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业务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上半年净利润大涨39.31% 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表现突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6:07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63亿元,同比增长18.91% [1] - 净利润21.10亿元,同比增长39.31% [1] - 扣非净利润20.10亿元,同比增长31.66% [1]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同比增长42.50% [1] 业务分项表现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103.89亿元,同比增长25.49%,毛利率28.21% [1]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58.74亿元,同比增长8.83%,毛利率27.96% [2] - 空调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核心产品保持几乎独家配套地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继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深度切入奔驰、宝马、比亚迪、大众等全球知名车企及电装、翰昂等汽车热管理集成商供应链 [2] 战略与创新 - 在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配合客户完成全系列产品研发、试制、迭代与送样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1.44%,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3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国内外专利授权43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04项 [2] 全球化与资本运作 - 公司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5.8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6.62亿元) [3] - 所得款项将用于全球研发创新、国内产能扩建、海外产能深化布局、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及营运资金补充 [3] - 在全球建立8个生产基地,覆盖墨西哥、波兰、越南、泰国等国家,以及3个海外研发基地,产品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 [3] 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42.0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5.05亿元 [3]
东风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31.03亿元 推进战略新兴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5.91万元,两项指标整体保持平稳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产品覆盖座舱与车身系统、制动及智能驾驶系统、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部件系统 [1] - 持续聚焦产业化发展趋势,强化核心技术突破,为整车提供具备行业竞争力的制动与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技术系统、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及轻量化技术产品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1.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6% [1] - 研究院组建智能座舱、新能源电驱动、线控底盘和集成式热管理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1] 科技创新机制 - 通过深化"1+n+m"整零协同机制推进战新业务,实现与整车平台协同开发 [1] - 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部分重点项目通过最终评审 [1] - 研究院完成组织改革,通过明晰业务方向、优化激励机制和完善委托收费机制提升研发体系效能 [1] 战略转型 - "瘦身强体和转型升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达成退出项目阶段性目标 [2] - 聚焦战略新兴业务,加快"两高"产品产业化布局并输出业务范围清单 [2] - 法人压减取得实质性进展 [2] 市场拓展 - 深化LMT客户交流机制,加快东风内、东风外、海外三大市场开拓力度 [2] - 市场结构调整持续向好 [2]
中国通信服务(00552):收入稳中有进,分红值得期待
长江证券· 2025-08-26 15: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经营收入人民币769.39亿元,同比增长3.4% [2][6] - 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增长0.2% [2][6] - 毛利率10.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6][9] - 净利润率2.8% [2][6] 业务收入结构 - TIS业务收入382.72亿元(同比增长1.6%),占比49.7% [9] - BPO业务收入223.83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9.1% [9] - ACO业务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21.2% [9] - 运营商市场收入382.03亿元(同比下滑4.55%),占比49.7% [9] - 集客收入365.85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比47.5% [9] - 海外市场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2.8% [9] - 非运营商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 [9] 新签合同与战略布局 - 2025H1新签合同额超1060亿元,同比下滑约2% [9] - 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超42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9] - 战略新兴业务客户分布:运营商占比约31%,集客占比约65%,海外占比约4% [9] - 战略新兴业务类型分布:TIS业务占比约56%,BPO业务占比约10%,ACO业务占比约34% [9] 成本与费用管控 - SG&A费用率8.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9] - 行政费用率3.2%,同比下降约0.4个百分点 [9] - 研发费用率2.8%,同比下降约0.3个百分点,重点投入AI及数字基建领域 [9] 运营商资本开支动态 - 中国移动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同比下降8.8%),完成全年指引38.6% [9] - 中国电信上半年资本开支342亿元(同比下降27.5%),完成全年指引40.9% [9] - 中国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5%),完成全年指引36.7% [9] - 三大运营商全年预算未调整,下半年资本开支有望提速 [9]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现金流表现优异,受益于高质量回款及运营资金管控 [9] - 2024年派息率42%,类比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塔仍有提升空间 [9] - 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结合算力建设及战略新兴业务发展潜力 [9]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1:32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支出 5832.36 万元,围绕主营业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极限环境检测等方面开展多项研究 [3]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7.02%,未来聚焦检测认证核心业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 行业发展 - 2024 年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年底,全国有认证机构 1230 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 415.83 万张,获证组织约 110 万家,检验检测报告 6 亿余份,服务业营收达 4670 亿元,同比增长 9% [3] 业务布局 - 未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3 + 1 + 3”业务战略布局,在核心传统检测、认证及汽车设计业务发挥优势,建设检测基地,推进地区业务布局 [3] - 在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智能网联、低空飞行器测试等领域战略投资,推进绿色服务 [4] 营收增长动因 检验检测业务 - 汽车整车类业务获 M1 类汽车产品 CCC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授权,新能源检测业务增幅明显 [4] - 工程机械与特种设备业务借法规换版契机实现收入双增长 [4] - 民航地面设备检测常规业务小幅增加,搭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平台 [4] 认证服务 - 积极开发商用车客户、摩托车企业、电动自行车相关业务及双碳领域业务并取得成效 [4] 汽车设计技术服务 - 调整经营策略,挖掘潜在客户,稳固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维持营收与利润率稳定 [4]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2)
2025-04-30 10:02
集装箱业务 - 2025年一季度公司集装箱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上升,产销量同比增长,干箱销量同比增长7.44%至53.12万TEU,冷箱销量大幅增长291%至3.64万TEU [3] - 短期订单排产至二季度,预计下半年受去年高基数和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更明显;中长期全球贸易增长等给制造端提供基本面支撑,公司会灵活应对并深化众星战略发展增量业务 [3] 贸易战影响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营收占比小,直接影响不大,更多是间接影响 [4] - 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全球集运市场,但供应链重构有望中和部分关税对贸易量的影响,公司有信心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4] 海工业务 新增订单与行业预期 - 一季度海工新增订单以油气业务为主 [5] - 虽受美国关税影响原油价格下降,但海上深海油气增产趋势不改,预计2025 - 2027年平均将有13艘/年FPSO新合同授予,2025 - 2029年累计约有超过10艘FLNG订单数 [5][6] 盈利能力与预期 - 2024年海工业绩强劲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至166亿元,净盈利2.24亿元,新签订单32.5亿美元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工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63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公司将通过投入提升产能和建造效率,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保障订单交付和盈利 [7]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聚焦现有业务结构,在传统优势业务基础上发展战略新兴业务 [8] -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推进资产结构优化,清理低效资产和亏损业务,聚焦核心优势业务,已在储能等新兴领域完成前瞻布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