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

搜索文档
4.5亿元!丘钛科技完成出售印度子公司控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9-27 01:1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出售印度丘钛51.08%股权 总代价55.3亿印度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1] - 交易后仍持有印度丘钛48.92%股权 但不再并入合并报表[3] - 此举优化海外资产结构 聚焦核心业务运营[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亿元人民币 超出市场预估84.4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84亿元人民币[3] - 营收增长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3] 主营业务数据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销量4707.9万件 环比增长18.4% 同比增长44.3%[3] - 2025年8月指纹识别模组销量2059万件 环比增长43% 同比增长27.8%[3] - 摄像头模组增长因手机市场份额扩大及IoT/智能汽车需求提升[3] - 指纹识别模组增长受益于终端市场复苏和技术迭代[3] 行业前景分析 - 智能手机多摄趋势深化 智能汽车视觉系统升级 物联网设备普及推动需求[4] - 公司在光学模组领域综合竞争力有望持续释放[4] - 出售股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资金流动性 聚焦高增长主业[4]
欧菲光:公司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8:15
公司业务结构 - 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 [1] - 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 [1] - 主营业务包括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机器视觉深度相机、驾驶域、座舱域、车身电子和智能门锁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产品与服务 -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 [1] - 产品涵盖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两大领域 [1] - 技术布局延伸至机器视觉与智能门锁等新兴领域 [1]
欧菲光:公司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40
公司业务结构 - 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 拥有智能手机 智能汽车 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1] - 主营业务包括光学摄像头模组 光学镜头 指纹识别模组 机器视觉深度相机等产品[1] - 同时涉及驾驶域 座舱域 车身电子和智能门锁等相关产品的研发 设计 生产和销售[1] 技术发展与客户服务 -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1] - 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发展和应用 积极探索前瞻性技术领域[1] - 致力于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1]
丘钛科技(01478.HK)拟向印度本土龙头Dixon转让印度丘钛51.08%股权 总对价55.3亿印度卢比
格隆汇· 2025-09-17 22:56
交易概述 - 丘钛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印度丘钛51.08%股权被Dixon收购 总代价55.30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4.47亿元)[1] - 交易包含股份购买代价42.80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3.46亿元)及股份认购代价12.50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1.01亿元)[1] - 交易完成后Dixon持股51.08% 丘钛科技持股降至48.92% 印度丘钛不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 交易标的财务数据 - 印度丘钛2025年上半年收入79.62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6.44亿元)[2] - 同期除税后溢利2.51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2030.9万元)[2] - 公司对印度丘钛贷款本金总额3800万美元(约人民币2.70亿元)[1] 交易双方背景 - Dixon是印度最大本土设计解决方案公司 主营耐用消费品/照明/手机制造及LED电视面板维修服务[2] - Dixon在孟买证券交易所(540699)及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DIXON)上市[2] - 印度丘钛为丘钛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主要从事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2]
丘钛科技(1478.HK):车载、IOT高速成长
格隆汇· 2025-09-05 20:0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人民币88.32亿元,同比增长15.07% [1]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167.5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长512.40% [1] 摄像头模组业务 - 手机摄像头模组中3200万像素及以上产品占比达53.4%,较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 [1] -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约1060万颗,同比增长5.9倍 [1] - 摄像头模组产品综合平均单价达人民币41.5元,同比提升27.2%,环比提升16.1% [1] - 非手机领域摄像头模组出货808.4万颗,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21.3% [2] - 与7家全球领先汽车Tier1厂商合作,取得34家一线汽车品牌供应商资格认证 [2] - 将2025年非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指引从同比增长不低于40%上修至不低于60% [2]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 - 2025H1实现收入人民币8.3亿元,同比增长109.3% [3] - 出货量9436万颗,同比增长59.7% [3] - 屏下光学和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占比达66.9% [3] - 超声波指纹模组同比增长3362.0%,电容式指纹模组同比增长90.6% [3] -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31.1% [3] - 将2025年出货量增速指引从不低于20%上修至不低于30% [3]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增资新钜科技持股41.8%,联营公司营收同比上升19.8%至新台币11.25亿元,毛利率从7.9%改善至12.3%,净利润新台币5.14亿元同比增长385.8% [4] - 投资挪威poLight成为第一大股东,布局TLens和半导体式压电马达 [4] - 控股股东拟收购TDK微型驱动器业务资产 [4] - 控股股东控制的整机公司与核心客户建立行业无人机业务全面合作 [4]
丘钛科技(01478):车载、IoT高速成长
中邮证券· 2025-09-05 11: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人民币88.32亿元,同比增长15.07%,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167.59%,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长512.40% [3] - 摄像头模组业务高端化与结构优化,非手机领域(车载、IoT)成为新增长动力,指纹识别模组业务量价齐升 [4][5][6][8] - 通过战略投资(新钜科技、poLight)和控股股东收购(TDK微型驱动器资产)深化智能视觉系统垂直整合布局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4.16港币,总股本11.90亿股,总市值168.44亿港币,52周最高价16.49港币/最低价4.15港币,资产负债率65.06%,市盈率32.96 [2] 摄像头模组业务 - 手机摄像头模组中3200万像素及以上占比达53.4%,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潜望式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约1060万颗,同比增长5.9倍 [4] - 摄像头模组综合平均单价达人民币41.5元,同比增长27.2%,环比2024H2提升16.1% [4] - 非手机领域(车载、IoT)摄像头模组出货808.4万颗,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21.3%,与7家全球领先汽车Tier1厂商合作,获34家一线汽车品牌认证 [5] - 上修2025年非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指引至同比增长不低于60%(原不低于40%) [5]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 - 2025H1收入人民币8.3亿元,同比增长109.3%,出货量9436万颗,同比增长59.7% [6] - 屏下光学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占比达66.9%,其中超声波指纹模组同比增长3362.0%,电容式指纹模组同比增长90.6% [6] - 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1.1%,上修2025年出货量增速指引至不低于30%(原不低于20%) [6][8]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增资新钜科技至持股41.8%,2025H1新钜科技营收同比上升19.8%至新台币11.25亿元,毛利率从7.9%改善至12.3%,净利润新台币5.14亿元,同比增长385.8% [9] - 投资挪威poLight成为第一大股东,布局TLens和半导体式压电马达,拓展XR和具身机器人市场 [9] - 控股股东收购TDK微型驱动器资产,客户、专利、技术规模有望行业领先 [9] - 控股股东整机公司与核心客户建立行业无人机全面合作,覆盖消费无人机、运动相机、XR产品等整机制造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191.24亿元/217.05亿元/244.72亿元,同比增长18%/13%/13% [10][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5亿元/9.38亿元/11.02亿元,同比增长167%/26%/17% [10][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63元/0.79元/0.93元,对应P/E为20.79/16.52/14.07 [12]
港股异动 | 丘钛科技(01478)午后涨超4% 中期纯利同比增长1.67倍 星展预计下半年财报较上半年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6: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益88.32亿元同比增长15.1% 纯利3.08亿元同比增长167.6% [1] - 派发中期息15港仙 为上市以来首次派发中期股息 [1] - 溢利增长主要源于营业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提升及联营公司新巨科技经营业绩由亏转盈 [1] 业务发展 - 产品组合升级及集中开发非手机镜头模组策略获得市场认可 [1] - 非手机镜头模组持续扩产 汽车及物联网项目进入生产阶段 [1] - 指纹识别模组产能利用率持续复苏 [1] 机构观点 - 星展认为下半年财报将较上半年改善 受益于更丰富智能手机组合及非手机业务扩张 [1] - 中金因非手机收入增速超预期 上调目标价67%至14.97港元 [1] - 中银国际将目标价从11.6港元上调至16.4港元 [1] 市场反应 - 股价午后涨超4% 截至发稿涨2.93%报15.44港元 [1] - 成交额达6206.9万港元 [1]
丘钛科技午后涨超4% 中期纯利同比增长1.67倍 星展预计下半年财报较上半年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8-28 06: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益88.32亿元 同比增长15.1% [1] - 纯利3.08亿元 同比增长167.6% [1] - 每股盈利26分 派中期息15港仙 为上市以来首度派发中期股息 [1] - 溢利增长主要源于营业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按年提升及联营公司新巨科技经营业绩由亏转盈 [1] 业务发展 - 产品组合升级及集中开发非手机镜头模组策略获得市场认可 [1] - 非手机收入增速超预期 中长期成长业务布局全面 [1] - 指纹识别模组产能利用率持续复苏 [1] - 非手机镜头模组持续扩产 汽车及物联网项目进入生产阶段 [1] 市场评级 - 中金上调目标价67%至14.97港元 [1] - 中银国际将目标价由11.6港元上调至16.4港元 [1] - 星展认为下半年财报较上半年改善 受惠于更丰富智能手机组合 [1]
欧菲光增收不增利背后
中国经营报· 2025-08-21 07: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7亿元 同比增长3.15%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 同比骤降378.13%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3] - 扣非净利润亏损1.50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944.18% [3] - 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894.98万元 同比下降470.51% 扣非净利润亏损8608.43万元 同比下降388.82% [3] 亏损原因分析 - 联营企业安徽精卓光显科技净利润亏损1.43亿元 公司按48.119%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损益亏损6753.92万元 [3][4] - 该联营企业2020-2022年每年确认投资损益亏损均超3亿元 2024年确认投资损益亏损8377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亏损4077万元 [4] - 股份支付费用9130.23万元 较去年同期3876.39万元大幅增加 [5] - 增值税加计抵减收益3250.93万元 较去年同期1.44亿元减少约1.12亿元 [5]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汽车产品收入12.62亿元 同比增长18.19% 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智能化趋势 [6][7] - 新领域产品收入11.05亿元 同比增长9.73% 毛利率14.64% 同比提升2.57个百分点 涉及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智能门锁/内窥镜/VRAR等领域 [7][8] - 智能手机产品收入74.37亿元 同比微增0.43% 毛利率9.67% 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9][10] 行业环境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5%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 [11]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3% 第二季度同比下降4.0% 1-5月整体出货量1.18亿部同比下降2.8% [11] - 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速预测从2.3%下调至0.6% [11] - 行业存在高端影像系统升级机遇 包括高像素传感器/玻塑混合镜头/潜望式长焦等技术创新 [12] 研发与市场布局 - 研发投入7.58亿元 同比微增0.73% 占营业收入比重7.70% 聚焦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 [2] - 国内销售占比87.09% 同比增长1.44% 国外销售占比12.91% 同比增长16.40% 境外客户订单增加 [6] - 泌尿系统内窥镜模组已于4月量产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镜种模组预计下半年规模化量产 [8]
欧菲光(002456.SZ)再添三项国家专利授权,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02
核心技术突破 - 子公司江西欧菲光学自主研发的"镜片、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解决高温下镜片变形和连接不稳问题 通过凸起结构设计减小挤压力和缝隙 提高组装良率和光学性能 [1][2] - 子公司南昌欧菲光电两项发明专利"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获授权 通过马达活动部带动图像传感器对位设计减少镜头偏移 采用双重光学防抖实现Roll方向抖动补偿 提升成像质量和稳定性 [1][2][3] 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7.5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7.70% 布局领域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新领域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累计申请有效专利2128件 已获授权专利1734件 其中发明专利774件 实用新型专利945件 外观设计专利15件 [3] 技术创新体系 - 建立全球化研发团队 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设立创新研发中心 与国内外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 持续获取行业前沿信息 [4] - 坚持"提前布局 全面布局"专利策略 以技术导向和创新驱动为核心 加速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推动进口替代进程 [3][4] 业务领域与行业地位 - 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 形成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 提供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等一站式产品服务 [1] - 通过平台化整合产业链资源 在光学影像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客户基础持续扩大 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