061|8244|10841| |折旧和摊销|5299|5287|5425|5563| |营运资金变动|7880|6255|8132|2560| |经营活动现金流|19861|15824|20822|17833| |资本开支|-2528|-3501|-3516|-3447| |投资|-2242|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6208|-2686|-2574|-2386| |股权募资|35|0|0|0| |债务募资|-563|124|174|274| |筹资活动现金流|-2128|-1905|-2354|-2756| |现金净流量|11435|11233|15894|12691| [22]
长安汽车丨2月:阿维塔、深蓝发力 新能源转型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05 15:33
事件概述 - 集团2月批发销量为16.1万辆,同比增加5.7%,环比下降41.4% [1] - 自主乘用车2月批发销量为9.4万辆,同比增加12.5%,环比下降51.2% [1] - 长安福特2月批发销量为1.2万辆,同比下降9.0%,环比下降31.5% [1] - 长安马自达2月批发销量为0.38万辆,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42.5% [1] 自主乘用车与新能源业务 - 2月自主新能源批发销量为3.97万辆 [1] - 深蓝品牌2月销量1.8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7.5%,环比下降23.8% [1] - 阿维塔品牌2月销量5,182辆,同比大幅增长110.9%,环比下降41.3%,新车型阿维塔07贡献增量 [1] - 启源品牌2月销量0.8万辆 [1] - 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00万辆 [1] - 后续将推出阿维塔06、深蓝S09、长安启源Q07等全新产品以加速电动化转型 [1] 核心新能源品牌展望 - 深蓝品牌计划在2025年推出包括S09在内的两款全新车型,S09采用六座布局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2] - 深蓝品牌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全球年销目标为50万台,其中国内40万台,海外10万台 [2] - 阿维塔品牌新车型主要包括阿维塔06以及阿维塔12和阿维塔07的改款车型 [2] - 阿维塔06将配备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4.0车机系统,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助力实现22万辆的销量目标 [2] 海外市场拓展 - 2月长安海外销量4.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3.6%,环比下降23.4% [3] - 2025年公司计划在海外新建8个经营主体、16个物流节点、28条线路、550多个渠道触点 [3] - 2025年关键海外举措包括泰国罗勇工厂和独联体区域KD项目投产、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设立巴西子公司、在中东非全面导入三大品牌 [3] - 泰国"右舵生产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后总产能将增加至20万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投产 [3]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0亿元、1,886亿元、2,121亿元 [3] - 预计2024-2026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0.7亿元、82.4亿元、107.9亿元 [3] - 预计2024-2026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1元、0.83元、1.09元 [3] - 基于2025年3月5日12.97元/股的收盘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1倍、16倍、12倍 [3]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3 13:43
核心观点 - 起亚汽车通过"价值战"而非"价格战"实现销量逆袭,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9.2%,累计销量超650万辆[5] - 公司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进行新能源转型,推出6款电动车并调整组织架构[5][7] - 通过内销+出口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出口量进入TOP10合资品牌,累计出口36.4万辆创汇36亿美元[14][16][18] - 产品研发聚焦中国市场需求,EV5等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并反向输出全球市场[10][12][21] 战略转型 - 2022年起全面革新在华策略,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倾斜,烟台技术研究所成为集团全球唯二新能源研发中心[7][10] - 2023年发布新能源战略,计划2023-2027年推出6款电动车,已导入EV6 GT和EV5两款车型[7] - 设立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推进L4智驾本土化,已获上海道路测试许可[12] - 考虑与百度、华为合作开发专属车机系统,强化智能化布局[12] 产品策略 - EV5作为首款中国研发的全球车型,由中国400名工程师参与开发,内饰采用成本高30%的环保材料[10][21] - 2025款EV5升级L2+智驾系统,覆盖城区/高速/泊车全场景,支持30余款本土APP[23] - 根据用户反馈将内饰材质从可降解材料改为"零苯植物皮",成本更高但更符合中国偏好[12][21] - 采用"油电并举"模式,2024年推出K3特别版、索奈等多款车型丰富产品矩阵[18] 市场表现 - 2024年悦达起亚销量24.8万辆同比增49.2%,增幅居合资品牌第一[14] - 盐城工厂全年满产运转,出口车型扩大至6款,发动机出口至韩国等8国[16][18] - 海外市场贡献全球销量82%份额,在加拿大进入车企TOP10[16] - 合资品牌市占率从2023年50.2%降至40.5%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16] 渠道与服务 - 按全球SI 2.0标准升级全国经销商门店,计划2年内完成焕新[25] - 与京东养车、天猫养车合作补充地级市服务网络,2024年新增多个4S门店[25] - 上线Kia App整合看车-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跨部门质量反馈机制[25] - 高管直接参与广州车展用户调研,专门团队跟踪产品改进需求[12][21]
磷酸铁锂龙头进军西班牙!
起点锂电· 2025-01-21 09:25
德方纳米与ICL合资建厂 - 德方纳米与ICL集团达成协议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萨伦特镇合资建设锂电池材料工厂 投资金额为2 85亿欧元 占地25英亩 是西班牙该地区首家磷酸铁锂材料工厂 [2] - 合资工厂股权结构为德方纳米持股20% ICL持股80% 双方表示合资整合了各自优势 磷酸铁锂是锂电池关键材料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至关重要 [3] - ICL集团主营特种矿物产品 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除西班牙项目外还在美国密苏里州建立磷酸铁锂制造厂 [3] - 德方纳米此前已对海外市场进行充分考察 本次合作是其海外布局里程碑事件 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3] 德方纳米经营业绩 - 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暴涨 但仅持续一年 2023年Q1亏损7 17亿元 中报亏损扩大至10 44亿元 全年营收169 7亿元同比下降24 7% 净利润亏损16 4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营收43 4亿元同比下降51 2% 净利润亏损5 2亿元同比收窄 前三季度营收65 3亿元同比下降54 4% 净利润亏损8 22亿元同比收窄 [6] - 公司主营锂电池上游材料 磷酸铁锂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其业绩 2023年产能过剩导致锂价下跌 叠加行业价格战和技术比拼 经营环境恶化 [7] 德方纳米最新动态 - 旗下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成功增资扩股1 46亿元 投资方包括深圳市国信亿合等机构 [8] - 公司凭借电池材料专利技术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 已承担30余项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780余项 其中90%为发明专利 参与制定标准超40项 [8] - 公司披露2025年产能规划: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 5万吨/年 磷酸锰铁锂11万吨/年 补锂剂5000吨/年 在建磷酸盐系正极材料8万吨/年 [8] 欧洲锂电池行业现状 - 欧洲本土锂电池产能到2030年仍难以满足需求 建厂面临严格审批流程 如居民反对可能延长审核 [10] - 德国 芬兰 匈牙利等国积极建设产业链 但德国即使筹集11亿欧元基金也难以短期内满足BBA等本土品牌需求 [10] - 欧洲本土锂矿规划不足30个 锂价走低影响投资信心 新项目开发成本高于东南亚和南美 [10] - 欧洲扶持的16家电池工厂已有11家失败 如Northvolt因技术缺陷濒临淘汰 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高效工厂建设能力 [10] - 欧洲新能源转型需与中国合作 宁德时代已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建厂 德方纳米项目可能与之呼应 未来亚洲电池厂或将在欧洲汽车产业链中占据强势地位 [10]
大众比丰田少卖200万辆,差在哪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5 16:48
丰田与大众2024年全球业绩对比 - 丰田2024年全球销量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6.7%,守住行业老大地位 [5] - 丰田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劲,销量达233.26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近半为混动车型 [5] - 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177.6万辆,同比下滑6.9%,占全球销量16% [5]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2.7万辆,同比下降2.3%,位居行业第二 [5] - 大众在中国市场销量292.8万辆,同比下滑9%,占全球销量32.4% [5] 中国市场表现差异 - 丰田在华两大合资企业表现分化:广汽丰田销量77.01万辆(-14.5%),一汽丰田80万辆(持平) [5] - 大众在华合资企业表现:一汽-大众销量165.91万辆(-13%),上汽大众超120万辆(持平) [5] - 大众安徽ID.UNXY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中国市场对大众全球业务影响显著大于丰田 [5] 新能源战略差异 - 丰田提出到2026年推出10款纯电车型,目标销量150万辆,但实施路径不清晰 [9] - 大众计划2026年在中国推出覆盖多种驱动形式的产品,包括基于CMP平台+CEA架构的纯电车型 [10] - 丰田更注重燃油车和混动技术的平衡,纯电渗透率仅0.1% [13] - 大众在纯电智能赛道投入巨大,2025年将推出奥迪Q6L e-tron等重磅车型 [11] 2025年战略规划 大众集团 - 2025年重点推出两款奥迪量产车型:上汽奥迪AUDI首款车型和奥迪一汽Q6L e-tron [11] - 将亮相ID.与众新车型(与小鹏合作的B级SUV)和基于CMP平台的首款原型车 [11] - 计划发布首款增程车型,具体合资方未披露 [11] - 2030年目标在中国市场实现350万辆销量,占15%市场份额 [11] 丰田汽车 - 更名中国研发基地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 [14] - 给予合资企业更多纯电车型本土化权限 [14]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 [14] - 坚持工程师文化,注重生产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 [13] 管理层与企业文化 - 大众CEO奥博穆媒体曝光率显著高于丰田社长佐藤恒治 [7] - 丰田章男仍对公司决策有决定性影响 [9] - 丰田保持家族企业特色,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紧密 [14] - 大众采取更开放的技术合作模式(如与小鹏合作) [11]
对话广汽丰田文大力:用丰田的品质,造新势力的车
晚点LatePost· 2025-01-09 10:41
新能源转型战略 - 公司提出"二次创业"战略,目标是2030年重回百万销量,新能源车占比接近60% [4][42][43] - 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新能源车型铂智3X和铂智7,打破合资车企惯例 [3][15][16] - 开发周期从传统4-5年缩短至2年半,采用产品经理主导的新势力开发模式 [4][25][2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铂智3X定位10万级市场,搭载Momenta端到端高阶智驾,是合资品牌首款高阶智驾车型 [5][20][30] - 铂智7为中大型轿车,自主研发范围更大,包括车身架构和电池布置 [21] - 采用"组队竞技"策略,与华为、Momenta等头部供应商合作弥补智能化短板 [5][22][23] 市场与竞争分析 - 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超50%,比预期提前10年,公司销量同比下滑14.5%至77万辆 [4][11] - 合资品牌面临用户认知隔阂,需改变"燃油车强新能源弱"的刻板印象 [24][25] - 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安全基因基础上加入智能化,瞄准4亿中产阶级用户 [32][34] 组织与研发变革 - 研发团队仅600人,远少于比亚迪11万/长安1.8万,计划2030年实现全面自立化 [48] - 改变传统研发主导模式,将用户需求前置,采用深度访谈挖掘潜在需求 [27][28] - 渠道策略聚焦产品认知建设,通过铂智系列建立新能源沟通能力 [51] 行业趋势判断 - 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远超全球,智能化需求差异显著 [12][41] - 行业高度同质化,技术垄断难实现,差异化成为关键出路 [32][33] - 出海可能是新增长点,但国内价格战损害行业长期利益 [52][53] 企业文化转型 - 继承丰田安全品质基因,同时学习新势力速度和用户思维 [56] - 改变传统"改善"文化,建立适应快速迭代的创新机制 [56] - 面临历史流程惯性挑战,需平衡安全要求与创新速度 [56]
从 1000 多款车的数据,看新车生命周期如何压缩
晚点LatePost· 2024-08-20 15:59
汽车行业变革趋势 - 汽车产品属性从耐用消费品向消费电子转变,更新节奏显著加快 [4][12] - 新能源车研发周期从燃油车时代的48-60个月缩短至12-15个月,改款频率提升至一年两次 [5][48] - 2022-2023年发布的新能源车中,80%型号月销量不足5000辆,40%低于1000辆且快速停产 [5]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2023年中国市场发布126款新车,仅23款月销超5000辆(占比18%),7款超1万辆,成功率低于2016年(45款超5000辆)[8][16] - 分价格段头部车型集中:10万以下以比亚迪秦PLUS、AION Y为主;10-20万被比亚迪宋/元/汉统治;20-30万由特斯拉Model 3/Y垄断;30万以上理想L9/问界M9领先 [23][24][26] - 燃油车经典款如大众朗逸/日产轩逸降价后仍保持2.3万辆月销,新能源代表Model Y/秦PLUS月销约4万辆 [26] 企业战略与产品生命周期 - 比亚迪通过DM技术升级(纯电续航超100公里)和激进定价策略,2021年后车型成功率显著提升 [32] - 华为合作车型问界M9(47万元起)月销1.6万辆成价格段第一,但中低端型号M5/M7表现波动 [41] - 理想采用"家族化"产品矩阵(L9至L6),以相似设计低成本快速迭代,压制竞品跟进速度 [45] - 极氪001通过2024/2025款连续升级智驾配置维持70%销量占比,但导致"三代同堂"争议 [49][50] 技术迭代与供应链挑战 - 电动车硬件(智驾芯片/电池/激光雷达)和软件OTA加速迭代,倒逼车企频繁改款 [48][49] - 供应商面临交付周期压缩:宁德时代电池测试从2年缩至1年,高通智驾方案开发从2年减至1年 [52] - Mobileye称中国车企需求波动超出预测能力,行业不稳定加剧 [52] 成功案例与行业规律 - 长期技术积累是关键:特斯拉/比亚迪提前十余年布局,华为依托工程能力积累 [52] - 细分市场突破案例:理想ONE开创六座增程式SUV,腾势D9以低价策略颠覆MPV市场 [27] - 小鹏G6因竞品集中上市(智己LS6/极越01等)导致月销从8750辆骤降至2000辆 [28] - 汽车研发复杂度远超手机(零部件数量10倍以上),短期研发难以保证产品竞争力 [52]
杭州热威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2-28 11:54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6] - 发行股数不超过400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6]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6] -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6]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001万股[6]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662.04万元、145,565.71万元、180,247.62万元和80,938.29万元[32] - 报告期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79.75万元、17,674.59万元、20,572.01万元和10,140.13万元[32]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45%、29.63%、27.40%和27.65%[21][43] - 报告期内外销收入分别为69,721.51万元、79,758.49万元、101,826.73万元和46,109.19万元,占比分别为52.34%、54.98%、56.78%和57.43%[22][48][58] - 报告期各期公司电热元件产量分别为7,116.27万个、8,448.58万个、9,720.90万个和4,186.80万个[34]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140,376.48万元、189,906.05万元、202,403.62万元和199,452.68万元[34]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233.74万元,2021年为24,074.10万元[36]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7%,2021年为5.54%[36]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6,355.01万元、27,251.97万元、31,731.36万元和27,300.38万元[44] - 报告期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7.72%、27.48%、25.09%和11.27%[51] - 报告期各期公司产品的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2.27%、68.56%、69.18%和68.61%[59] 股权与公司结构 - 热威有限于2019年8月分立后,不再持有河合电器和恒诺投资20%股权[14] - 热威企管已于2020年12月16日注销[13]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厦门布鲁克持有发行人80%股份,为控股股东[146] - 张伟、楼冠良、吕越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分别通过厦门布鲁克、宁波热威、布鲁克企管间接持有发行人80%、10%、10%股份[148] 子公司情况 - 子公司安吉热威于2021年7月被工信部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9] - 江山热威2021年度总资产22901.78万元、净资产16221.02万元、营业收入32662.74万元、净利润7883.03万元;2022年1 - 6月总资产16787.96万元、净资产11379.85万元、营业收入14422.47万元、净利润3087.86万元[108] - 安吉热威2021年度总资产54710.29万元、净资产28193.62万元、营业收入58484.94万元、净利润7818.80万元;2022年1 - 6月总资产62732.21万元、净资产26916.58万元、营业收入42244.16万元[121] - 热威医疗2021年度总资产484.46万元、净资产325.89万元、营业收入12.62万元、净利润 - 907.52万元;2022年1 - 6月总资产287.54万元、净资产147.41万元、营业收入25.85万元、净利润 - 478.48万元[127] - 厦门臻莱2021年度总资产848.24万元、净资产845.89万元、营业收入30.16万元、净利润37.36万元;2022年1 - 6月总资产808.37万元、净资产806.76万元、营业收入52.42万元、净利润2.48万元[130] - 泰国热威2021年度总资产8497.00万元、净资产5424.72万元、营业收入3722.02万元、净利润571.99万元;2022年1 - 6月总资产11727.11万元、净资产6539.47万元、营业收入2325.15万元、净利润514.35万元[134] - 热威汽零2021年度净利润 -73.70万元,2022年1 - 6月净利润547.88万元[140] 人员与薪酬 - 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及核心人员薪酬总额分别为319.00万元、523.89万元、969.35万元、348.38万元,占各期发行人利润总额比重分别为1.45%、3.14%、3.63%、3.05%[196]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7万元(不含税),除津贴外不享受其他福利待遇[195] 其他 - 2018年11月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河合电器电热元件业务,合并对价29,977.85万元与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22,002.28万元差额7,975.57万元确认为商誉,2022年6月末商誉余额7,975.57万元[20][42] -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总投资额89,268.6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75,973.32万元[39] - 公司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30] - 2019 - 2021年公司电热元件产量占全球电热元件产量比例均居于前三[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