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钛晨报】中国、印尼两国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上汽赛可智能前CTO于乾坤加入哈啰自动驾驶,任联合创始人|独家;交易员...
钛媒体APP· 2025-09-11 23:32
中印尼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 [2] - 2025年1-7月印尼和中国在LCT框架下的本币结算规模达62.3亿美元 占印尼与所有贸易伙伴本币结算总规模的45% [3] - 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预计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 采用本币结算方式 [2] 自动驾驶行业动态 - 前上汽赛可智能CTO于乾坤加入哈啰自动驾驶任联合创始人 曾负责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5] - 哈啰自动驾驶计划2026年在中国境内超过10个城市开启Robotaxi规模化商业化运营 [5] 光伏行业变动 -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年内两次更换董事长 最新董事长为万英姿 [6] - 弘元绿能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7月8日宣布有意向参与无锡尚德预重整 已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帮助维持稳定运营 [6] 新能源汽车行业 - 哪吒汽车车联网服务遭联想懂的通信单方面终止 因合众汽车未能按时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6][7] -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份已售罄 预计交付时间显示为11月份 上周日均交付150辆 [8][9] 数据中心与数字基础设施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商Vantage获新加坡GIC和阿布扎比ADIA注资16亿美元 用于扩展亚太业务 [9]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并联合瑞幸咖啡上线 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链路 [8] 电池制造业 - LG新能源回应美国佐治亚州电池合资工厂员工被捕事件 工厂建设目前搁置 待情况稳定后恢复运营 [9] - 该合资工厂由LG新能源和现代汽车各持50%股份 原计划2025年底投产 9月4日遭美国执法机构突击检查抓捕475人 [9] AI与医药合作 - AI药物开发商Absci与甲骨文和AMD达成合作 将应用甲骨文AI基础设施和AMD最新硬件加速生成式AI药物发现 [10] 矿业交易 - 巴里克矿业以10.9亿美元出售加拿大Hemlo金矿给Carcetti Capital 包括8.75亿美元现金对价和最高1.65亿美元产量挂钩支付 [11] 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务院批复同意2年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试点地区金融支持力度 推动金融开放合作和数智赋能金融发展 [13]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 [14][15] 数字贸易政策 - 商务部鼓励外商加大数字领域投资 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16] - 海南出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 研究出台金融便利化举措 [18] 政府投资基金 - 河南省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产业投资类母基金存续期最长15年 创业投资类最长20年 [19] 企业融资与订单 - 阿里巴巴拟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 80%资金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 20%用于拓展国际商业营运 [20] - 芯原股份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20] 资本市场变动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30.53亿股9月16日上市 其中14.54亿股限售6个月 [20]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8月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外资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 [21] 稳定币监管 - 互联网平台和央国企在港机构或缺席香港首批稳定币牌照申请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 首批牌照申请截止9月30日 [22] 货币政策预期 - 交易员完全定价美联储2025年底前降息三次 下次利率决议时间为9月17日、10月29日和12月10日 [22] 汽车行业政策 - 上海市修订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细则 要求9月11日起购买的新车必须在上海市注册登记 [23][24]
晶泰控股(02228):业绩大幅提升,AI药物研发进入新阶段
信达证券· 2025-09-02 08:14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营业收入达5.17亿元,同比增长403.8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06.69%,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扭亏[2]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95.9%[2] - 以"最强AI大脑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驱动药物研发业务,与Gregory Verdine教授达成59.9亿美元合作并收到5100万美元首付款,与希格生科合作的靶向药物获盖伦奖提名,AI赋能莱芒生物实现CAR-T治疗突破[2]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化学反应环节将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完成对Liverpool ChiroChem的收购[2] - 多平台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大分子平台XtalFold® Ultra模式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分子胶平台启动研发,PepiX™平台加速多肽&蛋白药物研发[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1/0.02/0.05元,对应P/E分别为972.37/437.71/205.33倍[4] 业务表现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2]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95.9%[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化学反应环节建立可合成性预测与反应条件推荐AI模型,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2] - 分离和纯化环节构建反应条件推荐及产率预测模型,高压分离算法已部署应用[2] - 具身智能方面新一代模块化机器人搭载专利柔性夹持装置,解决微量粉末精确分装等行业痛点[2] - 大分子平台XtalFold®推出Ultra模式,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2] - 分子胶平台启动研发,优化量子物理基础的XFEP算法,开发药效关系新模型[2] - PepiX™平台融合生成式AI、自动化合成与高通量筛选,加速多肽&蛋白药物研发[2] - 建成数智化+自动化材料平台,覆盖实验全流程并与多家领军企业签单[2] - Multi-Agent系统逐步部署化学合成全流程,支持千亿化学空间预测[2][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93百万元,同比增长160.14%,2026年984百万元,同比增长42.00%,2027年1337百万元,同比增长35.85%[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9百万元,同比增长102.56%,2026年86百万元,同比增长122.15%,2027年184百万元,同比增长113.17%[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78.36%,2026年77.65%,2027年79.06%[4] - 预计2025年ROE 0.97%,2026年2.13%,2027年4.37%[4]
晶泰科技上半年营收增超4倍、首次实现半年盈利:获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
IPO早知道· 2025-08-28 05: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5.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3.8% [5]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15.2% [5]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5.9% [5] -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人民币 [5] - 持有现金余额53.08亿元人民币 [6] 市场地位与认可 - 市值超412亿港元 为亚洲AI药物发现领域市值最高企业 [6] - 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历史融资规模最大公司 [6] - 跻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成交额58.7亿港元位列第三 [7] - 获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 [6] 重大合作突破 - 与Gregory Verdine教授创办的DoveTree达成合作 协议包含5100万美元首付款 [8] - 潜在获得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及58.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合作创下人工智能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8][9] - 合作涵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靶点 [9] 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累计开发超过200个AI模型 涵盖分子生成、自由能微扰等领域 [12] - AI抗体药物结构建模平台XtalFold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十大创新技术 [13] - 与辉瑞深化战略协作 共同打造新一代AI驱动分子模拟平台 [12] - 新一代模块化机器人系统突破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15] - 解决微量粉末精确分装、粉末适应性差及原料浪费等行业痛点 [15] 管线里程碑与行业认可 - 与领先生物制药公司合作的3个项目达到重要里程碑 [12] - 全球首款AI设计的脑渗透型PRMT5抑制剂推进至IND阶段 [12] - 希格生科合作的弥漫性胃癌靶向药物获盖伦奖提名 为亚洲唯一提名管线 [12] - AI赋能莱芒生物两条管线取得重要进展 [12] 技术体系与研发投入 - 构建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体系 [15] - 技术延展至新材料、新能源、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 [15][18] - 研发投入2.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 [16] - 研发投入增幅远低于营收增速 显示技术积累实现商业变现 [16] 战略定位与行业价值 - 通过AI+机器人平台缩短创新药研发时间并提高成功率 [18] - 定位为AI4S平台型企业 赋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领域 [18] - 获得国际顶级专家Gregory Verdine教授认可 计划延聘其担任顾问 [10]
晶泰控股(02228):AIforScience领军,布局AI+量子+机器人
浙商证券· 2025-08-26 11:1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领先的AI for Science创新型研发平台,通过AI+量子+机器人复合技术优势构筑壁垒,以医药研发为基础并向材料等领域拓展,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有望超预期 [1] - 公司与DoveTree签订合作协议带来首期5100万美元收入确认,是2025年上半年扭亏的主要原因,并有机会获得4900万美元后续付款及58.9亿美元潜在监管与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额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 [2] - 药物研发外包市场增长提速,全球CRO市场预计从2023年123亿美元增至2030年325亿美元,CAGR为14.9%,较2018-2022年CAGR(10.3%)显著提升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到6.02亿元、9.18亿元、13.16亿元,同比增长126.1%、52.4%、4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61亿元、1.01亿元,实现扭亏 [4][10]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由三位MIT量子物理博士后联合创立,获谷歌、腾讯、红杉资本等投资,客户涵盖前20大药企中的17家 [2] - 曾与辉瑞合作缩短晶体选择时间,推动全球首款FDA批准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PAXLOVID加速上市 [2] - 多智能体+机器人湿实验室每月产生20万+条反应过程数据,支撑大模型高质量训练与更高准确度/置信度 [2] - 通过AI+机器人打造"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机器人实验室可7×24小时工作并积累高质量数据 [15][16] - 产品矩阵覆盖药物研发全流程,包括XtalFold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Complete智能结晶工作站等核心产品 [45]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全球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0亿美元增至2022年2415亿美元,CAGR为8.5%,预计2030年达3943亿美元,CAGR为6.1% [53] - 中国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亿美元增至2022年326亿美元,CAGR为17.0%,预计2030年达675亿美元,CAGR为9.1% [53] - AI可将药物发现时间从60个月以上缩短至40个月以下,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筛选时间从4-6年缩短至2-3年 [3][61] - 全球药物发现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从2018年76亿美元增至2022年112亿美元,CAGR为10.3%,预计2030年达325亿美元,CAGR为14.9% [5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0-2024年收入从0.36亿元增长至2.66亿元,CAGR为65.35%;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46.3% [26][32]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61%,同比增长87.8%;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18.2% [34] - 预计2025年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30%,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20% [86][88] - 2025-2027年预测PS分别为64、42、29 [4][90] 商业模式与拓展 - 通过"药物发现合作-商业化-分层特许权使用费"机制分享下游产品放量收益,分成模式带来收入弹性 [78] - 设立XtalPi Investment作为"解决方案+股权"孵化与投资平台,2021-2023年被投资方/合作者客户收入从0.41亿元增长至0.84亿元,CAGR为43.14% [79][81] - 除医药外,已向材料、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拓展,与协鑫签署5年10亿元新能源材料合作 [52][82]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0.84亿元增长至4.18亿元,CAGR为49.58% [40] - 2023年发布自研大模型ProteinGPT,引入LLM算法用于蛋白序列预测与生物药生成 [19] - 化学平台模型在3个药化常用反应类型上预测精度超过80%,人工抽样复核有效率超过95% [52]
AlphaFold之后的新突破:OpenAI投资、AI药物研发从「靠运气」变成「靠算力」
Founder Park· 2025-07-15 13:43
核心观点 - AI药物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Chai-2模型在全新抗体设计中实现16%的命中率,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1][4] - 分子生成平台成为行业新基础设施,将药物设计从"科学实验"转向"工程问题",类似分子领域的Midjourney时刻 [2][20] - 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学从"发现科学"向"工程学科"转型,开启全新靶点和分子设计空间 [7][8][23] 技术突破 - Chai-2模型在≤20个测试设计中实现16%的成功率,相比传统方法提升数个数量级 [4][5] - 模型测试52个抗原,50%的靶点在≤20个设计中至少有一个成功结合 [5] - 从结构预测(Chai-1)到分子生成(Chai-2)的技术跨越,实现原子级精度的分子设计 [19][20] - 模型学习到分子相互作用的底层物理化学规则,在序列相似度低至25%的靶点仍保持成功率 [22] 行业影响 - 抗体药占近年获批新药的50%,全球十大畅销药物中七种是抗体药 [4] - 将药物研发周期从数月/年缩短至天/周级别,降低发现阶段成本风险 [7][15] - 解锁传统方法无法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开拓全新治疗市场 [7][8] - 湿实验室角色转变,从初筛工具变为AI验证和优化伙伴 [9][11] 商业模式 - 开放Chai-2访问权限,推动行业合作应用 [9] - 构建从"命中物"到"候选药物"的完整解决方案 [31][32] - 开发类似Photoshop的专业工具套件,降低复杂设计任务门槛 [30][32] - 工程严谨性成为核心文化,确保平台长期迭代能力 [28][29] 未来展望 - 直接"零样本"设计完整候选药物成为可能 [32] - 双特异性抗体等复杂分子设计将更普及 [12][13] - 需要行业专家共同探索关键应用领域 [40] - 提示词设计成为生物学家新技能 [36][38]
David Baker创立的AI制药公司扔出重磅炸弹:最大规模单细胞扰动测序数据集,支持虚拟细胞研究
生物世界· 2025-06-18 04:09
公司概况 - Xair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AI药物研发的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并获得1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2] - 公司致力于通过端到端AI技术重新设计药物发现和开发流程 [2] - 创始团队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 Baker教授、Carolyn Bertozzi教授、FDA前局长Scott Gottlieb等业界顶尖人士 [2] 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最大公开可用的Perturb-seq数据集X-Atlas/Orion,包含800万个细胞,覆盖人类所有编码蛋白质基因,单细胞测序深度超16000个UMI [3][4][8] - 开发创新性FiCS平台,解决数据生成可扩展性瓶颈,实现高通量扰动测序 [7][8] - 首次证明sgRNA丰度可作为基因敲低效能的表征,解析剂量依赖性遗传效应 [9][15] 数据集价值 - X-Atlas/Orion数据集支持检测剂量依赖性遗传效应,帮助确定药物靶点抑制百分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 - 数据集以非商业许可向学术界开放,商业合作需授权谈判 [12] - 补充现有单细胞数据库,推动虚拟细胞研究领域协作 [20] 行业应用 - 虚拟细胞模型可提前排除药物研发中的不良生物学效应,相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 [13] - 高级副总裁王波博士将基于数据集构建虚拟细胞模型,其曾开发3300万细胞训练的scGPT模型 [18] - 技术可扩展至iPSC和动物模型,实现工业化规模应用 [20] 行业动态 - 除Xaira外,陈-扎克伯格倡议发布TranscriptFormer模型,Arc研究所与10x Genomics合作构建虚拟细胞图谱 [18] - 该领域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学术界集体协作推动长期发展 [20]
英矽智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快讯· 2025-05-08 16:36
公司动态 - AI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香港) [1]
耀速科技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天图持续加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0:59
融资与合作 - 耀速科技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由晶泰科技领投,天图投资与雅亿资本持续加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器官芯片、湿实验室与AI算法"3D-Wet-AI"闭环体系建设,并拓展国际合作与商业化落地 [1] - 晶泰科技与耀速科技已在AI+器官芯片驱动的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领域展开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果 [1] - 双方将基于各自平台优势,在高质量生物数据生成、复杂疾病模型建立、AI辅助毒理预测与药效机制外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 技术与平台 - 耀速科技自主研发的EPIC平台融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疾病类器官建模、高通量实验系统与生成式AI算法 [4] - EPIC平台具备快速构建复杂微环境、多维成像与组学解析、以及机制级别的药效外推能力 [4] - 平台已服务于药物早期毒性预测、功能食品与护肤品筛选、个体化治疗反应模拟等多个产业前沿场景 [4] - 耀速科技致力于以自研高通量器官芯片与AI模型平台,重构药物开发、安全性评价和精准医疗的核心流程 [1] 行业趋势与监管 - 全球监管机构正在加快替代动物实验进程,美国通过《FDA现代化法案2.0》允许非动物方法用于新药IND申报 [3] - 2023至2025年间,FDA启动多个多中心验证项目,推动器官芯片、人源细胞模型与AI系统纳入主流毒理与疗效评价标准 [3] - 中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到动物模型数据挖掘与虚拟动物实验作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典型场景 [3] - 动物模型作为药物临床前研究黄金标准存在费用高昂、周期漫长且与人体临床一致性有限的问题 [2] 商业化与战略 - 耀速科技已与赛诺菲、辉瑞、欧莱雅等多家全球领先药企和美妆企业建立项目合作与数据交付机制 [1] - 公司正基于其人源细胞模型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全球多家药企、科研机构与监管主体提供新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预测服务 [3] - 耀速科技计划持续拓展全球客户网络,加速在药物开发、安全评价、机制研究与个性化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4] - 公司将积极参与FDA、OECD等国际标准制定,为非动物替代方法的全球接受建立可验证、可追溯的产业路径 [4] 投资方观点 - 晶泰科技认为耀速科技在器官芯片工程化领域走在行业前列,具备扎实的细胞生物学基础与疾病建模能力 [4] - 天图投资认为耀速科技展现出超强的技术执行力和产业敏锐度,率先与国际药企、监管机构展开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建立 [5] - 雅亿资本强调耀速科技具备高质量生理数据生成能力,且能将数据与AI模型深度耦合,打通从芯片到计算的整条链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