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连数字(02598):2025年半年报点评:净利润大幅改善,加码Web3.0与稳定币构筑新壁垒
东吴证券· 2025-08-26 15: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6.8%至7.83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改善至15.11亿元 [1]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12.6%至26.11亿元 [1]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7.05亿元(同比+29.7%),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931.8%) [1][24] 业务分项表现 - 数字支付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至6.84亿元 [7] - 境内支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至2.11亿元 [7] - 全球支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0%至4.73亿元 [7] - 全球支付TPV(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94.0%至1985亿元 [7] - 境内支付TPV同比增长27.2%至18700亿元 [7]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2%至0.90亿元 [7]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3%至1.29亿元,费用率同比下降1.19pct至16.45% [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至3.00亿元,费用率同比下降8.70pct至38.31% [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8%至1.87亿元,费用率维持23.89% [7]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累计获得65张全球支付牌照与资质,覆盖中国、美国、欧盟等七大核心市场 [7] - 推出虚拟银行卡支持电商平台支付、海外营销及物流场景 [7] - 旗下DFX公司获香港VATP牌照,可运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7] - 与圆币科技合作探索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17.05亿元/21.52亿元/26.24亿元 [1][24] - 对应PS估值分别为7.23倍/5.73倍/4.70倍 [7] - 当前市净率9.15倍,港股流通市值5041.47百万港元 [5]
中国通信服务(00552):收入稳中有进,分红值得期待
长江证券· 2025-08-26 15: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经营收入人民币769.39亿元,同比增长3.4% [2][6] - 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增长0.2% [2][6] - 毛利率10.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6][9] - 净利润率2.8% [2][6] 业务收入结构 - TIS业务收入382.72亿元(同比增长1.6%),占比49.7% [9] - BPO业务收入223.83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9.1% [9] - ACO业务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21.2% [9] - 运营商市场收入382.03亿元(同比下滑4.55%),占比49.7% [9] - 集客收入365.85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比47.5% [9] - 海外市场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2.8% [9] - 非运营商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 [9] 新签合同与战略布局 - 2025H1新签合同额超1060亿元,同比下滑约2% [9] - 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超42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9] - 战略新兴业务客户分布:运营商占比约31%,集客占比约65%,海外占比约4% [9] - 战略新兴业务类型分布:TIS业务占比约56%,BPO业务占比约10%,ACO业务占比约34% [9] 成本与费用管控 - SG&A费用率8.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9] - 行政费用率3.2%,同比下降约0.4个百分点 [9] - 研发费用率2.8%,同比下降约0.3个百分点,重点投入AI及数字基建领域 [9] 运营商资本开支动态 - 中国移动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同比下降8.8%),完成全年指引38.6% [9] - 中国电信上半年资本开支342亿元(同比下降27.5%),完成全年指引40.9% [9] - 中国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5%),完成全年指引36.7% [9] - 三大运营商全年预算未调整,下半年资本开支有望提速 [9]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现金流表现优异,受益于高质量回款及运营资金管控 [9] - 2024年派息率42%,类比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塔仍有提升空间 [9] - 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结合算力建设及战略新兴业务发展潜力 [9]
荣昌生物(09995):2Q25产品销售强劲增长并减亏,核心资产海外价值可期,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8-26 14: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3] - 目标价上调至103港元 较当前股价88.70港元存在16.1%潜在涨幅 [1][2][8]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表现强劲 产品销售增长显著且亏损收窄 费用率持续改善 [2][7] - 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后稳步推进 经概率调整后的全球销售峰值预测上调至31亿美元 [2][7]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 达14.8亿元人民币 另拥有27亿元银行授信额度 [7] - 维持2025年产品销售增长30%以上指引 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2027年剔除BD后实现盈利 [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同比增长47.6%至10.9亿元人民币 其中泰它西普销售收入6.5亿元 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4.4亿元 [7] - 毛利率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至84.4% SG&A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1.4和49.7个百分点 [7] - 2Q25亏损1.95亿元 同比环比均有所收窄 [7] - 2025E收入预测调整为29.60亿元人民币 较前预测增长25% 2026E收入预测34.14亿元 较前预测增长3% [6] - 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大幅上调87%至7.42亿元 净利率预计达15.8% [6] 产品管线进展 -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中国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预计下半年递交上市申请 [7] - IgA肾病(III期随访中)和重症肌无力(全球III期推进中)等适应症开发进展顺利 [7] - 维迪西妥单抗尿路上皮癌、胃癌、乳腺癌等重要适应症前线治疗稳步推进 预计2026-2027年集中获批 [7] - RC28成功授权参天制药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适应症将于2H25/2026年申报上市 [7] - 早期管线包括PD-1/VEGF双抗、新机制ADC等资产 具备潜在BD价值 [7] 估值模型 - 采用DCF估值法 假设WACC为11.1% 永续增长率2% [8] - 计算得出股权价值580.54亿港元 对应每股价值103港元 [8] - 估值包含Vor Bio股权投资价值206.91亿元人民币 [8]
和铂医药-B(02142):全球稀缺抗体平台,InChinaforglobal的BD领军者
东吴证券· 2025-08-26 14:3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8 80港元 [1][3] 核心观点 - 公司拥有全球稀缺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平台(HCAb Harbour Mice®) 构筑核心技术壁垒 [2] - 平台价值通过BD合作持续兑现 已与阿斯利康 辉瑞等MNC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2][16][69] - 自免领域产品线竞争力突出 巴托利单抗即将上市 HBM9378具BIC潜力 [3][86][96] - 2025H1预计盈利6800-7400万美元 同比提升超47倍 [2][23] 研发平台技术价值 - Harbour Mice®平台可产生经典H2L2形式及HCAb形式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2][12] - HCAb平台衍生出HBICE和HBICA两大平台 可开发双抗/多抗/XDC/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 [2][39] - 平台具备专利壁垒 Frank Grosveld团队完成全面专利布局 [35][37] - 全球唯二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 稀缺性显著 [38] 技术平台优势 - HCAb抗体具有良好溶解度 热稳定性和高亲和力(纳摩尔至皮摩尔范围) [34] - 单个B细胞克隆技术提升抗体发现效率 Beacon光导技术加速研发进程 [52] - ADC 2 0平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连接子-毒素库和DAR2定点偶联技术 [55] - AI平台Hu-mAtrIx利用全球最大全人源仅重链抗体数据库驱动创新 [58] BD合作成果 - 2025年3月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包含1 05亿美元股权投资和最高46 8亿美元付款 [16][69][81] - 2025年6月与大塚制药就HBM7020达成合作 最高价值6 7亿美元 [69] - 2023年12月与辉瑞/Seagen就HBM9033达成授权 总金额11 03亿美元 [69] - 2022年10月授权石药集团巴托利单抗大中华区权益 总金额1 48亿美元 [69] 核心产品管线 - 巴托利单抗(FcRn拮抗剂)已递交上市申请 预计2025年获批 国内竞争格局良好 [63][86][88] - HBM9378(长效TSLP单抗)半衰期超竞品2-3倍 已完成NewCo出海 最高价值9 7亿美元 [3][96][102] - HBM7020(BCMAxCD3双抗)采用HBICE®技术 有效解决轻链错配问题 [103][104] - HBM4003(CTLA-4重链抗体)展现优异瘤内Treg清除能力 临床数据优于Yervoy [71][72] 财务表现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1 54/1 10/1 44亿美元 [1][1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 82/0 47/0 63亿美元 [1][115] - 2024年广义现金储备1 69亿美元 预计2025年底达4-5亿美元 [21][22] - 采用FCFF估值法 目标价18 80港元 对应2025年PE 13 73倍 [1][115]
李宁(02331):1H2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区间交易逻辑不变
华兴证券· 2025-08-26 14:05
投资评级 - 李宁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上调21%至23 30港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15%上行空间 [2][3][8] 核心观点 - 1H2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收入148 17亿元同比+3 3% 毛利率50%同比-0 4个百分点 净利润17 37亿元同比下滑11% 派息率50% [5] - 全渠道运营健康 电商收入占比提升至31% 线下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 新品流水占比达84% [6] - 维持2025年营收同比持平预期 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 2%至24 0亿元 2026-27年净利润增速恢复至3 8%和3 5% [7][8] - 估值逻辑延续10-15倍TTM P/E区间波动 当前给予22倍2026年P/E支撑目标价 [7][8]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受直营折扣加深影响下降0 4个百分点 费用率同比提升0 3个百分点至9% [5] - 分品类表现:鞋类收入同比+5%占比56% 服装收入同比-3% 配件收入同比+24% 其中羽毛球品类增长38%占比提升至7% [6] - 现金流健康 1H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5 268亿元 自由现金流2 148亿元 [12] 业务战略 - 产品端聚焦跑鞋/篮球鞋矩阵迭代 拓展户外品类 预计年底覆盖约5 000家门店 流水占比有望提升至3%-4% [7] - 渠道优化:直营门店减少217家 批发门店增加77家 电商流水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6] - 营销投入增加 新增奥运赞助及运动员代言活动 [5][7] 同业对比 - 李宁2026年预测P/E为19 1倍 低于耐克(48 3倍)和露露柠檬(14 0倍) 与安踏体育(18 1倍)接近 [10] - 李宁市值67 09亿美元 显著低于安踏体育(293亿美元)和耐克(1 169亿美元) [3][10]
复锐医疗科技(01696):外部多因素致业绩暂时承压,期待创新管线顺利推进
东北证券· 2025-08-26 14: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公司能量源设备业务暂时受北美高利率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但随外部环境改善和产品结构完善 该业务将恢复稳健增长 [3][16] - 注射填充业务中Profhilo等玻尿酸表现优异 长效肉毒素达希斐有望2025年底上市 其长效优势和高端定位或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3][1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95亿美元/4.68亿美元/5.30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亿美元/0.45亿美元/0.57亿美元 对应PE分别为11倍/8倍/6倍 [3][11]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65亿美元/-1.93% 经调整纯利1197万美元/-28.13% 归母净利润643万美元/-41.33% [1][12] - 剔除北美不利因素后 上半年国际市场收入增长7.1% [2][13] - 上半年订单储备保持稳健 较上年同期增加数百万美元 [2][13] 地区收入分析 - 亚太地区营收0.66亿美元/+17.64%/占比39.78% 因直销策略成功及泰国、韩国市场突出表现 [2][13] - 北美地区营收0.57亿美元/-15.56%/占比34.20% 受高利率环境和消费疲软影响 [2][13] - 欧洲地区营收0.24亿美元/-0.84%/占比14.40% 新能量源设备平台需求显著增长 [2][13] - 中东及非洲地区营收0.14亿美元/-9.72%/占比8.41% 因6月地缘政治紧张导致运输延误 [2][13] - 拉丁美洲地区营收0.05亿美元/-15.83%/占比3.21% 因去年大额订单导致基数较高 [2][13] 产品收入分析 - 医疗美容营收1.38亿美元/-7.79%/占比83.21% 受北美市场压力及运输延迟影响 [2][13] - 注射填充营收0.14亿美元/+218.15%/占比8.69% 因销售区域扩大及全球网络推动商业化 [2][13] - 服务及其他营收0.13亿美元/-9.94%/占比8.10% [2][13] 成本与盈利能力 - 毛利率60.04%/-2.38pct 因产品组合向高端产品倾斜(部件成本上升)及北美直销占比下降(直销毛利率高于分销) [15] - 费用率54.22%/+1.61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38.21%/+0.73pct 管理费用率10.28%/+0.62pct(因直销拓展及注射填充业务策略性支出) [14] - 经调整纯利率7.23%/-2.64pct 归母净利率3.88%/-2.61pct [15] 业务展望 - 能量源设备业务将在国内市场推进"钛提升"及"普娜提"等设备上市 国际市场结合Alma的AI辅助系统Universkin扩大渗透 [16] - 注射填充业务将加强Profhilo在泰国等地推广 以及Revanesse在英国、德语区、澳洲及新西兰销售 [16] - 长效肉毒素达希斐有望2025H2在国内上市 凭借长效优势及复星医药资源快速打开市场 [16]
老铺黄金(06181):净利润增长286%,品牌破圈,加速拓店和出海
财通证券· 2025-08-26 14:0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实现销售业绩142亿元,同比增长249% [9] - 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51% [9] - 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86% [9] - 经调整后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净利润率19%(提升1.9个百分点) [9] - 拟派发中期股息9.59元/股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1%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增长253.86% [7] - 2025E营业收入275.71亿元,同比增长224.15% [7] - 2025E归母净利润48.37亿元,同比增长228.38% [7] - 2025E每股收益28.01元,市盈率26.0倍 [7]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55.24% [7] 品牌与市场地位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位列中国内地市场珠宝品牌收入及坪效第一 [9] - 上半年同店增长200.8% [9] - 忠诚会员48万名,较2024年底增长13万名 [9] - 与五大奢侈品牌(LV、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梵克雅宝)平均重合度77.3% [9] 渠道扩张 - 截至1H25在16个城市拥有41家自营门店 [9] - 包括SKP系6家、万象城系11家 [9] - 新入驻上海港汇恒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上海IFC [9] - 优化扩容罗湖万象城、厦门万象城门店 [9] - 上海恒隆广场店预计10月中旬启幕 [9] - 未来计划加密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加速出海至东南亚、欧美地区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76/378/423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8.4/69.3/80.6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26.0/18.2/15.6倍 [9]
晶泰控股(02228):AIforScience领军,布局AI+量子+机器人
浙商证券· 2025-08-26 11:1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领先的AI for Science创新型研发平台,通过AI+量子+机器人复合技术优势构筑壁垒,以医药研发为基础并向材料等领域拓展,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有望超预期 [1] - 公司与DoveTree签订合作协议带来首期5100万美元收入确认,是2025年上半年扭亏的主要原因,并有机会获得4900万美元后续付款及58.9亿美元潜在监管与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额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 [2] - 药物研发外包市场增长提速,全球CRO市场预计从2023年123亿美元增至2030年325亿美元,CAGR为14.9%,较2018-2022年CAGR(10.3%)显著提升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到6.02亿元、9.18亿元、13.16亿元,同比增长126.1%、52.4%、4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61亿元、1.01亿元,实现扭亏 [4][10]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由三位MIT量子物理博士后联合创立,获谷歌、腾讯、红杉资本等投资,客户涵盖前20大药企中的17家 [2] - 曾与辉瑞合作缩短晶体选择时间,推动全球首款FDA批准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PAXLOVID加速上市 [2] - 多智能体+机器人湿实验室每月产生20万+条反应过程数据,支撑大模型高质量训练与更高准确度/置信度 [2] - 通过AI+机器人打造"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机器人实验室可7×24小时工作并积累高质量数据 [15][16] - 产品矩阵覆盖药物研发全流程,包括XtalFold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Complete智能结晶工作站等核心产品 [45]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全球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0亿美元增至2022年2415亿美元,CAGR为8.5%,预计2030年达3943亿美元,CAGR为6.1% [53] - 中国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亿美元增至2022年326亿美元,CAGR为17.0%,预计2030年达675亿美元,CAGR为9.1% [53] - AI可将药物发现时间从60个月以上缩短至40个月以下,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筛选时间从4-6年缩短至2-3年 [3][61] - 全球药物发现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从2018年76亿美元增至2022年112亿美元,CAGR为10.3%,预计2030年达325亿美元,CAGR为14.9% [5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0-2024年收入从0.36亿元增长至2.66亿元,CAGR为65.35%;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46.3% [26][32]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61%,同比增长87.8%;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18.2% [34] - 预计2025年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30%,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20% [86][88] - 2025-2027年预测PS分别为64、42、29 [4][90] 商业模式与拓展 - 通过"药物发现合作-商业化-分层特许权使用费"机制分享下游产品放量收益,分成模式带来收入弹性 [78] - 设立XtalPi Investment作为"解决方案+股权"孵化与投资平台,2021-2023年被投资方/合作者客户收入从0.41亿元增长至0.84亿元,CAGR为43.14% [79][81] - 除医药外,已向材料、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拓展,与协鑫签署5年10亿元新能源材料合作 [52][82]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0.84亿元增长至4.18亿元,CAGR为49.58% [40] - 2023年发布自研大模型ProteinGPT,引入LLM算法用于蛋白序列预测与生物药生成 [19] - 化学平台模型在3个药化常用反应类型上预测精度超过80%,人工抽样复核有效率超过95% [52]
快手-W(01024):电商场域优化,可灵商业化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8-26 11:00
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 基于15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 目标价94港元[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50亿元 同比增长13.1%[1]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8亿元(同比+12.8%) 直播收入100亿元(同比+8.0%) 其他服务收入52亿元(同比+25.9%)[1] - 经营利润53亿元 经营利润率15.1%[1] - non-GAAP归母净利润56亿元 同比上升20.1% non-GAAP净利润率16.0%[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30亿元/1585亿元/1705亿元 同比增长13%/11%/8%[3] - 预计2025-20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203亿元/251亿元/285亿元 同比增长15%/23%/14%[3] 电商业务 - 电商GMV达3589亿元 同比增长17.6%[1] - 泛货架电商GMV占比超过32% 持续超大盘增长[1] - 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30% 受益于挂车短视频供给增加及货盘匹配优化[1] 营销服务 - 外循环收入增长受内容消费、本地生活和汽车行业需求驱动[2] - UAX解决方案在外循环总消耗中占比达65%[2] - 内循环通过智能出价、素材追投等工具升级提升投放稳定性[2] - 泛货架电商广告收入高速增长 通过单独建模实现销售转化率和内循环eCPM提升[2] 可灵AI发展 - 2025年第二季度可灵AI实现收入超2.5亿元[3] - 2025年可灵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3] - 可灵AI相关2025年资本支出投入较年初预算实现翻倍[3] - 新功能"灵动画布"支持无限可视化空间与多人实时协作[2] - 应用场景扩展至广告营销、影视短剧、游戏互动和智能硬件[2] - 与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出品《新世界加载中》累计播放量近2亿[2] 财务预测指标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429.6亿元 毛利率54.8% 调整后净利润率14.2%[12]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1584.5亿元 毛利率54.5% 调整后净利润率15.8%[12]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1704.7亿元 毛利率55.1% 调整后净利润率16.7%[1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55.7% 调整后净利润率16.0%[13] - 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5.8元 市盈率12.4倍[11]
光大环境(00257):分红稳步提升,释放乐观信号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6 10:5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5.64港元 [6][10] 核心观点 - 建造收入大幅下降49%至18.44亿港元 运营服务收入稳健增长5%至99.43亿港元 [10]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至44.26% 净利润率改善0.84个百分点至19.44% [10] - 2025H1每股股息(DPS)0.15港元 较2024年同期0.14港元提升7% 分红比例达41.76% [2][10] - 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 资本开支维持收缩 [10] - 基于2026年8.3倍PE估值 目标价较当前4.50港元有25.3%上行空间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43.04亿港元 同比下滑8%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 同比下滑10% [10]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48亿/41.82亿/42.88亿港元 同比增长20%/3%/3% [4][10] - 2025-2027年预测EPS为0.66/0.68/0.70港元 PE估值6.5/6.3/6.1倍 [4][10] - 资产负债率63.30% 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 [10] 业务细分 - 环保能源运营收入51.42亿港元(+6%) 环保水务运营收入14.77亿港元(+13%) 绿色环保运营收入31.89亿港元(+1%) [10] - 建造服务收入占比降至13% 其中环保能源建造收入下降70% 环保水务建造收入下降17% 绿色环保建造收入下降74% [10] - 生活垃圾处置量2857万吨(+2%) 入炉吨发460度(+3%) 厂用电率14.7%(-0.3pct) [10] - 对外热蒸汽供应量同比增长39% 供热量快速增长 [10]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5年预测经营现金流135.55亿港元 投资现金流-14.32亿港元 [11] - 现金储备从78.96亿港元增至140.80亿港元(2025E) [11] - 总负债从1196.10亿港元降至1155.90亿港元(2025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