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长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月报:周期为盾,成长为矛,关注工程机械、船舶、机器人、AIDC等高景气板块-20250925
中原证券· 2025-09-25 09:53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10% [2] 核心观点 - 机械行业以周期属性为防御基础,以成长属性为进攻方向,重点关注工程机械、船舶制造、机器人、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景气板块 [1] - 行业呈现"周期复苏"与"科创成长"双主线,传统板块盈利稳定且分红率高,新兴主题板块受益于技术迭代和事件催化 [5][72] 细分板块总结 机械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3.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4][11] - 子行业涨幅分化显著:锂电设备(+49.22%)、半导体设备(+24.73%)、叉车(+17.72%)领涨;船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涨幅落后 [4][11] - 行业估值处于较高分位:申万机械行业市盈率38.6倍,位于近10年分位数的73.7%;机器人、楼宇设备等子行业估值分位数超90% [17][20] 工程机械 - 2025年8月主要产品销量稳健增长: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14.8%);装载机销量9,440台(+13.3%);叉车销量118,087台(+19.4%) [21][22][32][33][36] - 行业复苏动力来自设备更新周期、逆周期政策及出海扩张:三一重工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3.98% [39]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开工带来长期需求催化 [39] -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 [5][39] 机器人及自动化 - 2025年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47台(同比+14.4%),1-8月累计512,129台(+29.9%);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08万台(+16.4%) [40] - 人形机器人主题持续催化:优必选获2.5亿元采购合同,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底提交上市材料(C轮融资后估值超120亿元) [41][51] - 政策支持加码: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推动矿山智能机器人研发,广州、重庆等地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41] - 重点推荐埃斯顿(本体)、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步科股份(控制器)、兆威机电(精密传动) [5][51] 船舶制造 - 202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18.2%),但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36.7%),占全球份额64.9% [52][57] - 行业整合加速: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新集团手持订单占全球近20%,总资产超4,000亿元 [52] - 盈利修复持续:造船板价格降至3,930元/吨低位,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59% [52][59][62] - 绿色船舶转型推进:氨燃料主机等新技术落地,深海科技政策带来新增需求 [53][62]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 2023年中国算力总规模435 EFlops(全球占比31%),其中智算规模289.4 EFlops(占比66.5%) [63] - 液冷服务器需求爆发:2024年市场规模23.7亿美元(+67%),预计2029年达1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6.8%) [65] - 温控系统为核心环节:制冷占数据中心能耗24%以上,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1;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应用液冷 [64] - 重点推荐英维克(温控)、应流股份(燃气轮机零部件) [5][67] 河南机械上市公司 - 2025年9月河南机械股涨幅领先:中创智领(+26.11%)、新强联(+11.62%) [69][71] - 中航光电液冷快接头产品符合英伟达设计规范,实现生态即插即用 [70]
科创成长成为行情主线,持续关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AIDC配套设备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7 01:34
机械行业8月市场表现 - 中信机械板块8月上涨13.74%,跑赢沪深300指数(9.66%)4.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名 [1][2] - 三级子行业全部实现正涨幅,其中锅炉设备、光伏设备、服务机器人涨幅领先,分别达50.62%、26.34%和20.4% [1][2] - 其他运输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叉车涨幅相对落后 [1][2]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以内需为主、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且分红率高的工程机械、高铁设备及矿山冶金设备龙头 [3] - 牛市环境下风险偏好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和半导体设备等主题有望回暖 [3] - 工程机械领域重点推荐三一重工,高铁设备推荐思维列控,矿山冶金设备推荐中信重工、中创智领和一拖股份 [3] 主题投资方向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本体及核心零部件龙头,包括埃斯顿、绿的谐波和步科股份 [3] - AIDC基建受益标的推荐英维克和应流股份 [3]
机械行业月报:科创成长成为行情主线,持续关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AIDC配套设备板块-20250826
中原证券· 2025-08-26 09:3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上调)",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10% [1] 核心观点 - 机械板块8月上涨13.74%,跑赢沪深300指数4.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 [4] - 科创成长成为行情主线,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AIDC配套设备板块 [4] - 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持续复苏,AIDC产业保持高景气度 [3] - 牛市环境下风险偏好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投资 [5] 机械板块行情 - 8月三级子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锅炉设备(+50.62%)、光伏设备(+26.34%)、服务机器人(+20.4%)涨幅领先 [4] - 个股方面,632只机械板块个股中591只上涨,涨跌幅中位数为9.33% [15] - 行业市盈率38.4倍,处于近10年72.8%分位数水平 [16] - 机器人板块市盈率188.7倍(近10年99.9%分位数),楼宇设备36.8倍(98.4%分位数)估值处于高位 [20] 工程机械板块 - 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增长17.2%,出口增长31.9% [21] - 1-7月挖掘机累计销量137,658台,同比增长17.8% [21] - 装载机7月销量9,000台,同比增长7.41% [21] - 叉车7月销量118,605台,同比增长14.4% [22] - 三一重工2025年中报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 [26]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装机容量6000-7000万千瓦 [42] 机器人板块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40台,同比增长24% [43] - 1-7月工业机器人总产量447,121台,同比增长32.9% [43] - 7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05万台,同比增长20.3% [43] - 绿的谐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341.64万元,同比增长45.87% [45]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 [43] 船舶制造板块 - 2025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 [54] -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 [54] - 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54] - 中国重工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182%-238% [54] - 中国船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120%-145% [55] 其他景气细分板块 - 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至5.9%,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3% [66] - 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超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66] - 中国液冷服务器2024年市场规模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 [71] - 预计2029年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46.8% [71] - 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应用液冷技术 [70] 河南机械行业 - 9家河南机械上市公司8月取得正涨幅 [76] - 国机精工涨幅77.35%,中信重工涨幅20.43%,中创智领涨幅13.09% [77] - 中信重工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 [78] 投资建议 - 推荐配置工程机械(三一重工)、高铁设备(思维列控)、矿山冶金设备(中信重工、中创智领、一拖股份) [5] - 主题投资关注人形机器人(埃斯顿、绿的谐波、步科股份)、AIDC基建(英维克、应流股份) [5]
“为快乐买单的意愿没有天花板”!未来看好两大方向,基金经理最新研判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18 15:25
基金经理观点总结 交银施罗德基金朱维缜 - 投资理念以"为快乐买单"为核心,认为悦己消费没有市值天花板[3][5] - 管理交银产业机遇基金收益率达39.86%,重仓股泡泡玛特涨幅超600%[6] - 构建消费+TMT跨界能力圈,独创"四象限选股模型":TMT科技发展/TMT周期投资/消费周期投资/消费产品创新[7] - 看好潮玩行业兼具传媒属性与消费品特征,爆款IP弹性类似电影票房[7] - 预测AI将释放多模态助手、陪伴机器人等新悦己场景,游戏板块想象空间大[9] - 认为中国将出现类似迪士尼的万亿美元市值文化消费企业[10] 国投瑞银基金殷瑞飞 - 年内新发9只产品中7只为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13] - 应对Alpha衰减采取三大策略:传统方法精耕/拓宽投资框架/扩充数据维度[14] - 指数增强策略基于收益模型+风险模型+组合优化模型协同[15] - 团队半数成员拥有博士学历,专业覆盖数学/统计/计算机[16] - 产品架构分为"恒星+行星+卫星"三层:宽基指数/成长指数/主题行业指数[18] - 看好红利低波板块与科创成长两大方向[18] 行业趋势分析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1] - 悦己消费将成为时代大趋势,类比日本90年代动漫/宠物行业爆发[8] - 传媒板块重要性提升,现象级IP如《黑神话:悟空》印证文化消费爆发[9] - 指数化投资热度攀升,被动投资迎来时代机遇[13][18] - AI技术应用将改变投资研究方法论,如NLP处理非结构化数据[14]
破解超额收益困局 三大路径应对“Alpha”衰减
证券时报· 2025-08-18 00:19
指数投资发展趋势 - 市场环境持续向好推动指数投资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1] - 公募基金在指数及指数增强领域布局显著加速 国投瑞银基金年内新发9只产品中7只为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 [1] 超额收益获取策略 - 通过三方面应对Alpha衰减:传统方法精耕 深度优化量化方法 精细化加工有效性或衰减的因子 [2] - 拓宽投资框架 引入AI等新策略 AI可捕捉传统方法难获机会 [2] - 扩充数据维度 拓展非结构化数据 使用图像识别分析K线图 NLP技术提取新闻公告信息 [2] 指数增强策略核心模型 - 收益模型分两层构建:传统多因子基于估值盈利成长等经典因子 与融合AI的投资收益生成框架叠加 [3] - 风险模型聚焦控制跟踪误差 通过严格行业与风格中性化约束确保组合与基准无显著偏离 [3] - 组合优化模型在风险模型约束下权衡收益与风险 最大化风险调整后收益 [3] 团队核心优势 - 团队学术底蕴深厚 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名校 半数拥有博士学位 [4] - 专业背景覆盖数学统计计算机及数据科学 支撑高门槛量化研究需求 [4] - 梯队架构科学合理 由从业20年以上核心成员与新生代研究员互补构成 [4] 三大业务板块 - 指数基金是高效透明投资工具 适配中短期轮动或中长期配置需求 [4] - 指数增强基金满足基础收益加稳健超额双重诉求 通过严格纪律控制跟踪误差 [4] - 主动量化基金淡化基准跟踪 聚焦深度挖掘Alpha收益 [4] 产品布局架构 - 构建恒星加行星加卫星层次化架构 [6] - 恒星定位为压舱石产品 代表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A500等大盘宽基指数 [6] - 行星定位为成长新引擎 代表指数包括科创综指和科创200指数等 [6] - 卫星定位为捕捉结构性机遇工具 包括中证上游资源指数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等主题行业指数 [6] 未来投资方向 - 看好红利低波板块 受益于资金寻求稳健投资方案及机构提高权益配置比例 [7] - 看好科创成长板块 契合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方向 适配市场流动性充裕环境 [7]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红盘震荡,最新规模创新高,机构:预计高股息资产与科创成长双主线并行的市场格局有望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7-23 06:55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上涨0.06% [3] - 成分股兖煤澳大利亚上涨3.86%、中信股份上涨2.47%、中信银行上涨1.87%、中国太保上涨1.67%、中国飞鹤上涨1.52% [3] ETF市场表现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最新报价1.07元,近1周累计上涨3.47% [3] - 近2年净值上涨44.1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02/2237(前4.56%) [5]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18.33%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回撤后修复天数37天 [5] 流动性与资金动向 - 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率7.4%,单日成交额3.61亿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额2.52亿元 [3] - 近10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1552.64万元 [4]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870.84万元,融资余额达1565.51万元 [4] 规模与产品特征 - 最新规模48.62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 [6] - 近1月跟踪误差0.049% [6] - 近1年夏普比率1.55 [5] 指数构成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9.35%,包括兖矿能源、恒隆地产、信义玻璃等 [6]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看好下半年港股走势,预计将持续创新高,尤其三季度后期至四季度 [3] - 信达证券指出红利低波类ETF因"避风港"属性受资金追捧,高股息与科创成长双主线格局有望延续 [4]
多元资产月报(2025年7月):全球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20250704
平安证券· 2025-07-04 09:10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境内股债上涨、汇率震荡走强,境外美股美债上涨、美元走弱、港股上行 [5] - 7月国内市场风险偏好或提升,A股有结构性机遇,债市短期或调整但牛市趋势未变,人民币汇率震荡偏强;海外市场受通胀、政策等因素影响,美股、美债、美元、港股或震荡,黄金短期震荡、中长期看好 [5][8] 宏观经济背景 国内经济 - 5月基本面增长稳定,高技术产业动能积聚,工业生产增长稳定、服务业生产加快 [12] - 三大需求中投资平稳增长、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出口保持增长 [13] - 5月通胀仍处低位,CPI略有下降、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PPI仍处低位但部分领域价格向好 [17] - 5月社融在政府债支撑下稳健增长,M2 - M1剪刀差收窄,资金面宽松 [19] - 政策方面中美保持沟通对话,金融政策深化开放支持科创与消费,产业政策支持改革创新 [21][22][23] - 下月工业生产或平稳、行业分化、价格震荡,房地产高频数据6月先下后上 [25] 海外经济 - 6月美国经济温和放缓,就业、消费、通胀表现平稳,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会后部分官员放鸽推升降息预期 [27][28] - 6月特朗普部分关税违法裁定被冻结,中东地缘局势升级后缓和 [31] - 7月预计美国经济基本面温和降温、通胀向上压力增大,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需关注对等关税和预算法案进展 [34][36] A股 6月回顾 - A股震荡上行,小盘成长占优,市场交投活跃,先进制造、金融、有色金属行业涨幅居前 [38][39] 7月展望 - 7月进入中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基本面交易回归,政策端或迎来新窗口期,资金面有积极信号,但外部扰动仍存在 [43][44][45] - 建议关注金融、科技、优质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遇 [46] 固收 6月回顾 - 债市在资金宽松驱动下呈现牛陡 + 超长利差压缩行情 [48] 7月展望 - 债市牛市趋势未变,调整可能是介入机会,利差压缩行情预计持续 [51] - 信用建议优先关注拉久期机会,REITs关注业绩支撑板块主线机会,可转债以震荡思维参与 [51] 汇率 美元指数 - 6月美元指数震荡下行,7月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呈震荡走势 [52] 人民币 - 6月人民币汇率震荡走强,短期仍将震荡偏强,受弱美元、政策稳定性、外汇市场预期转变等因素支撑 [56][58] 境外市场 美债 - 6月美债利率先高位震荡、月底大幅下行,7月或震荡向上,曲线维持陡峭 [60][61] 美股 - 6月美股震荡上行再创新高,7月预计呈震荡格局,受基本面、关税、核谈判、预算法案、中报业绩等因素影响 [64][66] 港股 - 6月港股上行,资金流入规模扩大,原材料、金融等板块领涨,7月短期偏震荡,建议关注科技、内需消费、红利资产主线 [69][70][72] 大宗商品 黄金 - 6月黄金走势震荡,7月短期或维持震荡,中长期看好上涨趋势 [74] 铜 - 6月铜价震荡上行,7月预计铜价弹性加速释放,受益于宏观及基本面共振 [77][80] 原油 - 6月原油围绕中东地缘局势交易,7月短期油价有支撑但需警惕地缘风险,中期基本面过剩预期或兑现 [82][85]
明星投顾组合最新“成绩单”曝光:年内盈利产品仅剩8只,业绩前三调仓策略现分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1:19
权益明星投顾组合表现 - 截至4月30日近1个月17只权益明星投顾组合收益率均为负,华宝证券"久聪基金经理优选组合"以-5.3%表现最差,银华基金"银华天玑—悄悄盈"以-0.88%亏损最少 [1] - 前4个月仅8只投顾组合维持正收益,一季度17只产品全线正收益,"银华天玑—悄悄盈"以7.65%领跑,华夏财富"积极进取"5.15%紧随其后,中欧财富"中欧超级股票全明星"累计收益率达62.36% [2] - 鹏华基金"鹏华群星闪耀"收益率2.12%,嘉实基金"嘉实全明星精选组合"收益率0.34%且累计收益达74.69% [2] 投顾组合调仓策略 - "银华天玑—悄悄盈"4月下旬增持大消费板块,减持科技类ETF,调入宏利消费红利指数A等防御性资产,减仓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ETF联接A等6只基金 [2] - 华夏财富"积极进取"减仓债券类资产,加仓医药、地产等低估值板块,新增格林高股息优选混合A和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A [3] - "中欧超级股票全明星"4月初维持成长风格超配,调入南方均衡成长混合A、富国稳健增长A等均衡型基金 [4] 全球资产投顾组合表现 - 27只全球资产方向投顾组合近1个月平均收益率-0.62%,仅9只上涨,华宝证券"永久组合"以2.68%涨幅领先 [4] - 前4个月全球投顾组合平均收益1.56%,国泰基金"国泰进取全球配置组合"以11.84%居首,主要受益于港股创新药和黄金布局 [5] - 华宝证券"时光旅行者组合"前4个月收益超5%,4月下旬将华宝海外科技切换为标普500、纳指100指数基金以降低波动 [5] 行业配置逻辑 - 投顾主理人将跟踪指数分为三类:符合预期的AI、科创成长等持续关注,出现拐点的CS新能车、创新药等重点配置,低于预期的科创50、光伏等谨慎对待 [3] - 全球投顾组合中聚焦美股的"永动机全球型"和"萌萌海外组合"前4个月均出现亏损,反映区域策略分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