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4:56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 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完)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 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中国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 同时,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全球 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黄润秋表示,中日韩在地理上一衣带水,决定了我们必须顺应三国人民对美好环境和健康生活的期盼, 共同守护赖以生存的同一片天空和海洋。中日韩在经济上深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必须共同探索绿色低碳 发展的新路径,把彼此作为转型道路上的亲密伙伴。中国有句谚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面对日趋复杂 的全球环境和气候形势,中日韩三方更加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环境合作的典范和标 杆。 会议通过并签署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6—2030)》和《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 议联合公报》。 中新社山东烟台9月28日电(记者阮煜琳王娇妮)9月27日至28日,第二 ...
泰安高新区创新总量减排机制,“盘活”环境要素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8:11
泰安高新区始终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方向,将强化环境容量管控与深化环境要素保障紧密融 合,聚焦辖区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关键任务,以制度完善为基础、资源统筹为抓手、精准审批 为支撑,全方位保障项目环境要素需求,为辖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规范高效的减排工作体系。率先出台《泰安高新区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统筹使用管理办法》, 从制度层面明确指标回收、调剂、使用的标准流程,并专题召开污染物总量指标统筹会议,对重点任务 进行细化部署。在具体执行中,已顺利完成鲁威新材料总量指标回收工作,向企业精准下发统筹通知, 累计回收颗粒物1.13吨、二氧化硫0.44吨、氮氧化物6.75吨,进一步盘活存量指标资源。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优化环境要素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全力满足各类项目合理环境需 求,为辖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创新建立"污染物可替代总量储备库"。对辖区内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统筹与科学调剂,确保指 标向优质项目、重点产业倾斜;同步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重点项目专项总量指 标,有效破解项目落地的"要素瓶颈",2025年以来已依法依规完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1:21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合作,建成巴西美丽山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 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一大批标志性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中国方案。"万 劲松说。 古巴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此次论坛。古巴科技与环境部部长阿曼多*罗德里格斯*巴蒂斯塔表示,为推进能 源结构转型,古巴计划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为 补充性能源,并逐步向支柱性能源转变。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对古巴进行无私支持。"阿曼多*罗德里格斯*巴蒂斯塔希望与中国携手合作,推动 技术创新,推动能源领域的低碳发展。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27日在山西太原开幕。本届论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 系"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展示最新成果,深化务实合作。 "全球能源转型在取得成果中不断向前迈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获得广泛认可和 支持,各国均在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能源转型路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积极应对气 候变化是世界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 ...
发电量节节攀升,为何还要节约用电?
人民日报· 2025-09-28 00:20
从供给侧看,2024年超10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中,火电贡献超过60%,仍是发电主力。少用一度火电相 当于节约400克煤,减少900多克二氧化碳、200多克碳粉尘、15克氮氧化物等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每一度电。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是通过"风吹日晒"而来,但这并 不意味着没有成本。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极热无风、极寒无光、晚峰无光可能导致新能源 出力严重受阻。同时,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 要求,各环节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我国发电量增长很快,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我们还需要节约用电吗?有人发出这样 的疑问。 的确,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 球1/3,其中新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 发电量节节攀升,一些人可能觉得"一度电也就几毛钱,花不了多少钱"。那么今天,为何还要倡导节约 用电? 节约用电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从电力 全生命周期来看,每一度电都很珍贵。 精打细算 ...
国庆中秋游武汉,遇见的不只是风景
新京报· 2025-09-27 23:36
眼下,国庆中秋假期临近,湖北武汉再受瞩目。 相关OTA平台显示,这个假期,武汉是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在线预订人次同比增长35.5%。 武汉,这座"百湖之市"何以受青睐。 坚定不移转型,锲而不舍闯关,在转型闯关的关键时期,武汉抓住了机会,走对了路子,没有"失速"。 武汉产业转型背后,是产业向新开拓,是业态以新布局,与此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在向"新"破局。"坚 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习近平总书记 2024年在湖北考察时的 谆谆嘱托,恰是武汉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这种"新旧并举"的路径激活着武汉的绿色生产力。近3年,武汉一家科技公司的科研团队突破了"北斗 +AI"领域十余项"卡脖子"技术,北斗星地协同增强定位技术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南水北 调、雅万高铁等国内外重大工程;在光谷,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在车谷,工业机器 人与技术人员协同作业,平均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整车。 金秋的武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核心城市,拥有千万级人口规模与两万亿经济体 量,文旅产业发展禀赋得天独厚。 面对即将到来的假期,武汉将安排花车巡游、炫酷无人机秀、 ...
民营企业前1000家向“新”而动 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9-27 02:32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前1000家研发投入与成果均突破历史数 据,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实现双增长,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创新驱动下,企业经营绩效实现稳健增长,发展韧性凸显。2024年,入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9.92万亿元,同比增长6.87%;资产总额 46.46万亿元,同比增长8.16%;利润总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7.85%,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数据显示,共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合 计产值达1721.53亿元。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称:"民营企业引领了很多新领域新赛道的发展,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民营企业注重开拓国际 市场,而且注重和国际接轨。" 《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研发费用总额1.43万亿 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量质齐升,共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42.81万件, 同比增长27.58%,其中,发明专利59.46万件,同比增长15.5 ...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林山:将完善多项绿色财税政策支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8:41
在财政政策支持下,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中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 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林山同时指出,应意识到随着国内外 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转换、叠加,如能源结构调整仍面临诸多挑战、美欧等发达 经济体绿色政策出现回调等,都给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不少压力和挑战。 林山表示,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完善多项绿色财税政策支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 定相关绿色低碳战略和规范,强化政策措施引导,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 运作"的模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0年,财政部牵头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总规模885亿元,聚焦长江经济带,并适当兼顾其他区 域,重点支持防污防治、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目前 已实现沿江省市、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的全覆盖,有力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转型领 域。 着眼于强化激励约束,我国目前已构建起以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专门税种"多 税共治",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专项政策"多策共促",涵盖生 ...
新华时评:全球气候治理关键时刻的“中国动力”
新华社· 2025-09-26 02:46
中国气候治理新承诺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太阳能装机达2020年6倍以上(36亿千瓦目标) [2] - 森林蓄积量目标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2]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可再生能源装机21.59亿千瓦 占比59.2%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20年15.9%增至2024年19.8% [3] - 风光装机达16.8亿千瓦 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2020年3倍以上) [3] 全球绿色技术贡献 - 供应全球60%风电设备与70%光伏组件设备 [3] - 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3]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光产品为其他国家减碳约41亿吨 [3] 气候治理国际合作 - 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备忘录 [3] - 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 提供1770亿元气候资金支持 [3] - 维护多边机制并呼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4]
李强总理: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新华社· 2025-09-26 02:39
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由中方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致 辞。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李强指出,要促进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是全球面临的重大 挑战,亟需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气候生态不分国界,地球家园需要共同守护。我们应当深化绿色发展战 略对接,加强全球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协作,携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 可持续发展。 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全球风电 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目前,中方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绿色能 源合作项目,有力支持了当地绿色发展。我们将继续以自身稳定、优质的新能源产品供给,为填补世 界"绿色缺口"作出中国贡献。未来5年,中方还将开展200个海洋发展合作项目,支持小岛屿国家提升可 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炉灶百千万工程",助力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全文如下: 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49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6 01:11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今天(9月24日)在上海召开,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多来成效 显著,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490亿元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 碳市场大会上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 创历史新高,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天,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近7.2亿吨,成交额超490亿 元。 今年3月,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 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在河北唐山,全国第一家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企业内,废橡胶、纺织废料等工业废弃 物,通过专用管道送入高温窑炉,经科学配比替代传统燃煤;而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则转化为 生产原料。这套"吃废吐绿"系统,每年可消纳固废燃料超过15万吨。 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 郭君毅:每用1吨固废替代燃料,能减排约1.7吨二氧化 碳。每年固废燃料替代量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相当于减少10万辆家用轿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