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数字(02598)

搜索文档
连连数字涨超4% 公司拟进行股份购回计划
智通财经· 2025-09-25 07:48
股价表现 - 连连数字股价上涨4.43%至9.43港元 成交额达3892.37万港元 [1] 股份购回计划 - 公司获准以不超过每股10.22港元的价格购回H股 [1] - 购回股份上限为41,789,776股H股 占已发行H股总数10% [1] - 购回授权由2025年6月6日股东周年大会授予 [1] - 股份购回计划将使用公司内部资源拨付 [1] 市场反应 - 股价表现优于大市 单日涨幅超4% [1]
港股异动 | 连连数字(02598)涨超4% 公司拟进行股份购回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7:44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43%至9.43港元 成交额达3892.37万港元 [1] 股份购回计划 - 公司获准以不超过每股10.22港元价格购回H股 [1] - 购回股份上限为4179万股H股 占已发行H股总数10% [1] - 购回资金将全部来自公司内部资源 [1] 时间安排 - 购回授权基于2025年6月6日股东周年大会的决议 [1] - 购回操作将根据市场状况择机实施 [1]
港股公告掘金 | 奇瑞汽车以上限定价 香港公开发售获308.18倍认购





智通财经· 2025-09-24 15:17
重大事项 - 奇瑞汽车香港公开发售获308.18倍认购并以定价上限完成发行 [1] - 中石化油服附属公司签署伊拉克拉塔维油区二期井场及井间管线项目合同 [1] - 恒瑞医药与Glenmark Specialty公司达成瑞康曲妥珠单抗项目授权许可协议 [1] - 亚信科技签订阿里云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1] - 百奥赛图建议A股发行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批准 [1] 财报数据 - 周大福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3.73%至21.62亿港元并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 [1] - 玖龙纸业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加135.4%至17.67亿元 [1] - 德泰新能源集团年度股东应占溢利3361.4万港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回购增持 - 腾讯控股耗资约5.5亿港元回购85.8万股 [1] - 安踏体育斥资1.88亿港元回购200.3万股 [1] - 美的集团耗资约9999.34万元回购135.41万股A股 [1] - 连连数字计划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 [1] - 巨子生物获控股股东增持200.66万股 [1] - 新天绿色能源获股东长城人寿增持100万股H股 [1]
连连数字(02598.HK)拟不超每股10.22港元的价格购回H股
格隆汇· 2025-09-24 12:38
股份购回计划详情 - 公司获准以不超过每股10.22港元的价格购回H股 [1] - 购回股份上限为41,789,776股H股 占已发行H股总数(不包括库存股)的10% [1] - 股份购回计划将以公司内部资源拨付 [1] 董事会决策依据 - 当前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 [1] - 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研判及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的充分信心 [1] - 股份购回将为公司带来裨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1] 财务与执行安排 - 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财务状况 [1] - 董事会将根据市况适时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 [1] - 已购回H股将注销或持作库存股份 视乎市况及资金管理需求而定 [1]
连连数字计划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
智通财经· 2025-09-24 12:28
股份购回计划 - 公司获准以不超过每股10.22港元的价格购回H股 最高购回价格为每股10.22港元 [1] - 购回股份数量上限为41,789,776股H股 占已发行H股总数(不包括库存股)的10% [1] - 股份购回计划将以公司内部资源拨付 资金来源为内部财务资源 [1] 购回决策依据 - 董事会认为当前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 股价水准与内在价值存在偏差 [1] - 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研判及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 董事会看好行业趋势和公司增长潜力 [1] - 适时实施股份购回将为公司带来裨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 [1] 财务与执行安排 - 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财务状况 财务资源可兼顾购回和业务发展需求 [1] - 董事会将根据市况适时在公开市场购回H股 购回时机取决于市场条件 [1] - 已购回H股将随后注销或持作库存股份 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市况及资金管理需求 [1]
连连数字(02598)计划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2:23
股份购回计划 - 公司获准以不超过每股10.22港元的价格购回H股 最高购回金额约4.27亿港元(按10.22港元/股×41,789,776股计算)[1] - 购回股份数量上限为41,789,776股H股 占已发行H股总数(不含库存股)的10%[1] - 购回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内部资源[1] 董事会决策依据 - 董事会认为当前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1] - 基于对行业趋势及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实施购回计划[1] - 公司财务资源可支持购回同时维持稳健财务状况[1] 后续处理方式 - 已购回H股将视市况及资金管理需求决定注销或持作库存股份[1]
连连数字(02598) - 自愿公告根据一般授权从市场购回H股之意向
2025-09-24 12:17
股份回购 - 公司可按不超每股10.22港元价格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3] - 获准购回H股数目上限41,789,776股,占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H股总数10%[3] - 股份回购计划以公司内部资源拨付[3] - 购买价较前五交易日平均收市价高出5%或以上,不得于联交所买股[4] - 公告日未根据计划购回H股,回购由董事会酌情决定[5]
连连数字(025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1 10:22
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表现 - 公司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人民币2.1万亿元,同比增长32.0%[11] - 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人民币1985亿元,同比增长94.0%[12] - 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人民币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6%[13]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827亿元,同比增长26.8%[1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7.827亿元,同比增长26.8%[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8.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1.74亿元人民币增长26.8%[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0.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49亿元人民币增长25.0%[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经营利润19.73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经营亏损1.38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期内利润15.11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期内亏损3.50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3.51亿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15.11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期内总利润为1,511,315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9,957千元[158][15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2025年人民币1,510,810千元,2024年亏损人民币-351,294千元[172] - 报告期内利润人民币1511.3百万元,同比增加1861.3百万元[36] - 毛利为人民币4.062亿元,同比增长25.0%,毛利率51.9%[21] - 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83.98百万元,同比增长26.2%[155] - 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9.588百万元,同比增长34.2%[155] - 总客户合同收入为人民币773.568百万元,同比增长27.1%[15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总成本为人民币3.765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数字支付业务成本增25.6%,增值服务成本增47.1%[20] -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人民币1.288亿元,同比增长18.3%,经调整后为1.198亿元(增18.2%)[22][23]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87亿元,同比增长26.8%,经调整后为1.57亿元(增29.5%)[26][2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999亿元,同比增长3.3%,经调整后为1.949亿元(增2.9%)[24][25] - 雇员福利开支为467,917千元,同比增长21.3%[160][161] - 向金融机构及支付网络支付手续费为226,011千元,同比增长46.3%[160] - 股份薪酬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2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5亿元人民币,增长13.5%[136] - 2025年上半年股份薪酬支出为人民币144,865千元[200] - 2024年股份薪酬支出为人民币127,641千元[200]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数字支付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6.84亿元,同比增长26.2%[11] - 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4.728亿元,同比增长27.0%[12] - 境内支付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2.112亿元,同比增长24.6%[13] - 增值服务总收入为人民币8960万元,同比增长34.2%[13] - 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84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全球支付收入4.728亿元(增27.0%),境内支付收入2.112亿元(增24.6%)[16][17] - 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960万元,同比增长34.2%,主要受虚拟银行卡业务推动[16][18] - 全球支付分部收入为472,804千元,同比增长27.0%[158][159] - 境内支付分部收入为211,176千元,同比增长24.6%[158][159] - 增值服务分部收入为89,588千元,同比增长34.2%[158][159] 其他收益和收入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413亿元,同比增长57.8%,主要来自客户隔离资金利息收入[28] - 其他收益净额人民币2047.5百万元,主要来自出售美国运通股权收益1601.5百万元及摊薄收益452.2百万元[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加至20.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29] - 处置权益法核算投资产生收益1,601,460千元[163] - 摊薄收益为452,181千元[163] - 为客户隔离资金的利息收入及收益为127,509千元,同比增长46.3%[162] - 出售事项确认收益约人民币16.01亿元(账面值为零)[164] - 摊薄收益约人民币4.52亿元[164] 现金流和现金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人民币21.1百万元,投资现金流净流入1505.6百万元[37] - 出售连通股权所得款项人民币1601.5百万元[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1560.7百万元,期初为522.3百万元[3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5.22亿元人民币增长199.0%[13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2.2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60.72亿元人民币,增长198.9%[192]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5.06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处置金融资产和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137]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借款和支付受托人所持股份[13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为客户隔离之资金及受限制现金为160.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26.07亿元人民币增长27.2%[13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91.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45.39亿元人民币增长31.7%[13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5.3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47亿元人民币,增长31.7%[132]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6.19亿元人民币,增长112.0%[132]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4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38亿元人民币,减少53.0%[132] - 公司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2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2亿元人民币,减少43.9%[1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30亿元人民币,增长24.5%[132] - 客户隔离资金及受限制现金达人民币16,038.4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3,431.6百万元[44]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6,069.4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3,377.9百万元[45]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93.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8.3百万元[47] - 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余额为人民币185.5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27.1百万元[48] - 公司总资产为19,147,196千元,较去年同期11,823,871千元增长61.9%[158][15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03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528亿元人民币,增长33.8%[187] - 预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3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3411亿元人民币,增长37.3%[185]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97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478亿元人民币,增长19.6%[185] - 可收回增值税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58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226万元人民币,下降44.4%[185] - 3个月内账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01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7423亿元人民币,增长16%[188] 金融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95.287百万元[150]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81.353百万元[152] - 非上市股权投资(计入当期损益)金额为人民币248.228百万元[150] - 理财产品(计入当期损益)金额为人民币82.285百万元,较期初下降6.5%[150] - 上市股本证券(第一层级)金额为人民币13.934百万元,较期初下降17.1%[150]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期内新增购置人民币3104.002百万元[152]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期内处置金额为人民币3113.847百万元[152]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3.00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4.447亿元人民币,下降2.4%[189]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亏损280.8万元人民币[189] - 理财产品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8.79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2285亿元人民币,下降6.5%[189]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长期投资为人民币101,003千元,全部为固定利率2.15%的存单[196]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578千元[200] 联营公司投资 - 联营公司净亏损人民币51.2百万元,同比减少151.5百万元(降幅74.7%)[32] - 2025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5120.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02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74.6%[180] - 公司持有连通股权比例从2024年末45.2%降至2025年6月末17.6%,下降27.6个百分点[182] - 对联营公司连通投资账面值从2024年末0元增至2025年6月末40.1亿元人民币[180][182] - 通过摊薄收益增加对连通投资45.2亿元人民币[184] 税务和财务费用 - 所得税费用人民币408.8百万元,同比增加405.9百万元[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09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294万元人民币[129] - 所得税费用2025年人民币408,829千元,2024年人民币2,943千元[166] - 递延所得税费用2025年人民币402,702千元,2024年抵免人民币-5,884千元[166] - 累计净亏损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人民币11.78亿元[170] - 财务费用净额人民币2.0百万元,同比减少4.3百万元[31] - 财务费用净额2025年人民币-2,041千元,2024年人民币-6,366千元[165]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5.9百万元,同比增加2.5百万元[30] 借款和融资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26.5百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34.3百万元利率3.4%,短期借款192.2百万元利率2.35%-3.90%[41] - 未使用信贷融资约为人民币1,053.8百万元[41] - 资产负债比率为12.5%[52] - 资产抵押总额涉及账面净值人民币260.0百万元,换取银行借款145.5百万元[49] 每股数据和资本结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2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34元人民币[129] - 每股基本盈利2025年人民币1.42元,2024年亏损人民币-0.34元[172] - 每股摊薄盈利2025年人民币1.39元,2024年亏损人民币-0.34元[174] - 公司股本为人民币1,079,060千元,股份数量为1,079,060千股[198] - 公司总股本为1,079,060,000股,其中未上市股份660,391,236股,H股418,668,764股[113] - 公司总股本为1,079,060,000股 其中未上市股份660,391,236股 H股418,668,764股[118] 股份购回和配售 - 2025年4-5月期间公司购回771,000股H股,总代价4,679,872.85港元,每股价格区间5.94-6.3港元[105] - 公司现金回购股份最高单月投入4,598,887.70港元(5月),最低单月投入80,985.15港元(4月)[105] - 公司完成H股配售发行38,400,000股 每股价格10.25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约3.936亿港元[122] - H股配售净募集资金约3.8725亿港元 每股净价约10.08港元[122] - 配售资金用途分配:50%用于区块链技术支付创新 30%用于全球业务及牌照扩展 2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122] 募资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48.0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78.9百万港元,占总金额50.9%[102] - 技术能力提升投入已分配328.8百万港元,实际动用251.5百万港元,剩余77.3百万港元[103] - 先进技术开发项目已全额动用164.4百万港元,占技术板块总投入的50%[103] - 创新解决方案开发投入109.6百万港元,实际动用32.3百万港元,利用率29.5%[103] - 技术基础设施维护改进投入54.8百万港元,已全额动用[103] - 全球业务运营投入164.4百万港元尚未动用,其中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布局预算109.6-137.0百万港元[103] - 牌照申请预算27.4-54.8百万港元及战略收购预算27.4百万港元均未动用[103] - 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投入27.4百万港元已全额动用[103] 购股权计划 - 2021年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予股份上限为4033.9万股[64] - 2023年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予股份上限为5612.53万股[64] - 2021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为每股人民币2.96元[6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为每股人民币5.00元[67] - 2021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3年[65]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3年[65] - 绩效评级为B时购股权80%可归属[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2021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对应股份数为13,713,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27%[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2023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对应股份数为53,508,8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96%[70] - 2021年2月4日授出购股权的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人民币12.23元[72] - 2023年6月12日授出购股权的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人民币11.13元[72] - 报告期内其他雇员取消2021年计划购股权370,000股,期末持有10,298,000股[71] - 报告期内其他雇员取消2023年计划购股权885,000股,期末持有32,423,800股[71] - 公司预计不会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进一步授出购股权[70] - 报告期内无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73] 奖励信托计划 - 第一期奖励信托计划受托人已购买合计28,608,000股H股[77] - 第一期奖励信托计划自2024年12月31日起有效期为10年[78] - 第一期奖励信托计划最高股份数目为107,906,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包括库存股)的10%[79] - 任何单一激励对象获授激励份额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包括库存股)的1%[80] - 激励对象需使用个人合法资金支付激励对价,公司不提供任何财务资助[82] - 激励份额最短归属期为12个月,具体归属条件及绩效目标由董事会确定[83] - 绩效目标可能包括集团年度业绩、项目里程碑、部门KPI及个人绩效考核结果[84] - 未达成归属条件的激励份额将失效并由受托人处置,包括公开市场出售或留存信托池[85] - 激励对象离职时未归属份额立即失效,已归属份额可继续享有[86] - 激励对象退休、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时,未归属份额由董事会决定是否继续归属或失效[87] - 激励对象及受托人均无表决权,未归属份额对应股息归激励对象并于归属时支付[89] - 发生股价
连连数字20250909
2025-09-09 14:53
公司概况与业务 * 连连数字是中国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成立于2009年 于2024年在港交所上市[3] * 公司主要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 包括收款、付款、收单、汇款、汇兑和虚拟银行卡等[12] * 其收入模式主要基于交易总额(TPV)收费 增值服务也按交易额收费 部分按客户数和单客收入收费[12] * 公司是全球布局的独立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 拥有最多的相关牌照 截至目前有65张牌照[3][16]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已为全球590万家商户和企业提供服务 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0年的5.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15亿元[2][6] * 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但亏损规模自2022年起逐渐收窄 2024年亏损降至2.9亿元[2][6] * 亏损主要受对联通公司投资亏损影响 20至24年间联通公司的亏损分别为6.6亿、13.7亿、16.1亿、13.3亿和10.9亿元[6] * 公司最初持有联通公司50%股权 经过几次增资及减持后 目前持有17.6%左右的股权[6] * 2024年上半年出售联通部分股份带来一次性收益约20亿元[6][7] * 剔除对联通公司投资后的经常性盈利恢复正数[7] * 毛利润从2020年的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亿元 但毛利率有所下滑[2][8] * 毛利率下滑主要由于支付业务综合费率下降及境内支付业务收入占比提高所致[2][8] * 费用端呈下降趋势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三项合计占比从86%明显下降 其中管理费率显著降低[8] 业务细分与运营数据 * 全球支付业务收入占比长期在60%以上 境内支付收入占比在20%~30%[3][13] * 2024年境内支付的收入增速为57% 远高于全球支付的23%[3][13] * 2024年全球支付和境内支付的TPV同比增速分别为63%和65%[3][14] * 全球支付收入增速(23%)低于TPV增速(63%) 主要由于费率下降0.09个百分点[3][14] * 全球支付的费率高于境内支付[3][12] * 预计未来全球支付服务费率将小幅下降 而境内服务费率保持稳定[14] * 增值服务与数字支付业务高度关联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3][15]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跨境电商GMV预计到2027年将达5.8万亿元 中国跨境电商渗透率将达27.7%[2][9]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71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9] * 中国整体数字支付服务市场总支付额预计到2027年达到354万亿元 22-27年的复合增速约为14%[2][9] * 跨境数字支付市场22-27年的复合增速预计为25% 高于整体水平[9] * 数字支付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 准入门槛提高 持牌机构数量缩减至169家[10] *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10] * 中国市场份额中以非独立提供商为主 占比87%以上[10] * 连连数字作为独立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七 占比0.6% 在独立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占比9%以上[2][10] 竞争优势与战略 * 公司与超过100家跨境电商平台合作 包括亚马逊等头部平台[3][16] * 公司与花旗、摩根大通等国际商业银行及四家清算机构合作[17] * 公司重视技术投入 研发费用占比一般保持在20%以上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27%[3][18]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过30%[18] * 公司拥有香港SFC颁发的VATP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4][16] 同业对比与估值 * 与竞争对手拉卡拉(58亿收入)和易卡(31亿收入)相比 连连数字收入规模较小但收入增速远高于另外两家[11] * 由于公司尚未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采用市销率(PS)法进行估值[19] * 选取国内外几家做类似业务公司的平均PS为9.6倍[19] * 给予公司2025年9倍PS 对应目标价15.28港元 并给予买入评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