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黄金品牌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06181.HK):净利润增长286% 品牌破圈 加速拓店和出海
格隆汇· 2025-08-27 03:57
财务表现 - 1H25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1H25实现收入124亿元 同比增长251% [1] - 1H25实现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增长286%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净利润率达19% 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下降3.3个百分点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9.59元/股 [1] 运营指标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位居中国内地市场珠宝品牌平均收入及坪效第一 [1] - 上半年同店增长达200.8% [1] - 忠诚会员数量达48万名 较24年底新增13万名 [1] - 老铺消费者与五大奢侈品牌平均重合度达77.3% [1] 渠道拓展 - 截至1H25在16个城市拥有41家自营门店 包括6家SKP系门店和11家万象城系门店 [2] - 上半年新入驻3家购物中心:上海港汇恒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上海IFC [2] - 已完成2家门店优化扩容:罗湖万象城和厦门万象城 [2] - 上海恒隆广场店预计10月中旬启幕 [2] - 未来将加密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 并加速出海至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2] 业绩展望 - 预计25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 [2] - 预计26年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 [2] - 预计27年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 [2]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48.4亿元 [2] - 预计26年归母净利润69.3亿元 [2] - 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80.6亿元 [2]
老铺黄金(06181):净利润增长286%,品牌破圈,加速拓店和出海
财通证券· 2025-08-26 14:0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实现销售业绩142亿元,同比增长249% [9] - 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51% [9] - 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86% [9] - 经调整后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净利润率19%(提升1.9个百分点) [9] - 拟派发中期股息9.59元/股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1%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增长253.86% [7] - 2025E营业收入275.71亿元,同比增长224.15% [7] - 2025E归母净利润48.37亿元,同比增长228.38% [7] - 2025E每股收益28.01元,市盈率26.0倍 [7]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55.24% [7] 品牌与市场地位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位列中国内地市场珠宝品牌收入及坪效第一 [9] - 上半年同店增长200.8% [9] - 忠诚会员48万名,较2024年底增长13万名 [9] - 与五大奢侈品牌(LV、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梵克雅宝)平均重合度77.3% [9] 渠道扩张 - 截至1H25在16个城市拥有41家自营门店 [9] - 包括SKP系6家、万象城系11家 [9] - 新入驻上海港汇恒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上海IFC [9] - 优化扩容罗湖万象城、厦门万象城门店 [9] - 上海恒隆广场店预计10月中旬启幕 [9] - 未来计划加密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加速出海至东南亚、欧美地区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76/378/423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8.4/69.3/80.6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26.0/18.2/15.6倍 [9]
记者实探|老铺黄金涨价前门庭冷落 谁在抛弃“塔尖”?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3:57
涨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宣布8月25日进行年内第二次产品提价 涨幅预计10%至15% [1][2] - 本次涨价前排队现象显著减少 北京2月涨价曾引发限购抢购 上海门店等待时间从3-4小时大幅缩短 [3][4] - 消费者质疑频繁涨价策略(年调价2-3次)与做工质量下降 同时关注七夕活动安排但未获明确答复 [4][5] 门店扩张与品牌定位 - 2025年计划加速开店超45家 聚焦一线城市及全球核心商圈 线上天猫旗舰店增长迅速 [7] - 过度扩张导致品牌"过曝" 削弱神秘感 与高奢玩法背道而驰 造成部分客群流失 [7] - 消费者转向君佩/宝兰等新兴品牌 因认为其定位更小众且调性更高 [7][12] 产品创新与工艺突破 - 新品策略包括提高钻石/法镶比例淡化黄金属性 单克重金价更高溢价 融合中国文化与全球元素 [8] - 工艺创新推动市场分层 公司开创古法金衍生高温珐琅工艺 可模拟翡翠/红宝石效果 [8] - 技术突破支撑高端产品溢价 推动约200万高消费人群形成 [8] 竞争格局与新兴品牌 - 君佩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 渠道溢价能力和品牌声量远低于公司 但部分消费者认为其定位更高 [11][12] - 琳朝珠宝采用纯手工工艺 全国仅一家实体店 商品需订制且交货周期一年 需支付50%定金 [10] - 宝兰在杭州设4家门店 深圳万象城店为华南首店 杭州大厦店铺月销售额破千万元 [11] 财务表现与股价波动 - 上半年预计实现销售业绩138亿至143亿元 同比增240%至252% 净利润22.3亿至22.8亿元 同比增279%至288% [14] - 7月股价月内跌近30% 原因包括半年报低于早期预期/解禁后股东减持/大宗交易套利/配股传闻及宏观因素 [14]
老铺黄金涨价前门庭冷落,谁在抛弃“塔尖”?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3:32
公司提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宣布8月25日进行年内第二次提价 预计涨幅10%~15% [1][2] - 本次提价前排队现象显著减少 北京2月涨价曾引发限购抢购 当前热门款式库存充足且可当场提货 [3][5] - 消费者反馈涨价频率已比肩国际奢侈品 但质疑做工精细度下降与新品更新速度放缓 [3] 门店扩张与品牌定位 - 2025年计划新开超45家门店 集中于一线城市及全球核心商圈 线上天猫旗舰店增长迅速 [7] - 加速扩张导致部分消费者认为品牌过度曝光 削弱神秘感 与高奢定位背道而驰 [7] - 公司定位金字塔尖高端品牌 强调工艺创新(如高温珐琅)推动产品分层 支撑高端溢价 [7][8] 竞争格局与新兴品牌 - 消费者频繁提及君佩、宝兰、琳朝等新兴品牌 琳朝采用纯手工工艺且需预付50%定金定制 交货周期长达一年 [9][10] - 宝兰在杭州单店月销售额破千万元 君佩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但被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定位调性更高 [11][12] - 公司称与潮宏基定位差异明显 君佩虽属同系但品牌声量和渠道溢价能力较低 [11] 财务表现与股价波动 - 上半年销售业绩138亿至143亿元 同比增240%~252% 净利润22.3亿至22.8亿元 同比增279%~288% [13] - 7月股价月内下跌近30% 归因于股东减持(海蚁、复兴已出清)、配股传闻及金价预期波动等因素 [13][15]
记者实探|老铺黄金涨价前门庭冷落,谁在抛弃“塔尖”?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3:31
涨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宣布8月25日进行年内第二次产品提价 涨幅预计10%至15% [1] - 本次涨价前门店排队人数显著减少 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未出现以往3至4小时排队现象 [3] - 消费者反映涨价频率已达每年2至3次 比肩国际奢侈品但做工精致度有所下降 [5][6] 门店扩张与品牌定位 - 2025年计划加速开店超45家 新店集中于一线城市及全球核心商圈 [8] - 过度扩张导致品牌神秘感减弱 部分消费者转向君佩 宝兰等新兴品牌 [8] - 公司定位金字塔尖高端品牌 声称已实现与金价波动脱钩 [10] 竞争格局与新兴品牌 - 君佩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 渠道溢价能力和品牌声量远低于公司 [11] - 琳朝珠宝采用纯手工工艺 交货周期需一年且需支付50%定金 呈现奢侈品特征 [10] - 宝兰在杭州大厦店铺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2019年和2023年完成两次产品线升级 [11] 财务表现与股价波动 - 上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20亿至125亿元 同比增长240%至252% [11] - 预计净利润22.3亿至22.8亿元 同比增长279%至288% [11] - 7月股价单月下跌近30% 原因包括股东减持及金价预期变化等因素 [12][14] 产品策略与工艺创新 - 新品策略包括提高钻石/法镶比例 单克重金价溢价更高 融合中国文化与全球元素 [8] - 工艺创新推动市场分层 高温珐琅等工艺可模拟翡翠效果 支撑高端产品溢价 [9] - 线上天猫旗舰店增长迅速 业绩贡献将集中在下半年 [8]
记者实探|老铺黄金涨价前门庭冷落,谁在抛弃“塔尖”?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3:23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在2024年8月宣布第二次提价,预计涨幅10%~15%,但消费者反应较2月份首次提价时冷淡,排队现象减少且出现对做工和品牌策略的质疑 [1][4] - 公司加速门店扩张,2025年计划新开超45家店,主要位于一线城市及全球核心商圈,但过度曝光可能削弱品牌高端形象,与奢侈品定位背道而驰 [8][10][11] - 新兴竞争对手如君佩、宝兰、琳朝凭借手工工艺和高端定位崛起,琳朝需定制且交货周期一年,宝兰单店月销售额破千万元,老铺黄金称君佩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且渠道溢价能力较低 [13][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强劲,销售业绩138亿元至143亿元(同比增240%~252%),净利润22.3亿元至22.8亿元(同比增279%~288%),但7月股价大跌近30%,因股东减持、业绩预期差及市场因素 [16][17][19] 提价策略与消费者反应 - 2024年8月25日产品提价,涨幅预计10%~15%,为年内第二次提价 [1] - 本次提价前排队人数显著减少,等待时间缩短,不再出现以往3~4小时排队情况,与2月份提价前的"疯抢"形成对比 [3][4] - 消费者质疑做工质量下降,并提及周大福、君佩等替代品牌,部分人因涨价和开店加速而减弱购买意愿 [6] - 销售人员称涨价时机和幅度不完全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此前金价猛涨时未立刻提价 [6] 门店扩张与品牌定位 - 2025年加速开店,全年预计超45家店,新店集中于一线城市及全球核心商圈,业绩贡献集中在下半年 [11] - 天猫旗舰店增长迅速,新品策略包括提高钻石/法镶比例、单克重金价更高溢价、融合中国文化与全球元素 [11] - 过度曝光可能影响品牌"神秘感",与高奢玩法背道而驰,造成客群流失,核心消费者认为品牌"过曝"且服务响应变慢 [10] - 工艺创新(如古法金、高温珐琅)是市场分层核心因素,支撑高端产品溢价并推动约200万高消费人群形成 [11] 竞争格局与新兴品牌 - 君佩、宝兰、琳朝等新兴品牌被消费者频繁提及,琳朝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日初资本),纯手工工艺和高端定位呈现奢侈品特征 [13] - 琳朝全国仅一家实体店(兰州),商品需定制,交货周期一年,预付50%定金且部分产品需"配货" [13] - 宝兰2018年成立,国内首家推出花丝镶嵌足金品牌,杭州4家门店,深圳万象城新店月销售额破千万元 [14] - 老铺黄金称自身定位金字塔尖高端品牌,与宝兰、琳朝共同升级奢侈品领域,已脱钩金价波动;君佩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渠道溢价能力和品牌声量较低 [13][14] 财务表现与市场波动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业绩138亿元至143亿元,同比预增240%~252%;收入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预增240%~252%;净利润22.3亿元至22.8亿元,同比预增279%~288% [16] - 7月股价大跌近30%,原因包括半年报低于市场早期预期、部分股东解禁后减持(海蚁、复兴等机构基本出清)、大宗交易套利、配股传闻及美联储利率政策影响 [17][19] - 资本市场认为公司真正挑战在于超越黄金"材质叙事",构建品牌灵魂 [19]