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4.5亿元!丘钛科技完成出售印度子公司控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9-27 01:1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出售印度丘钛51.08%股权 总代价55.3亿印度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1] - 交易后仍持有印度丘钛48.92%股权 但不再并入合并报表[3] - 此举优化海外资产结构 聚焦核心业务运营[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亿元人民币 超出市场预估84.4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84亿元人民币[3] - 营收增长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3] 主营业务数据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销量4707.9万件 环比增长18.4% 同比增长44.3%[3] - 2025年8月指纹识别模组销量2059万件 环比增长43% 同比增长27.8%[3] - 摄像头模组增长因手机市场份额扩大及IoT/智能汽车需求提升[3] - 指纹识别模组增长受益于终端市场复苏和技术迭代[3] 行业前景分析 - 智能手机多摄趋势深化 智能汽车视觉系统升级 物联网设备普及推动需求[4] - 公司在光学模组领域综合竞争力有望持续释放[4] - 出售股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资金流动性 聚焦高增长主业[4]
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 31.98万起售
财经网· 2025-09-26 23:02
作者丨彭鑫 编辑丨安安 9月26日,腾势汽车全新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1.98万至34.98万元。 作为与科技安全旗舰SUV腾势N9一脉相承的家庭豪华伙伴,腾势N8L与腾势N9共同构成了腾势品牌独 有的旗舰豪华双子星矩阵,分别瞄准不同细分市场,深化在细分市场的车型布局。腾势N9定位科技安 全旗舰SUV,科技力拉满、豪华感给足,更追求旗舰的科技性能。腾势N8L则是更聚焦家庭的安全豪华 SUV,继承了N9的安全技术和灵活驾控,有大空间和豪华感,更追求家庭的豪华舒享。 腾势N8L的笼式车身,关键区域采用2000MPa材质,强度是高铁轨道钢的2倍,单边车顶最大承压达到 14.3吨。配合宽度同级领先的全铝前后防撞梁、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9个安全气囊,全维 守护,不留死角,最大范围保护全家人的出行安全。 整体设计上,腾势N8L延续家族"优雅之势"设计语言,提供四款单色——典雅红、雪玉萤、玄璟墨、石 影澜和两款高定双色——霜云墨和翠华墨。内饰设计采用舒缓的线条、温和的色调和亲肤的材质,在云 锦米、金山棕、铂檀灰三款配色的映衬下,宛如优雅的起居室。 针对家庭出行需求,腾势N8L空 ...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豪赌”:超奢赛道前景未卜,三重难关亟待破解
华夏时报· 2025-09-26 14:3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硬件行业的'后发者'只要抓住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节点,完全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而当前汽车行 业的电动化转型,正是这样一个节点。"9月26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追觅科技相关负责 人如是说。此前一天,该公司晒出首款超奢旗舰SUV的照片,其造车计划也算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有小米和华为在前,消费电子厂商跨界做汽车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追觅科技选择的路并不一样,官宣的 两款车,一个对标布加迪威龙,一个对标库里南的超奢SUV,均为超豪华品牌。该公司表示,其打造的 超豪华品牌将结合中国智能化浪潮下的技术优势,让产品成为拥有生命力和成长性的AI智能终端,这 不同于当前传统的超豪华品牌。 近两年,清洁家电刮起一阵跨界转型的风,追觅科技冲在最前沿,不仅跨界门类最多,所跨程度也最 大。在业内人士看来,任何行业的发展必然经过专业化向多元化的迈进,否则企业规模很难做大,扫地 机、洗地机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发展成为像冰箱、洗衣机一样的强刚需品类,但跨界造车难度极大,最关 键的就是过资本、品牌、技术这三重门。 庞大的生态布局 9月25日,追觅汽车官方微博晒出一张照片,照 ...
调研速递|德赛西威接受高盛等80家机构调研,智能汽车业务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30
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业务发展 - 第四代智能座舱已在理想、小米、吉利等客户规模化量产 并持续获得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等新项目订单 [1] - 第四代旗舰智能座舱域控产品已在奇瑞汽车配套量产 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获理想汽车新项目订单并受全球顶级主机厂关注 [1] - 多款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为小米、理想、长城等车企规模化量产 轻量级辅助驾驶方案获广汽丰田、奇瑞汽车、TOYOTA等主流客户订单 [1] 辅助驾驶法规应对策略 - 新国标要求提升系统感知处理能力、算力、算法和传感器标准 公司通过规模化降本、高性能安全冗余及安全体系保障三维度应对 [2] - 技术层面采用8775舱驾一体增加4D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解决高速NOA场景需求 [2]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进展 - 已完成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海外分支机构战略布局 [3] - 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2026年量产 为欧洲市场提供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产品 [3] - 持续与全球核心芯片厂、主机厂战略合作 培育供应链网络赋能协同出海 [3] 无人车业务技术突破 - "川行致远"无人车采用车规级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体系 爬坡高度提升至25% [4] - 自研"远行"电池正常运行可达6年30万公里以上 具备L4自动驾驶端到端算法并自建数据中心 [4] 全栈智能化技术能力 - 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涵盖硬件集成、系统融合与核心算法三大核心 [5] - 硬件集成提升开发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系统融合实现"一芯双系统"协同与资源复用 [5] - 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模式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核心算法确保算力高效利用 [5]
双林股份,递交H股上市申请!A股定增事项已终止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1:06
上市申请与财务表现 - 双林股份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0.82亿元、4.98亿元及2.87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率分别为1.8%、2.0%、10.1%及11.4% [1] 融资策略调整 - 公司于7月11日终止15亿元A股定增计划 [2] - 原定增资金拟用于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高精度数控磨床扩产、前瞻性技术研究等项目 [2] - 7月18日宣布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领先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1] - 产品包括传动组件、新能源驱动系统及轮毂轴承零部件 [1] - 按2024年收入计算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供应商 [1] - 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1% [1] 募集资金用途 - H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产能和建立国际化销售网络 [3] - 资金将投入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化 [3] - 计划用于机器人、智能汽车及低空经济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研究 [3] - 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长安第四代CS55PLUS上市
环球网· 2025-09-26 10:21
产品发布 - 长安汽车于9月25日正式推出第四代CS55PLUS 共发布4款配置 起售价7.89万元 [1] 设计特点 - 大面积格栅造型优化风阻并提升发动机舱散热表现 [3] - 碑影锋芒LED前大灯采用盾形元素 远光照射范围达150米 近光覆盖55米 [3] - 桥影光链LED尾灯配备118颗贯穿式灯珠 适应暴雨或浓雾天气 [3] - 环抱贯穿式座舱空间充足 饰板材质舒适 收纳空间充裕 [3] 动力系统 - 搭载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1.5T发动机 最大功率141kW [5] - 1500rpm转速区间实现310N·m峰值扭矩输出 适应多种路况 [5] - 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智能识别路况并调整扭力输出 [5] - 配合蓝鲸新一代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5] 安全配置 - 配备1颗前置800W像素摄像头+4颗高清环视摄像头+4个侧向毫米波雷达+1个前向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 [5] - 拥有AEB自动紧急制动/FCW前碰撞预警等18项主动预警与制动功能 [5] - 配备6个安全气囊 博世传感器反应速度0.03秒 [5] - 空载离地间隙188mm 满载离地间隙167mm 适应复杂路况 [5] 智能科技 - 天枢智能座舱集成AI语音大模型接入Deep Seek [7] - 配备14.6英寸+10.25英寸星环智联全液晶双联屏 [7] - LCC车道巡航在20km/h时速时跟车距离5米 [7] - 高快领航系统支持自动变道 "随车流主动调速"功能自适应调节车速 [7]
央视新闻首次曝光尊界供应链,尊界S800大量细节被披露
齐鲁晚报· 2025-09-26 03:36
9月26日消息,央视新闻今日发布微博,表示其近期深入探访鸿蒙智行合肥尊界超级工厂及核心供应链 企业,首次全面展示了百万级豪华轿车尊界S800从研发到制造的全过程,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该 报道通过华为侧工艺设计师、江淮侧技术负责人及一线工人、供应链伙伴的真实讲述,呈现了尊界 S800在智能安全与人性化设计上的创新突破。 同时,尊界S800在制造工艺上同样领先,国内首个实现全车漆面自动打磨的量产项目,DOI值高达 96.3,达到镜面级效果。自上市以来,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突破12000台,单周交付量稳步攀升至300台 以上,市场热度彰显中国品牌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中逐步掌握话语权。 通过视频的讲述可以了解到,尊界S800搭载的ActiveSafe零重力座椅,采用10层丝绵填充与闭式支撑材 料,有效降低振动传导,带来"如云朵般"的乘坐体验。更关键的是,该座椅与乾崑智驾ADS系统深度联 动,在碰撞发生前可接收快速回位信号,通过电机自动将大角度躺姿调整为直立坐姿,最大程度保护后 排乘客安全,开创了智能安全座椅的新方向。这一技术融合体现了鸿蒙智行在智能汽车时代对用户安全 的前瞻思考。 ...
奔驰纯电CLA将搭载Momenta智驾;赛力斯发行H股获证监会备案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03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赛力斯发行不超过3.31亿股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赴港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1] - 小鹏汽车与阿里云签署后量子安全技术合作协议 将联合研发安全算法并拓展至AI/V2X/芯片/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应用领域 [3] - 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车型将搭载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基于飞轮大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广汽集团董事长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至少有3-5家中国企业 强调中国在新能源化/低碳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2] - 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 技术趋势推动本土企业全球化发展 [2] -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技术融合与商业化落地 具备核心技术的供应商获市场关注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后量子安全技术合作构筑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护城河 推动行业量子时代安全标准建立 [3] - 跨国车企与本土技术企业深度合作 体现智能化本土化进程与量产验证价值提升 [4]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车位到车位的功能实现 标志技术方案向实际应用场景拓展 [4]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56
产业规划与目标达成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渗透率目标 [1] -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 [1] - 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100万辆左右 销量占比由2024年40.9%提升至65% [4][6] 市场销量与增长态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占全球销量70.5% [2]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4]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破100万辆 2021年销量331万辆同比增长183% 2024年产销量首破千万辆 [2] 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771.9万辆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插电混动(含增程)销量514.1万辆占比40% 较2023年提升10.4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年纯电市场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 [4] - 插混车型增速跑赢大盘 PHEV增速明显高于BEV 预计2030年后BEV占比将逐步回升 [5][6] 竞争格局与产业集中度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稳居国内盈利榜首 [2][3]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为50% 前5家为62% 前10家为81% 前20家为97% [8]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长安/奇瑞/吉利/问界/理想等快速成长 [3][7] 产业链优势与技术输出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技术合作 [3]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 [4] 智能化与产业变革 -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上车潮 智驾系统价格下探 [6]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 包括全固态电池/线控底盘/AI大模型/超快充/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 [8] -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 新势力企业出现分化 威马/爱驰/赛麟/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 [7] 未来发展展望 - "十五五"期间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增速由高速转为快速 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提升 [4][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 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 [4] - 出海成为必选项 企业需利用成熟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 [8]
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 奔驰与字节跳动合作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30
北京秋意渐浓,但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的热度不减。 9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以下简称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和北 京字节跳动董事长张利东并肩而立,签署了升级战略合作备忘录。 "我们正在各个业务领域大力推进以前沿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数智化发展,很荣幸与领军的科技 企业字节跳动集团升级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AI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跨业务融合与应用。未来,我们将 一道推动汽车智能化和AI应用的创新发展,以'奔驰标准'为基础,用'中国速度'为中国客户打造不断升 级的数字豪华新体验。"佟欧福表示。 这场被奔驰称为"顶峰相遇"的合作,或重新定义智能化时代汽车产业的分工模式。 根据奔驰官方披露的细节,双方将共同推动AI技术的跨业务融合,提速AI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应 用。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合作将覆盖智能驾驶、座舱、研发、营销等全业务链,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在 此前的汽车行业中均不多见。 但外界同时也有不解,当"接入DeepSeek"成为车圈共识,为何奔驰选择了字节跳动?在智能化转型的关 键节点,百年车企与科技新贵的这场"联姻",究竟是短期市场策略还是长期战略布局?更值得深思的 是,在宝马聚焦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