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瞻网
icon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河南能源巨头开启战略重组
前瞻网· 2025-09-28 09:42
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人工智能 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 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30年,人 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 国家发改委: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国家发改委9月26日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构建全 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 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引导各类算 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 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 上海:利用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支持办法,打造"AI+时尚制造"示范场景 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
【干货】商业智能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9-28 09:31
商业智能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企业信息化系统供应商、数据整合和基础设施供应商,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支持以及ERP、CRM等企业信息系统[1] - 产业链中游为核心环节,涵盖大数据管理系统供应商、垂直领域产品供应商和各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集聚大量垂直领域技术赋能型公司[1] -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金融、电商、物流、出行、媒体、工业等领域[1] 主要市场参与者 - 基础设施层厂商包括紫光科技、华为、旷视科技、浪潮信息、阿里云等[2] - 技术平台层厂商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2] - 技术赋能层厂商包括蚂蚁集团、腾讯、平安科技、思创医惠等[2] 区域分布特征 - 产业链区域分布呈现东部密集、中西部跟进态势[4] - 北京、广东、上海覆盖多环节且产业优势突出[4] - 湖南、山东、陕西等省市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发力[4] 代表性企业产品与客户 - 阿里巴巴QuickBI在金融、制造、零售等领域落地超1000个标杆案例,2024年海外客户数同比增长65%,覆盖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市场[8][9] - 百度SugarBI客户覆盖政务、金融、互联网、制造业、教育等多个行业[9] - 网易数帆有数BI助力450+头部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为12亿终端用户提升用户体验[9] - 浪潮信息海岳BI平台在1000+家客户中深度应用,服务东方电气、中储粮、中国节能等央国企及中国500强企业[9] - 美林数据TempoBI服务制造、能源、教育等行业的上千家龙头企业[9] - 数聚软件数据易视E-Viz服务近千家客户,遍布生产制造、分销零售、政府、金融等行业,在汽车、医药、酒店管理板块经验丰厚[9] 企业最新技术动向 - 阿里巴巴2025年8月发布首个数据分析Agent,QuickBI升级为包含问数、解读和报告三大核心Agent的"超级数据分析师"[11] - 网易数帆基于DeepSeek蒸馏模型展开深度微调训练,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大模型能力注入私有模型[11] - 浪潮信息发布海岳商业AI及大模型3.0,涵盖100+场景智能体,支撑财务、供应链等40余个高价值场景,整合120万家企业最佳实践和5000+行业业务场景知识库[11]
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进出口现状 中国是汽车座椅出口大国组图
前瞻网· 2025-09-28 09:24
汽车座椅行业进出口总况 - 2024年汽车座椅进出口总金额4.23亿美元 同比增长9.8% [1] - 2024年进口金额3037.41万美元 出口金额3.93亿美元 实现贸易顺差3.63亿美元 [1] - 2025年1-6月进出口总金额2.21亿美元 贸易顺差1.80亿美元 [1] 汽车座椅行业进口情况 - 2024年进口金额3037.41万美元 同比下降25.3% [2] - 2024年进口数量11.31万个 同比增长36.4% [2] - 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波兰(774.9万美元 占比25.51%) 土耳其(419.0万美元 占比13.79%) 意大利(336.3万美元 占比11.07%) [5] 汽车座椅行业出口情况 - 2024年出口金额3.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3.9% [7] - 2024年出口数量685.33万个 同比增长8.7% [7]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伊朗(8921万美元 占比22.72%) 美国(5084.5万美元 占比12.95%) [9]
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技术现状 技术的发展为航空零部件制造带来更高精度与质量【组图】
前瞻网· 2025-09-28 09:21
航空零部件生产工艺 - 锻铸工艺是航空零部件生产的主要工艺 贯穿整个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过程[1] - 锻造工艺性能好 用于负载高 工作条件严峻但结构复杂性要求相对不高的零件 可分为热锻 温锻和冷锻[1] - 铸造工艺适用性和应用范围广 可用于具备复杂结构及内腔的零部件 通过浇铸液体金属获得零件毛坯[1] 核心技术领域 - 整体叶盘制造技术通过将叶片和轮盘设计成整体结构 使结构重量减轻 零件数减少 推重比和可靠性明显提高[6] - 切削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关重件的主要制造手段 针对钛合金 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6] - 特种加工技术以高能束流加工为代表 在复杂构件加工中具有显著优势[6] - 发动机机匣制造技术涉及多种机匣类型 工作温度差别很大 选材分别为树脂基复合材料 铁合金 高温合金[6] - 热障涂层技术在耐磨 高温防护 隔热等方面起显著作用 应用越来越广泛[6] - 无损检测确保每道工序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及时发现超标缺陷 是非常重要的制造环节[7] 热处理技术 -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 保温 冷却等工序 可改变材料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10] - 热表处理可大幅提高航空零部件耐蚀性 硬度 耐磨性 绝缘性 耐热性等性能[10] 技术发展趋势 - 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聚焦高效与低成本 4代机上用量占结构重量24%-40% 干线机占10%-15% A380超过20% B787超过50%[14] - 超高温复合材料构件关键制造技术持续突破 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可减轻结构重量20%-40% 陶瓷基复合材料工作温度达1200-1650℃[14] - 轻金属构件制造趋向大型化 整体化结构 广泛采用大型整体壁板提高结构效率 减少零件数量[14] - 高能束流加工 特种焊接等新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推动制造性能 效率和成本控制全面提升[11][14]
厦门发布氢能产业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氢能装备及材料生产企业达到30家【附氢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28 07:49
我国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制氢国,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数据,2016-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呈上涨趋势, 2023年全国氢能产量约3550万吨。 近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 划》明确厦门市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方面,厦门将重点在电解水制氢成套装备、固态储氢材料 及装备、氢燃料电池成套设备、氢能汽车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 果,争创国家级科创平台,保持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在产业培育方面,厦门积极引培领军企业,规划建设氢 能产业园区,促进氢能产业"制储输加用"一体化发展,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及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并鼓励出口, 到2027年氢能装备及材料生产企业达到30家;在示范应用方面,厦门建立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拓展多元化应 用场景,目标到2027年开通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路,建成加氢站3座,并探索绿氢在工业、储能等领域的 特色应用。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等方 式获取,燃烧或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仅产生水和热,实现零碳排放。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已将氢 ...
【最全】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上市企业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9-28 07:40
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轻食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 多为品牌跨界企业 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 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等[1] 产业链环节及公司业务 - 上游包装耗材环节包括富岭股份和南王科技 富岭股份主营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 2024年营收22.7亿元 南王科技主营环保纸袋 2024年营收14.0亿元[2][4] - 上游设备供应环节包括海容冷链和银都股份 海容冷链主营冷鲜存储设备 2024年营收28.3亿元 银都股份主营冷鲜与烹饪设备 2024年营收27.5亿元[2][4] - 上游食品原材料环节包括宏辉果蔬 圣农发展和福成股份 宏辉果蔬经营果蔬及水产品 2024年营收10.8亿元 圣农发展主营白羽肉鸡生产 2024年营收185.9亿元 福成股份主营肉牛饲养 2024年营收10.2亿元[2][4] - 中游主食类轻食以奈雪的茶为代表 主营植物基饮品和能量碗系列 2024年营收49.2亿元[2][4] - 中游零食类轻食包括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主营代餐轻食和每日坚果 2024年营收106.2亿元 良品铺子主营五减零食和全麦面包 2024年营收71.6亿元[2][4] - 中游代餐类轻食包括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 康比特主营蛋白棒和黑咖等 2024年营收10.4亿元 百合股份主营代餐奶昔 2024年营收8.0亿元 KEEP主营鸡胸肉和蛋白棒等 2024年营收20.7亿元[2][4] - 中游烘焙类轻食包括西麦食品和桃李面包 西麦食品主营混合谷物燕麦片 2024年营收19.0亿元 桃李面包主营全麦吐司 2024年营收60.9亿元[3][4] - 中游饮品类轻食以农夫山泉为代表 主营东方树叶和NFC果汁 2024年营收429.0亿元[3][4] - 下游电商环节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 阿里巴巴融合C2C/B2C模式构建即时零售网络 京东依托自营物流实现全渠道配送[3] - 下游外卖平台以美团为代表 通过700万骑手实时调度系统提供即时服务[3] - 下游自有门店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奈雪的茶推出奈雪green专营轻饮轻食 三只松鼠开设生活馆零售空间 良品铺子拥有2704家门店[3] - 下游超市环节以联华超市为代表 全国网点数超3300家[3] 企业区域分布 - 轻食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 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涵盖境内外多地资本市场上市主体[6] 企业基本信息对比 - 成立时间最早为农夫山泉(1996年) 最晚为奈雪的茶(2014年)[8] - 注册资本最高为桃李面包(159971.9155万元) 最低为KEEP(248万元)[8] - 2024年营收最高为农夫山泉(428.96亿元) 最低为百合股份(8.01亿元)[8] 业务布局对比 - 奈雪的茶聚焦20-35岁年轻白领 通过奈雪green提供能量碗套餐 覆盖全时段轻食需求[10] - 三只松鼠通过蜻蜓教练子品牌推出0脂养麦面等产品 瞄准大众健康饮食市场[10] - 良品铺子以良品飞扬品牌推出野山笋系列等五减零食 适合户外露营等场景[10] - 康比特针对轻运动女性提供CPTfit蛋白棒Pro 每支97kcal 添加37亿益生菌[10] - 百合股份针对运动人群提供左旋肉碱牛磺酸多维饮等产品 满足运动后能量替代需求[10] - KEEP通过KeepLite轻食品牌提供金汤肥牛魔芋面(179大卡/份)等产品 覆盖减脂餐需求[10] - 西麦食品即食燕麦系列被推荐为减脂餐 2024年电商渠道GMV突破4.68亿元[10] - 桃李面包碱水结和恰巴塔面包低糖油高饱腹 通过脱氢工艺满足清洁标签需求[10] - 农夫山泉冷藏NFC果汁被健身人群用于调配运动饮料 保留93%凤梨蛋白酶活性[10] 销售渠道对比 - 奈雪的茶 良品铺子 康比特和西麦食品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布局[11] - 桃李面包和农夫山泉以线下渠道为主[11] - 三只松鼠 百合股份和KEEP以线上渠道为核心[11] 销售业绩对比 - 奈雪的茶能量碗套餐2024年日均销量超8万份 全年累计销量超2920万份 有氧小绿瓶年销量超1500万瓶 客单价23.8-28.8元[13] - 三只松鼠蜻蜓教练抖音爆款单品月销超百万件 2024全年累计销量超1200万件 低脂鸡胸肉全网销量55.2万件[13] - 康比特健身房智能售卖机覆盖1.2万家 单台日均销售额超200元 运动补给套餐年销量超1000万份 复购率45%[13] - 西麦食品抖音冲饮燕麦类目市占率第一 2024年GMV达4.68亿元[13] - 农夫山泉17.5°NFC橙汁2024年春节期间单月销量超68万件 全年累计销量超816万件 东方树叶2024年茶饮料营收达167.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年销量超30亿瓶[13] 业务规划 - 上市企业围绕轻食业务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规划 涵盖店型拓展 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场景融合及生态构建等方向[15]
燃油车大幅萎缩!上汽集团王晓秋: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70%【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28 07:10
行业前景预测 - 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提升至70% 混动 纯电 燃油技术路径形成4:3:3市场格局[2] - 燃料电池汽车完成批量化技术认证和产业链构建 逐步走向成熟并占据未来市场地位[2] - 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动力电动化1.0时代迈向智能化+低碳化3.0时代 2030年形成5个10万亿级大产业[6] 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 2024年1-11月累计产量1134.5万辆同比增长34.6%[5]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3年31.6%提升至2024年1-11月的40.3%[3] - 2015年产销占比突破1% 同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自"八五"时期起将产业列入科技攻关计划 2012/2020/2025年连续发布国家级中长期规划[2] - 累计投入补贴与税费减免超3900亿元 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技术研发[2]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四次点名要求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3] 国际竞争地位 - 新能源产业成为国内经济重要推动力 在国际市场呈现强大竞争力[3] - 产业经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再到强的发展过程[3] - 技术路径多元化涵盖混动 纯电 燃料电池 全球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2]
重磅消息!保时捷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延后部分纯电动车型上市,重新聚焦燃油车与混合动力车【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26 08:42
保时捷此次战略调整涉及多个层面。在技术研发上,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全新电动平台研发被无限期延 后,转而与大众集团其他品牌协同重构技术体系。意味着保时捷在纯电技术研发上放慢了脚步,寻求通过集 团内部资源整合来优化成本和技术路径。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面对长期的销量低迷和日益增长的盈利压力,这家以高性能豪华跑车闻名的品牌终于作出改变了。 近日,保时捷发布一则声明,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延后部分纯电动车型上市计划,重新聚焦燃油车与混合动 力车型。 具体到车型上,定位高于Cayenne的旗舰SUV系列(内部代号K1)将率先推出燃油及插电混动版本,纯电版上 市时间则未定。718纯电版上市时间更是从2026年大幅推迟至2035年左右。而Cayenne、Panamera等主力车型 的燃油及插混版本将持续销售至2035年左右,且换代车型已纳入规划。此外,保时捷还计划新增标志性燃油 车型,如复刻1970年代经典风格的911限量版,以及针对赛道性能优化的911衍生车型。 之所以做出如此重大战略调整,要源于全球豪华纯电车型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时 捷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32%,其中旗舰Taycan销量暴跌 ...
王兴兴: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今年已经历几次迭代,预计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人形机器人【附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前瞻网· 2025-09-26 08:28
公司技术进展 - 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经历多次迭代 从春晚预编程动作到实现任意组合变形和抗冲击能力 并定义反重力模式使机器人在任何干扰下能自行恢复站立 [2] - 公司预计下半年发布新一代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机身线条流畅美观 [3] - 公司从1月到2月改进全身运动控制技术 4到5月实现技术质变 [2] 行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额飙升至140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贡献84亿元 Pre-IPO轮融资占全球比例跃升至30% [3] -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数量30件同比增长200% 投融资金额54.1亿元同比增长153.5% [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 工信部规划到2027年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5] 区域产业格局 - 珠三角地区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重要集聚区 控制与伺服系统技术领先 聚集优必选、乐聚机器人等整机企业和里工实业、本末科技、汇川技术等核心零部件企业 [7] - 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技术交流与合作 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整体竞争力 [7] 行业前景展望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技术迭代创新、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且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9] - 智能机器人将沿计算机发展规律 在文娱和适用领域齐头并进 渗透至体育赛事、商业服务、工厂落地等领域 [9] - 英伟达CEO认为AI是新型生产力核心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最大产业之一 [9]
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来了!奇瑞汽车正式上市,募资规模高达91.4亿港元【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26 06:36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港股迎来今年最大车企IPO! 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 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不仅创下港股新股238倍超额认购的纪录,更吸引了多家国际基石投资者参 与。 企查猫APP数据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注册资金超54亿元。 从1999年首辆轿车"风云"下线,到2003年获得正式生产资质并推出国民神车"奇瑞QQ",公司始终以"国 际名牌"为战略目标。2004年起,奇瑞率先布局海外市场,连续22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奇瑞汽车营收从926.18亿元跃升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0.7%;净 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其中,2024年奇瑞海外市场收入突破千亿元大 关,达到1008.97亿元,占到总营收的37.4%。今年1-8月,奇瑞出口汽车79.88万辆,同比增长10.8%,保 持了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位置。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曾经对奇瑞在出口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在中国全球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